第33章 雄鷹利爪
作者:霞飛紅綃      更新:2022-06-17 11:07      字數:2209
  回到六一一所,正巧遇到十號工程配套的空空導彈霹靂十二總師張先進來到六一一所,李雲鵬心想這張總師來得正是時候啊,自己可得跟他好好的探討一下了。

  張先進可是跟宋總一個時代的,他已然聽說過李雲鵬的事跡了,所以這次來到六一一所,其實也是專門來找李雲鵬探討十號工程配套空空導彈設計研製方麵的事情呢。

  兩人一見麵,宋總一番介紹後,張總師激動地握著李雲鵬的手道:“李雲鵬同誌,幸會啊,聽聞你最近可是有不少的事跡,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麵,年少有為啊!”

  李雲鵬笑道:“張總,您過獎了。您才是我們國家空空導彈領域的頂尖專家,我們的新殲爪子利不利,就看您的了!”

  宋總哈哈笑道:“小李啊,你這個比喻很恰當,不錯!”

  張總師笑道:“我知道李雲鵬同誌一定有很多獨到的見解,這次來呢,我也是準備向李雲鵬同誌好好的請教一下的。我們空空導彈研究院,很需要李雲鵬同誌的指導呢!”

  李雲鵬客氣道:“張總,您這就把我捧太高了,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還是可以的。”

  大家一起來到了小會議室,準備就殲十戰鬥機配套的中距空空導彈和近距格鬥導彈設計研製的事情進行探討。

  此時李雲鵬再次聽到係統叮的一聲響起:“尊敬的宿主,現在係統發布最新任務,幫助空空導彈研究院,完成兩型空空導彈的總體設計,將獲得五千點經驗值,以及免費兌換機會一次!”

  又來任務了,李雲鵬一看,這個任務其實並不難啊,這簡直就是坐火箭,讓他直接衝上更高的位置,獲得更多先進的航空航天導彈武器技術啊。

  要知道先進的空空導彈技術,現在李雲鵬已經得到了,所以說幫助空空導彈研究院,完成十號工程配套的空空導彈研製任務,特別是總體設計,那是毫無壓力的。

  既然現在有機會了,那便要讓霹靂十二空空導彈,超過老美的AIM120係列才是。

  現在殲十戰鬥機,不但氣動設計更加先進了,航電雷達係統也將變得更為強大,因此掛上更先進的空空導彈以後,它不僅會成為國土防空作戰的最佳機型,同時也能夠輕鬆的壓製住F16戰鬥機,幻影2000戰鬥機。

  所以在討論開始後,張總師感慨道:“現在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真的很艱巨啊,咱們現在的空空導彈,都是在仿製國外導彈的基礎上弄出來的,現在要讓我們自主的設計研製出,我們的第一款超視距空空導彈,這個難度我想是不亞於研製三代機的,現在我們真是一籌莫展呐,李雲鵬同誌,你來說說,咱們應該怎麽搞。”

  軍方給出的設計任務書,李雲鵬也拿到手了,他看了看,心裏麵便有數了。

  李雲鵬微笑道:“張總師,您可千萬不能泄氣,您要是這樣了,那大家還怎麽有信心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瞄準世界上最先進的超視距空空導彈來研製我們的霹靂十二。剛才我看過了,軍方的要求其實也不算很高,還是很務實的。最大射程大於六十公裏,最大速度四馬赫!”

  一係列的參數,李雲鵬隻是看了一眼,便記得清清楚楚,就這一點,便讓在座的導彈設計師們無比的震驚。

  他們知道傳言非虛,眼前這個年輕人,的確是一個天才。

  米國的AIM120A空空導彈,李雲鵬對它的參數是非常清楚的,最大射程七十五公裏,有效射程四十六公裏,最大速度四馬赫,導彈重一百五十二公斤,可以說這款導彈,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型真正發射後不管的超視距空空導彈,也是將來最有名的,實戰成績最輝煌的超視距空空導彈,在一九九一年的海彎戰爭中,這款空空導彈可以說是大放光彩,擊落了不少蘇製戰鬥機,也讓蘇製戰鬥機一下子跌落神壇。

  雖然說AIM120空空導彈,比起更早的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射程要短了很多,但是在各方麵的性能上,卻是更為先進的,特別是它的命中率,那是非常的高了,存在很大的不可逃逸區。

  而早年的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雖然說號稱射程有兩百公裏以上,但實際上它的命中率是非常低的,因為它的重量很大,接近半噸了,而且機動性,過載都遠遠不及AIM120空空導彈的。

  所以說當年AIM54不死鳥,也隻能攔截那些機動性很差的戰略轟炸機,甚至連戰術轟炸機都幾乎不可能擊中。

  當然在AIM120服役之前,AIM54確實是很厲害的了,畢竟F14戰鬥機能夠帶六枚,並且可以同時發射,攻擊六個一百五十公裏外的目標。

  AIM54的製導方式相對較為落後,因為它在發射後,首先進入程序控製階段,按照預先設定的彈道飛向目標。此過程很短,很快就進入了中製導階段。

  但是因為導彈的主動雷達導引頭能力有限,不可能在遠距離捉住目標,因此需要在中製導階段采用指令加捷聯慣性製導。

  所以這時候要通過數據鏈接受F-14火控雷達的目標信息,不斷改變飛行軌跡,因此它不能真正的發射後不管。

  最終AIM54不死鳥空空導彈,在米軍服役過程中,是一個戰績也沒有,隻有中東某國使用它有過幾個戰績。

  因此這次李雲鵬提出來的設計方案,那確實是讓在座的專家們都動容了。

  最大射程一百公裏,彈重還要控製在二百公斤以內,這絕對是一個難題了,不過李雲鵬提出來的設計方案,確實是可以達到,而且這個設計方案,采用了新技術,也讓大家為之震動。

  因為這個設計方案,采用了一種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這是一種技術非常先進的發動機,它在同一燃燒室內用阻燃隔熱層將燃料裝藥分成若幹段,每段裝藥有獨立的點火係統,由控製係統確定每段裝藥的點火時間。

  這就是說,可以精確的控製導彈的燃料使用,讓導彈在各個區間,得到最優化的發動機控製,比如說目標如果不太遠,那麽留下的燃料較多,可以在末端機動時大大提高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