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這不可能
作者:霞飛紅綃      更新:2022-05-26 08:04      字數:2134
  在洛家棟的眼中,蘇二七戰鬥機是那麽的漂亮,優雅,而且是蘇聯最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怎麽可能會有那麽嚴重的缺陷?除非西蒙諾夫總設計師,是西方的傀儡或者間諜,那才有這個可能。

  的確,現在即使是像洛家棟這樣的中國頂尖專家,也不敢更不可能懷疑蘇聯的戰鬥機在氣動設計上有問題,畢竟蘇聯那可是中國的老師啊,學生懷疑老師有問題,那不是欺師滅祖麽。

  洛家棟道:“那除了氣動設計以外,蘇二七戰鬥機還有什麽問題麽?”

  李雲鵬想都沒有想,便回答道:“我認為它的機載雷達係統,可能會非常差勁,平板縫隙脈衝多普勒雷達肯定沒有的,大概率會是倒卡天線,所以蘇二七戰鬥機的機頭看起來特別大,應該是雷達太重的原因,這樣它可能會加上配重。”

  這個論斷,再次讓洛家棟審視起這個學生來。

  “李雲鵬同學,你怎麽會知道這些?蘇二七戰鬥機剛剛才開始裝備蘇聯空軍,就算是我得到的資料也非常有限。”洛家棟瞪大眼睛問道。

  “呃,老師,我隻是推測。因為蘇聯的電子工業一直以來都比較落後,所以像米格二十三戰鬥機用的藍寶石雷達也好,米格二十五戰鬥機用的龍卷風雷達也好,雖然功率很大,但是在多目標跟蹤能力,抗幹擾方麵還是比較落後。”李雲鵬平靜地回答道。

  洛家棟再次驚訝地道:“李雲鵬同學,米格二十三戰鬥機和米格二十五戰鬥機的雷達型號,你是怎麽知道的?”

  要知道現在蘇聯的戰鬥機很多都是保密的,所以即使是洛家棟得到的資料也是非常有限的,這兩種戰鬥機的雷達可是保密級的。

  李雲鵬也知道自己看來還不能說太多了,這肯定會引起懷疑,自己總不能說是穿越過來的吧,因為這些要到蘇聯解體後才開始解密的。

  不過李雲鵬的應變能力還是很強的,他連忙就道:“其實是這樣的,有一次我們到一個雷達研究單位去參觀,當時跟一位專家請教過這些問題!”

  這個解釋嘛,雖然有些不確定,但是洛家棟也沒有再深究下去了。

  他笑吟吟地道:“李雲鵬同學回答得很好,葉玉瑩同學,你準備好了嗎?米格二十九戰鬥機氣動設計有什麽特點?你大膽的說吧,說得不對也不要緊!”

  葉玉瑩不是李雲鵬,她可不是什麽穿越人士,所以對米格二十九戰鬥機的氣動設計,了解是非常有限,不過從外觀上來說,米格二十九戰鬥機采用了蘇二七戰鬥機類似的氣動布局,所以她基本上就按李雲鵬剛才分析的蘇二七戰鬥機氣動設計,做了一些分析。

  雖然回答不算很驚豔,但也算是非常不錯了,洛家棟聽了以後,滿意地道:“很好,你們兩個回答得不錯,看起來基礎打得還是比較牢固的。那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認為我們自己的三代機應該怎麽設計它的氣動布局?”

  說完,洛家棟很是期待地看著兩人。

  要知道現在中國的三代機研製,絕對是保密級相當高的,現在洛家棟便在負責十號工程的高速風洞試驗工作,他也想聽聽這兩個學生的見解。

  李雲鵬如果不是穿越者,自然不可能知道十號工程的存在。

  不過這次洛家棟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是一個重生者,而且還獲得了空天設計大師係統。

  李雲鵬沉吟道:“老師,還是我先來吧。從三代機的氣動設計來看,美蘇和歐洲各有自己的特色。美國人的F14,F15,F16戰鬥機,氣動設計都非常的出色,F14采用了可變後掠翼的設計,可以說是這種氣動布局的巔峰之作了,但是呢這種氣動布局現在基本上已經走向淘汰了,因為它的結構重量太大,維護保養成本也會很高,所以我們的三代機,肯定不能選這種氣動布局。盡管我們肯定研究過這種可變後掠翼,甚至可能離實現也不遠。”

  洛家棟讚賞地點了點頭,示意李雲鵬繼續說下去。

  李雲鵬接著道:“F15戰鬥機作為一款重型製空戰鬥機,它的性能肯定是不用質疑的,在氣動設計上也非常的出色,采用升力體布局,與蘇二七戰鬥機類似。不過我們國家現在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搞重型製空戰鬥機,所以我想更應該借鑒的還是F16這種中型單發戰鬥機的氣動設計。”

  接下來李雲鵬便分析了F16戰鬥機的氣動設計,對F16戰鬥機的氣動設計,李雲鵬評價比蘇二七戰鬥機還要高。

  因為F16戰鬥機的氣動設計確實非常好,很難找到它的缺陷,這款戰鬥機可是美國戰鬥機嘿手黨的代表作,按能量空戰理論設計出來的戰鬥機,輕量的機身加上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還有氣動效率極高的梯型機翼和大邊條翼,良好的翼身融合設計,使得F16戰鬥機在格鬥能力非常的強大,當然還有它的側杆操縱係統,傾斜的彈射座椅,以及視野最好的氣泡式座艙蓋,都是無可挑剔的。

  分析了F16戰鬥機的氣動設計後,李雲鵬接著道:“所以我們的新殲,要壓製F16戰鬥機的話,就隻能另辟蹊徑,采用更先進的氣動布局了。所以我想,應該是鴨式布局最好了,不過我們的鴨式布局,應該結合F16戰鬥機的一些設計,比如說優良的翼身融合設計,還有視野極好的氣泡式座艙蓋。”

  此時,洛家棟都還不敢相信,自己這個學生,竟然分析出來了,國產新型殲擊機,確實是采用了鴨式布局,他相信李雲鵬肯定不知道十號工程的消息。

  這就了不得了,畢竟當初他也沒有猜到,新殲會花落六一一所家,殲九戰鬥機以新的方式重生了,原本都幾乎是內定了的六零一所設計方案被軍方否定了。

  要知道當時六零一所的殲十三設計方案,那便是借鑒了F16戰鬥機氣動布局設計的,采用邊條翼加翼身融合的常規氣動布局,看起來在外形上,還與F16非常相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