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智者心憂
作者:零七度      更新:2022-05-27 22:25      字數:3337
  劉邦心中一陣熱切地狂喜升騰而起,隻是向著眼前這侍衛,微微拱手一禮後,便往側邊的房間裏邊快速走了進去。

  推開門之後,果真看到殷通已經在裏邊等候多時。

  “沛公!”

  殷通含笑著點頭示意劉邦走上前去坐下詳談。

  劉邦也拱手一禮:“君侯!”

  待得劉邦坐下之後,殷通就開門見山的說道:“方才在宴會上,有些話本侯不好直說,將沛公請到這裏,倒也沒什麽顧及了。”

  “君侯隻管吩咐便是。”劉邦摸不準殷通要說的究竟是什麽,隻是含笑著回答道。

  殷通微微一笑後,眼神中不由地流露出來了幾分寒芒:

  “而今楚國之局勢,沛公如何看待?”

  “這個……”劉邦還真的是沒有想到,殷通說的第一個問題,會是這個……

  那這豈不是,想要逼著自己站隊?

  但想想也正常,楚國現在是什麽樣子,大家可都是很清楚的。

  “隻是聽聞,範增未曾支持項羽做王,而是說動了許多的人,支持原本楚懷王熊心之孫,做了楚王。”

  劉邦一邊說話,一邊仔細地觀察著殷通的神態。

  可是殷通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變化,就是眼睛都沒有眨一下,這倒是讓他有點摸不清楚殷通在想什麽感覺。

  這樣的人,可不是什麽好對付之輩。

  過了那麽數個呼吸的時間之後,殷通方才露出一抹笑意,搖頭道:

  “本侯親手為沛公寫的請功奏表,沛公又打算如何謝本侯?”

  “願以君侯馬首是瞻。”

  劉邦沒有絲毫遲疑,反正這話在他心中看來就是嘴上說說而已。

  要真的是沒啥好處的話,我劉季可不是傻子,會把這個當真?

  殷通搖了搖頭:“罷了,本侯不用沛公以我馬首是瞻。

  滅秦需要團結天下的力量,此言本侯絕非是隨口一說而已。

  我為你表奏大王請功,隻有一個要求!”

  劉邦都已經有些迷糊,分不清楚殷通的真實意圖是什麽。

  但是,他卻不知道,這才是殷通為什麽在這裏單獨見他,非要左右繞彎的原因。

  和聰明的人說話,就必須要這樣。

  否則的話,你和聰明的人一開始就說實話,別人還會懷疑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聰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區別就在於,聰明的人想的多。

  而愚蠢的人不會想,所以才愚蠢。

  所以,和愚蠢的人就不一樣。

  你說的假的,他也會當作真的。

  因此,和聰明的人說話,就必須要講究一定的技巧。

  虛實結合,方才是最好的辦法。

  劉邦不曾多想,忙拱手道:“不管有什麽要求,君侯但說無妨。”

  殷通眼睛眯了起來:“我有一個政敵,便是範增,此人處處與我作難。

  你有我的推舉奏表,真到了楚國之後,自然可以身居高位。

  但是,也正因為是我推舉你的,所以必定為範增所厭。

  本侯所說的一個要求,就是站在我這邊,和我一起支持令尹項羽,絕不動搖!”

  劉邦心中暗自驚訝,原來是此事……

  可自己現在人都還沒有到達吳中城,就要被那楚國太師範增所厭惡。

  這不是憑空樹敵?

  可是……

  眼前這位大楚國的興國侯,都已經把話說到了這份兒上。

  容得了自己退步麽?

  更況且,楚國朝堂上的情況,恐怕也不能容許那等未曾站隊之人出現。

  既然是這樣,那聽殷通的口氣,加入他這邊,便是擁護項羽的……項氏一族……

  而且,自己也清楚。

  現在整個楚國實力最強的,便是眼前這位興國候。

  這樣,似乎也並非不可!

  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某家得君侯恩遇至此,進入朝堂之中,自然要和君侯同進退的。”

  別看劉邦想了這麽多,但實際上隻不過是一兩個呼吸的時間,他就已經作出了回應。

  殷通點頭笑道:“如此最好不過,當然沛公也無須過於擔心,那範增雖然與我多有過不去的地方。

  但是,沛公你此番和韓信一起拿下了淮陰城,大功在前,他也不敢對你怎麽樣。”

  說著,殷通從衣袖中摸出來了一卷竹簡書,微微一笑地遞給了劉邦:

  “此乃我推舉之書,沛公請收好了,日後你我同朝為官,還需記住互相照拂,同進退之言!”

  劉邦心中狂喜,目中火熱之色大作,立刻收起來了竹簡書,也是再度向著殷通拱手,聲音誠懇不已:

  “君侯大可放心,劉季終生不忘今日之恩!”

  但他心中,卻跟明鏡兒似的,殷通這推舉自己的奏表,顯然是提前就準備好了的。

  若是自己方才拒絕了的話……

  這屋子裏陰暗的角落裏,會不會忽然射出冷箭,或者是衝出數十上百的刀斧手呢?

  “過了過了!”殷通笑道:“不需要如此的,除此之外,我之所以讓沛公這麽著急的趕回吳中受封,還有一個原因。

  是因為現在天下反秦勢力,都來楚國投奔。

  故而,每天都能看到反秦義士出現在吳中城外的場麵。

  去得遲了,好的官職,自然是落到了別人手中。

  但是,你現在帶著我的手書前往吳中城,自然可以謀取到一個不錯的官職。”

  劉邦大為釋然:“未曾想過竟然還有如此門道在其中,倒是多虧君侯考慮得遠。

  若是某家跟著君侯北上,攻下了沛縣以後,再去吳中受封的話,那豈不是太遲了?”

  “哈哈哈……”殷通含笑著起身:“沛公知道就好,那你此去路上可不能耽擱。

  最好明日天一亮就動身南下。

  令尹項羽和太師範增爭權厲害,有我的奏表在,他必定會將你安排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

  殷通走上前來,熱切地挽著劉邦的手腕:“來來來,宴會上可不能缺了你我,回去再飲!”

  “君侯請!”

  劉邦滿臉濃濃的笑容。

  宴會上的眾人,看著殷通和劉邦兩人含笑著一起回來後。

  那真的是懂得都懂,無須別人多說什麽。

  不懂的……在座的都是人精,怎麽可能不懂?

  就算是樊噲這般人,身材魁梧宛若人熊,但也隻是和蕭何曹參之流比起來顯得愚蠢而已。

  單獨和一般人比起來,可不見得真的就會愚蠢多少。

  宴會持續到了深夜方才結束。

  劉邦回到了下榻之處,立刻就將盧綰、樊噲、蕭何、曹參、夏侯嬰、周勃、周昌等沛縣的老兄弟們叫來,轉頭就把殷通在偏房中說的話,傳給了眾人聽。

  眾人聽完之後,樊噲第一個表態,咧著大嘴,吐出酒氣,很是不在意哈哈大笑著:

  “大哥,咱們這不管在什麽地方,都需要有人罩著才行啊,這話不是當初在沛縣的時候,你和我說的麽?”

  “我們現在到了楚國,上邊能夠有項氏一族的族主項羽,身邊還能有興國侯這樣的盟友,哪裏還需要擔心一個區區範增不是?”

  “話雖如此說,難道你們都忘記了,範增可是項羽的亞夫?”

  盧綰表情複雜的說了一句:“可是,興國候所說的,分明是表明了這範增和項羽,似乎不是一路人啊?”

  “要不是一路人的話,為什麽還認了亞夫這個爹呢?”

  樊噲顯然是喝醉了,說話的時候,嗓門兒有多大喊多大,聲音震得盧綰兩隻耳朵嗡嗡作響。

  盧綰倒也不在意,隻是往後退了幾步,讓自己和樊噲保持著距離就行。

  “朝廷之上,局勢錯綜複雜,並非是一言兩言可以說清楚的。”

  蕭何忽然開口道:“但是,這興國候既然已經如此說了,多半是不會錯的。

  倒是沛公,你可是真的決定……明天天一亮,就立刻動身前往吳中受封?”

  “這天大的喜事怎麽不去啊?”

  不等劉邦作答,樊噲就大咧咧的反問道。

  蕭何並不言語,隻是看著劉邦,似乎像是在做著最後的內心抉擇一樣。

  劉邦不經意地摸了摸衣袖中的竹簡書,頷首道:

  “樊噲,你跟著興國侯帶兵打回沛縣去,把你嫂子和孩子救出來。

  我前往吳中城去,先行受封!”

  蕭何見此情形,也不再說什麽,倒是盧綰和樊噲兩人,大笑著湊上前來,就已經開始為劉邦慶賀起來。

  一直在一邊一言不發的夏侯嬰,不知為何,臉上似乎有些不開心似的,也不和劉邦說話,自個兒率先走了出去。

  其他的人見狀,有的人留了下來,有的人則和劉邦說了一聲後,便也離開了此處。

  曹參微微看了看蕭何,見其臉上依舊有不舍之色,他卻沒說什麽,直接就起身離開了房屋。

  蕭何自然主義到了曹參的動作。

  看著曹參離開房間後,他目中閃過幾分掙紮之色,一時間像是有些難以抉擇似的。

  “夏侯老弟留步!”

  曹參追上了先一步走出來的夏侯嬰。

  夏侯嬰怪笑一聲:“曹兄不在裏邊為沛公慶賀,出來做什麽?”

  “我看夏侯老弟似乎不開心?”

  “沛公為了官職,連自己的妻和子都不要了,我有什麽開心可言?”

  曹參幹笑一聲:“沛公蹉跎半生,而今絕好的機會就在眼前,更有君侯如此看重他,怎麽可能不著急前往吳中受封?”

  夏侯嬰聽完之後,臉色更難看,但是卻沒說話。

  曹參回頭看了一眼,忽然看到蕭何也走了出來,便笑了笑道:

  “夏侯兄弟,蕭何也來了,不如我們去蕭何房間裏邊談一會兒?”

  夏侯嬰聽到這話後,立刻察覺到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他忽然注意到曹參臉上的笑容有些奇怪,又看著快步向著自己走來的蕭何,眼睛一轉後,便直接問道:

  “發生了什麽事情?你兩人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