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暴君
作者:吃貨大聯盟      更新:2022-06-03 00:26      字數:2133
  一隻蝴蝶扇了扇自己的翅膀,卻在大洋彼岸引起了一場颶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唐小寶怎麽能想到,就是因為自己的研製的胭脂水粉,在皇宮大內,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而自己這個沒有什麽根基的小人物,很可能就會因為一場風波而死無全屍。

  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他甚至與對遠在京城皇宮的內鬥,一無所知。

  大聖王朝的京都皇宮,萬貴妃自從使用了唐小寶的胭脂水粉之後,突然就變得肌膚嬌嫩且容顏靚麗了起來。

  這讓萬貴妃喜不自勝,這使得原本將要失勢的她,再次得到了聖帝的恩寵。

  安喜宮內,萬貴妃喜滋滋的對鏡梳妝。銅鏡內的她,確實是容顏秀麗,比之化妝之前年輕了十幾歲一般。

  宮女豆花和雙兒,在小心的服侍著她。豆花給他梳著頭,雙兒在給她畫著口紅,還有往臉上撲著粉。

  唐小寶研製的粉底淡而不膩,口紅豔而不妖,眉筆嫵媚修長。銅鏡中的萬貴妃,笑吟吟的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甚是開心。

  銅鏡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麽模糊,或者說泛黃之類的。實際上,古代的銅鏡光可鑒人,幾乎和現在的銀鏡沒有區別。

  我們從出土的銅鏡來看,別說是照人了,銅鏡的表麵早已失去了光澤。而實際上,古人的銅鏡是需要打磨的。甚至於,出現了專門以磨鏡為生的磨鏡人,經過這些工匠打磨過的銅鏡,能夠清晰的映照出景象來。

  隻是銅鏡屬於大戶人家才能享用的東西,尋常百姓之家,一般是用不起的。

  突然,原本笑吟吟的萬貴妃對著鏡子驚叫了起來:“怎麽回事,我、我怎麽有白頭發了,我怎麽會有白頭發了!”

  鏡子中的萬貴妃雖然經過唐小寶那些胭脂水粉的包養,然畢竟容顏老去不再年輕了。她的鬢角,依然出現了銀絲。

  比起景安宮那個風華正茂的趙才人,趙才人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光可鑒人。這是讓萬貴妃最不能忍受的,她不容許別人比自己美,於是她又開始憤怒起來。

  喜怒無常的萬貴妃,使得自己安喜宮的宮人們膽戰心驚。即便是受寵的兩個侍女豆花和雙兒,也是誠惶誠恐。

  萬貴妃死死的掐著豆花的胳膊:“還不快、快把鏡子給我拿過來,拿過來我看看!”

  潑婦形象暴露無遺,此時的萬貴妃如同瘋子一般。嚇得豆花兒慌忙將麵前的銅鏡,移到了萬貴妃眼前。即便如此,萬貴妃還是如同瘋了一般,將銅鏡一把奪過,向著窗口光線較亮的方向。

  銅鏡中的自己,頭上確實是出現了根根白發。且,有著愈演愈烈之勢力。雖然萬貴妃讓宮女們給自己梳妝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頭上的白發扯掉。可是隨著白發越來越多,總不能把自己薅成禿子吧。

  “說,快想辦法,你們快給我想辦法。民間還有沒有高人,有沒有高人能把頭發變黑的法子。說啊,你說啊!”

  萬貴妃多少是有些精神分裂的,安喜宮被她杖斃的宮女還不知有多少了。豆花嚇得臉色煞白,無助的看向一旁同樣跪在地上的雙兒。雙兒是宮女中比較聰明的一個,可此時的她對於萬貴妃的胡攪蠻纏,也是束手無策。

  這世上,能把銀絲變成黑發的東西還沒聽說過呢。而此時的萬貴妃臉上,已經露出了惡毒的神色。下一刻,就有人要倒黴了。要命的是,豆花兒首當其衝。

  “你這個賤婢,你每日為本宮梳妝,為何我的白發越來越多。說,是不是你,是不是你搞的鬼!”萬貴妃站起身,步步緊逼。

  可憐弱小又無助的豆花兒步步後退,麵對這樣一個瘋女人,沒有人敢上前去求情。誰都知道此時的萬貴妃根本就是蠻不講理,她不過是有意在發泄自己的惡毒罷了。

  豆花兒退到了牆角,退無可退的時候,驚恐的叫了聲:“娘娘,奴婢不敢。”

  此時的萬貴妃就如同容嬤嬤附身一般,一張臉都變得扭曲起來,美豔的另一麵是極醜,此時萬貴妃的臉色扭曲,似乎成了一個老巫婆一般:“你不敢,你個賤婢的頭發為什麽這麽黑,我的為什麽白了。我要把你的頭發,一根根的拔下來,拔下來!”

  說著,萬貴妃還真就走上前去,一把扯住豆花兒的秀發。她用力一抓,豆花兒一聲慘叫,大把的頭發被她抓落了下來。

  萬貴妃哈哈大笑,似乎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個變態的女人,是如此的瘋狂惡毒。

  殊不知,這人性的惡是會傳染的。聖帝平日自己都凶狠殘暴,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殷紂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為長夜之飲。還有,商紂王發明的炮烙之刑等等。

  可曆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畢竟殷商時代離著我們過於遙遠。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未必就是真實的。

  畢竟曆史上被黑過的名人數不勝數,包括帝王在內。比如說商紂王、秦始皇還有隋煬帝楊廣等等,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人們也在重新思考並且審視如何正確的評價一個曆史人物。

  紂王是與夏桀並稱為“桀紂”的殘暴之君,紂王殘暴的最大典型,就是炮烙之刑。然而,隨著地下文物的不斷出土,一些書中記載的內容顛覆傳統認知。比如說最新出土的一批戰國楚簡,這就是著名的“上博簡”。

  在上博簡中,有一篇叫《容成氏》的失傳古文,就記載了炮烙之刑。作為九層之台,置盂炭其下,加圜木於其上,思民道之,能述者述,不能述者,內而死。不從命者,從而桎梏之。顯然,這與《史記》、《列女傳》記載大不相同。原來,紂王建造九層之台,高台之上架一根圜木,下麵放著盂炭,讓人在圜木行走,不摔下來便罷,摔下來的話,就掉進盂炭之中。當然,如果不服從紂王命令,在圜木上走一遭,那麽就會被當成罪犯抓起來。

  至於史書真相到底如何,自有後人評說。可是這位聖帝,則是真正的殘忍無道。他發明的許多酷刑,匪夷所思讓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