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流民聚眾
作者:吃貨大聯盟      更新:2022-06-03 00:26      字數:2133
  像是陳文秀這種老狐狸,他並沒有唐小寶所認為的,表麵上那麽的愚蠢。實際上此人城府極深,唐小寶終究還是太年輕。

  陳文秀不過是故意在做戲,他在試探。他想知道,像是唐小寶如此怪異之人,到底有什麽來頭。

  這些稀奇古怪的胭脂水粉,絕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出來的。而唐小寶更是敏銳的注意到了時局,流民圍城糧食暴漲。

  這確實並不難理解,其實讓陳文秀奇怪的是,這唐小寶竟然以高出市價三倍的價格收購了糧食,他就不怕賠錢麽。

  要知道,泊縣畢竟是京畿之地。且地處漕運要道,朝廷絕不會看著就此不管。

  萬一朝廷派出大軍鎮壓流民,唐小寶囤積的這些糧食豈不得虧死。

  唐小寶是怎麽知道,朝廷暫時無力管泊縣的事。而是,那個小定王先是去平定了羅通縣叛亂的呢。這就有些奇怪了,所以陳文秀在試探。

  他要看看唐小寶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二人言談之間,陳文秀更是暗暗心驚。

  這唐小寶談吐不凡,更是格局極大。對於眼前的有蠅頭小利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主動把糧食捐給了陳文秀,還把賺的幾千兩銀票奉上,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或許唐小寶是在賄賂自己,可陳文秀知道,唐小寶幾乎把賺的銀子都給了自己。換成誰,也難免心疼。可自始至終,唐小寶都表現得極其淡定。

  這樣的人,絕非池中之物,也絕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泊縣所能容得下的。

  此人從身無分文的來到泊縣,到眨眼間攬財無數,當真算得上是有些手段。

  若是能為己所用最好,若是不能為己所用,陳文秀就決定除掉唐小寶以絕後患。

  陳文秀雖然隻是個知縣,可他這個泊縣知縣,給個知府都不換。而且,陳文秀的身份也並不一般,能敢把皇城貢品擺在家裏肆意享用的人,背後的勢力不容小覷。

  總得來說,唐小寶這樣的人是社會不安定因素。這種人,隻要不能為朝廷所用的話,是不能留著的。這是陳文秀幕後之人,告誡與他的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年輕時候的黃巢意氣風發,也曾想過為朝廷出力。他曾幾次應試進士科,但皆名落孫山,於是他滿懷憤恨地寫了一首《不第後賦菊》後便離開了長安。

  緊接著,後來的黃巢敲響了晚唐的喪鍾。此外,還有滿清末年的洪秀全也是屢試不中,最後聚眾造反。

  還有就是明末的驛卒李自成,當初這些人若是被扼殺在萌芽之中的話,王朝的命運還真就不好說了。

  唐小寶離開了縣衙之後,也是暗自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他現在才回過味來,這個知縣陳文秀,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和自己預想中的一樣,唐小寶捐出來的糧食,陳文秀並沒有賑濟那些城外的災民。同時,唐小寶給的那些銀票,也都被陳文秀私吞了。

  而城外的流民逐漸聚眾,他們也不傻,很快也就發現了官兵的意圖。於是,再等到官兵在城外施粥賑災的時候,流民們紛紛把矛頭對準了官兵,而不再內鬥。

  “糧食、糧食、糧食!”城外的流民成千上萬,紛紛高舉著手臂,再朝著城內的官兵叫喊著。

  下一刻,他們又喊著:“開城門、開城門!...”

  有的流民開始蠢蠢欲動,他們不斷往城門口聚集。城牆上的官兵如臨大敵,弓箭手們紛紛把箭頭對準了城外的流民們。

  施粥的時候,都是官兵用吊籃把粥吊到城外去。而城外的流民,則為此大打出手。

  如今流民們不再搶奪,畢竟數萬人搶二百份粥水,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現在流民們開始聚眾鬧事,城內登時惶恐不安起來。尤其是,縣衙的陳文秀。

  流民造反入城,第一個搶奪的就是縣衙。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知縣,就會成為第一個被攻擊的對象。

  那個什麽羅通縣的縣令不就是被剝了皮掛在了城門示眾麽,陳文秀在衙門內急的團團轉,不住地詢問道:“成外如何了,城外情況如何了!”

  回來的衙役也是一臉驚恐的回報:“回大人的話,那、那些刁民越聚越多,眼看這就要攻城了。咱們的弓箭手,已經在城牆上備戰了。”

  陳文秀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記住記住,流民不攻城,萬萬不可放箭,萬萬不可放箭!”

  倒不是說陳文秀有多仁慈,此時雙方雖然劍拔弩張,卻沒有誰敢最先發難。

  首先,流民們知道城牆上的弓箭手不是吃素的。一旦他們抵近城門,弓箭手就會毫不客氣的亂箭齊飛,對於手無寸鐵的流民們來說,隻能以血肉之軀去抵擋。

  而官兵們也知道,流民的怒火已經達到了臨界點。這個時候能做的隻能是安撫,若是貿然攻擊引起流民怒火,他們若是奮不顧身的攻城,城外黑壓壓的數萬流民,一旦攻破了城門,後果不堪設想。

  “大人,您還是親自到城牆上,去安撫安撫這些刁民們吧。”衙役焦急的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陳文秀的夫人周氏也走了過來,跟著勸道:“是啊老爺,隻有您親自現身上城牆,或可能安撫住這些流民。”

  陳文秀不想去的,畢竟他是怕死的。而且,陳文秀也絲毫不想掩飾自己的膽怯。

  可是沒辦法,為了平息城外流民的怒火,他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城牆。

  城牆上,官兵和徭役裏三層外三層的將陳文秀圍在中間。陳文秀這才探頭探腦的,對著城外的流民們喊話:“城外的百姓們,我是泊縣知縣陳文秀。大家夥兒安靜一下,本官有話要說。”

  城外的流民聽說是知縣大人來了,登時安靜了下來。

  陳文秀清了清嗓子,打著官腔說道:“百姓們,泊縣也在遭難,實在沒有辦法安置你們入城。本官和城裏的百姓節衣縮食,略盡綿薄之力為你們賑災施粥,實在是已盡力而為。”

  劈裏啪啦,城外的流民們,紛紛撿起地上的石塊,朝著城牆扔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