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義結金蘭
作者:吃貨大聯盟      更新:2022-06-03 00:25      字數:2184
  南下路途遙遠,一不小心就容易客死異鄉,可對唐小寶來說,那是唯一的活路。

  讓唐小寶加倍意外的是,青山村的兩個小夥伴,鐵頭和黑娃選擇跟隨自己。

  鐵頭是個孤兒,吃百家飯長大的。從小他就沒頭發,村裏的老人說鐵頭天生就是個當和尚的命。鐵頭信了,他還真就去了附近的祥雲寺,結果被寺廟裏的和尚給趕了出來。

  鐵頭便暗暗發誓,等有朝一日發達了。定然要祥雲寺的那幫禿驢,給自己磕頭賠禮。

  黑娃從小好勇鬥狠,和唐小寶一樣,上個月家人死於一場瘟疫。黑娃人如其名,生得粗壯黝黑,力大無窮。因其麵相醜陋,家人一直擔心他長大娶不到媳婦。娶妻生子,成了黑娃最大的願望。

  “小寶哥,咱們一起走吧,你去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鐵頭湊了過來,將唐小寶手裏的包袱接了過去,那是他僅存的口糧。

  黑娃跟在後麵點點頭:“俺也一樣。”

  唐小寶不確定,這倆貨之所以跟著自己。是因為他們實在無處可去,還是為了這包袱裏的口糧。

  “好,你們跟著我可以。不過咱們得立下個規矩,這裏數我最年長,你們得尊我為大哥。以後,你們都得聽我的。”

  鐵頭與黑娃互相對望一眼,二人一起點點頭,一起拱手:“大哥,咱們拜把子吧!”

  唐小寶有些想笑,可他並沒有拒絕。當下,幾人按照年紀,在地上撮土為香。唐小寶為大哥,鐵頭為二弟、黑娃是老三,李小囡為四妹。

  鐵頭沒爹沒娘,是流浪到青山村的。因感念青山村民風質樸,就此在村子裏住了下來。他不知道自己姓什麽,就跟唐小寶姓了唐,叫唐鐵頭。

  黑娃原本姓趙,“今有唐小寶、唐鐵頭、趙黑娃、李小囡四人義結金蘭,死生相托;福禍相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唐小寶並不相信什麽結義之情,出賣兄弟的事他見的多了。此時的結義,不過是各懷鬼胎。在念到“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句話的時候,唐小寶幹張嘴不出聲。好在鐵頭與黑娃這倆貨念得起勁,倒也沒有在意。至於小囡囡,則是磕磕巴巴的,有模學樣的跟著說完了。

  事實證明,唐小寶猜對了。雖是災荒之年,離了時縣地界前麵就是泊縣,隸屬於滄州。

  泊縣以漕運而興,那裏暫時沒有戒嚴。泊縣縣城雖有重兵把守,好在還能允許流民入城。

  不過,隨著流民越聚越多,城門關閉也是早晚的事了。

  唐小寶兄妹四人抵達泊縣的時候,身上的糧食早已吃光,四人又渴又餓。到了城門口,立刻就被官兵攔住了。

  “站住,幹什麽的!”一名官兵,手持長矛攔住了眾人。

  唐小寶上前一拱手:“勞駕這位軍爺,我們想進城。”

  那官兵上下打量著他,禁不住冷笑一聲:“進城?你們四個鄉巴佬,以為進城是這麽容易的事麽。想進城,趕緊交稅,每人二十文錢。”

  如今的大聖王朝天災人禍不斷,災荒年景苛捐雜稅更是層出不窮。想進這泊縣縣城,居然還得交稅。

  唐小寶皺了皺眉頭,他雖生於地主之家。如今是出來逃難,身上早已身無分文:“煩請官爺行個方便,我等確實身上沒帶銀兩。等我們進城賺了錢,定然再給官爺補上如何?”

  那官兵大怒,上前將唐小寶推了一把:“哪兒來的小兔崽子,敢消遣你爺爺。你進了城老子那裏找你去,滾滾滾,沒錢趕緊滾蛋!”

  如果說鐵頭稍微還有腦子的話,黑娃則是個暴脾氣,他看到官兵欺負唐小寶,猛地跳上前去怒目圓睜:“幹啥呐,怎麽跟俺大哥說話呢!”

  黑娃麵相凶惡,長得又壯實。對方顯然是嚇了一跳,握緊了手中的長矛:“大膽刁民,你想造反不成。”

  說話間,城門口的幾個官兵也紛紛圍了上來。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在百姓名如草芥的亂世,胡亂給唐小寶安置一個罪名,就能輕易地弄死他。

  別人穿越不是金手指就是生在富貴之家,而自己偏偏就這麽倒黴,到了一個饑饉遍地的王朝末世。

  從穿越過來的那一刻,唐小寶就在心中暗暗地告誡自己:你能活、你能活,你要用你的智慧,用你的聰明才智活下去。算命的不是說了麽,你腳底七顆痣,腳踏七星,統領天下兵。

  你要做這個亂世的王,就得多動腦子。智者千慮,能用腦子解決的問題,絕不會去付諸於暴力。

  可黑娃不管這一套,舉起醋缽大的拳頭:“你這廝討打。”

  唐小寶見勢不妙,慌忙將鐵頭和黑娃拉到一邊,低聲耳語了幾句。

  鐵頭和黑娃抬頭互相看了一眼,他們的臉上寫滿了震驚。鐵頭小聲嘀咕了一句,唐小寶又叮囑了一番,然後衝他們點了點頭。

  唐小寶說完,黑娃就大搖大擺的走到了適才那名官兵麵前。

  看得出黑娃是個愣頭青,那官兵一驚,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啪啪!”兩聲清脆的耳光已經扇了過來。

  那官兵不由嚇得呆了,一個刁民,竟然敢打自己。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報複,而是在想,對方怕是大有來頭。

  一個無權無勢的草民,隻有任人宰割的份。見了守城的官兵,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除非他的背後有權有勢的人撐腰,這樣的人才不會把一個小小的城門守卒放在眼裏。難道說,此人大有來頭不成。

  果然,這黑娃怒道:“你這不識貨的賊廝鳥,俺家公子乃是知縣夫人的遠房表侄。因家鄉遭了難,這才前來投奔。你個狗一樣的東西,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攔俺家公子爺的路!”

  那官兵被兩個大耳括子扇的迷迷糊糊,再看這唐小寶雖然落魄,可穿著與尋常百姓畢竟不同。窮苦的百姓穿的都是粗衣麻布,唐小寶衣衫髒汙,穿的卻是棉布。

  此人自稱是知縣夫人的遠房表侄,難怪如此的囂張跋扈。這官兵挨了打,卻不好糊弄:“胡說,我、我們知縣夫人乃是通州人士,聽你等京城口音,夫人哪裏來的京城遠房表侄。”

  感謝支持,求月票、收藏,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