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矢誌終身晉
作者:三頭蛇王      更新:2022-06-19 00:09      字數:2152
  容美田氏本居湘西,萬曆朝以來開始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湖廣大量的土人下山被授封為流官,爾後滿洲入關南下,便有不少土人翻山越嶺,來到滇桂邊境,田州土司便是其中之一。

  和別處土司不同,自胡騎南渡以後,容美田一直奉大明號令,一開始受福建隆武帝冊封,後又從永曆朝抗清,這二十年來,甚至有不少頭人還跑到夔東,加入臨國公李來亨部和滿洲浴血廝殺。

  永曆十八年,夔東抗清基地被清軍攻破,李來亨殉國,在萬般無奈之下,容美田氏不得不選擇向滿洲輸誠,但族中還有不少心懷大明的頭人,就比如安順田氏,但為了不拖累家族,安順田氏後人遂改跟母姓,所以如今的陳布隆其實就是田布隆。

  “如此,咱們就先至田州土司休整一番,再南下思明。”

  能不動刀兵過境,馬仲英自然喜出望外,且田州土司熟悉地方地形,馬仲英這會甚至考慮,是不是利用田州土司對地方的熟悉,就在這滇桂邊境,打桑格一個伏擊,看能不能徹底解決這個跗骨之蛆。

  永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瓊州軍全軍抵達田州,馬仲英也見到了田州土司頭人陳布隆。

  遺人辭故主,

  擁鼻增辛酸。

  矢誌終身晉,

  寧忘五世韓,

  虛抱三閭憾,

  誰將一木支。

  許多慷慨意,

  寂寂壓雙眉。

  陳布隆年紀不大,和馬仲英相差無幾,二人在田州見麵時,馬仲英並未說出什麽豪言壯語,而是在敘禮完畢後,緩緩念了一首詩。

  “此詩是甲申國破,東虜入關南下時吾祖於當年除夕所作,馬帥又如何知曉?且馬帥入桂,可別有良圖?”

  陳布隆震驚不已,他容美田氏不過一介土司,雖然對大明忠心耿耿,但幾乎所有的抗清武裝都沒有正眼看過他們,他沒想到自己祖父田玄所作之詩,眼前的這個明國廣西提督居然知曉。

  “貴祖當年奔走相告,資助我大明雲貴反攻,李晉王兩蹶名王之時,貴祖亦出了大力,文督師曾有言,容美田氏慷慨悲歌,珠璣萃於一門,三複諸作,於我大明當真是一往情深,馬某父子本出自於大西軍,又如何不知?”

  張紹遷在簡單向馬仲英介紹了安順田氏後,馬仲英就仔仔細細翻遍了大腦,不過記錄容美田氏抗清的曆史實在太少了,隻是在文安之等明朝忠臣中曾有流傳,這首甲申感懷就是這不多的曆史碎片之一。

  為了收編這支廣西地區僅存不多的忠明勢力,馬仲英隻能從田氏抗清的曆史說起。

  “這個……我田家世受國朝厚恩,為國家盡忠,本是理所應當之事,隻不過如今奴酋喇布囤重兵於梧州,驅偽王尚之信攻高雷祖澤清甚急,我聽巴將軍所說的,馬帥正欲轉進瓊州,隻恐清軍勢大,寡不敵眾也,且滇南亦有虜兵數千,我軍腹背受敵,不知馬帥可有良策應對?”

  見馬仲英如此推崇自己祖父田玄,陳布隆愈加欣喜,不光表達了要舉族投靠瓊州軍的意思,而且再度谘詢起如何應對廣西清軍之事。

  “嗬嗬,雲南提督桑格,屢敗於我軍之手,其心已慢,不足多慮也,尚之信首鼠兩端之輩,本帥聞偽王耿精忠已於兩月前為奴酋玄燁鎖拿下獄,難保尚之信不生出反複之心,若我軍與祖澤清會師,縱不能擊破喇布,安然轉入瓊州當不是難事。”

  出於穿越者對曆史的熟知,祖澤清所部到明年二月才會被清軍擊敗,且祖澤清和馬家父子一樣都是上了康熙大辮子黑名單的人物,馬仲英不相信祖澤清不會選擇和自己合作。

  一旦打成相持的局麵,尚之信就有借口不回返廣州,若是再將康熙授意宜昌阿至平南藩問罪之事泄露出去,說不定就能策反平南王殿下,那樣瓊州軍起碼能獲得幾個月的緩衝時間,部署瓊州防線。

  如此一來,將桑格軍堵在歸順或者在田州土司盡殲其軍,就成了瓊州軍最迫在眉睫的事

  繼續推行疲兵之計,讓清軍在這茫茫大山中寸步難行,然後再尋機殲滅,若清軍不繼續追擊,則旋師南下過思明州入廉州。

  這是馬仲英的既定戰略,為了徹底讓清軍追兵陷進滇桂邊境的泥潭中,馬仲英是下了嚴令,將在廣南俘虜的一萬三千餘土人全部逼上了官道,沿著滇桂邊境至田州這短短六十餘裏區域修築防線。

  百步一道溝、半裏一道牆、一裏一座寨,為了徹底堵住清軍,瓊州軍絲毫不在乎廣南的土人的生死。

  在提督府的嚴令下,負責監督的王光清、高起隆和廖進忠絲毫不顧惜民力,僅僅三天就有近兩千廣南土人活活累死。

  當然,馬仲英也不願如此多傷人命,可在這亂世,你不殺人,人就會殺你,為了使疲兵之計順利進行,他隻能看著那些鮮活的生命倒在一道道剛剛挖好的壕溝中。

  巨大的死亡率甚至引起了廣南土人大規模的反抗,但是他們的反抗卻是徒勞,他們的反抗甚至招來了大規模的屠殺,至整個防線修建至一半時,差不多有一半的廣南土人死在了這條幾乎是由屍體鋪設的官道上。

  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這差不多三十裏左右的官道,挖掘了上千條壕溝,壕溝裏不光注滿了從山上引來的溪水,而且還插滿了尖銳的竹樁,泥牆也足足修了近六十堵,每堵都有一丈半高左右,寬約丈許。

  後麵的那些城寨更是難以逾越的存在,基本上都是修在道路比較寬闊的區域,泥牆前還固定了大量的木柵,牆頂還建造了一排排可以掩護守軍的垛口,寨牆後,望樓箭塔一應俱全。

  攻寨的清軍就是想從兩側的山坡繞過去都不可能,因為山上的樹木早就砍伐一空,雜亂無章地堆放在官道上,清軍想要上山,隻會成為寨牆上明軍的活靶子。

  對於如此之重的傷亡,瓊州軍內部將佐和新入軍的陳布隆都頗有微詞,畢竟這個時代做任何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生生將數千民夫推入死地,這不是白白浪費人力嗎?清軍還沒有追來,又不是沒有時間布置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