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驅民渡江
作者:三頭蛇王      更新:2022-06-05 00:06      字數:2179
  在決定強攻南盤江防線後,全成忠就是統領所部三千廣西左江鎮綠營和桑格此次南征攜帶的三十門六百斤和八百斤火炮以及兩千民夫直奔南盤江北渡口。

  全成忠自南下以來,也算是久經沙場了,在率軍抵達南盤江北渡口後,他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令隨軍的民夫在沿江一帶布置炮兵陣地,並著手砍伐山竹和樹木,準備打造木筏,明日渡江。

  “全帥,末將仔細觀察過對岸的明軍防線,若采用木筏渡江,實在有些不便,末將以為我軍可先佯攻一次,吸引敵方火力,然後可借機建造浮橋,隻要浮橋建成,大軍可一擁而上。”

  左江鎮副將周芳祖在勘察完南盤江地形後,遂向全成忠進言,他本是原孫可望駕前軍左翼總兵周國定之子,孫可望戰敗歸清後,周國定歸附晉王李定國。

  永曆十三年,清軍大舉入滇,明軍處處告急,再加上孫可望在長沙沒日每夜地寫信給明朝舊部,周國定無奈降清,被清廷授封為梧州副將,如今周芳祖也算子承父業。

  “恩,你說的不錯,南盤江隻有三百步寬左右,雖然水流比較湍急,但打造浮橋也不是難事,這樣待木筏打造完畢,你便帶本部軍馬先攻一次,看看明賊的火力到底如何?”

  全成忠思量了一下,也認為周芳祖說的不錯,畢竟冒著敵軍的攻擊劃著木筏前進,確實不妥,但若是打造浮橋的話,這三百步恐怕都不要三百個呼吸就能衝過去,而且還能接應後續軍馬過江,實在是兩全齊美。

  “嗻……!”

  周芳祖雖然曾隨父親周國定在明朝呆過,但這二十年下來,早就將明朝的軍禮忘得一幹二淨,滿洲人那一套,卻無比熟悉。

  隨軍的民夫很是賣力,因為此次出征滇南,郭義曾派人對他們說過,隻要剿除明賊,就帶他們返回南寧家鄉。

  出於對回家的渴望,僅僅兩個時辰,隨軍的民夫就打造了三百多隻竹筏,並將所有的火炮,全部推到了渡口前的高地上。

  就在民夫們懷著懷著激動和興奮的心情,指望著大清軍攻破明軍的防線,然後他們就可以返回老家時。

  周芳祖卻帶著一隊綠營兵提著刀矛走到了他們麵前。

  “渡過去,將明賊的路障全部搬開,你們就能回家,否則你們就全部死!”

  在周繼祖下令後,身後的綠營兵就一擁護而上,將炮壘前的近五百民夫逼上了木筏。

  麵對凶神惡煞的綠營兵,沒有人敢說出反對的話來,所有人都順從地爬上了木筏,民夫們知道自己若服從軍令的話,那後果肯定很淒慘。

  “舉銃……搭弓,有敢於回頭者,殺殺無赦!”

  周繼祖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冰冷到了極點,他同樣知道,若是不把這些民夫當成炮灰的話,那他就會是八旗兵的炮灰。

  渡口旁的山坡上,剩餘的一千五百餘民夫冷漠地看著自己的同鄉被逼上了絕路,但是他們卻沒有憤恨,反而從心底感到慶幸,慶幸自己沒有在渡口修建炮壘,慶幸自己沒有搬運木筏前往江邊,慶幸自己沒有成為炮灰中的一員。

  在民夫被逼渡江的同時,南盤江北岸的清軍終於發動,在周繼祖的指揮下。

  剛剛架設好的三十門大小火炮發出震天的轟鳴聲,對著明軍營寨進行了第一輪試射。

  整個南盤江北岸頓時彌漫起一股股嗆人的硝煙,遠遠看去仿佛被黑雲籠罩一般。

  因為是試射,第一輪射擊的效果並不算好,僅僅兩枚鐵彈砸在明軍的寨牆之上,其餘的鐵彈不是落在水中,激起衝天的水柱,就是砸落在對岸的灘塗之上。

  不需要周繼祖下令,數十個清軍炮手連忙重新調整炮口,加填藥子,連接火繩,然後將手中火把重重揮下。

  “轟,轟,轟……。”

  清軍陣中又發出一陣陣火炮的轟鳴聲,這次有七八枚鐵彈砸中了寨牆,甚至有一枚鐵彈擊中明軍軍寨的望樓,

  “開炮,開炮,開炮。”

  看到炮擊奏效,周繼祖大喜過望,再一次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一枚枚鐵彈如同雨點般落在明軍的寨牆之上,直砸的明軍防線上土木齊飛,泥土四濺。

  猛烈的炮火,令由土人整編的弓箭兵乙隊、刀盾兵乙隊,人人心驚,一個個臉色煞白,有的人甚至因為害怕,尿了褲子。

  好在有弓箭兵甲隊的士兵在一旁安撫,沒有形成崩潰,一個個抖抖索索地貼著壕溝的前麵,動都不敢動一下。

  “操他奶奶的,這些狗韃子哪裏來的這麽多火炮,李兄弟,我看韃子已經開始渡江了,咱們打還是不打?”

  李沁縮在腦袋躲在壕溝中,聽著對岸清軍如雷的炮聲,看著江麵上密密麻麻的木筏,第一次上戰場的他不免有些心慌,有些不安地看向和他一樣縮在寨牆後李興。

  “將軍放心,韃子的炮也就是聽個響,隻要咱們縮在壕溝裏,他們就打不到咱們,我看天色已經不早了,估計韃子恐怕是佯攻,咱們再等等看,先別開火,等韃子快到岸邊再打。”

  李興畢竟是正兒八經的軍官出身,見過的戰陣海裏去了,哪會在乎清軍火炮的攻擊。

  “李頭,韃子上來了,還有一百步左右就到江邊,不過來的並不是韃子兵,好像都是百姓,每條船上隻有一兩個綠營韃子,咱們打還是不打?”

  負責警戒的弓箭兵甲隊隊副馬三德貓著腰,小心翼翼湊到了李興身邊,他知道這個時候,問李沁這個隻會在山裏打獵的土人頭目也是白費功夫,索性直接將問題拋給了負責遲滯清軍的實際指揮官李興。

  “打,為什麽不打?……不打他們,難不成等他們替韃子搬開咱們布置的尖樁和路障嗎?”

  從軍多年的李興知道,在這你死我活的戰場上,容不得有半分心軟,你不去殺人,人就會殺你,至於百姓,既然你們選擇屈服在韃子的屠刀下,那滇南明軍也隻能用長刀讓你們屈服。

  “喏,不過來的都是百姓,末將就不動用火炮了。”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馬仲英為了拿下瀘西,帶走了一千三百斤藥子,南盤江這邊隻留了兩百斤,要是浪費在炮灰身上,馬三德覺得實在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