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馮弘鐸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6-18 20:10      字數:3224
  韋家主聽得韋扶風認可,笑語:“賢侄請坐,我們說些事情。”

  韋扶風點頭,從容走去客位坐下。

  韋家主見了,尋思:“身處富麗堂皇,毫無謹慎驚訝,這位隻怕來頭不小。”

  韋家主擺手,門口管事請韋扶風的人遠離。

  韋扶風也擺下手,三女和四個士兵退去。

  韋家主走動落座,微笑道:“韋莊先生才華橫溢,心懷天下蒼生,曾經任職鎮海節度使周寶麾下節度支使,先生走過大江南北很多地方,可謂見識廣博。”

  韋扶風一怔,意外道:“韋莊曾經在兩浙任職?”

  “嗯,黃巢賊子作亂時期,時任涇原節度使的周寶大人,奉命轉任鎮海節度使,節製兩浙土團鎮壓黃巢禍亂,韋莊先生追隨南下。”韋家主解說。

  韋扶風點頭,這麽說,這位韋莊伯祖有過做官經曆。

  奉承了韋莊,韋家主微笑問道:“賢侄高姓大名?”

  “我名楚瑜。”韋扶風回答。

  韋家主愕然,問道:“你不是韋氏?”

  “我與韋莊是至親,出身慶陽侯府,勳貴一家親。”韋扶風當然不敢否認,落下忤逆不孝名聲,繞過的回答。

  韋家主若有所思點頭,韋扶風微笑問道:“叔父有什麽事情嗎?”

  韋家主遲疑一下,不答反問:“賢侄來到上元縣何事?”

  “途徑,我往揚州。”韋扶風回答。

  “賢侄行商?”韋家主問道。

  “不是,我是宣州武官,去往進見淮南郡王。”韋扶風回答。

  韋家主吃驚,想不到扯上宣州和揚州藩鎮,這若是被刺史馮弘鐸知曉,隻怕禍事。

  韋家主苦笑道:“想不到賢侄這麽大的來頭,事情不好說,請賢侄見諒。”

  韋扶風微笑道:“既然請我來了,我想聽一聽。”

  韋家主無奈,請神容易送神難,隻好說了原由,打算,甚至說出了黃半仙。

  韋扶風聽了,尋思:“那個算命的很有機智能力,起過心思招攬為鴉雀衛,既然是個唯利是圖之輩,用了反而禍害。”

  回過神,韋扶風微笑道:“家主的遭遇,確實不妙呀,日後郡王必然奪取江寧歸治。”

  韋家主臉色一變,苦笑道:“我何嚐不知,隻求置身事外。”

  韋扶風扭頭掃視一下,問道:“家主如此富有,應該養了很多武力。”

  韋家主搖頭道:“你說錯了,本地大戶沒人膽敢發展武力,韋氏隻有三百多的家丁,隻能使用棍棒,平日裏用於壯門麵,維護青樓。”

  韋扶風意外,又問道:“江寧有多少人口?”

  韋家主一怔,回答:“估摸過了百萬。”

  韋扶風倒吸口冷氣,過了百萬?巴蜀戶籍人口也沒有過百萬。

  韋家主又道:“一半來自外地,馮弘鐸限製人口回流,很多外來人口居住多年,也不願離開回去,畢竟江寧太平很多年。”

  韋扶風點頭,問道:“馮弘鐸有多少軍力?”

  韋家主回答:“據說八萬,大半是水軍,再多也養不起,馮弘鐸不敢過度盤剝激起造反,隻能采取合理手段,壓榨大戶。”

  韋扶風點頭道:“馮弘鐸的兵力,勝過宣州。”

  “宣州不可能比過江寧,宣州被楊行密和孫儒打殘了,農業比不過江寧,商業更是不如江寧,馮弘鐸若是進攻宣州,手到擒來。”韋家主不屑道。

  韋扶風點頭,韋家主又道:“你不要誤會,我隻是紙上談兵,沒有詆毀田公的意思。”

  韋扶風笑了,道:“家主放心,既然韋莊是家主故舊,我們更親近。”

  韋家主點頭,韋扶風又道:“黃先生的建議,也算最好的解決之道。”

  韋家主苦笑道:“隻是賢侄屬於宣州武官,我借助,難脫投向楊行密的嫌疑。”

  韋扶風搖頭道:“不,我隻是依附宣州的武官,我是鄂嶽軍杜洪麾下的水軍參將。”

  韋家主愣怔,問道:“你是鄂嶽軍,怎會依附宣州?”

  韋扶風意外,訝道:“叔父不知道,鄂嶽軍被川南軍戰敗,殘部抵達宣州,歸附田公嗎?”

  韋家主回答:“隻聽說宣武軍進攻江陵府,大江中遊發生大戰,行商都是不敢去往了,或許有消息,我沒有關注。”

  韋扶風理解點頭,商人雖然逐利,但也恐懼戰亂的秩序崩壞,一旦遭遇沒有打過交道的軍力,後果有去無回。

  “賢侄,具體戰況如何?”韋家主問道。

  韋扶風回答:“川南軍采取避實擊虛,放棄荊山防線,小半軍力固守江陵府城,大半軍力渡過大江,集結十幾萬軍力進攻鄂嶽地盤,可恨宣武軍不肯渡江支援,鄂州被川南軍占據。”

  韋家主想一下,說道:“這麽說,川南軍占據了一半優勢。”

  韋扶風點頭道:“宣武軍主帥不知鄂州的重要性,如今鄂州被川南軍占據,大江中遊水路已然暢通。”

  韋家主點頭,問道:“鄂嶽軍還有多少軍力?”

  “九千多,戰船很多。”韋扶風回答。

  韋家主點頭,問道:“賢侄為何去往揚州?”

  韋扶風回答:“田公給予杜洪水軍都督官職,又說應當獲得淮南郡王認可,讓我代表杜洪進見郡王。”

  韋家主點頭,糾結的盤算,他的意願置身事外,但是完全置身事外不可能,論及長遠,他不看好馮弘鐸,近期又不敢開罪馮弘鐸。

  韋扶風淡然坐候,他看的出,這位韋家主就是一個商賈人物,行事趨利避害,喜歡營商積攢家財,擺闊氣,附庸風雅。

  片刻後,韋家主說道:“賢侄,我想借助賢侄,隻是還沒想好,請賢侄等候幾日。”

  韋扶風回答:“我不可能等候幾日,我知道你想見過升州刺史,靈活抉擇。”

  韋家主神情尷尬。

  韋扶風又道:“叔父,我留下話語讓你抉擇,叔父想與我結親,一隻能做妾,二陪嫁一座莊園或城內的一家青樓,若是叔父有意,請將田契和女兒送往莊園,你的女兒就是莊園的女主。”

  韋家主臉色頓時難看。

  韋扶風又微笑道:“叔父就算家財巨萬,也需要軍力保護,叔父押寶在我的身上,風險比馮弘鐸小的多,日後的我,既可以屬於淮南郡王勢力,一旦馮弘鐸奪取宣州,我又可以歸附馮弘鐸。”

  韋家主欲言又止。

  韋扶風起身道:‘好啦,言盡於此,叔父去見馮刺史吧。“

  韋扶風邁步外走,韋家主臉色陰晴不定,但還是跟隨送客,一直送出府門。

  韋扶風回歸碼頭,他欲要在江寧打開一個切入點,利用馮弘鐸與楊行密的勢不兩立做文章,索求青樓或莊園,主要用於建立據點。

  莊園可以藏兵,青樓也可以藏兵,一句話,需要武力行事。

  ......

  韋家主確實去見了升州刺史,地頭蛇惹不起過江龍。

  馮弘鐸年齡四十多,身材魁梧,黑臉膛,虯髯,年輕的時候武勇過人,在二堂會見韋家主。

  韋家主恭敬的先說韋扶風來頭,然後才說楚瑜是韋莊外孫子,十年前會文一見如故,定下婚事。

  原以為多年不來往,婚事作廢,不想楚瑜途徑上元縣,突然找上門認親。

  馮弘鐸神情平靜的聽著白話,換成十年前,他二話不說拔刀相向,這是當他傻子。如今年紀大了,統治久了,城府深了。

  事實上,馮弘鐸不敢過於惡對江寧大戶,他的部下大半本地人,一旦地頭蛇的大戶投向楊行密,對於他而言就是滅頂之災。

  “真是巧了,那個楚瑜,真的來自鄂嶽軍?”馮弘鐸語氣遺憾道。

  韋家主點頭,全盤托出:“楚瑜說,代表杜洪進見楊行密,....。”

  馮弘鐸聽完,點頭道:“既然早有婚約,本軍不能破婚,隻是好說不好聽,一千銀子吧。”

  韋家主聽了肉疼,但也鬆口氣,忙感謝刺史大人寬容。

  馮弘鐸微笑點頭,又道:“結親要有誠意,你應當送女兒去與楚瑜見一麵,翁婿的情分,還是很重要的。”

  韋家主臉色微變,事實上他見馮弘鐸鬆口,就有了虛應其事的想法,拖延的不理會,讓楚瑜離開。

  “怎麽?莫非有什麽礙難?”馮弘鐸盯著問道。

  韋家主一激靈,忙道:“沒有礙難。”

  “真的沒有?”馮弘鐸陰沉著臉又問。

  韋家主嚇的心驚肉跳,脫口道:“楚瑜要求陪嫁一家青樓或一處莊園。”

  馮弘鐸意外,一轉念,笑語:“應該的,是你攀了高枝,青樓和莊園都陪嫁吧,告訴楚瑜,本軍說的。”

  韋家主有點失魂落魄的走出刺史衙門,這一下虧大發啦。

  早知道當初就不該生這個女兒,他也明白了,他成了楚瑜與馮弘鐸的遞話人。

  ......

  二堂,馮弘鐸有點興奮的起身踱步,飛來的好消息,自從淮南軍清口一戰,大敗宣武軍,他日漸恐懼楊行密進攻江寧。

  馮弘鐸擁有勝過淮南軍的水師,有信心憑著大江天險,攔阻淮南軍的進攻。

  但是楊行密還有潤州,常州和宣州,一個在他東方,一個在他後背,一個在他西方,尤其是宣州的威脅,他架不住四麵圍攻。

  “隻要解決了田覠,哪怕幫助杜洪取代田覠,我的困境也就解了一半,杜洪曾經一方節度使,怎能甘心屈人之下,這個楚瑜謹慎是好事,打草驚蛇就不妙了。”馮弘鐸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