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北方的事情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6-06 11:26      字數:3245
  劉鬆等候半年,都督府任職的錄事參軍來到,帶來都督府公文。

  西風軍定性為鎮軍,直屬於都督府給養,錄事參軍負責軍需軍餉,不幹涉西風軍權。

  後來,都督府又行文,西風鎮軍隸屬於成都府神策軍,軍需軍餉歸於大唐公主李雪柔負責。

  將官們,都得到李雪柔的公主印信任職,武職官。

  例如劉鬆,任職神策軍外鎮軍之西風衛中軍兵馬使,武職官正五品上階定遠將軍。

  四位兵馬使,武職官從五品上階遊騎將軍,其下的隊正,牙將,等等將官,都獲得李雪柔的任職公文。

  但是,李雪柔從未下過軍令,隻負責軍需軍餉的批複,年節恩賞,給各級將官賜予成都田地,尋來將官家眷接手田地。

  因此,桂州西風軍隱性的,變為成都神策軍的西風衛。

  大唐神策軍是象征朝廷軍力的總稱,例如玉山軍,天威軍,都是隸屬神策軍的下屬軍號。

  駐紮桂州的五千西風軍,大半來自於長安神策軍。

  當年朝廷與鳳翔軍開戰,朝廷的神策軍潰敗,很多神策軍將士自發跟隨韋雄屬下,為的是能夠吃飽飯。

  韋雄接受潰敗的神策軍,擴充了西風軍,西風軍號本就是皇帝賜予,韋雄是西風侯,西風軍使。

  韋雄擺烏龍的拿著皇帝聖旨,帶著五千西風軍意圖接管長沙府。

  結果被長沙府官員拿下,老大人解救韋雄,五千西風軍被弄去桂州駐紮。

  韋雄的思維自私,想當然,他認為自己是西風軍使,西風軍就是自己的,但又不願操心養軍,身在金州治下,一直沒有理會桂州西風軍力。

  老大人也沒重視桂州的西風軍,忽略性的以為桂州給養。

  直至宣武軍來襲,老大人跑到桂州,這才關注西風軍,理所當然的收歸聽用。

  駐紮桂州的西風軍聽從老大人,那是沒有得到不能聽從的明確軍令。

  事實上,大半來自於京兆府的西風軍將士,加上田地和武職官的多種因素,軍心自覺是成都神策軍。

  西風軍的事情,非是韋扶風做主,而是小雪做主,她的思維是憑什麽讓我們白養,但也要顧慮老爺與老大人發生矛盾。

  小雪做主處置之後,待得成都的神策軍建製,小雪考慮處置的不妥當,於是請示李雪柔,甩鍋給了李雪柔。

  同時也向田雯兒行文做過稟告,田雯兒看過行文,沒當回事。

  ......

  劉鬆與屬下商議的結果,行文李雪柔請示,劉鬆對於西風軍並不能一言堂。

  軍隊最重要三種權力,指揮權,財權和任免權。

  劉鬆隻有指揮權,財權掌握在錄事參軍手中,上至劉鬆,下至士兵,都是自己領取軍餉。

  錄事參軍嚴格的監督將官,警告不許勒索下級。

  韋軒讓秦磊接管西風軍,秦磊若是奉命跑來接管,劉鬆絕對會帶走軍力,去往成都,西風軍上下聽從。

  ......

  鄂州,田雯兒接到來自洱海郡的匯報,上報者是兩個媵奴。

  看過匯報,田雯兒對於儷奴萌生好感,也欣慰令狐婉兒不顧自身安危,傾力支援鄯闡府。

  田雯兒通明軍事,鄯闡府若是失去,洱海大理城也別想保住。

  田雯兒一直擔憂洱海得失,看了匯報,憂心大弱。

  鄯闡府本有駐軍三萬,加上巴蜀支援七萬,大理支援三萬,十三萬兵力,隻要不犯低級錯誤,勝利的消息在望。

  多日後,心情輕鬆的田雯兒,再一次被驚嚇,桂管告急,大長和國十幾萬兵力進犯桂管,象州和柳州失去。

  田雯兒難以置信,大長和國居然兩線作戰,細思明白,鄯闡府的戰爭,敵軍大半是反叛的烏蠻。

  進犯桂管的敵軍,大半兵力是邕管,容管和安南。

  田雯兒憂心忡忡,急忙發出軍令,調動回歸長沙府的軍力,南下救援桂州。

  桂州絕不能失去,田雯兒心急火燎,如果水路大動脈被切斷,後果造成統治危機,戰爭的消耗,大半依賴商稅和鹽利支撐。

  失去桂州,等同於後背刺上尖刀,造成整體軍事處於被動不利。

  數日後,桂州軍情再來。

  田雯兒看後鬆口氣,繼而又勃然大怒,韋軒決定死守待援,老大人居然臨陣脫逃,還帶走了一萬軍力。

  田雯兒憤怒,夫君遭到殺身之禍的事情,加上不顧大局的臨陣脫逃。

  田雯兒心生殺機,有心發出密令,命令救援桂州的軍力,途中殺掉老東西。

  思慮再三,田雯兒不得不理智放棄殺機,軍力內鬥的自相殘殺,後果造成統治動蕩。

  另外,夫君不能頂上大逆不道的惡名,回來後,她不好交代。

  數日後,桂州軍情又來,老大人途中亡故,一萬軍力返回桂州。

  田雯兒意外,心情大好。

  ......

  十一月下旬,宣武聯軍與川南軍開戰時期。

  北方綏州,風雪漫天,李玉珠身在公主府,溫暖的房內看著信息。

  春紅坐在房內胡凳,隨時聽候吩咐。

  “真是頭痛,橫山黨項的羊群鬧病死的多了,索求糧食過冬,五伯父給我弄來這麽大的麻煩。”李玉珠抱怨。

  春紅微笑不語,聽著是抱怨,實際上,小姐願意接收隴右黨項部落,北方地廣人稀,人口是最大的財富,根基。

  “笑什麽笑,我也沒有餘糧啦。”李玉珠瞥一眼,嗔怪。

  春紅輕語:“靈州糧倉弄一部分救急,邠寧節度使能夠允許。”

  “靈州倉儲至關重要,負擔給養邠寧軍,明年王建或鳳翔軍進犯靈州,靈州不能保證收成。”李玉珠擔憂道,身為統治者,必須深謀遠慮。

  春紅不語,李玉珠輕語:“涼州的糧食運不來,命令橫山黨項集結青壯,組建橫山軍,去往涼州。”

  “小姐,隻怕黨項不願青壯離開。”春紅說道。

  “不出青壯聽我號令,我憑什麽給出糧食,一個青壯換取兩個口糧。”李玉珠冷道。

  春紅點頭,李玉珠又道:“河東也缺糧,我自顧不暇,隻能拒絕娘親。”

  春紅點頭,道:“河東戰事頻繁,本來與魏博軍和幽州軍友好,現在都成了敵人,沒人務農,哪有糧食。”

  李玉珠輕語:“父親大人失誤,遭到幽州軍節度使背叛,以戰養戰的策略行不通。”

  春紅默然,不敢多說。

  片刻後,李玉珠忽而問道:“你說,夫君在做什麽?”

  “宣武軍南下,老爺必然坐鎮軍中。”春紅毫不猶豫回答。

  李玉珠輕語:“未必呀,統治穩定了,膽氣也會變弱,夫君與家父屬於兩類人,夫君惜命,若非不得已,不願置身險地,家父就算貴為晉王,年老體衰,依然願意衝鋒陷陣。”

  春紅默然,李玉珠笑了笑,輕語:“知道你心裏說,家父是項羽,項羽雖然敗亡,千古留名,令人欽佩,劉邦是勝者,名聲令人齒冷。”

  春紅笑語:“奴婢又不是貴族,沒那麽多心思,隻願老爺平安。”

  李玉珠點頭,輕語:“隻願平安,我也是那麽想的。”

  ......

  十二月初,李玉珠接到母親來信,說身體不適,思念女兒,讓李玉珠回來太原,過個團圓年。

  李玉珠詢問信使片刻,答應回去太原過年,打發了信使。

  春紅說道:“奴婢覺得,小姐不該答應回去。”

  “身為女兒,母親患病不該回去?”李玉珠反問。

  春紅遲疑一下,說道:“老爺曾經說過,若是宣武軍南下開戰,小姐不能回去河東。”

  李玉珠默然,稍許輕語:“聽你嘮叨不舒服,出去做事,負責橫山軍的建製。”

  春紅無奈離開,李玉珠美靨忽而煩躁,自語:“張口老爺,閉口老爺,我這個小姐在你心裏,不如老爺啦。”

  ......

  十二月中旬,北方大地白雪皚皚,李玉珠啟程離開綏州城,春紅隨行,五百護軍,李婉秋留守。

  李玉珠一行渡過黃河,進入河東石州一日後,北方來了五百騎兵進入石州,抵達黃河渡口,遇上十名喬裝商人的斥候。

  五百騎兵下馬,十名斥候進入軍中,麵見一名身材魁梧,濃眉虎目,虯髯,披甲在身的首領。

  “情況如何?”首領問道。

  “大人,李玉珠還留在石州城內,西邊吳堡駐守兩千軍力,天寒地凍很少出來,綏州城兵力三千,李婉秋留守。”斥候回答。

  “嗯,開拔。”首領吩咐,轉身上馬。

  五百騎兵走過冰封的黃河,抵達吳堡遭到盤查,騎兵拿出李克用簽押的軍令,奉命去往靈州盤查倉儲。

  靈州和夏綏的收獲,一半進貢給河東軍,也就是說,靈州倉儲有一部分屬於河東軍。

  吳堡駐軍放行,五百騎兵冒著風雪趕路,黃昏時分抵達綏州城,城頭瞭望發現騎兵,城門守軍警惕的拉起吊橋。

  “放下吊橋,振武節度使,李克寧大人駕到。”一名騎兵高喊。

  “你們等候,我們飛報。”城頭上士兵回複。

  半個時辰過去,李婉秋匆匆出現在城頭,俯視城下,可惜天色昏暗,看不清,於是喊道:“三叔父嗎?”

  “哦,你是婉秋丫頭。”城下首領回應。

  李婉秋頓一下,喊道:“三叔父來,有何事?”

  “途徑,我奉命去往靈州,要在綏州休息一夜。”首領回答。

  李婉秋心慌失措,難以抉擇,思量一下,不敢得罪三叔父,命令開城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