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家人溝通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5      字數:3228
  生母苦笑,責怪:“你這孩子,說話太過忤逆。”

  韋扶風說道:“娘親,孩兒的話語,請直白轉述給父親母親大人,免除誤會。”

  生母點頭,韋扶風又道:“孩兒的做法,一直在求全,當初承諾祖父登基為太祖,地盤主要是金州治下。

  祖父之後會是父親大人,父親大人的地盤主要是桂管,日後由兄長傳承下去,但是軍事必須歸屬孩兒統一調度。”

  生母點頭,韋扶風又道:“假如孩兒發生意外,孩兒的做法希望不會改變,由長子繼承節度使,一眾夫人主持大局,繼續尊崇父親大人做皇帝,孩兒的長子為皇太孫,一代代傳承下去。”

  生母正容道:“你的想法是好的,但若真的發生意外,你的女人們,未必還會堅持你的做法。”

  韋扶風微笑道:“孩兒的做法盡人事,聽天命,最少有一半幾率保持不變,夫人們若是不願齊心擁立長子,後果統治崩潰,武將造反,外敵進犯,韋氏滅亡。”

  生母臉色難看,苦笑搖頭。

  韋扶風又道:“亂世人心失德,利益至上,武夫隻要獲得機遇,就會殺主奪權,所以孩兒推行文教,隻要給孩兒二十年光陰,培養大批有德文士,統治方能固若金湯。”

  生母點頭,韋扶風笑問:“娘親還記得娘家人嗎?”

  生母意外,回答:“我不記事就在侯府,侯府就是娘家,沒有別的娘家人。”

  韋扶風點頭,笑道:“娘親留步,孩兒走了。”

  生母止步,目送兒子走的不見,返回去複述了韋扶風的言語,大娘聽了點頭,扭頭看向夫君。

  韋軒說道:“扶風說的好,亂世人心失德,隻要培養大批有德文士,方能改變武將造反的隱患。”

  大娘點頭,笑語:“文教的事情,十郎還是明日思考,早些休息吧。”

  ......

  夜色下,回到大將軍府,一雙兒女走路不穩的奔跑迎接。

  韋扶風愉悅的彎腰抱起,去入後宅,與兩位美妾恩恩愛愛,纏綿盡歡。

  雲雨之後,三人隨意夜話。

  說及南詔,劉月娥詢問:“老爺,南詔都有什麽?主要是出產茶葉嗎?”

  韋扶風微笑回答:“南詔是一片有待發展的寶地,盛產茶葉,藥材,牛羊馬,但我最看重的是煉鐵和石炭。

  會川地域(攀枝花)儲藏豐富鐵礦和石炭,昭通地域也有豐富石炭,而號稱富庶的巴蜀,恰恰沒有鐵礦石炭。”

  “能夠煉鐵的所在,絕對是寶地,有了鐵器,利於軍事和農業的壯大,妾婢恭喜老爺。”劉月娥溫柔道賀。

  韋扶風愉悅點頭,輕語:“以後不要再提南詔,洱海郡或鄯闡府,總稱洱海。”

  劉月娥輕嗯,又細語:“老爺,洱海的節度,文生是不是也該任職?”

  韋扶風回答:“你們久居桂州,洱海太過遙遠,我打算嶺南蠻族地域建製南海郡,其下分成幾個節度地域。

  我說的節度地域,非屬大唐節度使,主要是郡治內的任職,文生就算任職節度,也隻是遙領,屬於尊貴地位象征,隻能執掌有限權柄。”

  “老爺有著安排就好。”劉月娥細語。

  “謝老爺恩賜。”婉玉溫柔輕語。

  “你們不要誤會,文生屬於十四娘房裏的嫡出,我賦予的節度,隸屬於十四娘,並非如夫人有了親生兒子,一定會獲得對應的郡君權柄,如夫人隻是輔佐夫人,並非擁有者。”韋扶風解釋清楚的糾正。

  “妾婢謹記。”婉玉回應。

  韋扶風想一下,說道:“你們屬於十四娘,日後最好去往長沙府。”

  婉玉解釋:“老爺,不是妾婢不想,而是母親大人舍不得文生。”

  韋扶風點頭,婉玉又細語:“讓月娥去吧,月娥懂得比我多,能做事。”

  “我願意與姐姐在一起。”劉月娥柔聲表態。

  “我不適合做外事,老爺需要做事的人。”婉玉柔語。

  劉月娥默然,韋扶風溫和道:“月娥,你去往成都,看望嶽父大人,順便遙領會川節度。”

  劉月娥輕歎:“妾婢是掛念父親大人,但身為女人,有時候喜歡安寧,有時候又覺得枯燥。”

  “太過於單調的生活不適合你,幫我監管一下會川煉鐵,主要是遏製貪瀆和非法販賣私鐵,但是蠻族叛服無常,盡量不要駐留會川,指使宦官做事即可。”韋扶風囑咐道。

  “嗯,老爺休息吧,明日還得應酬很多。”劉月娥溫柔關心。

  ......

  次日一早,韋扶風晨練。

  早膳之後,去往州衙會合父親韋軒,一起巡視城池,一路走,韋軒興致勃勃的介紹。

  登上城門樓,遙望內外,韋扶風問道:“父親大人,二伯父來了嗎?”

  韋軒眉頭略皺,回答:“來了,接手了王府建築。”

  “孩兒與祖父大人商榷,隻需趕工一座登基殿堂,其它的逐步完善,父親可不能由著二伯父予取予求,勞民傷財不說,若是弄的沸沸揚揚,祖父大人的登基隻能延遲。”韋扶風警告道。

  “你這話什麽意思?”韋軒不解。

  韋扶風解釋:“父親,若是稱王,沒什麽影響,但若稱帝,必然遭到天下藩鎮討伐。

  如今宣武軍統一中原,占據齊魯之地,勢力強盛的堪比三國曹操,我們就算不稱帝,日後也會遭到宣武軍進攻。

  但若是現在稱帝,宣武軍必然借著朝廷聖旨討伐,大軍進攻金州治下。”

  韋軒神情鄭重點頭。

  韋扶風又道:“還是孩兒使人說吧,告訴二伯父,若是稱帝傳聞引起宣武軍討伐,我請二伯父回去金州坐鎮。”

  韋軒聽了欲言又止,繼而苦笑,事實上二兄韋安的到來,讓他心生不喜。

  韋安責怪韋軒建築離宮拖拖拉拉,指手畫腳的索求人力和資源。

  韋軒主管桂州久了,又一直傾向重視民生,自然不喜二兄介入。

  韋軒默認了韋扶風的做法,轉言詢問:“你認為,宣武軍多久進犯金州治下?”

  韋扶風回答:“估計不出兩三年,孩兒為了抵禦宣武軍,使人去往淮南軍求親聯合,還沒有回音。”

  “你使人求親淮南軍?何必求親,你的女人不少啦。”韋軒責怪道。

  韋扶風解釋:“聯姻是一種常用的縱橫策略,比之約定的聯合穩定幾分。

  楊行密若是應親,日後毀約突襲的可能性會少幾分,不然三國時期的孫劉聯盟何必聯姻,聯姻成為親戚,彼此屬下的敵對情緒也會減弱。”

  韋軒意外道:“淮南軍也會進犯我們?”

  韋扶風無語,隻好溫和道:“如今天下大亂,類似戰國時代,每一個諸侯,都有秦吞六國之誌,淮南軍的實力,比我們隻強不弱。”

  韋軒解釋:“為父是說,淮南軍麵對宣武軍的威脅,沒有餘力進犯我們。”

  韋扶風說道:“兵力的調動具有靈活性,依據形勢趁虛轉戰攻擊,荊州之地在三國時期,東吳為了奪取而不惜撕毀聯盟,楊行密若想變的更強,首選吞並荊州和浙西地域。”

  韋軒點頭,韋扶風又道:“父親認為淮南軍沒有餘力,如今卻是大軍南下奪取浙西地域的蘇州,正與錢鏐大戰。”

  韋軒愕然,隨即點頭道:“為父眼界有限,能夠治理桂州知足。”

  “父親大人是整個地盤的一處勢眼,勢眼鎮守若是所托非人,後果滿盤皆輸。”韋扶風微笑捧一下。

  ......

  韋扶風還在南詔的時候,劉海濤和包興奉命抵達渝州。

  渝州官員依據韋扶風的指示,準備了出使的文書,禮物,一艘掩護身份的商船。

  劉海濤和包興啟程,船行大江順流而下,不日抵達江陵府,上岸求見林清雪,稟明出使求親之事。

  林清雪反應平靜,勉勵幾句,二人次日啟程繼續東去。

  離開荊州地界,經過江夏(武漢)之後,有一段大江屬於鄂嶽節度使杜洪的地盤。

  杜洪一直與川南軍敵視,與東麵的淮南軍也是敵視,黃州刺史投降淮南軍,杜洪出兵平叛,與淮南軍有過交鋒。

  走過鄂嶽軍的地盤,交納了過路財物,一路順利進入江州地段,江州隸屬鎮南軍鍾傳,位於鄱陽湖口。

  大唐昭宗皇帝,曾經問責鍾傳沒有奉旨討伐董昌,下旨江西一分為二。

  江西北部數州的鎮南軍改成豫章軍,江西南部數州建置廬陵軍。

  但事實上,鍾傳接到聖旨就當成狗屁,依然還是自詡鎮南軍。

  經過鎮南軍地盤,也是交納過路財物,平安走過的進入池州地界,抵達池州貴池縣的江岸碼頭。

  劉海濤和包興亮出使者身份,驚動池州刺史召見。

  池州屬於淮南軍的下屬地盤,淮南軍是大小藩鎮的統治,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是老大,一起打拚的有功屬下任職各州各縣。

  總體而言,池州屬於楊行密治下,但還有一個上司是宣歙觀察使田頵。

  田頵的地盤主要是宣州,也就是掌管宣州的統治大權。

  池州雖然隸屬田頵,但也是一個獨立藩鎮,類似刺史與縣令的大官小官,都是楊行密的屬下。

  池州刺史擁有池州的軍政大權,雖然是田頵屬下,但能夠獨立決策,並且直接受命於楊行密。

  簡單地說,楊行密是皇帝,田頵是封疆大吏,池州刺史是地方官,皇帝命令能夠直達各級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