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推行文教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5      字數:3149
  韋扶風直腰,微笑點頭,坐著的韋昭度開口:“商州對於扶風而言危機,有什麽話說吧。”

  韋扶風點頭,說道:“伯祖,孫兒決定推行文教,各州任職文教官員,興辦貢府書院學堂,日後伯祖有暇,孫兒希望伯祖主持文教事務。”

  “哦?你說的文教,如何推行?”韋昭度立刻感興趣道。

  韋扶風解說道:“例如蜀地,成都府設置貢府,貢府為中樞,西川和蜀南郡的各州設置書院,各縣設置學堂,學堂主要教導識字。

  能夠考入書院的為秀才,考入貢府的為貢生,秀才和貢生都能夠獲得養家祿米。

  成為貢生,也就具備做官的資格,大致兩個體係,一個是做學問為主,一個是做官為主,秀才也能夠做官,隻能做文書。”

  韋昭度手撫胡須,問道:“你的意思,貢生相當於進士?”

  韋扶風搖頭,回答:“不是,進士隻有大唐朝廷有資格恩科,孫兒培養貢生,一是統治需求,二是讀書明理。

  如今亂世,禮儀品德崩壞,孫兒戰戰兢兢,恐懼屬下武將造反,甚至不得已的起用宦官分權牽製。”

  韋昭度重重的點頭。

  韋扶風又道:“或許可以上請朝廷賦予開恩科的權力,貢生就可以考取進士。

  進士分成兩類,一類學問淵博,可以修史,任職禮部之類和文教之類的官職。

  一類要經曆很多實踐,進入軍隊任職督官,推官,去往屯田之地熟悉水文種植,考核之後才能成為進士,外放地方為主官輔官。

  至於能入最高中樞者,無論哪一類,孫兒隻看真正能力。”

  韋昭度若有所思點頭,忽問道:“你這個推行文教,耗費不會少。”

  韋扶風說道:“孫兒認為值得,文教的推行耗用,全部由中樞負擔,獨立於地方軍政之外。

  任職的文教官員,雖然是輔官,但隻受其它官員的監察,反過來,學官也能監察其他官員,獨立上報不法。”

  韋昭度麵無表情點頭。

  韋扶風起禮,恭敬道:“孫兒學識有限,請伯祖大人主持此事。”

  韋昭度苦笑搖頭,溫和道:“你的心意我領了,我離不得。”

  韋扶風請求道:“也不須伯祖遠離,孫兒升格均州為府治,負責金州治下的文教推行,請伯祖屈尊任職。”

  韋昭度沉吟不語,伯祖母笑道:“均州升格府治,你的大伯父怎麽任職?”

  韋扶風回答:“大伯父還是均州刺史,伯祖大人兼任府尹,負責城內治理,日後各個文教中樞,皆由府尹負責,保證讀書人安居,但讀書人的俸祿祿米,不歸府尹發放,府尹之下還有各司其職的輔官。”

  伯祖母點頭,韋扶風麵向韋昭度又道:“請伯祖大人給予一個府名。”

  韋昭度點頭,片刻後輕語:“均州漢水流過,武當山林木挺拔,名漢林府吧,也有翰林院的隱喻。”

  韋扶風點頭,笑語:“有勞伯祖大人,伯祖若是放不下商州,可以讓文教官員來到商州議事。”

  韋昭度點頭,溫和道:“走吧,耽擱久了不妥。”

  韋扶風點頭,正容道:“孫兒請求,若是日後敵軍進犯,請伯祖果斷退走均州,軍事大局自有孫兒負責。”

  韋昭度點頭,伯祖母又道:“扶風,雖然皇帝陛下蒙難,但對於玉彤,你要有始有終的善待,愛護。”

  韋扶風轉身,笑語:“伯祖母放心,孫兒必定一生愛護玉彤。”

  伯祖母微笑點頭,忽然韋昭度語氣吩咐:“簡單收拾一下,這就去往均州,途中我與扶風商榷細節。”

  “好。”伯祖母笑著起身,與媳婦離開了。

  韋昭度正容道:“扶風,老夫還是大唐宰相,升格漢林府的批文,老夫有權批複核準。”

  韋扶風點頭,正容道:“孫兒升格漢林府,合乎大唐法度。”

  .....

  韋昭度調動五百軍力南下,途中會合韋扶風的護軍,一起去往均州。

  抵達均州,均州的延芩城今非昔比,擴建了廣大外城。

  均州城是防禦前線,韋扶風早就開始投入擴建,多年過去,城牆軍事防禦基本完善。

  韋昭度對於文教之事很是積極,抵達當日就敲定了貢院位置,經過途中的商榷,貢府改成貢院,書院改成學府,學堂改為書廬。

  韋扶風則是與韋巽在一起溝通,走巡了一下城防,次日去往武當山善水觀拜見。

  第三日啟程離開均州,回到江陵府,兩日後啟程南下。

  ......

  進入八月,韋昭度還在均州籌備文教之事,一件惡性-事情在潼關發生。

  左神策軍中尉劉季述,匆匆趕到潼關軍節度使軍府,進入二堂,滿眼扶刀威立的甲士,節度使韓建大馬金刀的坐著。

  劉季述低腰走近,恭敬道:“相爺召見,不知何事吩咐奴婢?”

  “劉季述,你投靠本軍,現有一事考驗你的誠心,你去弄來一張聖旨,誅殺意圖勾結川南軍,劫走聖駕的那些親王。”韓建冷聲吩咐。

  劉季述大吃一驚,他雖然投靠了韓建,但矯詔誅殺親王,讓他難以接受,下意識辯駁:“相爺,那些親王沒了兵力,不過是一群廢物。”

  “本軍厭惡那些禍國殃民的米蟲廢物,你要抗命?”韓建蠻橫冷道。

  劉季述臉色一白,腿一曲跪下,惶恐道:“奴婢不敢。”

  “還不快去。”韓建冷喝。

  “奴婢就去,就去。”劉季述忙不迭回應,爬起掉頭跑去。

  圈禁諸王的一片宅院,五百潼關軍鎮守,韓建帶著百名甲士虎步來到。

  劉季述哈著腰小跑跟隨,手中拿著明黃聖旨。

  進入宅院,諸王被看守軍士呼喊聚集接旨。

  諸王忐忑不安的聚集,看著殺氣騰騰的披甲軍力,都不敢正視節度使韓建,目光最後定格劉季述。

  “跪下。”劉季述走前一步冷喝,一副居高臨下的上位者姿態。

  諸王默認跪下,劉季述展開沒有玉璽的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諸王勾結川南軍,意圖劫走聖駕賣主求榮,實屬大逆不道,全部誅殺。”

  “劉季述,你瘋了嗎?膽敢假傳聖旨。”一名親王直腰驚怒嗬斥。

  劉季述淡然後退,韓建一擺手,吩咐:“奉旨誅殺叛逆,殺!”

  甲士們如狼似虎的拔刀撲去,諸王驚恐起身逃跑,有的大叫救命。

  衡王悲憤高喊:“扶風侯,為什麽不使人贖我。”

  啊!啊!啊!刀光揮動,諸王一個接一個的血濺當場,院子裏血腥刺目。

  劉季述低著頭,似乎被嚇的不敢觀望。

  韓建殺諸王之後,盡奪諸王隨從女眷財物,分賞給潼關軍將官。

  昭宗得報驚恐痛心,但在劉季述的傳話下,被迫封韓建為太傅、中書令、興德府尹,加潁川郡王,賜鐵券。

  並賞賜自己禦筆書寫的“忠貞”二字,定性諸王勾結川南軍,大逆不道的罪名。

  韓建公文廣告天下,韋昭度在均州得知,當場臉色鐵青,大罵韓建逆賊,吩咐回去商州,但被老妻和兒子苦苦勸阻,韋昭度‘病倒了’。

  韋扶風南下抵達長沙府,見到九娘母子,身懷六甲的十四娘,妖嬈美貌的蝶舞和花蕊。

  看著俏臉笑吟吟,玉手摸著隆起腹部的十四娘,韋扶風內心溫情,但他最先接觸的是兒子韋文海。

  韋扶風抱過兒子,低頭笑望,小家夥安靜的回視,沒有認生反應。

  “這麽安穩,很像九娘,早知道起名文書。”韋扶風笑語。

  “可以字文書。”十四娘笑語。

  韋扶風搖頭,笑語:“字書雲吧。”

  “謝老爺賜字。”九娘溫柔細語。

  韋扶風笑著送出兒子,蝶舞走來抱走。

  九娘服侍韋扶風,才解脫袍衣,韋扶風忽然摟抱九娘,低頭吻上朱唇,大手撫摸美人圓臀。

  九娘羞澀輕嗯,十四娘笑吟吟轉身離開了,蝶舞抱著韋文海跟隨離開。

  花蕊留下侍立,很快,蝶舞又返了回來。

  韋扶風抬起頭,九娘臉頰胭暈,羞澀嗔怪:“郎君,還未入夜呢。”

  “我就喜歡現在。”韋扶風無賴笑語,扳轉九娘背對自己,扯起襦裙,露出白色布褲。

  啪啪!韋扶風笑著輕拍圓臀,吩咐:“過來剝了。”

  蝶舞花蕊含笑走來,動手剝了九娘下衣。

  花蕊玉手拍打一下,妙目媚視,嬌語:“老爺請用。”

  韋扶風解脫衣物,走前大展雄風,與愛人盡情歡好,一解多日的旅途枯燥。

  雲雨之後,韋扶風坐入湯桶,舒服的閉上眼睛。

  九娘為他解開發髻梳洗,一張美靨胭暈猶存,嬌豔若盛放的紅牡丹。

  片刻後,韋扶風輕語:“九娘,事情太多,讓你久候了。”

  “郎君應當大事為重,心裏有著我們就成,我們的錦衣玉食,安定悠閑,都是郎君的辛苦換來,我們知足。”九娘溫柔細語。

  韋扶風心暖感動,溫和道:“我是說,難得能夠陪伴你們。”

  “蝶舞,拿來塵柄。”九娘吩咐。

  蝶舞走去錦榻,取來一物,玉手托著讓韋扶風觀看,那是一根玉石長物,蝶舞很快的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