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韓建奪軍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5      字數:3213
  田雯兒解釋:“郎君的想法,生怕統治類似其它藩鎮,忌諱任職節度使造成坐大。

  但南詔那裏的統治必須求同存異,讓郎君兒子遙領節度使,類似封地的意思,順應蠻族酋長的貴族傳承心理。”

  李雪柔點頭,道:“妹妹與郎君商榷吧。”

  田雯兒輕語:“你說吧,書信告訴令狐婉兒,郎君采納了你的建議,讓令狐婉兒有個定心丸,辛辛苦苦的在南詔,最大的回報渴求是為了孩兒。”

  李雪柔點頭,柔和道:“郎君不曾薄待婉兒,年前就書信問候,送去了禮物。”

  田雯兒輕語:“最好的禮物,給予二郎領主封地,其它的隻能是錦上添花。”

  李雪柔問道:“分割建置滇池郡的想法,你也不讚成嗎?莊兒和琴兒,都有能力坐鎮滇池地域。”

  田雯兒回答:“南詔洱海的大理王城,最利於守禦,滇池雖然也是農業寶地,但主要是烏蠻部落居多。

  烏蠻類似僚人族的生僚,敵視情緒嚴重,又沒有堅固城池鎮守,暫時不宜分割,除非郎君還能出兵兩萬鎮守滇池。”

  李雪柔搖頭,對於洱海不可能增兵長久不歸,一旦增兵,不隻是巴蜀鎮守吃緊,增兵的補給也不能滿足,洱海初得,不能大肆盤剝。

  田雯兒又道:“田莊兒暫不回成都輔政,茶仙桃姬跟隨你去往成都輔佐,琥珀回去江陵府,玉蘭紅杏跟隨。”

  ......

  洱海大理城,王宮內,令狐婉兒抱著兒子,暫且拋開煩惱的與兒子親昵。

  年前,母子接到韋扶風的書信禮物。

  令狐婉兒芳心溫馨,洱海初得,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宛如處於群狼環伺。

  軍政事務繁多,主要是爭端沒完沒了,軍力內部摩擦不斷,東川軍頻頻添亂。

  近日,又一份東川軍打秋風的惡行,報到了王宮。

  所謂打秋風,東川軍出動洗劫歸順的本地大戶和部落。

  十幾次的肆意妄為,已然激怒南詔本地土著,好不容易獲得的歸治局麵,出現了動蕩叛亂跡象。

  令狐婉兒發去斥責文書,警告每個東川軍主將,若是繼續這麽胡作非為,後果隻能爆發血戰,最終就算東川軍殘部回去,也要承受扶風侯的怒火。

  發出警告威脅之後,令狐婉兒擔憂不已,害怕東川軍造反殺來。

  川南軍加上本地征收的軍力,雖然數倍東川軍,但大半出外鎮守要地,小半軍力絕對不是東川軍的對手。

  好在,眼線傳回信息,東川軍內部出現了分歧,大半領軍主將不滿主帥劉洪沂。

  劉洪沂隻是新進提拔,雖然彪悍凶惡,但沒什麽威望,其它主將也不是吃素的,甚至有人嫉恨劉洪沂超越自己。

  分歧的根由,主將認為劉洪沂的打秋風,明顯無理取鬧,能夠正常背貨換銀子,何必打秋風交惡。

  劉洪沂想要回去,可以向節度使大人請令,這麽激化下去,後果血戰,得不償失。

  ......

  乾寧四年正月(897年),令狐婉兒身在大理城擔憂煎熬,韋扶風即將啟程離開夜郎府之即,李雪柔書信送往洱海之時。

  潼關軍藩鎮所在的華州,突兀的軍力調動,數不清的潼關軍踏破正月裏的寧靜,奔向守衛森嚴的大唐皇帝行宮。

  皇帝行宮隻是一座大宅,大宅周遭的一片居宅被占據,一千禁軍鎮守,地狹人多,自然顯得守衛森嚴。

  但事實上,一千禁軍的武備很差,基本長槍兵。

  數不清的潼關軍圍住皇帝行宮,禁軍驚慌失措,扈蹕都將李筠聞訊奔出主持,大聲嗬斥穩定軍心。

  禁軍在號令下排兵布陣,長槍齊刷刷朝外守禦。

  大量披甲潼關軍殺氣騰騰,與麻衣長槍的禁軍形成鮮明對比。

  禁軍氣勢低迷,人人麵色驚惶,有的左顧右盼,軍容散亂。

  扈蹕都將李筠沒有驚惶,臉色沉重的右手緊握刀柄,潼關軍的發難在他意料之中,但大過年的兵戎相見,又是讓他意外。

  韓建一身甲衣,虎步走出軍隊,昂首嗬斥:“你等讓開,本軍覲見陛下。”

  很多禁軍扭頭看向扈蹕都將李筠。

  李筠不得不出頭,起禮回應:“請大人稍候,陛下旨意很快就來。”

  “大膽,本軍覲見陛下,何時需要通稟,讓開。”韓建嗬斥。

  “往日大人與陛下商議國事,可不曾這般陣仗,卑職職責在身,請大人稍候。”李筠態度強硬回應。

  韓建大怒,抬手點指喝令:“殺了這個狗賊。”

  潼關軍哄諾,一湧而去,禁軍驚惶退怯。

  都將李筠驚惶的不知所措,主要是皇帝弱勢,不能給予禁軍心理上的支持,事情鬧大,結果都是皇帝殺自己人賠罪。

  潼關軍殺氣騰騰的撲近禁軍,一些禁軍的心理防線崩潰,驚惶後退,結果帶動整體膽怯逃避。

  都將李筠拔刀抵抗,被數名潼關軍聯手斬殺,禁軍紛紛拋下長槍,投降。

  韓建拿過都將李筠的血淋淋人頭,大步進入行宮大門。

  潼關軍蜂擁而入,接管駐防,稍有質問者,就地斬殺。

  昭宗得報,大驚失色,皇後嬪妃們,拉扯抱著皇子皇女跑來,一片哭聲,仿佛一群即將遭到滅九族的大家族,愁雲慘淡。

  昭宗戰戰兢兢,還是宦官的提醒,才醒悟潼關軍隻是兵臨行宮,韓建意欲何為還不清晰。

  昭宗強打起精神,在十數宦官陪伴下,去往前朝大堂。

  昭宗自側門才入大堂,韓建也自正門走入,披甲執刀將士奔入,殺氣騰騰。

  ‘君臣’冷不丁的照麵,韓建抬手拋出人頭落地,落地有聲,血淋淋滾動,恐怖之極。

  “陛下,都將李筠阻撓臣覲見陛下,居心叵測,臣代陛下殺之除害。”韓建朗聲宣告,赤裸裸的目無君上。

  昭宗嚇的渾身發軟,雙腿頓時走不得,驚恐嘶聲:“卿家這是何意?這是何意?”

  “陛下,臣獲悉,諸王意圖發動兵變造反,暗中勾結韋昭度,欲要裏應外合,奪取潼關,莫非陛下旨意?”韓建大聲質問。

  “絕無此事,卿家莫要誤會。”昭宗忙不迭否認。

  “這麽說是諸王蒙蔽陛下,矯旨妄為。”韓建厲聲質問。

  昭宗驚惶的不知所措,他不能肯定諸王是不是做了什麽,他身為皇帝,曾經接到韋昭度上書,他回複韋昭度討逆李茂貞。

  另外還多次使人去往河東,催促河東軍李克用勤王討逆,他日思夜想的欲歸長安。

  “諸王矯旨妄為,當誅!”韓建大聲喊叫。

  “不不,卿家不要誤會,諸王怎麽膽敢加害卿家。”昭宗急忙辯解。

  “不殺諸王可以,請陛下遣散諸王軍力,臣不能陷入內憂外患,日夜難安。”韓建直白說道。

  昭宗一愣,瞬間清楚了韓建的來意,韓建這是不放心諸王統領的兩萬軍力,故此大軍集結逼宮。

  昭宗很快搖頭,道:“軍力還需討逆,再說烏合之眾,遠不及卿家軍力精銳,何必在意。”

  韓建挑眉,厲聲道:“陛下若是不願遣散,休怪臣先發製人,誅殺諸王,請陛下下旨。”

  韓建說完一擺手,喝道:“下旨。”

  眾多將士舉起明晃晃長刀,齊聲大喝:“下旨。”

  宦官們嚇的個個畏縮,昭宗更是仿佛遭到當頭一棒,心中大恐,脫口道:“就依卿家。”

  韓建眼神不屑的冷哼,宦官們忙行動,協助昭宗書寫聖旨,加蓋璽印。

  完成後,一個宦官雙手捧旨,急步走到韓建麵前,低頭高舉奉上。

  韓建拿過聖旨,看了一下,抬眼看向皇帝,說道:“臣的忠心有目共睹,有臣為陛下修營大內,結信諸侯,一二年間,長安必定興複。”

  昭宗聽的心如刀絞,勉強回應:“朕知卿家忠心為國。”

  “謝陛下嘉許,臣告退。”韓建隨意的一拱手,轉身離開了。

  昭宗宛如軟泥倒下,宦官們忙架起,送回後宅。

  韓建憑借聖旨,收管了諸王兩萬軍力,擇數千精壯吸納為潼關軍,餘者遣散鄉裏務農。

  諸王和家眷被幽禁,朝臣禁足,韓建徹底掌控朝廷。

  衡王被幽禁,插翅難飛,悔不當初。

  韓建收編軍力之後,為了表明自己尊崇-皇帝,彰顯大唐朝廷的存在,奏請策立昭宗長子德王李佑為皇太子。

  正月裏, 昭宗下詔立德王李佑為皇太子,更名為李裕,韓建使人通告天下。

  ......

  正月裏,大理城王宮,令狐婉兒收到李雪柔來信,看了之後心頭矛盾複雜。

  韋扶風的做法讓她抵觸不喜,自己的親生兒子,被已然有兒子的李雪柔收養。

  令狐婉兒與芙蓉的心態不同,芙蓉身為媵奴,巴不得親生兒子獲得嫡子地位,希望兒子獲得幸福,不被生母的卑賤連累。

  令狐婉兒心態為何抵觸,因為她主動願意來到洱海,為的就是給兒子掙得領主地位。

  令狐婉兒沒有奢求兒子日後成為洱海之主,隻要是百裏封地就知足。

  隻要成為一地領主,庶子與嫡子沒太大差距,令狐婉兒又不指望兒子繼承大位。

  兒子成為領主,身為母親自然也獲得人上人的尊貴。

  令狐婉兒內心糾結抵觸,良久苦笑搖頭,她沒有拒絕的資格,身為妾,一家之主的韋扶風,讓妾的兒子歸屬妻室,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