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皇帝的甩鍋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5      字數:3183
  昭宗神情一緩,輕語:“董昌造反之後,能夠向朝廷貢賦的藩鎮,隻有扶風侯和忠義軍。

  另外韋相忠於朝廷,身為長者,扶風侯承受束縛,一旦扶風侯拿到朕的聖旨,韋相獲悉必然寒心,從而與朕絕。”

  劉季述恭敬輕語:“陛下的顧慮,奴婢理解,但是扶風侯占據荊南,黔中,巴蜀,長沙府,桂管,嶺南,福建,隴右,朔方,涼州,可謂大勢已成,若不及時遏製,日後必然進奪關內。”

  昭宗臉色陰沉,內心陷入糾結矛盾,在之前與宰相們的決策,主要是養精蓄銳,坐觀不動。

  假如抉擇支持宦官行事,一旦敗露,後果不僅失去扶風侯的貢賦,朝廷的聲望也會損失殆盡。

  另外,一個宦官明目張膽的討要朝廷大權,明顯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

  日後就算奪得藩鎮勢力,也必然是楊複恭之流,昭宗絕不相信,那個宦官真的忠於皇帝。

  野心勃勃的宦官,日後擁立宗室後代做為傀儡,後果失去大唐的正統傳承。

  昭宗閉上眼睛,心態複雜的陷入糾結。

  劉季述挑眼偷窺,眼神略顯鄙夷,眼中的這位皇帝,誌大才疏,缺乏擔當,猜疑心重,隻知道窩裏鬥,該出手的時候畏縮,該隱忍的時候怒發衝冠,讓他恨不得弄死。

  良久,昭宗睜開眼,輕語:“劉季述,此事朕當做不知,你看著做吧。”

  劉季述神情吃驚,忙道:“陛下,奴婢不敢矯詔,若無陛下親筆書寫聖旨,難以取信。”

  昭宗臉色一沉,輕語:“朕說了,當做不知,聖旨有寶印即可。”

  劉季述心頭怒火升騰,皇帝這是讓他做替罪羊,一旦事敗,他的下場必然被頂罪殺頭。

  以前鳳翔軍兵臨城下,皇帝殺了神策軍中尉頂罪,結果李茂貞不答應,最終迫使皇帝賜死杜讓能。

  “奴婢省得,請陛下放心。”劉季述壓下惱恨,恭敬回應。

  昭宗滿意點頭,糾結不在,心頭輕鬆,淡然道:“擇幾個精明宦官去往輔佐。”

  “奴婢遵命。”劉季述恭敬回應。

  昭宗擺手,劉季述彎腰退後三步,轉身離開延英殿。

  皇帝起駕離開延英殿,去往後宮仙居殿,見到了皇後,還有宦官長全。

  皇後親自奉茶,宮女送上果品。

  皇帝坐定品茶,溫和道:“武夷山茶,讓朕感受了女兒的孝心,玉彤在福建真的很好嗎?”

  皇後擺手,宦官長全恭敬道:“陛下,公主殿下身在福建,確實地位尊崇,負責監察地方和稅賦,擁有護軍的指揮權,殿下也是思念親人,曾言過幾年福建民生安泰之時,回歸長安省親。”

  “福建偏遠蠻夷,民生安泰之日,或許遙不可及。”昭宗輕語。

  長全遲疑一下,恭敬道:“據奴婢所見所聞,扶風侯大力賑災福州,又采取風水策略和公主威望,獲得福州本地八姓的認同,如今福建人心認可閬風韋氏。”

  “嗯?風水策略,你細致說來。”昭宗關注問道。

  長全詳細的敘說一通,昭宗聽了皺眉不語。

  皇後溫柔道:“陛下,福建偏遠,又是玉彤的藩封,不會有礙大唐統治。”

  昭宗展顏點頭,看向長全,問道:“說一說荊襄一帶的情況。”

  長全恭敬回應,一一回答皇帝的詢問。

  ......

  江陵府,城內一片繁榮景象,大街上人來車往,商鋪興旺。

  南城門,數百軍力守衛,盤查進出。

  城門將士軍容嚴謹,並不收取費用,偶爾攔阻入城者詢問,檢查車輛,言語雖然嚴厲,但沒有罵罵咧咧,隨意毆打的現象。

  十幾名圓領袍衣的人物,伴隨一趟貨車和力夫走到南城門外,為首者,一位青色官服的中年人,走到城門取出公文。

  “下官成都府典史張聰,負責商業稅賦,奉命引導西川各州商家來到江陵府。”中年官員溫和自介。

  門將接過公文看過,詢問:“蜀地的商人,怎麽遠途來了江陵府?”

  “據說是節度使大人的命令,命令西川各州望族行商江陵府,這一次是下官引導,以後望族行商與否不會強製。”張聰回答。

  “節度使大人在西川?”門將問道。

  “嗯,節度使大人巡視西川,駐足成都理順軍政。”張聰回答。

  “西川安否?可曾發生戰事?”門將問道。

  “沒有發生戰事,不過節度使大人積極備戰,重兵屯駐戎州和成都,又用抵債之法新募一萬軍力,成都可謂固若金湯。”張聰回答。

  “何為抵債之法募兵?”門將問道。

  張聰解釋一下,門將聽完微笑點頭,開始檢查入城人員車輛。

  第一個商人恭敬遞上憑證,門將看過,詢問:“你來自眉州?”

  “大人,小的來自眉州王氏。”商人恭敬回答。

  門將點頭放過,繼續一一詢問檢查,來自西川的商人們順利過關,進入江陵府城,與當地商人開展交易。

  由於官員的引導促成,這一批商人的交易順利,建立互通有無的蜀地商會據點。

  ......

  在西川商人來到的兩日後,東城門外,來了四名風塵仆仆的男子,聲稱是江陵府宰的族人,遠來投奔,門將使人送往府衙。

  江陵府衙與荊州州衙位於同一坊,兩座飛簷脊梁的大氣門樓,背北朝南的並列。

  江陵府曾經升格為大唐南都,經曆過多次廢置,建置荊南節度使。

  事實上,荊南節度使的衙門,就是府衙與州衙的結合整體,江陵府尹一直被荊南節度使兼任。

  荊州刺史一直能夠獨自任職,掌管荊州地方的民政和司法。

  韋扶風奪取荊州之後,荊南節度使的官職罷任,建製大將軍府總管軍事。

  荊州刺史和江陵府宰各司其職,成為互不統屬的兩個民政衙門。

  兩名軍士,領著四個風塵仆仆的男子抵達江陵府衙。

  府衙門樓外,駐守八名提刀府衛,四名拿著水火棍的皂衣衙役,可謂守衛森嚴,彰顯府衙的權威。

  軍士與府衛溝通,然後離開。

  府衛首領不敢怠慢,入內通報,轉回引領四名男子進入府衙,繞過照壁,進入威嚴的大堂,通過左右儀門去入簽押重地,抵達二堂。

  “大人,人帶到。”二堂裏,府衛恭敬稟報。

  “嗯,外麵不許有人,去吧。”一身緋袍玉帶的長順,獨自坐於二堂,淡然回應。

  府衛退離,讓四個風塵仆仆的男子進入二堂,然後匆匆回去府門。

  府宰大人馭下嚴厲,很多人受到過責罰,輕則吃板子,重則下獄,府衙上下服服帖帖,不敢造次。

  四個男子走入二堂,最前之人站定,起禮彎腰輕語:“長順大人,我等奉了劉季述大人的命令。”

  長順神情立刻驚喜,起身道:“你們是長安來的。”

  “正是,劉季述大人非常重視長順大人,奏明陛下,說服陛下接受長順大人行事,陛下考慮長順大人孤掌難鳴,命令我等前來聽用。”男子輕語回答,語氣尊敬。

  “好,你們可帶來了聖旨?”長順走近低聲問道。

  男子點頭,自解袍衣,在大腿裏側取出長形布包,遞給長順,長順接過打開,露出明黃色聖旨,展開看了一下,微笑點頭。

  另外三個男子,也各自解開衣袍,各取出一個布包,走前恭敬奉上,長順扭身看著。

  拿出聖旨的男子輕語:“大人,這是樞密使官印,荊南節度使官印,南都留守官印,劉季述大人說,江陵府重置南都的聖旨,會由朝廷頒布,請長順大人日後見機行事。”

  長順點頭,收起聖旨和官印,攏入袍袖,輕語:“你們遠來辛苦,請稍候,我吩咐下人備膳。”

  “多謝大人。”為首男子恭敬道謝。

  長順點頭,邁步走離二堂,四個男子直起腰,一個個神情輕鬆的掃視。

  一個男子笑語:“這裏繁華似錦,比長安好上太多。”

  “長安數度兵荒馬亂,加上朝廷入不敷出,自然是比不得這裏繁華。”另一個男子輕語。

  “你等說話要謹慎,不可再提長安。”為首男子低聲嗬斥,其他男子忙恭敬回應,堂內為之一靜。

  忽然,門口奔入數不清的衙役府衛,一個個奮勇爭先,凶神惡煞的揮舞水火棍。

  四個男子猝不及防,被摟頭蓋頂的打砸,砰砰砰砰!啊啊啊啊!

  四個男子抱頭慘叫,奔走,無奈群毆者太多,下手凶狠,不過片刻,一個個頭臉血汙變形,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衙役兩個拖一個,四個男子被拖走,投入大牢,有人飛快的打掃了二堂。

  次日,長順端坐二堂,沒事人似的品茶。

  牢頭杜達畢恭畢敬的站著。

  長順喝了一口茶,輕語:“都死了?”

  “大人放心,入大牢的時候已然沒了半條命,沙袋一壓,也就去了。”杜達恭敬回答。

  “嗯,好,有個事情讓你勞碌,你去見荊州刺史告密。”長順淡然輕語。

  杜達嚇的噗通跪伏在地,叩頭驚恐辯解:“大人,小的絕沒有告密,小人犯不上背叛大人,大人明鑒。”

  “本官是吩咐你做事,聽不懂嗎?”長順冷道。

  杜達愣怔,遲疑道:“小的不懂,請大人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