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長安亂起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4      字數:3121
  河東軍渡過黃河,兵圍潼關軍的消息,僅一兩日就傳到長安。

  駐留在長安的鳳翔軍和邠寧軍大驚,因為昭宗沒有回應李茂貞的上書,所以李茂貞也沒有給予李繼筠指示。

  留守兩軍在長安做起亂來,一開始暴-亂搶劫,引發了長安騷亂。

  王行約率兵奔向大明宮,打算劫持皇帝為人質,離開長安回歸邠州。

  李繼筠得知,也帶著軍力奔向大明宮,他知道義父與王行渝已然裂痕,若是讓王行約劫走皇帝,他無法向義父交待。

  兩軍在大明宮外遭遇,彼此針鋒相對,一言不合的翻臉相向,數千軍力廝殺在一起。

  宮中的昭宗得報,驚恐出逃,聖駕逃出長安城,略一抉擇直奔終南山方向。

  長安城內一片騷亂,謠言四起,說邠寧軍和鳳翔軍再次大軍殺來,皇帝已然逃走,於是長安人心驚恐,拖家帶口的出逃避禍。

  七月的關內,驕陽似火,炎熱異常,其時又逢百年不遇的高溫。

  十幾萬長安人的出逃,竟然有三成人口渴熱中暑死亡,又有賊人行凶搶劫殺人,到處可見哭嚎之人。

  昭宗在禁軍的保護下逃到石門山,在石門山的佛寺落腳,可謂狼狽不堪,尊嚴喪盡。

  憤恨思慮後,昭宗傳旨認可殺死李溪之事,與李茂貞和韓建無關,傳旨請河東軍,河中軍,全力討伐王行渝。

  ......

  直屬渝州都督府,在漢中隱藏的川南軍斥候,確認五萬鳳翔軍去往鳳翔府之後,分出兩人乘船,沿著嘉陵江順流而下,向都督府稟報軍情。

  都督府立刻發布軍令,涪州軍力出兵一萬逆江去往戎州。

  隱藏在豆沙縣的田雯兒,統帥四萬軍力等候戰機,其中兩萬僚人族軍力,兩萬抽調集結的迂回軍力。

  得到軍情信息,田雯兒下令出征,四萬軍力離開豆沙縣,途徑戎州治蜀南縣。

  鎮守主將魯青,統帥兩萬軍力,歸屬田雯兒北上進攻西川。

  川南六萬大軍浩浩蕩蕩,沿著大江源頭之一的岷江北上,殺入西川嘉州,不日抵達嘉州治所龍遊縣(樂山)。

  龍遊縣是大渡河與岷江匯合之地,自古以來,有河水的所在,基本適合生存,繁榮。

  川南六萬大軍還未到龍遊縣,鎮守嘉州的一萬鳳翔軍倉皇撤離。

  川南大軍在龍遊縣駐紮修整一日,繼續沿著岷江北上進入眉州,來自涪州的一萬軍力,則駐紮在戎州,防範王建或南詔趁虛進襲。

  大軍抵達眉州治所通義縣,眉州敵軍收縮城池固守。

  田雯兒不攻城,大軍圍城一日修整,次日繼續北上,直奔最終目標成都。

  隻有掏心的拿下成都,才能占據優勢,遏製鳳翔軍反撲。

  川南大軍一路挺進,可謂秋毫不犯,更是一路宣揚,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和邠寧節度使王行渝,兵入長安威逼皇帝,再一次殺害宰相。

  皇帝驚恐震怒,罷免李茂貞西川節度使,任職宰相劉崇龜任職西川節度使。

  西川節度使劉崇龜奉旨接任,曉諭西川軍民,隻要中庸觀望者,任職之後,地主所有不會改變,官職不會失去。

  劉崇龜是何人?大唐老臣,任職朝廷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曾經在成都留有昭覺寺碑文,德高望重,一代文豪大家,深得朝廷信重。

  ......

  成都獲得軍情急報,鎮守主將李繼鵬雖然吃驚,但不惶恐。

  成都留守軍力兩萬,加上嘉州正在退回的一萬軍力,三萬軍力足以守住成都城。

  另外,瀘州渝州前線,還有四萬鳳翔軍駐紮,各州也有地方團練能夠集結,可用總兵力不下十萬。

  川南軍六萬進襲,無法短期奪取西川。

  李繼鵬與心腹商量一下,下令調集附近各州大半團練聚集成都,使人向鳳翔府通報軍情,請義父李茂貞調兵支援西川。

  至於駐紮渝州前線的四萬軍力,李繼鵬無權節製調動,但也使人通報了軍情。

  六萬川南軍進入成都地界之時,李子奇率領屬下抵達成都城外。

  李繼鵬正在巡視城防,聽稟讓李子奇來見,李子奇與兩個屬下入城,登上城門樓。

  “茂州防禦使李子奇,拜見節度副使大人。”李子奇見到李繼鵬,不卑不亢的軍禮拜見。

  “李子奇,你怎麽沒有去往鳳翔府?”李繼鵬問道。

  “去往鳳翔府?屬下隻接到回防成都軍令,原來大人是讓屬下去往鳳翔府,屬下這就啟程。”李子奇說道。

  “好啦,鳳翔府不必去啦,留下守城。”李繼鵬隨意道,轉身走了繼續巡視。

  “屬下遵命。”李子奇軍禮回應,他不擔心李繼鵬懷疑他,茂州邊地,羌族居多,傳令官途中出事很正常。

  “好啦,我們就駐守這裏一段,兄弟們還沒吃飯,趕緊領取軍耗,還有軍餉,若是不給,我們去駐守城裏。”待李繼鵬走遠,李子奇大聲吩咐,兩個屬下響亮回應。

  城門主將滿足了李子奇的要求,這時候不敢推三阻四,還要給足,否則一句吃不飽腿軟,就成了克扣貪墨的罪過。

  李子奇的一千軍力亂糟糟入城,登上城牆,負責二百米的防禦。

  李子奇手扶女牆,眼神期待的望向遠方,憋屈了這麽久,總算即將熬出頭,隻要這一次內應成功,韋扶風必定不會虧待他,日後最少封侯。

  李子奇對於回報頗為理智,早就清楚韋扶風的統治模式。

  韋扶風能夠善待功臣,但也忌憚功臣權柄過大,治下軍政分權,就算給予他節度使官職,隻怕也是頗多掣肘,徒有虛名。

  李子奇也不是安分守己之輩,他也有建功立業的野心,但一直沒有獨攬權柄的機會,他的父親隻是神策軍的一名主簿。

  李子奇想過成為權監的義子,但父親不允許,說權監難有長久之人,一旦失勢,依附者多數會陪葬。

  李子奇不想連累家族走向滅亡,壓製了急功近利的想法,行事中庸,從不奴顏婢膝的逢迎權監,但憑著父親的人脈,自身的才能,被看重的任職行軍司馬。

  雖然任職行軍司馬,李子奇的權力大半被楊守亮架空,但因為行事中庸,有事直言,從不告狀,楊守亮也不排斥李子奇,隻是不能倚重為心腹。

  進攻金州,李子奇主動請纓混入,那時候的他,低估了風險,之所以請纓,是為了獲得功勞。

  楊守亮一旦拿下金州,朝廷震驚,楊複恭重掌朝廷大權,之後必然提撥有功將士,可以說是一次獲得建功立業的機會。

  但可惜,敗得淒慘,以為難以活命,不想被韋扶風放生了,一個人死裏逃生,內心必然驚喜慶幸,也會湧生感恩之意。

  李子奇回到興元府,他知道楊守亮必不能長久,但隻能見機行事,那時候還沒考慮投奔韋扶風。

  原因簡單,川南軍相比其他藩鎮弱勢,沒人願意投靠前景暗淡的勢力。

  李子奇輕吐口氣,嘴角含了微笑,為當初的抉擇感到慶幸。

  事實證明,當初若是投降了鳳翔軍,根本獲得不了重用,鳳翔軍的原班將官。排斥,輕視投降者。

  李子奇還算好,隻是煽動數千軍力投靠了鳳翔軍,之後在成都雖然被排斥,也能夠統領兩千軍力剿匪。

  而帶著兩萬軍力歸降的楊子實,楊守亮的義子,如今在興元府任職節度副使,事實上什麽權力都沒了。

  李子奇轉身吩咐幾句,然後帶著十名屬下走下城牆,去往內城方向。

  成都城廣大的外城,曾經的西川節度使高駢築造,內城才是成都的繁華之處。

  李子奇抵達內城,借口回家看一下,進入內城之後,他已然有了盤算,準備在家宅藏兵三百,但進入內城的借口不好找。

  ......

  風雨中,披著蓑衣,帶著竹笠的韋扶風和五十護軍,在城外巡視工地,關心做工築城的軍民。

  軍民中存在太多閩人,韋扶風聽不懂說什麽,但很有耐心的接觸閩人。

  韋扶風要讓閩人廣知,他才是福建最高統治者,是大唐皇帝的駙馬。

  在閩人的思想裏,韋氏大族的影響力基本為無,大唐皇帝的尊貴尚在人心。

  走在泥濘的地上,左側的一望無際的人群在挖土夯建城牆,看見韋扶風走來,事先得到告知的軍民停止勞作,陸續軍禮拜見。

  韋扶風偶爾點頭注目回應。

  行走中,韋扶風的目光偶爾望向北方,內心不由自主的猜度北方局勢。

  韋扶風又發一道軍令去往都督府,命令軍力若是進攻西川,抵達成都城下,十日內不能攻陷成都,果斷撤退。

  韋扶風很清楚,就算李茂貞調走西川部分軍力,留守的軍力數量和戰力,也不會比進攻的川南軍弱勢。

  川南軍進攻若是順利,就能夠各個擊破的分食,若是頓兵成都城下,進攻的軍力會被斷了退路。

  另外,還有雅州的王建虎視眈眈,所以進攻必須速戰速決,若是不能雷霆攻陷成都,隻能退兵躲避鳳翔軍反撲,王建的乘機奔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