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董昌稱帝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4      字數:3141
  “都是亂臣賊子。”

  延英殿內,大臣們走後,昭宗皇帝憤怒拋出李克用的奏章,嘶聲咆哮。

  昭宗的麵容明顯病態,憤怒也顯得虛軟乏力,屢次的失敗打擊,讓這位曾經氣度威武,躊躇滿誌的尊貴人物,漸漸頹廢,沉湎酒色麻痹自身。

  昭宗畢竟是大唐皇帝,酒色隻能讓他有所逃避,現實問題不得不清醒麵對。

  今日大臣們的沉默反應,昭宗愈發的堵心失望,無人能夠解君憂,首相韋昭度一言不發。

  咆哮之後,昭宗如同泄氣皮球,仰靠在寶座上,他眯縫著眼睛,看著殿門那裏。

  大臣們不能解君憂,讓他無奈而又憤怒,最後隻能是自己拿主意。

  不久前,昭宗抱著幻想的意圖掌控河中府,外放宰相崔胤任職河中節度使,但回應的結果是藩鎮開戰。

  崔胤主動請辭,說去了也是獲得不了認可,反而有損朝廷權威。

  “川南節度使,韋氏。”昭宗自語。

  王行渝詆毀韋昭度的上書,控告韋氏奪取了涼州和隴右,目無朝廷的沒有請任官職,叛逆之心昭然若揭,滅亡大唐者必定韋氏。

  王行瑜指罪的事實,宛如一根刺紮入昭宗神經,弄的昭宗夜不能寐,胡思亂想。

  坊州鄜州位於渭河之北,距離渭南的長安城說不上很遠。

  韋氏南北勢力的擴張,昭宗有種迫在眉睫的恐慌,害怕長安士族官僚擁戴韋氏。

  “傳旨,王珂繼任河中節度使。”

  “傳旨,韋昭度任職的西川節度使,轉由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兼任。”

  “傳旨,延州,丹州和鄜州的保大節度使罷置,還名鄜坊節度使,治下延州,鄜州,丹州,坊州,同州,韋昭度任職鄜坊節度使。”昭宗一番思索,做出了決定。

  三道聖旨發下,回到家中的韋昭度接到任職聖旨。

  傳旨宦官離開,韋昭度的臉色轉變為陰霾,一直陪伴他的兒子韋艮,不解的看著父親。

  “爹,有什麽不妥嗎?”韋艮問道。

  韋昭度輕歎道:“陛下的這道聖旨,含了借刀殺人的用意,意圖激化邠寧軍與鄜州軍力大戰,而另一道旨意是為了安撫李茂貞,讓李茂貞坐觀。”

  “皇帝的心思蠻惡毒,爹,我們不如離開長安吧,爹是節度使,正好借機離開。”韋艮說道。

  “這個節度使任職虛任,就算能夠上任,也是無法抵達鄜州,途中必被邠寧軍劫殺。”韋昭度搖頭道。

  “兒子不想去往鄜州,想去大哥的均州。”韋艮說道。

  韋昭度微怔,默然不語。

  韋艮又道:“兒子知道父親,已然有了退身的心思,還是早走為好。”

  韋昭度搖頭,道:“爹不能走,君恩深重,爹不能走。”

  “爹,這個皇帝不值得效忠了,他明著重用父親,實則提防的很,再說這個朝廷真的不成了,若非有大哥的孝敬,我們喝粥都難了。”韋艮直白勸說。

  “不要說了,去吧。”韋昭度沉聲嗬斥,韋艮悻悻的辭禮離開了。

  次日,韋昭度獨自入延英殿覲見昭宗,說道:“陛下,臣任職鄜坊節度使或許不妥,臣不能號令鄜州軍力。”

  昭宗語氣無奈道:“朕知卿家與外藩韋氏無關,但邠寧軍節度使王行渝目無君上,朕深惡之,也擔心邠寧軍入侵長安,朕是希望,外藩韋氏能夠及時勤王。”

  韋昭度正容道:“若有入侵長安之賊兵,臣願盡力求得軍力勤王。”

  “朕之安危,就仰仗卿家啦。”昭宗誠懇說道。

  “臣理應盡忠。”韋昭度正容回應。

  “好,朕心甚慰,卿家做些準備,傳書鄜坊軍中告知任職,謀求勤王響應。”昭宗說道。

  “臣領旨。”韋昭度恭敬回應。

  ......

  韋昭度使人喬裝傳書鄜州,童山接到公文,看了之後愕然,韋扶風大人的安排出了變數,他隻能使人飛馬傳告掌印夫人。

  河中府的王珂,反而是遲後數日,見到了傳旨的宦官,獲得了皇帝的認可為之欣喜,也知道了皇帝另置鄜坊節度使。

  鄜坊節度使的任職竟然是宰相韋昭度,韋扶風的伯祖。

  王珂不知道韋扶風已然離開北方,立刻使人去往鄜州詢問。

  李玉珠接到稟報,做主的回複認可鄜坊節度使,讓童山自稱鄜坊節度副使。

  童山獲得回複,就以節度副使的名義給韋昭度回文,大略是屬下拜上,書了幾句客氣話表示尊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聽令或稟告的言語。

  王珂獲得皇帝的河中節度使認可之後,加上河東軍與鄜坊軍的聲援支持,軍心穩定振奮,一舉擊敗驅逐了王珙和韓建的聯軍。

  邠寧軍節度使王行渝暴跳如雷,皇帝竟然還置鄜坊節度使,還將邠寧軍奪占的坊州和同州,劃歸了鄜坊節度使,明目張膽的針對他。

  王行渝立刻使人去見李茂貞,請求李茂貞出兵,許諾獲勝後的地盤盡歸李茂貞。

  不想李茂貞還是拒絕了出兵,理由很直白,皇帝給了他西川節度使,眼下他應該給皇帝一個麵子,

  李茂貞讓王行渝不要急切,隻管占據坊州和同州,堵住川南節度使回歸南方即可。

  王行渝氣惱不已,對於李茂貞愈發隔閡,轉而使人聯絡潼關軍韓建。

  李茂貞不肯出兵的原因,一是鄜坊那片地盤對他的吸引力不大。

  二是忌憚引來河東軍,他不願成為邠寧軍的前沿擋箭牌。

  李茂貞的坐觀,王行渝獨力難以輕易奪取鄜州,使得關內興起的戰爭暫時平息。

  同一時期,林泉率五千軍力進入浙東,成為董昌的座上賓。

  ......

  浙東越州,牙城內的節度使府衙,殘了一腿的林泉乘坐滑竿進入明倫堂。

  明倫堂內,董昌麵南背北的巍然端坐,紫袍玉帶的他,神情似笑非笑的看著進入的林泉。

  滑竿落地,頭戴亮銀帥盔,一身細鱗甲的林泉被屬下扶起。

  林泉單腿站立,軍禮恭敬道:“林泉拜見越王,殘廢之人,失禮之處請越王莫怪。”

  董昌愉悅展顏,笑語:“無妨,林將軍入座吧。”

  林泉謝座,被屬下扶著坐去左側,左右皆有官員,基本居中。

  董昌問道:“林將軍既然行動不便,為何會被賦予重任?”

  林泉恭敬回答:“在下不才,原本是扶風軍的近衛,隨同主上出征河東,殘廢後蒙主上不棄,在下雖然殘廢,但忠心還是有的。”

  董昌微笑點頭,一副理解的神情,道:“好,本軍任職你為天威都左軍指揮使,睦州防禦使,歸屬天威都指揮使,吾兒董真麾下。”

  “諾!屬下領命。”林泉恭敬回應。

  “好,喝酒。”董昌愉悅舉杯相敬。

  林泉舉杯回應,堂內眾人舉杯附和。

  飲酒中,十數位妖嬈美人走入獻舞。

  林泉的眼神忍不住被吸引,下意識舉杯放在唇處品飲掩飾。

  董昌斜眼見了,一笑飲酒。

  林泉離開的時候,董昌指著舞姬們,笑語:“林將軍,本王賞賜你一個,挑一個。”

  林泉意外,很是受寵若驚,遲疑一下,恭敬拜謝:“謝越王厚賜。”

  ......

  乾寧二年二月末,義勝軍節度使董昌決意做皇帝,血腥殺戮三個反對稱帝的將佐滿門,披冕登基,國號大越羅平,改元順天。

  董昌做了皇帝,大肆重用支持者,任命吳瑤等近臣為翰林學士,李暢之和馬殷為大將軍,李邈等人為朝臣。

  任命名義上的屬下錢鏐為兩浙都指揮使,使人去往杭州傳旨。

  錢繆不肯受封,反而勸說董昌‘與其閉門做天子,不如開門做節度使’。

  董昌收到回複不以為意,繼續享受著做皇帝的滋味,與近臣酒色尋歡作樂。

  關內戰爭平息了十數日,董昌稱帝的消息,通過錢鏐的上書傳至大唐朝廷。

  錢鏐表明了尊崇大唐朝廷,絕對不會與叛賊董昌同流合汙,為表忠心,願討賊,請朝廷賜予合法旨意。

  董昌造反稱帝,朝野一片嘩然,群情洶湧。

  昭宗正自擔憂,邠寧軍會不會針對了他發飆,一聞董昌稱帝的消息,立時驚怒攻心。

  昭宗大恐,天下藩鎮林立,但還尊崇承認大唐正統。

  董昌的造反稱帝,很可能引發其他藩鎮的稱帝野心,後果會讓他成為亡國-之君。

  另外,南方藩鎮或多或少的持續向朝廷供奉,尤其是董昌的供奉相比最豐。

  甚至兩浙的一些地方官任職,朝廷也能夠外任,董昌的造反,從根本上打擊了大唐朝廷統治。

  昭宗與大臣緊急商量,達成必須予以討伐鎮壓,於是靠近兩浙的藩鎮,相繼接到了朝廷的討伐旨意。

  大唐朝廷的四道討伐旨意,一道送去了金州,任命金州刺史為西麵招討使。

  但金州不受,讓傳旨宦官去往江陵府尋夜郎大將軍府,宦官傳旨給了林清雪。

  一道討伐旨意送去了揚州的淮南軍楊行密,授予楊行密為南麵招討使。

  淮南軍楊行密雖然接了聖旨,卻是不能出兵南下討伐董昌。

  原因是楊行密與宣武軍朱溫撕破了臉,開啟了南北大戰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