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安撫大將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4      字數:3132
  韋扶風說道:“調動你去往綏州,主要是支援河中府王珂,兼顧威懾潼關軍,邠寧軍和鳳翔軍。

  河中府節度使王重盈彌留狀態,王珂雖然任職行軍司馬,主管五萬河中軍,但他是王重盈的侄兒,而王重盈一直沒有明確繼承人。

  王重盈一死,其兩個親生兒子必然要爭河中府繼承,兒子之一的王瑤任職延州刺史,保大節度使。

  另一個王珙任職陝州刺史,陝虢節度使,若是王瑤公然與王珂敵對,掌印夫人令你出兵奪取王瑤的三州地盤。”

  童山軍禮道:“屬下領命。”

  韋扶風點頭,道:“若是真的能夠奪取三州,你一定要在鄜州整修城池,積極備戰,及時應對邠寧軍的進攻,邠寧軍善戰,這是調你去往的主因。”

  童山點頭道:“屬下領命,不敢懈怠。”

  韋扶風滿意點頭,道:“我這一次北上,主要是鳳翔軍和邠寧軍,即將聯合進攻隴右。”

  童山意外,道:“他們膽敢進攻隴右,不怕靈州和金州出兵,進攻他們的老巢?”

  “諸葛亮出祁山的典故,你知道嗎?”韋扶風問道。

  “諸葛亮出祁山我知道,哦,出祁山是奪取隴右。”童山說道。

  韋扶風解釋:“祁山在隴右的成州,成州在蘭州的南方,成州有一條西漢水流入嘉陵江。

  戰略上,隴右軍力能夠順流而下直取漢中,占據漢中能夠封堵劍門關,李茂貞若不先發製人,他在戰略上長久處於被動。”

  童山點頭,道:“難怪要不顧老巢的進攻隴右。”

  韋扶風道:“主要是我們還占據閬州,那才是李茂貞不得不先發製人的動機,否則僅憑隴右一麵的威脅,李茂貞能夠從容坐觀。”

  童山點頭,韋扶風又道:“為了威懾李茂貞,我北上河中府借兵一萬,形成一種與河中府共進退的現象,我與王珂達成守望互助。”

  童山點頭,韋扶風又道:“聽王珂說,王珙已然與潼關軍聯合,所以他需要我的支援,而在未來,我還要支援王珂抵禦宣武軍的進攻,讓河中府成為我們地盤的屏障。”

  “宣武軍要西進關內?”童山意外道。

  韋扶風說道:“宣武軍戰敗東方諸多藩鎮,徐泗已被吞並,齊魯之地處於負隅頑抗的境況。

  宣武軍成為第一強藩,下一步要麽西進,要麽南下奪取淮南道。

  西進的可能性更大,陝虢節度阻擋不了宣武軍,潼關軍韓建也是不能敵。

  宣武軍西進的最大誘惑,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逼迫大唐皇帝禪讓帝位,改朝換代。”

  童山驚怔,在他的感覺中,宣武軍還很遠,可聽韋扶風一說,他感覺宣武軍的兵鋒西進,還真的阻礙不大。

  潼關軍算是最強的攔路石,河中府在黃河北岸,勢力可能還不如潼關軍。

  “若是宣武軍西進,大人可想過聯合潼關軍?”童山問道,潼關才是最佳戰略屏障。

  韋扶風回答:“主動出使三次,潼關軍韓建不願聯合,日後論起投降的最大獲益,韓建八成投降宣武軍。

  宣武軍最強,值得韓建投降,宣武軍兵不飲血的進入關內,韓建必獲高官厚待。”

  “那就先發製人,出兵奪取潼關。”童山握拳挑眉道。

  韋扶風說道:“先發製人的條件不成熟,韓建在潼關擁兵五六萬,洋州一萬,我們若想敗之,需要出動十萬以上兵力,我們一出兵,鳳翔軍趁虛進攻。”

  “不能聯合河中府嗎?”童山說道。

  韋扶風搖頭道:“河中府不會主動進攻潼關軍,隻願保守河中府。

  所謂唇亡齒寒,河中府更願意藩鎮林立的局麵,我們進占潼關,河中府難免危機感,若將潼關讓給河中府,我們出兵又很不值。”

  童山點頭,韋扶風又道:“還有兩個原因不宜出兵,潼關之西無險可憑,鳳翔軍進攻潼關,我們隻能增兵對抗,後果會讓我們陷入戰爭泥潭,若是宣武軍西來,還得我們獨力阻擋,不劃算。”

  童山點頭,道:“屬下想事不周。”

  韋扶風道:“你我各有所長,另一原因是大唐朝廷還在,我們出兵占據潼關,會讓朝廷驚恐,指不定朝廷出什麽聖旨針對我們。”

  童山點頭,隨口道:“太複雜,竟然有這般多的顧慮。”

  韋扶風輕語:“雖然大唐氣數難挽頹勢,但我不願公然做出覆滅大唐的事情,以如今的天下形勢,取唐代之的可能是宣武軍朱溫。”

  童山點頭,想了一下道:“宣武軍取唐代之,那麽天下是不是類似三國時期。”

  韋扶風點頭道:“確實類似三國時期,更類似三國之前的諸侯割據時期,三國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的吞並戰爭。”

  童山點頭,韋扶風又道:“宣武軍的強勢不易阻擋,早晚占據關內的京兆府地域,我們的實力不足以直麵爭鋒,隻能依賴地利守土,等待天時出擊。”

  童山點頭,韋扶風又道:“我們的守土底線是隴右,金州治下和南方地盤。

  隴右有隴山關隘,也遠離宣武軍中樞,對於宣武軍而言鞭長莫及。

  金州治下有漢水,加上重兵鎮守,若是盡力的情形下還守不住,隻能理智的退守大江之南,但隴右絕對不能失去。”

  “大人非常重視隴右。”童山說道。

  韋扶風說道:“隴右是能夠反擊的戰略重地,若是隴右和金州治下都守不住,我們沒有了還手之力。

  相比之下,隴右比金州治下易守,金州治下距離宣武軍不遠,宣武軍能夠發動幾十萬大軍出征。”

  童山點頭,道:“大人與河東軍有親,河東軍能夠牽製宣武軍。”

  韋扶風道:“我不能長久指望河東軍,我那位嶽父大人的統治非常不妥,一味的好戰不休,地盤的民生不管不顧。

  屬下軍將山頭林立,反叛的內患時而爆發,尤其是李存孝的反叛,對於河東軍的影響極其惡劣。”

  童山點頭,韋扶風又道:“河東軍也是一隻惡虎,虎視眈眈的盯著我們的地盤,當初出兵朔方主要是掠奪,交給我統治隻是權宜之計,一旦朔方恢複富裕,河東軍必定出兵吞並。”

  童山點頭,韋扶風又道:“日後若是朔方守不住,你還回來涼州鎮守,或者去往南方鎮守重地。”

  童山遲疑一下,道:“大人,屬下不願去南方,受不得潮熱,最好是在大江以北任職。”

  韋扶風想了一下,道:“若是金州治下能夠守住,你怎麽也得去往金州任職幾年。”

  “那可以,屬下願意回去金州治下。”童山點頭道。

  韋扶風遲疑一下,道:“讓你去往金州任職,主要是為了你的將來,時至今日,大唐沒落的情形下,群雄割據稱王,我的祖父打算稱王。”

  童山微怔,道:“老大人打算裂土稱王?”

  韋扶風點頭,道:“過早的立國稱王其實不妥,祖父大人說他的年歲已高,執意要在有生之年稱帝,我身為孫兒拗不過,與祖父大人溝通,祖父大人答應登基隱帝,隻在內部置立君臣禮儀。”

  童山愣怔,想了一下才道:“遮遮掩掩,那有什麽意思?”

  韋扶風笑了,道:“不遮掩不成,我們的實力做不了曹操,公然稱帝會成為討伐的口實,鳳翔軍和其他藩鎮借機聯合進攻我們。”

  童山點頭,韋扶風又道:“祖父大人定下金州為北都,桂州為南都,我的父親為太子,我為南都監國,也就是皇太孫,治下基本上各自為政,具體的隸屬會有明確告知。”

  童山點頭,他沒什麽衝擊心理,不管怎麽隸屬,眼前的韋扶風肯定最大,次之是金城軍使,再次之是北方掌印夫人,至於老大人的命令,可以無視。

  韋扶風又道:“你日後回去金州任職,獲得朝臣資格,禁軍武職。

  你本是我父親的護衛,回去與我父親相處一段時日,之後帶著兵部侍郎的地位外放鎮守,以後再憑著軍功封侯,封國公,最後世襲罔替的郡王。”

  童山起身軍禮道:“謝大人恩賜。”

  “這是你應得的回報,武將任職的過程都會如此,我知道你的性情率直,不喜勾心鬥角的所在,你回金州忍個一兩年,就能夠外放鎮守。”韋扶風擺手讓坐,說道。

  “是,屬下盡忠職守,不負大人。”童山恭敬回應,大方的坐下。

  韋扶風溫和道:“稱帝的事情不要泄露出去。”

  “大人放心,屬下不會說。”童山回答。

  韋扶風微笑道:“涼州的情形如何?歸義軍呢?”

  童山回答:“涼州基本穩定,入冬後,屬下遵從韋良大人囑咐,收納貓冬的壯丁為團練操練半管製,雖然耗費倉儲,但鬧事的少見,歸義軍也不敢來襲。

  歸義軍的信息,治下的回鶻人不滿歸義軍的盤剝,造成回鶻人過冬艱難,有部落使人來商談,願意內應的反叛歸義軍。

  屬下擔心有詐,不敢擅自出兵,報去韋良大人和掌印夫人,兩位大人回複都是不出兵,屬下也就專心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