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西漢水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4      字數:3154
  西漢水,發源秦州齊壽山,河水出秦州入成州。

  祁山就在成州,由成州流入興州境內的嘉陵江。

  當年,韋扶風抵達漢中,在興州的順政縣登舟,通過嘉陵江水道南下開啟立業之途。

  興州也可以乘船去往隴右,沿著嘉陵江支流西漢水,逆水抵達成州。

  諸葛亮為什麽北伐出祁山,一是魏國對隴右的統治薄弱,二是有水道運載輜重糧草。

  蜀國北伐的最大軟肋是軍糧供給,十萬大軍的消耗驚人。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事主將無論多麽善戰,也要先解決軍糧給養。

  蜀地難行,運載軍糧的效率太低,而水道的運載,一隻船相當於幾十車的效率,人力消耗也是不多。

  故此,諸葛亮采取出祁山的戰略,利用嘉陵江和西漢水運載軍隊後勤。

  立足隴右之後,可以吸納羌人,戰馬,之後與漢中形成犄角出擊進取關內。

  隴右在地勢上製高關內,漢中和巴蜀。

  西漢水發源秦州,秦州還有赫赫有名的渭河,渭河自西向東流過八百裏秦川。

  戰略上,渭河能夠運兵載糧,順流而下占據兵貴神速的優勢,甚至能夠進入黃河,挺進中原。

  韋扶風河東之行,借兵奪取朔方和涼州,當初的打算是南北牽製鳳翔軍和邠寧軍。

  隨著五伯父進取會州和蘭州,韋扶風的戰略想法有了新的延展,盡力的支援隴右地盤。

  支援隴右最合算的策略,就是借鑒諸葛亮出祁山的古道,陸地運輸的損耗太大,途徑長安一帶或遭劫奪。

  韋扶風曾經想過,若是長安被敵對占據,他隻能寄望河東軍出兵驅逐,也想過與潼關軍韓建聯盟,但與韓建聯盟的可能性很小。

  韋扶風推測韓建的未來,歸降宣武軍朱溫的可能性最大。

  弱者隻願歸屬最強者,宣武軍朱溫儼然已成大勢,有朝一日大軍西進關內,潼關軍韓建首當其衝。

  韓建也可以抉擇歸屬河東軍,但河東軍的李克用是沙陀人,河東軍的勢力日漸不如宣武軍。

  韋扶風曾經想過先發製人,意圖聯合李克用奪占潼關。

  三思後打消了念頭,河東軍占據關內的東大門,對於韋扶風而言是柄雙刃劍。

  李克用其人索求無度,一旦占據韓建的地盤,金州治下淪為附庸河東軍。

  若是不願滿足河東軍的索求,河東軍必然翻臉相向。

  另外,河東軍占據潼關,或許引來宣武軍朱溫的西進,也會引發鳳翔軍李茂貞的恐慌敵視,後果造成關內亂戰。

  奪取了蘭州,韋扶風延展另一條南北通路,利用嘉陵江和西漢水溝通隴右和渝州,形成商業和軍事互動。

  水道的一段雖說被鳳翔軍占據,韋扶風大軍北上隴右,鳳翔軍想要攔阻很難。

  一是鳳翔軍的主力在西川。

  二是水軍在嘉陵江中上遊用武之地有限,鳳翔軍不值得建製樓船水軍。

  韋扶風治下水運昌盛,短期內集結數百艘船隻載兵北上。

  一艘帆船承載水手兩名,十名士兵,加上輜重,一萬戰兵的船隊行駛在開闊的嘉陵江。

  船隊抵達西漢水道,若有鳳翔軍重兵攔截,隴右軍力及時發兵與鳳翔軍大戰。

  故此,韋扶風命令奪取渭州和成州,為溝通南北地盤做好準備。

  北上隴右的水道,初期不能用於軍事,但能夠通商。

  隻要有利可圖,商人們長袖善舞,能夠交好鳳翔軍將官,打通關節的往來漁利。

  長遠看,西漢水道是韋扶風奪取漢中的戰略伏筆。

  日後,宣武軍攻入關內,占據長安。

  韋扶風不會出兵與宣武軍大戰,而是出兵奪取漢中,奪取蜀地,憑借山河險關,蓄勢的伺機而為。

  韋扶風對於隴右守禦,並不盲目樂觀,擔憂吐蕃大軍反撲,黨項人造反,甚至鳳翔軍的大舉突襲。

  鳳翔軍李茂貞的信息,自從閬州一戰之後,李茂貞對外偃旗息鼓,也不像以往那般上書侮辱皇帝,似乎一心的理順內政和軍力。

  李茂貞由武夫變向文治圖強,消停了。

  邠寧軍節度使王行渝,則對朝廷沒完沒了的口誅筆伐。

  彈劾韋昭度的上書十餘次,抨擊庸相誤國,逼迫皇帝罷免,還指責皇帝忠奸不分,若不幡然悔悟,亡國不遠。

  皇帝徹底沒脾氣,隻能充耳不聞,對於韋昭度的數次請辭不準,有一次竟然落淚,說卿家真要棄朕而去嗎?

  韋昭度惶恐跪叩,不再言請辭。

  ......

  回到大將軍府,琥珀和李婉秋的戰略話題也隨之結束,入府分開各行其事。

  次日,臨近黃昏,韋扶風的生母意外的抵達江陵府。

  韋扶風生母跑去了渝州看望孫兒,自渝州趕來與韋扶風大娘會合,不想隻差一日錯過。

  琥珀和李婉秋接待韋扶風生母。

  韋扶風生母笑吟吟的撫摸琥珀秀發,親近的宛如對待女兒。

  琥珀介紹李婉秋,韋扶風生母親切的捉握李婉秋玉手,笑語,送給李婉秋一根南珠金釵。

  李婉秋心悅道謝,琥珀又說了秀蘭和阮娘。

  韋扶風生母立刻去往後宅看望,笑語關心,又說起渝州的韋扶風兒女,坦言舍不得才遲離幾日。

  次日一早,韋扶風生母啟程離開江陵府。

  同一日,韋扶風身在房州,正自順路巡視軍政民生,繼又抵達均州巡查,特意登上武當山善水觀,拜望林清雪母親和觀主。

  當初的簡陋善水觀,已然被白牆黛瓦的道觀取代。

  居住在道觀裏的人,舒適與山下城中的富戶家宅差不多,但觀中的女道士依然簡樸,勞作藥材。

  韋扶風沒有見到觀主,意外的直接見到嶽母大人。

  林清雪母親成為了道觀知客,簡樸的道衣,氣色很好,甚至有著雍容氣度。

  韋扶風恭敬的大禮拜見,林清雪母親淡定微笑,引韋扶風入內奉茶,與韋扶風說話。

  韋扶風主動說了林清雪的情況,說年後才能過來看望母親。

  韋扶風解釋林清雪為什麽不能同來,坦言大娘不認可林清雪為正妻,他隻能開枝散葉的另立夜郎韋氏,林清雪成為大夫人。

  林清雪身為夜郎韋氏大夫人,必須去往渝州主持祭祖。

  嶽母欣慰,問起林清雪可有了孩兒,韋扶風說了實話,但也說林清雪身為妻室,已然收養妾生兒女。

  嶽母聽了。沒有流露遺憾或擔憂,也沒有殷殷囑咐韋扶風善待林清雪,隻是祝福一句,你們和睦就是福氣。

  說話後,嶽母引領韋扶風拜祭女媧娘娘,引領離開善水觀,去往真武觀。

  韋扶風見到了萬壽宮裏的神像,人身龜背,頭上鹿角,紫袍玉帶,龍鱗左臂斜提大錘,威嚴端坐,麵容依稀相似祖父。

  韋扶風恭敬跪拜,上香,退出後又去了魁星閣。

  魁星閣裏的神像基本就是官人像,紫袍玉帶,頭戴梁冠,右手執書,麵容儒雅,依稀相似伯祖。

  韋扶風跪拜,上香,退出後又去正殿跪拜真武大神,又與觀中道士說了幾句,離開後向嶽母告辭,下山回城。

  韋扶風和堂兄韋巽一道啟程,逆漢水向西去往金州祭祖,而大娘一行和韋扶風生母,已然先他抵達金州。

  韋扶風抵達金州,第一件事依然是巡視扶風軍,當巡視到北城門,見到兵馬使王磊。

  城門上,韋扶風手扶垛口,望向北方的天空,周遭十幾位將士恭敬肅立。

  隨著韋扶風統治日久,治下的歸屬心也日漸的理所當然。

  韋扶風拍一下垛口,半轉身道:“北城門最重要,容不得絲毫大意,王磊,本軍知道有人罵了你,你受委屈了。”

  王磊恭敬道:“屬下不委屈,那日是有人喝醉了酒,發瘋胡言。”

  韋扶風冷道:“無有刺史軍令,出城必須盤查,無端鬧事,辱罵扶風軍,你當本軍不惱嗎?”

  “大人,那人畢竟與大人同宗,大人若是追究,招惹詬病。”王磊息事寧人道。

  “同宗,本軍也想倚重他們,可惜多是不知所謂的酒囊飯袋。”韋扶風譏諷道。

  王磊隻能默然,不過心裏舒服很多。

  又聽韋扶風道:“凡是罵過扶風軍的同宗,日後外敵來襲,都會來到北城門為韋氏盡力,既然有膽量,本軍給他們建功的機會。”

  將士們肅然,心知大人是要正大光明的報複。

  現在念著同宗不好撕破臉,但外敵來襲之時,若是臨陣不前會是死罪,被殺理所應當。

  韋扶風安撫軍心之後,繼續去往東城門巡視,在東城門與將士們一起用飯,之後去往西城縣衙。

  九娘正在陪伴大娘,韋扶風拜見大娘和娘親請安。

  九娘曾經要求,獨自等候大娘同往金州,以盡媳婦本分。

  但韋扶風說相聚的時候少,他北上之後又會分別很久,想讓九娘伴隨。

  九娘抉擇跟隨了韋扶風,但她知會母親,請母親為她解釋一下。

  李驥夫人登門會見大娘的時候,言說心急九娘有孕,催促九娘跟隨韋扶風離開。

  韋扶風見過兩位母親,又去大堂召集官吏,象征性的過問一番公事,去了後宅洗浴休息。

  巡視,安撫,事實上更耗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