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閨友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2      字數:3140
  衡王妃愉悅淺笑,與雪柔又說了幾句就離開它往。

  李雪柔送到門外,兩個隨侍美婢一齊恭喜道:“恭賀公主殿下。”

  李雪柔淡然點頭,轉身回去了閨房。

  入房後,一名美婢不解問道:“公主殿下獲得賜封和賜婚,似乎不悅。”

  李雪柔坐在繡椅上,輕語:“獲封公主未必是好事,宗室縣主,扶風侯能夠接受,公主之尊就未必了,而且陛下賜封公主,分明是當我是一顆棋子。”

  “奴婢覺得,獲封公主是好事。”美婢辯駁道。

  雪柔淺笑不語,內心裏暗歎:“公主有什麽用,離開長安隻怕還不如縣令女兒金貴,那位扶風侯或許心生忌憚,敬而遠之。”

  皇後回信的三日,宗正寺使人來,接走李雪柔。

  依照禮儀獲得正式冊封,發給聖旨,多枚印信,儀仗和公主衣物,置立公主府官署,事實上是虛置。

  回到衡王府,次日一早,李雪柔使人去李磎府宅,接九娘過來說話。

  九娘被接來了衡王府,李雪柔得報,親自去了院門迎接。

  兩女相見,李雪柔發現九娘略顯憔悴。

  九娘嬌容平靜,恭敬禮道:“拜見公主殿下,九娘恭賀姐姐。”

  李雪柔玉手扶了九娘,柔和道:“妹妹房裏說話。”

  一起進入閨房,李雪柔打發了所有人,與九娘斜對坐了。

  李雪柔看著九娘,柔和道:“陛下賜婚扶風侯的事情,妹妹應該知道了。”

  九娘平靜點頭,李雪柔輕語:“於理而言,姐姐愧對妹妹。”

  九娘輕語:“姐姐言過了,我與扶風侯沒有了關係。”

  “妹妹真的不在意嗎?”李雪柔詫異道。

  九娘點頭,輕語:“扶風侯原本是十四娘的姻緣,二伯父強行讓我與十四娘一起,事實上,娘和我並不情願。”

  李雪柔點頭,九娘又道:“我與姐姐友好,並不在意姐姐與扶風侯的賜婚,隻是我不明白,姐姐為什麽中意扶風侯?我聽娘說,衡王妃主動向皇後娘娘請求賜婚。”

  李雪柔朱唇苦笑,反問道:“妹妹為什麽不喜歡扶風侯?”

  九娘遲疑一下,道:“我不喜蠻橫無禮之人。”

  李雪柔輕語:“姐姐知道妹妹喜歡才華之士,事實上,真正的才華之士很少,多數屬於華而不實的懦夫,長安城讀書人很多,能夠威武不屈的很少。”

  九娘默然,李雪柔又道:“不要覺得姐姐偏激,當年黃巢之亂,姐姐見過太多的勳貴和官員,為了逃命拋妻棄女,知人知麵不知心,隻有大難臨頭之時,才能夠看出那個是俠骨柔腸的勇士。”

  “姐姐就覺得扶風侯,俠骨柔腸的勇士?”九娘語氣質問。

  李雪柔苦笑,道:“勇士之說,分歧頗多,妹妹問姐姐為什麽中意扶風侯,其實不能說是中意,而是無奈,再過兩個月姐姐十九,而願意娶了姐姐的勳貴很少。”

  九娘輕哦,李雪柔又道:“姐姐那日見過扶風侯,過後又與十四娘說話,十四娘說她曾經想去曲池,扶風侯特意抽空陪她去遊曲池,過後又修繕曲池。”

  “曲池是奉旨修繕。”九娘說道。

  聽了九娘的天真回應,李雪柔搖頭,道:“陛下自家的宮殿都無力修繕,那有心思想及曲池修繕,明顯是扶風侯自請。”

  九娘默然,李雪柔又輕語:“姐姐抉擇扶風侯的一個主因,渴望獲得保護。”

  九娘神情詫異的看了李雪柔,不解李雪柔有什麽可憂懼的,問道:“姐姐莫非遭遇了什麽危機?”

  李雪柔搖頭,道:“目前沒有危機,但長安城發生了多次兵禍,聽說長安之外的鳳翔節度使,宣武軍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的勢力越來越大,長安城宛如戰國時期的帝王孤城,處於風雨飄搖。”

  “朝廷也是有數萬大軍。”九娘緊張道。

  李雪柔搖頭,道:“數萬烏合之眾,以前朝廷大軍討伐河東,據說河東的一千軍力,擊潰了朝廷的一萬軍力,也隻有扶風軍讓河東軍吃了虧,還能安然離開河東。”

  九娘嬌容微變的默然,李雪柔又道:“妹妹,扶風侯絕非莽撞之人,否則不可能在河東安然無恙,姐姐覺得,扶風軍砸門和衝撞大明宮,必然有著深意。”

  “什麽深意?”九娘問道。

  “衝撞大明宮可能是泄憤,砸門是為了保護李府,避免李府被陛下遷怒。”李雪柔回答。

  九娘愣怔看了李雪柔,有種匪夷所思的感覺。

  李雪柔又道:“為泄憤衝撞大明宮,說明扶風侯很在意與李府的姻緣,但又顧慮陛下遷怒李府,若是扶風侯真的有心報複李府,那就不僅是砸門,最少衝入府內打殘了很多人。”

  九娘扭頭,輕語:“姐姐賜婚扶風侯,自然為他說話。”

  李雪柔苦笑,道:“妹妹不願聽,姐姐還是說一下,扶風侯的軍力撤離長安城,可能預示著不祥,姐姐有了擔心,想要離開長安城避難。”

  “避難?”九娘意外訝道。

  雪柔點頭道:“長安已非善地,四方矚目,或許發生兵禍不遠。”

  “姐姐要去川南嗎?川南蠻夷之地,隻怕更不安寧。”九娘反駁道。

  “川南是蠻夷之地,但妹妹想一下,自安史之亂以來,每次長安發生兵禍,皇帝陛下的出巡為何都是巴蜀。”李雪柔輕語。

  九娘微怔,道:“皇帝陛下出巡是去了西川成都,川南距離成都很遠。”

  “川南距離成都很遠,但屬於巴蜀地域,川南是蠻夷之地,但蠻夷的勢力,相比中原和關內的藩鎮弱勢很多,當下中原和淮南亂戰,造成大量流民逃亡巴蜀求生。”李雪柔說道。

  九娘搖頭,道:“那些事情,與我們沒有關係。”

  李雪柔輕語:“目前是沒有關係,姐姐的心思簡單,想在川南尋一個安身之處,日後能夠那裏安生那裏去,姐姐希望長安城永遠太平。”

  九娘默然,李雪柔又輕語:“扶風侯原是妹妹的姻緣,雖說出了變故,若是妹妹喜歡扶風侯,依然還是扶風侯的正妻,姐姐願與妹妹平坐。”

  九娘忙搖頭,道:“姐姐莫說胡話,我真的不喜扶風侯。”

  李雪柔張口,九娘又急道:“姐姐,我說的是真心話,若是在意扶風侯,我豈能來見姐姐。”

  雪柔輕語:“姐姐說的也是真心話,姐姐的意思,妹妹找不到稱心的才華之士,可以給姐姐去信,姐姐認可你是扶風侯正妻。”

  九娘欲言又止,苦笑道:“謝姐姐好意,我記下了。”

  李雪柔感傷輕語:“姐姐過幾日離開長安城,與妹妹一別或許很難再見,姐姐奉勸妹妹幾句,不要執意的看重勳貴官宦出身,亂世之中,那沒有太大意義。”

  九娘點頭,嬌容流露傷感,她性情文靜,同齡交往中,隻有李雪柔這一位親密閨友,聽了很難再見之言,內心黯然不舍。

  ......

  九娘回到家中,被母親喚去詢問,九娘知道母親,對於雪柔賜婚扶風侯的事情不喜,照實轉言了雪柔的解釋。

  李驥夫人聽了搖頭,說道:“雪柔有心計,她不該與你做對。”

  “雪柔姐姐未與女兒做對,她確實很難抉擇郎君,雪柔姐姐出嫁扶風侯,能夠關照十四娘。”九娘說道。

  李驥夫人陰沉臉色不語,九娘不解問道:“娘,你說過不喜扶風侯的姻緣?”

  李驥夫人無奈,內心苦楚無法言說。

  自從扶風軍砸門之後,往日親近的勳貴或官員夫人明顯疏遠,她主動去拜訪,打算托媒給女兒找婆家,那知道有的婉轉推托,有的支支吾吾。

  李驥夫人追問,才知道懼怕日後遭到扶風侯報複,一旦結親有可能埋下禍患,經曆過兵禍的長安人心,最怕惹了手握兵權的殘暴武將。

  李驥夫人苦楚的另一件事情,丈夫對她愛答不理,每日早出晚歸的在外聽曲遊蕩,明顯的意誌消沉。

  李驥夫人讓女兒離開,心想過段時日,扶風軍砸門的惡劣影響應該能夠淡了,丈夫也能夠擺脫失意,恢複去往涪州之前的京官心態。

  ......

  景福元年三月末,被賜封為江城公主的李雪柔,啟程離開長安城,在一百神策軍的護送下奔去漢中興元府。

  離開長安城一日,忽然轉向東南去往武關道。

  隨護的一百神策軍,來自衡王統領不久的軍力,向上稟告歸屬公主府一百,歸屬的一百軍力都是麻衣長槍兵。

  歸屬衡王的兩千軍力,基本上宛如團練兵的烏合之眾。

  皇帝接納杜讓能的建議,用意借重諸王財力,提高長安城軍力武備和部分給養。

  賜封公主,依照大唐禮製,公主能夠開府。

  李雪柔獲得冊封公主的聖旨金印,還有一係列文武官印,從七品的公主令,從八品的公主丞,正九品的錄事,正九品和從九品的校尉。

  公主府的官職,李雪柔隻任職兩個從九品的校尉,就是歸屬過來的兩個隊正。

  其它官職,衡王妃曾經舉薦過家奴,被李雪柔婉拒,理由是那些官職,最好讓扶風侯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