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戰後(上)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2      字數:3207
  五伯父率軍回到西城縣城,東城門已然恢複出入,城樓上士兵林立整齊。

  入城後,看見的是忙碌施工景象,數不清的民夫在挖溝渠。

  原來經曆過城中積水之患,改城計劃做了進一步修改,決定在城中開挖一條河流,一是利於排洪,二是行商,三是排汙。

  另外還會修築羅城,一麵瀕臨漢江碼頭。

  大工程呀,五伯父暗自感歎,他其實不讚成大肆擴建城池,認為過於耗用人力物力,城池太大,也不利於守禦。

  “五伯父。”韋良走觀中,忽聽見熟悉喊喚,他急扭頭,看見一處施工的溝旁,笑吟吟的站立著韋扶風。

  “你小子。”韋良發自內心喜悅,大步走了過去。

  “拜見五伯父,伯父辛苦。”韋扶風迎前見禮道。

  韋良伸手親昵的拍了韋扶風肩頭,感慨道:“你小子也是辛苦。”

  韋扶風一笑,道:“五伯父快去州衙吧,祖父大人使人問了多次。”

  “好。”韋良點頭,轉身大步走了。

  韋扶風望送了五伯父和很多金城軍,之後離開去了縣衙休息。

  事實上,韋扶風是故意來了東城門等候五伯父,好感需要不斷的親近積累,而他沒有在城外迎接,自然是不想落了做作。

  ......

  韋良當然不知道韋扶風耍了善意心機,以為韋扶風是在督工,他心情愉悅的抵達州衙,進入拜見父親大人。

  在二堂見到了父親,二哥韋安也在,還有五位商州出身的心腹將官,都在坐著說話。

  韋良一進來,五位商州出身的將官,不約而同的整齊站起。

  “孩兒拜見父親大人,拜見二哥,諸位請坐。”韋良忙一一見禮回應。

  “好,老五你回來就好,為父就等著你呢,坐吧。”祖父愉悅說道。

  韋良點頭,走去二哥對麵的客位坐了。

  祖父看著韋良,溫和道:“在外轉戰奔波,奪取了均州和房州,你辛苦了。”

  “孩兒辛苦是應該的。”韋良恭敬回答。

  “房州哪裏,你怎麽安排的?”祖父問道。

  “房州隻是占據了房陵縣,孩兒急於回師金州,留守了三千均州兵,另外使人去了商州接八弟,讓八弟接任房州刺史。”韋良回答。

  祖父輕哦,對麵的韋安忽道:“房州刺史的任用,五弟應該問過父親大人才是。”

  韋良扭頭,道:“軍情緊急,吾不知道楊守亮近期撤軍,而房州必須有一位值得信任,又有為官經驗的人接管安撫,吾隻能想到八弟。”

  韋安皺眉,祖父道:“老八性情謹慎,老成,任職房州刺史合適,就他了。”

  一錘定音,不需再說,氣氛一頓後,祖父又看了韋良,道:“為父打算舉薦你為金州,均州和房州的節度使,上請朝廷置立。”

  啊?滿堂意外愕然。

  韋良一滯,忙道:“孩兒豈能在父親大人之上,應該父親大人為節度使。”

  祖父搖頭,道:“為父坐困愁城,並無建樹,若是上請節度使,必然被朝廷反駁,亂世之中,討逆的軍功最大,為父能夠理直氣壯的為你論功請置。”

  韋良搖頭道:“兒子覺得不妥。”

  祖父說道:“你奪取均州和房州,又迫退楊守亮的進襲,軍功卓著,荊南節度使成汭不過一毛賊,朝廷都能夠承認為節度使,你以討逆軍功上位,朝廷若是不準,那就是朝廷理虧。”

  韋良想一下,道:“為大局,孩兒可以任職,請父親大人任職節度副使總管一切。”

  祖父微笑道:“朝廷給予為父的金商都防禦使大印,可不能輕棄,兩套官署,能夠安置多一些官職,這些與我們出生入死的將士,我們必須回報他們,讓他們獲得朝廷認可的武官仕途。”

  韋良恍然點頭,他身為金城軍使,明白其中的好處,就是賦予官職等同於犒賞,變相的節省了很多財力付出,

  將士們獲得正統武官資格,在心理上也會歡天喜地,實為雙贏。

  祖父又道:“另外,為父不想失去商州官職,我們早晚要奪取商州歸治。”

  韋良點頭,繼而道:“父親大人,均州和房州不容有失,孩兒應當即刻率軍返回鎮守。”

  祖父點頭道:“嗯,你去吧,有大事,為父及時的與你溝通。”

  韋良又看了五個將官一下,扭頭道:“父親大人,均州和房州哪裏的州職武官,孩兒不好在金城軍裏提拔,顧慮引起軍心不滿,請父親大人舉薦幾位親信過去任職。”

  祖父微怔,看向了五個將官,道:“你們都隨韋良去吧,記住了,不可懈怠守禦,不可作惡引發地方仇視,要為本軍的長遠統治著想,為你們的長久富貴守法做事,做的好,本軍不吝重賞,做的不好,本軍會殺人。”

  五個將官已然起身,聽訓後一齊恭敬軍禮:“諾!”

  韋良帶著五個商州出身的將官走了,事實上他與這些將官都認識,原本就是在一起廝混的遊俠刁民,甚至一起販過私鹽。

  金城軍再次開拔回去房州,途中,韋良單獨喚了一個將官說話,道:“王林,有個小事你做一下。”

  “大人請吩咐。”將官王林恭敬回答,原本在一起嘻嘻哈哈,如今地位太過懸殊,舊日夥伴即將成為尊貴的節度使。

  “到了房州,要不留痕跡的告訴老八,他的二兄曾經在大人麵前,認為他來任房州刺史不妥。”韋良淡然吩咐。

  王林遲疑一下,低聲道:“大人,過去的事情,兄弟之間還是和睦為好。”

  “老子在外玩命運貨,家裏人飽飯都沒有,他老二一家人穿新吃肉,肚滿腸肥,你說我能不怨嗎?”韋良陰聲道。

  王林苦笑點頭,他是不想摻和了大人們的兄弟嫌隙,但如今的韋五郎統帥大軍,他也隻能聽從韋良的吩咐做事。

  據他所知,在洛南縣做胥吏的韋八郎,與韋二郎的關係還算和睦,主要是韋八郎大小是個獨立自養的小吏。

  “我問你,城池被圍之後,老二做了什麽?上城樓督戰了嗎?”韋良又問道。

  王林搖頭道:“沒有,大軍圍城之後,韋二老爺病了,什麽也沒做,倒是韋十老爺的扶風公子好生厲害,一直在城樓坐鎮,城樓上的將士唯命是從,士氣如虹,讓屬下好生意外。”

  韋良點頭,冷笑道:“關鍵時刻膽小如鼠,什麽都不做還想得好處,他也就是命好。”

  王林默然,卻是不敢再多言,挑撥兄弟不和,韋良聽了未必會有好感。

  ......

  韋良走後,祖父立刻書寫奏折,為韋良彰顯軍功的同時,也陳述惡劣天氣,漢江洪峰泛濫,造成楊守亮軍無法久駐。

  又言金州農事遭到嚴重破壞,軍民無法麵對生計,隻能指望均州和房州所出救命,請置三州節度使.

  如果朝廷能夠置立節度使,金州方有能力,在今年繼續為朝廷納貢。

  書完又斟酌一番,使出快馬送去了長安城。

  ......

  大明宮,延英殿內。

  昭宗無語的看著金州刺史的上書,內心無奈的有著悔意,覺得不該過於偏向觀望,應當適時出兵,如今金州之圍自解,朝廷反而有著理虧之嫌。

  “金州之事,卿等怎麽看?”昭宗抬頭問四位宰相。

  “臣以為,均州和房州隸屬忠義軍治下,而忠義軍一向尊崇朝廷,不宜另置節度使。”崔紹緯先說話道。

  昭宗看向杜讓能,問道:“杜卿怎麽看?”

  杜讓能起禮道:“據臣所知,均州和房州雖然隸屬忠義軍治下,事實上不遵忠義軍號令,此次均房二州聯軍進犯金州,忠義軍沒有出兵製止,有違職守,而均州和房州是金城軍使討逆而占,論功朝廷應該給予認可。”

  “淮南正在亂戰,宣武軍也威脅忠義軍,忠義軍自然不能抽出兵力西顧。”崔紹緯駁說道。

  “崔大人也知道忠義軍不能西顧,那有請崔大人做為朝廷欽使,親去均州和房州,代表朝廷命令金城軍退出均州房州。”杜讓能冷道,語氣隱含譏諷。

  崔紹緯啞然,杜讓能又道:“忠義軍的原本曾經是逆賊,而金城軍是陛下親封的軍力,如果朝廷舍親就逆,那後果是什麽?”

  崔紹緯欲言又止,但還是脫口道:“金州之事存在蹊蹺,金城軍進占均州之時,向朝廷請任均州刺史,分明是欺君。”

  “兩軍交戰,不隻是實力對抗,還有師出有名之爭,金州刺史請罷均州刺史另任,讓敵人變成逆賊,自己變成大義的一方,若是朝廷的任官無用,那些逆匪出身的賊寇,為什麽爭搶著請求朝廷給予官位。”杜讓能冷道,他對崔紹緯的無知很是厭惡,以前就曾極力反對他的出兵主張。

  昭宗不想讓宰相們繼續爭執,開口道:“杜卿讚成置立節度使?”

  “臣不想讚成,均州和房州一旦歸屬金州治下,必然存在坐大的後患,隻是相比之下,金州比華商節度和鳳翔節度,值得朝廷信用,或許能夠牽製了東麵與西麵的藩鎮軍力。”杜讓能回答。

  昭宗默然不語,在他心裏,覺得韋氏坐大比軍將出身的藩鎮節度使可怕,但此事非常的棘手。

  正如杜讓能所言,朝廷就是否決,金城軍也不會退離均州和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