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祖父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1      字數:3184
  韋扶風的祖父就不成了,才學遠不如兄長,年輕時做過很多營生討活。

  韋昭度成為朝廷實權官員,二十年前給兄弟弄了個鄧縣縣尉。

  鄧縣在山南東道的鄧州(南陽盆地),韋扶風的祖父任職數年,突發黃巢之禍,避禍離職的跑回了京兆府。

  黃巢軍覆滅之後,韋扶風祖父又任職商州長史,在商州做官近十年。

  韋扶風的父親,曾經被韋昭度任職為扶風縣主薄。

  隻是鳳翔府一帶局勢複雜,鳳翔節度使走馬燈的更換,韋扶風父親又不擅長經營勢力,就是個拿官俸的擺設。

  黃巢之禍平息,唐僖宗自西川返回長安,途徑鳳翔府遭到節度使李昌符反叛攻擊。

  隨駕神策軍指揮使宋文通勇猛護駕,擊殺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因功任職鳳翔節度使,賜名李茂貞。

  李茂貞任職鳳翔節度使之後,大肆排斥地方異己。

  本是擺設的韋扶風父親被威脅,不得不保命為上,辭官離開扶風縣,帶著一家人抵達商州定居。

  韋扶風被稱為十七公子,出於大家族的排序。

  他隻有一個親兄長韋雲卿,大娘所出的嫡子,年齡二十歲,還有一個出嫁的姐姐和兩個妹妹。

  韋扶風十一歲,請求離開了娘親獨居,姐姐在家時,常常親近的照顧他,他與兄長的關係一般,平日裏各行其事。

  事實上,韋扶風在府內給人的印象,就是孤僻二字。

  韋扶風能夠獲得小院獨居,是大娘為他爭取的。

  親娘是大娘的陪嫁通房,主奴二人非常的親近,比親姐妹還要親,一直是居住在一起。

  長史府很大,韋扶風又居住在最外,去往祖父的書房走了數百米。

  抵達時,看見福總管和十四叔,事實上是七叔。

  十四叔二十二歲,身材魁梧,劍眉虎目,身穿皮帶束腰的武生衣褲,英氣勃勃。

  祖父七個兒子,隻有老七正經八板的習武。

  韋扶風與十四叔接觸不多,看過十四叔演武。

  隻是遇上了老馮之後,韋扶風對於十四叔的武藝評價四個字,繡花枕頭。

  另外,兩年前,韋扶風經曆過十四叔成婚,娶了商州大戶的女兒,隻是十四嬸娘,出了名的母老虎。

  英武的十四叔在老婆麵前,宛如老鼠見貓,怕老婆都成了府內家奴的一大談資。

  好在那位母老虎嬸娘,幾乎常居娘家,也就逢年過節來到夫家露臉,十四叔成婚之後,也很少回來長史府。

  “十七公子,您可回來了。”一見麵,福總管就神情堆笑的,微傾身的親切說話。

  韋扶風聽了頗不習慣,以往的福總管與他說話,一向是流露輕視姿態,可以說韋扶風毅然出走巴蜀,多少有福總管的輕視原因。

  韋扶風平靜的點頭,起禮對十四叔拜道:“十四叔。”

  “嗯,扶風,聽說你去西川見過了韋昭度伯父。”十四叔直白說道。

  韋扶風微怔,問道:“十四叔如何知道?”

  “伯父的來信,很長時日了。”十四叔回答。

  韋扶風點頭,伯祖給自家兄弟書信很正常,忽福總管道:“大人在等候十七公子,公子快進去吧。”

  韋扶風點頭,邁步走去了書房門,十四叔和福總管也跟隨進了書房。

  走進書房,韋扶風看見一位頭戴紗帽,身穿圓領袍衣,麵如滿月,花白胡須的男人坐在書案後,書案旁侍立兩個青衣小童。

  韋扶風走前,駐足起禮,恭敬拜道:“孫兒扶風,拜見祖父大人。”

  “好,年餘不見,你成熟很多,長大了。”案後的祖父溫和回應。

  “孫兒謝祖父嘉許。”韋扶風恭敬回應。

  “嗯,你很有勇氣,你的伯祖來信誇讚於你,說你有膽有識,當得韋氏的後起之秀,還特意為你向李磎大人書信聯姻,李磎大人府上已然應親,就等候你的歸來。”祖父微笑說道。

  韋扶風的神情流露愕然,祖父的話語完全脫離了他的預想,韋昭度誇讚了他,可能嗎?還為他向李溪大人提親,為什麽?

  “祖父,孫兒見過了伯祖大人,隻是祖父之言,孫兒不懂。”韋扶風不解回應。

  祖父笑了,道:“簡單,你的伯祖通過提親,變通的向李磎大人舉薦了你,李磎大人是吏部侍郎,能夠為你安置地方官位。”

  韋扶風聽的無語,這算什麽事?若是以前他會驚喜,心生對於未來的憧憬渴望,但如今,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耳聽祖父又道:“李磎大人與你的伯祖,在朝廷裏一向交好,他們都是同一時期的進士,你的伯祖遠離朝廷在外,需要維持朝廷裏的事情,借由向李磎大人提親,主要是加深與李磎大人的親近,李磎大人沒有拒絕,說明與你的伯祖情誼依舊。”

  韋扶風聽了更是無語,他的姻緣,竟然成了官場高官們的默契試金石。

  吏部侍郎李磎拒絕親事,意味與韋昭度有了疏遠,李磎答應提親,表示與韋昭度還是同一陣營。

  韋昭度在西川行事欠妥,對於朝廷內的爭權奪勢倒是擅長,人在西川,一顆心卻是在了長安,韋扶風暗自腹誹。

  耳聽祖父又問道:“扶風,你在西川,與伯祖說了什麽?”

  韋扶風拋開雜思,恭敬的做了述說,最後道:“孫兒年少莽撞,不該對伯祖失敬。”

  祖父聽了皺眉,問道:“這麽說,西川的形勢,對於你的伯祖非常不利。”

  “是,王建獲得朝廷任職之後,即率軍四下征戰,已然占據西川大半州域,擁有了五六萬大軍,而伯祖一直屯兵成都圍困,手中兵力逐日減少,直屬僅有千兵,士氣也低迷不振。”韋扶風回答。

  祖父默然,過了一會兒,說道:“你的伯祖為你提親,看來是想抽身離開西川。”

  韋扶風微怔,道:“伯祖的意思,莫非是想讓李磎大人向陛下進言?”

  祖父點頭,道:“形勢雖然不利,你的伯祖不能主動請求退離西川,否則承擔很大的罪過。”

  韋扶風聽了不予苟同,暗道:“再拖下去,隻怕更是誤人誤己的後果,還不如盡早上書告訴皇帝實情,坦誠請罪,通過他人進言,皇帝很難做出正確的抉擇。”

  想歸想,韋扶風不會當著祖父,明言指責伯祖的行事,祖父隻是一位無權的地方長史,威望學識遠不如伯祖出名。

  “扶風,你十四叔要去長安入神策軍。”祖父忽然轉了話題。

  韋扶風一怔,扭頭看向十四叔。

  十四叔回視,說道:“扶風,叔如今是龍武軍將士,校尉隊副。”

  韋扶風反應平淡的點頭,十四叔的神情立時不悅,挑眉道:“你小子不會恭賀嗎?”

  韋扶風正容道:“河東戰事即將發生,侄兒不願十四叔入神策軍。”

  “什麽話?正因為即將討逆河東,才是男兒建功之機。”十四叔立刻激昂反駁。

  “戰勝了是建功,敗了呢?”韋扶風平靜回應。

  “怎麽可能敗?你小子知不知道,河東李克用不久前被大敗一次,如今龜縮在太原,朝廷是聯合了很多藩鎮節度使討逆,李克用必定覆滅。”十四叔抬手點指說著。

  韋扶風輕搖頭,道:“侄兒覺得,十四叔還是不要去,河東之軍是猛虎,朝廷出兵討逆是為引火燒身。”

  “你,簡直豈有此理。”十四叔氣惱的點指韋扶風。

  韋扶風起禮道:“十四叔是侄兒至親,所以侄兒多言冒犯,請十四叔見諒。”

  “你小子懂什麽,河東軍就算是猛虎,他也架不住四麵八方的群狼。”十四叔氣惱反駁。

  韋扶風無語,不願與長輩爭執下去。

  忽祖父說道:“扶風,你不看好討逆河東,為什麽?”

  韋扶風看了祖父,回答:“祖父,孫兒認為朝廷討逆河東,無論勝敗,都是大虧之事,河東節度使有過兩次勤王大功,也一向尊崇大唐皇帝,陛下不應該落井下石。”

  祖父道:“你說的隻是不該有損大義,太原乃是太祖龍興之地的北都,皇帝陛下出兵合乎情理。”

  “就算是合乎情理,也會有損朝廷的大義地位,最終就算李克用覆滅,朝廷也會麵對諸多藩鎮的爭奪戰利。

  祖父認為,朝廷有能力占有河東嗎?那些藩鎮情願河東歸屬朝廷嗎?隻怕李克用覆滅之後,接下來就是朝廷軍力的覆滅。”韋扶風駁說道。

  “你是強詞奪理,朝廷大軍攻占的地域,自然歸屬朝廷。”十四叔反駁道。

  “十四叔,商州也是大唐天下的一部分,可為什麽朝廷無法掌控。

  不要指望了藩鎮講道理,藩鎮的節度使們非常明白,朝廷今日覆滅李克用,明日就會向他們揮舞屠刀。

  所以這一次朝廷討伐李克用,後果隻能是得不償失。”韋扶風辯駁。

  十四叔張張嘴,忽一擺手道:“某說不過你,某已然入了神策軍。”

  “十四叔,入軍不一定要去參戰,侄兒建議十四叔謊稱自馬上摔下。”韋扶風說道。

  “你?你怎麽讓我做那種丟人的糗事。”十四叔瞪眼看著韋扶風,難以置信的說道。

  “必敗之局,何必參與。”韋扶風平靜道。

  “朝廷有十萬大軍,不是你說的那般不堪。”十四叔惱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