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東山再起(1)
作者:當年明月      更新:2022-05-12 06:32      字數:4839
  仇恨

  一百一十九年前,寧王朱權遇到了前來拜會他的燕王朱棣,由於一時大意,這位所有皇子中最為善戰的仁兄上了哥哥的當,被綁票到了北京,幫著打天下靖難。

  為了讓寧王賣命,朱棣還許諾,一旦成功取得天下,就來個中分,大家一人一半。

  當然了,事後他很自然地把這件事情忘得幹幹淨淨了,寧王沒有計較,隻是要求去杭州,過幾天舒服日子,他不許。寧王還是不計較,希望能去武昌,他不許。

  最後他下令寧王去南昌。寧王沒有反抗,沒有非議,收拾東西乖乖地去了。

  寧王不是沒有脾氣的,隻是他十分清楚,發脾氣或是抗議沒有任何用處,因為他沒有講條件的實力。

  但他的憤怒是無法平息的,他囑咐子子孫孫,不要忘記自己曾經受過的恥辱。

  仇恨的種子代代相傳,終於在這個時刻開花結果,而將其化為果實的那個人,叫做朱宸濠。

  朱宸濠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作為寧王的子孫,他繼承了祖先的仇恨和好勇鬥狠的性格,同時也看透了朱厚照不是一個安心做皇帝的人,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考量,他決定采取行動。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沒兵。

  因為燕王朱棣本人是造反起家,特別防備藩王們起兵造反,所以他當皇帝的時候實行了大裁軍,當然了,裁的都是藩王的護衛。

  到了朱宸濠這裏,幾乎就是個光杆司令,一批下人親軍,還有一堆破槍爛刀,這就是他的全部家當,抓個小偷都還夠嗆,想要造反?那也真是太逗了。

  請示招兵也不可能,那相當於是在額頭上寫明“造反”兩個字,無奈之下,他想起了中華文化中一條古老的智慧法則——走後門。

  他的第一個後門就是劉瑾,送了一大堆錢後,請求恢複護衛,劉公公大筆一揮,給他批了。朱宸濠高興得不行。

  可惜過了沒多久,劉公公就被剮了,接任的人沒收過好處不買賬,大筆一揮,又把他的護衛給裁了。

  朱宸濠連眼淚都哭不出來,這錢算是白送了,他一邊咒罵那些收錢不辦事的惡人,一邊繼續籌錢送禮。這次他的目標是錢寧。

  錢寧和清廉這兩個字簡直就是不共戴天,他二話不說就收下了,還明白地表示,如果有什麽困難,兄弟你隻管開口。

  在他的幫助下,寧王的護衛再次建立,他又有了招兵的指標。可他發現,光憑這些兵還不夠,思前慮後,他居然產生了一個天才的構想——招聘。

  他招聘的範圍主要包括:強盜、小偷、水賊、流氓地痞、社會閑散人員等等,反正一句話——影響社會和諧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學曆不限,性別不限、年齡不限,能鬧事就行。

  這些被招聘來的各犯罪團夥頭目的名字也很有特點,比如什麽淩十一、吳十三,和當年的貧農朱八八,走私犯張九四一對比,就知道這都是些什麽貨色。

  這種兵匪一體的模式也決定了他手下部隊的作戰方式——邊打邊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由於長期從事特殊職業,他們早已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

  甭管怎麽七拚八湊,反正人是湊得差不多了,就這麽著吧。

  除了兵力外,朱宸濠遇到的另一個難題是關係,要想好好地成功地造反,必須有一個良好的關係網,於是他利用當時的江西駐京衙門(相當於江西省駐京辦事處)結交了很多大臣,並且廣拉關係,四處請人吃吃喝喝,聲勢很大。

  朝中大臣對他的這一舉動都有所察覺,也有人上書報警,但奇怪的是,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卻對此不聞不問。

  原因很簡單,楊廷和收了朱宸濠的錢。

  請諸位不要吃驚,這在史料上是有記載的,朱宸濠先生花錢拉關係,對這位第一把手當然不會放過,好吃好住,搞好娛樂,楊廷和先生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當然了,楊廷和並不支持、也不知道朱宸濠決心造反,他認為這個人不過想拉拉關係而已。當時的物價已經漲了,可是工資沒有漲,所以楊廷和兄似乎認為收點黑錢也不是啥新鮮事。

  生活是艱難的,工資是不夠的,當時另一位重臣忠臣楊一清也幹過額外創收的事情,不過他主要是幫人寫字和墓誌銘,再收人家的潤筆費,也算是按勞取酬,生財有道。

  無論如何,朱宸濠靠著錢財鋪路,打開了關係網,為自己即將開創的事業奠定了基礎。從當時的時局看,朱厚照本人不太願意做皇帝,奸臣小人如錢寧、江彬等人也十分猖獗,文官集團似乎也對朱厚照失望了。

  而自己不但占據了地利,還有人在朝中接應,勝利應該很有把握。

  於是他終於下定決心,決心打破和平的環境,決心用無數無辜百姓和士兵的性命去實現他的野心,從後來的事情發展看,他確實有可能成功,隻是要實現這個“成功”,還要加上一個假設條件:

  如果沒有王守仁。

  東山再起

  悟道之後的王守仁老老實實地在山區耕了兩年地,在耕地期間,他發展了自己的哲學,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山區哲學家,當時貴州教育局的官員們經常請他去講課,還有人專門從湖南跑來聽他的課。

  可這些並未改變他的環境,直到劉瑾的死亡。

  王守仁終於等到了出頭的一天,正德五年(1510),他被任命為廬陵知縣,即將上路赴任。

  整整三年,這是王守仁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三年,在這裏,他獲知了秘密的答案,也擁有了無盡的力量和智慧。

  他向這個給他一生最重要啟示的地方投下了最後一瞥,然後跨過重重山隘,走出了關口,重見天日。

  再起之時,天下已無人可與匹敵。

  王所長變成了王縣令,終於可以大張旗鼓地幹活了,可剛過了七個月,他就奉命去南京報到,成為了刑部主事。刑部的椅子沒有坐熱,他又被調到了北京,這次是吏部主事,然後是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鴻臚寺卿。

  而到了正德十一年(1516),他竟然當上都察院高級長官左僉都禦史,奉命巡撫江西南部。

  翻身了,這回徹底翻身了,短短六年,他從沒有品的編外人員一晃成為了三品大員,實在是官場上的奇跡。

  可是官場上是不存在奇跡的,他能夠在仕途上如此順利,是因為有兩個人在暗中支持他。

  這兩人一個是楊一清,另一個是兵部尚書王瓊。

  楊一清曾經見過王守仁,多年江湖滾打的經驗告訴他,這個人是難得的奇才,是可以挑大梁的,所以他對此人一直十分關注,刻意提拔。

  而另一個王瓊就更有意思了,這個人名聲很差,擅長拍馬屁,拉關係,他和錢寧、江彬的關係都很好(錢寧和江彬是死對頭),常常為正人君子所不齒。

  然而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壞人拍馬屁是為了做壞事,好人拍馬屁是為了幹實事。所以在王瓊那裏,馬屁隻是一種技術手段,和人品問題沒有關係。

  王瓊掌管了兵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大權,頒布了很多有利於國家的政策,並廢除了許多不合理的製度,而他每次提出建議,總是能夠獲得批準。

  因為管事的錢寧和江彬都是他的哥們,兄弟的奏折自然是第一時間簽字蓋章的。

  而他第一次看到王守仁的時候,就用一句話表達了自己的感想:

  “若用此人,可保天下太平!”

  他充分運用了權力,破天荒地連續破格提拔王守仁,不理會別人的嘲諷和猜測,因為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正確的。

  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王守仁正式到達江西,開始履行巡撫的職責。可到了這裏他才發現,情況和想象的有很大不同。

  原來王瓊任命他的時候,私下說是安排下基層鍛煉,轉轉就行了,然而王守仁到地方一看,才發現他的轄區當時正盛產一種特產——土匪。

  王守仁終於醒悟了,臨走時王瓊那老奸巨猾的麵孔和奇怪的笑容立刻浮現在他的眼前。

  尚書大人,你真不夠意思啊。

  但是哲學家王守仁是不怕困難的,當年在貴州種田扶貧都不怕,還怕打土匪麽?

  可慢慢他才發覺,這幫土匪絕不是那麽簡單的。

  他們不但人多勢眾,而且作戰勇猛,消息靈通,更為可怕的是,在他們的背後,似乎有一股強大勢力在暗中支持。

  王守仁看出了這一點,他沒有倉促出兵,而是仔細研究了以往剿匪的戰例,終於發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巧合:那就是每次官兵出擊,不是撲空就是中埋伏。很少能夠展開作戰。

  土匪怎麽可能知道官兵的行動?答案隻有一個——臥底,在官府中有土匪的臥底。

  王守仁決定解決這些人。

  不久之後,他突然發布命令,表示最近要集中兵力剿滅土匪,來一次突然行動,要各軍營做好準備。

  然而大家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很久,卻沒有得到開戰的命令,與此同時,身邊的一些同事突然失蹤,之後又被放了回來,而且個個神色慌張,怎麽問也不開口。

  這是王守仁的詭計,他先放出消息,然後派人盯住衙門裏的各級官吏,發現去通風報信的就記下,回來後全部秘密逮捕。但他最高明的地方在於,這些人他一個也不殺,而是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再問清楚他們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員,聊幾句諸如“希望你的母親、子女保重身體,我們會經常去探望”之類的威脅性語言。

  軟硬兼施之下,這些人乖乖答應當官府的臥底,成為了雙麵間諜。這下子土匪們就抓瞎了,很多頭目就此被一網打盡。

  王巡撫卻意猶未盡,他決心把這場“江西剿匪記”演到底,拿出了絕招——十家牌法。

  所謂“十家牌法”,通俗點說就是保甲連坐,十家為一個單位,每天輪流巡邏,如果出了什麽事情,大家就一起完蛋。這一招實在太狠了,搞得本地土匪過年都不敢回家,隻能躲在深山裏一邊啃樹皮一邊痛罵王守仁。

  土匪也是有尊嚴的,他們再也無法忍受了,軟的不行就來硬的!與其被王大人玩死,還不如起來拚一拚。

  可惜王大人實在是一個軟硬不吃的人。

  可憐的土匪們不會知道,王守仁先生通常被後世人稱為“四家”: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這四個稱謂他都當之無愧。

  所謂軍事天才,就是不用上軍校,拿一本盜版《孫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王守仁就屬於這一類型,他不但會打仗,還打出了花樣。

  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兩個字形容——詭異。

  別人打仗無非是敵進我退,敵退我追,兵多就打,兵少就跑。王哲學家卻大大不同,他從來不與敵人正麵交鋒,從來都是聲東擊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經常搞得敵人暈頭轉向。

  不按常理出牌也就罷了,有意思的是,這位仁兄還有個不合常理的習慣,即使兵力再少,他也敢出戰,士兵不夠他就玩陰的,什麽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飯,更為奇怪的是,即使他占據絕對優勢,把對手圍得如鐵桶一般,也從不輕易發動進攻,如果時間允許,總要餓他們個半死不活,誘使對方突圍,鑽入伏擊圈,才開始發動總攻。

  基本上這幾招一路下來,神仙也會被他整死的。

  公正地講,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撫確實是一個正直忠厚的老實人,可到了戰場上,他就會立馬變得比最奸的奸商還奸,比最惡的惡霸還惡。

  江西的土匪們很快就要麵對這位王大人了,真是一群苦命的人啊。

  土匪們很快結成了同盟,集合兵力準備和王大人拚命,王守仁的手下有些擔心,勸他早做準備,王守仁卻滿不在乎:

  “一起來就一起收拾好了,也省得我去找他們,有啥可準備的?”

  土匪們也聽說了這句話,他們雖感覺自己的人格尊嚴沒得到承認,比較生氣,但這也同時說明王守仁輕視他們,暫時不會動手。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準備時機。

  其實土匪朋友們應該記住一個真理,在戰爭時期,王守仁先生說的話,是要反過來理解的,否則你被他賣了還要幫著數錢。

  就在他們躲在深山中休養生息的時候,王守仁突然調集軍隊主力大舉進攻,土匪們措手不及,被堵在了贛南山區,全部都被包了餃子。

  王守仁包圍了他們之後,卻突然不動彈了,一直置之不理,仿佛這事就不是他幹的,土匪們急得不行,糧食也不夠吃了,是打是抓您表個態啊!

  沒辦法了,被逼上絕路的土匪們準備突圍了。

  可他們剛向包圍圈發起衝鋒,後路卻突然出現大批人馬,退路隨即被切斷,他們又一次掉進了王守仁設置已久的陷阱,很快被打得潰不成軍。大部投降,小部逃竄。

  經過這一仗,王守仁真出了大名了,那些逃回去的人又大肆宣傳,說王巡撫長了八個腦袋,九條胳膊,厲害得沒了邊,於是剩下的土匪們一合計,這個閻王是惹不起了,不如先服個軟,暫時招安,反正你老王總是要走的,到時候再鬧也不遲。

  就這樣,土匪頭們手牽手、肩並肩地到了巡撫衙門,表示願意服從政府管理,改當良民。

  其實這一招倒也不壞,可到王大人那裏,實在是過不了關的。

  因為王大人有一個好習慣——查檔案。在剿匪之前,這些人的老底他早摸得一清二楚,真心假意他心裏有數。

  土匪們看到王大人以禮相待,都十分高興,以為糊弄過去了,可是沒過兩天,王大人突然發難,殺掉了其中幾個人,而這幾個人都是曾經受過朝廷招安的,對這種老痞子,王守仁是不感興趣的。(這一條如果推廣使用,張獻忠早就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