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技術積累
作者:鵝城知縣      更新:2020-04-14 07:37      字數:2078
  逆流純金年代最新章節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技術積累

  轉眼間就到了2011年,方仁正跑到王書同那裏走了一趟。此時王書同已經收購了北歐的那家汽車企業,在技術上提高了不少,問他現在發展的怎麽樣了?

  王書同當即自信滿滿地道:“不出五年,我們公司的車將行遍神州大地。”

  方仁正嗬嗬笑道:“王總,您非常自信啊。”

  王書同道:“如果我們不自信,那永遠也超越不了西方了,西方上百年的技術積累,我們想在幾十年內趕上他們,談何容易。”

  方仁正點點頭道:“王總,你說的沒錯,人家發展幾百年了,你看米國,從建國到現在,已經兩百多年了,兩百多年他們沒有經受過戰火的洗禮,經濟能不發達嗎?而我們的和平時期才多少年?如果也給我們兩百年,我們也一定能發展的比他們更好。”

  王書同點頭道:“方總,我非常讚同您這句話,我們是多災多難,而西方則是一直在欺負我們,等到我們獨立了,不被別人欺負了,又遇到很惡劣的國際環境,現在改革開放這三十年,則是我們最為黃金的三十年,三十年,能有這樣的成就,也可以說是舉世矚目。”

  方仁正同意道:“的確如此,但是有一些人卻是視而不見,老是覺得我們什麽都不行,隻有西方人才行,一點自信也沒有。”

  王書同笑道:“他們都是一些所謂的公知吧?公知的話是站在西方人的立場上講的,如果他站在華夏的立場上講,就不會這麽說了,光羨慕人家西方人的發達,自己不努力,那隻能永遠落後下去,如果我們華夏人都有這種誌氣,何愁不超越他們?但是有一些人在扯後腿,有一些人呆想著賺錢,不想著去真正地付出努力,以為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就沒想到,你再有錢,你要是沒有技術,人家也是瞧不起你,你看好多搞技術的企業也

  去搞房地產了,覺得房地產賺錢,不一心一意地去搞技術,在這方麵我最佩服的是夏為企業,一直默默作電信方麵的技術,平時你都很少看到他們的新聞,但是他們現在是國內電信設備方麵的no1,在國際上也很有名,人家根本不需要去做廣告,完全就是靠自己的研發,靠自己的技術,這樣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聽到王書同這麽一說,方仁正笑了道:“王總,你也了解夏為企業?”

  王書同道:“我跟他們的老總交流過,他們的老總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智慧很高,我跟他比不值一提,如果我也是做電信設備跟他競爭,一定競爭不過他。”

  方仁正嗬嗬笑道:“王總,您也很厲害了,您經營一家民營的汽車企業,能走到今天,也是很難得的了。”

  王書同卻是搖搖頭道:“我隻是盡力向前走,但是達不到人家夏為企業那樣的高度,夏為企業可以把西方企業給幹趴下,但是我沒能力將西方的汽車企業給幹趴下,這就是差距。”

  方仁正道:“汽車業比較特殊,需要的技術積累多,而電信設備也就是發展幾十年的時間,你說對吧?不一樣的情況。”

  王書同道:“這個我也知道,但是能衝到頂尖企業的地步,無論是哪個一個行業都是非常厲害的,方總,你在房地產業衝到了頂峰也很不易啊。”

  方仁正笑道:“王總你這是在批評我,我一直想退出房地產,但是一直沒能退成,我也是一個喜歡技術的人,不然,我也不會跑到你這裏來投資了,其實最近幾年,我們的技術發展也到了一個井噴的時期了,殲20都首發了,你看我們國家發展的多快。”

  王書同道:“這都是我們國家聚精會神發展的結果,飛機技術需要的積累更多,我們現在能掌握,這實在是太了不起了,隻要我們國家下定決心,想幹什麽,就一定能

  幹出來。”

  王書同說的很有道理,相比起民營企業,國家掌握的資源多,因此一些重大的科學技術,還是需要國家出麵,集全社會之力加以發展才行。

  “王總,現在汽車業競爭的厲害,要想活下來,必須要有比較優勢啊。”方仁正想了想說道。

  王書同道:“這個我知道,但是目前來說,我們隻能以價格取勝,因為消費者仍然是認同合資車,而不認純粹的國產車,如果價格再定的高了,就沒有人買了,我們現在隻能占領低端車。”

  方仁正笑道:“這是先生存後發展的策略,等到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需要衝擊中高端的車了。”

  王書同表示讚同,他看了一眼說道:“方總,暫時不能給你分成了,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

  方仁正道:“我來不是為了要分成的,就是想看看企業發展的怎麽樣,我以前看到倭國的汽車發展的那麽好,就心裏感到不服,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汽車技術能超越他們。“

  王書同道:“倭國的基礎也很好,另外他們當時遇到的競爭環境也不一樣,我們國內現在是群雄逐鹿,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國外的汽車業對我們衝擊的很厲害,合資車獨占鼇頭,我們隻能在夾縫中生存。”

  看到汽車業競爭這麽厲害,方仁正心想相比起來,房地產的競爭實在是不值一提了,而且房地產的競爭根本不是在行業技術上,而是在背後的運作上,誰能拿的到地,誰就有競爭力,你技術再強,拿不到黃金地段,也是沒什麽卵用。

  想一想房地產業實在是太舒服了,不但競爭少,而且還沒什麽技術含量,誰都可以嚐試一把,並且大大地賺上一筆,而那些賺不到錢的房地產商,隻能說他的動氣太背了,一個連傻子幹都能賺到錢的行業,最後給弄成了爛尾,那得多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