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離家
作者:為我撩人      更新:2022-05-09 16:20      字數:3244
  114.

  知青下鄉運動一下子把部隊無所事事的孩子們給帶走了, 這個時候很多人還沒意識到這一去, 想要調回來就沒那麽容易, 孩子們還一臉興高采烈, 以為跟上次大串聯一樣, 各個聽到通知就開始收拾行禮, 然後一火車又一火車地把人從部隊送到天南地北去。

  他們這一走, 部隊一下子便空了許多,好像一下子安靜下來似的,一時之間倒是有些不習慣。

  還因為這些孩子的離開, 江舒瑤又賦閑在家了。

  去年十月份的時候下達了‘複課鬧革命’的通知,江舒瑤這教初中的又去上課了,不過課程有所調整, 她被調去教數學, 英語課取消了,之前因停課而被調回去的老師也沒再請回來。

  而複課之後, 小學改為了六年級, 初中不變, 鐵柱樹根栓子三個本來五年級要畢業的, 這一改, 就繼續待在小學念書了, 剛巧沒趕上這一刀切的知青下鄉運動。

  現在初中生都走了,江舒瑤可不又閑下來了麽,這回估計得休息到九月份, 六年級畢業這一批學生升上初中為止。

  但這樣一來, 老師的人數肯定又得調整的,畢竟初二初三都沒人了,並不需要那麽多老師。這種時候,又是得經過考試了,江舒瑤肚子裏有墨水,也不介意考試。

  故而九月份,鐵柱他們畢業升上初中後,江舒瑤又開始上任教學了。

  這一次沒有留級生,六年級全體學生都升上初中了,因為複課鬧革命之後,升學考試就取消了,畢業生是就近分配學校,大學中專等高校目前還是停滯之際,不少大躍進時期辦起來的學校都關門了,就連部隊都分配了附近幾個小公社的初中生過來。

  初來乍到,既意味著新鮮又意味著摩擦,哪兒都有地域關係的,沒有外來學生時,部隊孩子們也會抱團分小團體,有了外來的,那更是天然會有地域分別,剛開始就鬧出不少事,時常有被打竹條的罰站的抄課文的,就是鐵柱他們都摻合過一兩次,再乖的孩子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但最多也隻是摩擦,要鬧出多大的事也不可能,畢竟是在部隊,不可能真放任不管,任由拉幫結派鬥毆去,哪怕有刺頭,拉上一個軍人帶著‘軍訓’一遍,都乖乖的。

  就這樣磕磕絆絆,慢慢地也融合下來。

  而這一年萍萍安安兩小隻也從學前班順利升上了一年級,以虛歲七歲的年齡上了一年級,算是個‘大孩子’了(萍萍自己這樣認為的),要懂事要爭氣,千萬不能像驢蛋哥那樣留級!

  驢蛋:紮心了老弟老妹。

  家裏四個孩子一塊兒上學,小嬌嬌還小,學會了走路,也是牙牙學語時候,時不時會讓方芳表姐帶去學校找哥哥姐姐,跟他們感情好,就是課間操跑出來親親抱抱幾下也高興。

  江舒瑤樂意見他們感情好,不出意外,這輩子她跟郝援朝就嬌嬌一個親生的孩子,上次生產的事情有些嚇到郝援朝,他不願意江舒瑤繼續生孩子,反正家裏有五個孩子夠了,沒必要繼續生。

  對這個想法江舒瑤也沒有辯駁,雖然生下小嬌嬌是心甘情願的,但是生產時候的痛實在是太徹骨銘心,十年內估計她都不會想再經曆一遍的。

  故而小嬌嬌和鐵柱他們感情好,也不怕獨生子女沒個兄弟姐妹孤獨了。

  隻是,江舒瑤想的再好,還是有分別的一天。

  一九七一年,鐵柱樹根初中畢業,鐵柱選擇去當兵,樹根要去下鄉,一眨眼,孩子們好像都長大了似的。

  從一九六八年知青下鄉高潮開始後,這幾年對這項運動是抓的越來越嚴格,到後麵都要求非獨生子女家庭的,年齡到了十五歲就得去下鄉,隻能有一個留在身邊,除非是找到工作或者參軍才有可能留下不去下鄉,而去下鄉的,要申請探親假也越來越難,人多的地方,知青們是輪流來申請,‘病退’手續都沒那麽好辦,都知道當知青苦了,基本沒人願意再去當知青,每次到了要下鄉的時候,不少家庭都會爆發矛盾,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肯去下鄉種地幹活呢?

  鐵柱今年虛歲十八,到了參軍年齡,他自己也想參軍,不想江舒瑤他們走後門幫他找工作,也不想進廠當工人,更願意像他二叔那樣當個頂天立地保家衛國的軍人,江舒瑤他們哪怕心有不舍,也隻好隨了他的願,但是卻讓郝援朝幫忙選了個比較安全的部隊,說句自私的,她可不想孩子去送命,要不是這段時候沒什麽戰爭,她寧願鐵柱去下鄉。

  而樹根十五歲參不了軍,江舒瑤他們的想法是讓他先去下鄉,然後走工農兵大學的道路,部隊裏不好操作,到下鄉地方倒是比較容易。

  雖說工農兵大學後世是飽受爭議的,但是如果自身知道上進,在這個時代也不會差到哪兒去,起碼也別把大好青春都白白浪費,以後恢複高考了,想往上讀也可以。

  經過一番思考,又問了知青辦那邊,最後是把樹根給安排回老家去了,在老家起碼有人照顧。

  栓子也跟著去了,他年紀還達不到參軍水平,也想走工農兵大學的道路,兩個人還能做個伴。

  於是九月份不到,江舒瑤和郝援朝他們在萬分不舍的心情把孩子們都送走了,那天萍萍安安嬌嬌三個小家夥是哭的不行,方芳表姐也是挺著大肚子來送別,直抹眼淚。

  千言萬語都道不盡擔憂,隻能目送火車離開再離開,直到消失在視線裏,這才簡單收拾一下心情回去。

  方芳表姐已經有八個月身孕了,她是去年結婚的,結婚對象是郝援朝手底下的兵,是個鰥夫,早年娶過媳婦但媳婦生病過世,留下一個男娃子放在老家,還沒能夠隨軍,就暫時沒有娶媳婦的念頭,如今拚搏了好些年剛夠隨軍資格,便準備相看個媳婦再把家裏男娃子接回來,因為結過一次婚,又擔心後麵媳婦對孩子不好,親事很是一番糾結。

  而郝援朝因為被江舒瑤跟丈母娘叮囑,早早就給方芳表姐留意再婚人選,後麵也相看了幾次,最後是跟這個男人相看成功了,就當作方芳表姐娘家人,去年在部隊幫忙準備了一份嫁妝操持了一份婚禮把人嫁出去了。

  本以為是不會生的,誰曾想結婚沒幾個月竟然懷孕了呢,這也是意外之喜,讓方芳表姐好一陣激動,當年她會被出軌被離婚就是因為不會生,挨了那麽多年的罵,卻不知道原來自己是白受欺負那麽多年了,當時哭了一場,差點想回去把前夫那家人都罵一遍,好洗刷自己那麽多年來的委屈。

  但最後還是按耐住了,畢竟她會生,前夫也有了孩子,兩個人都沒問題,那或許有可能就是沒那緣分,所以才那麽多年沒孩子。

  也沒多想了,都是往事,哭過一場後就好好地養胎,這是意外之喜,珍之重之,要不是因為要送別鐵柱他們,方芳表姐都不想來火車站這人擠人的地兒。

  當然,懷孕了也沒忘記關心自家男人前頭留下來的孩子,那孩子如今也是七八歲的年紀,在鄉下奶奶身邊長大,孫子輩不止他一個男娃,父母都沒在身邊,談不上多受寵,有時候還會有些小可憐,很早時候沒了娘親,被接到部隊後方芳嫂子也是把他當自己孩子照顧,很快就讓孩子親近。

  懷孕之後雖然用心養胎也沒忘記要對孩子好,她本身就是個喜歡孩子的,之前又把他當作自己以後唯一的孩子那樣對待,有了感情基礎,懷孕後照舊像以往那樣對孩子,沒讓孩子覺得被冷落,那孩子如今還很期待肚子裏的孩子出生,家庭關係倒是也和諧。

  隻是鐵柱樹根一走,心裏確實是悵然若失的。

  方芳表姐尚且如此想,江舒瑤和郝援朝這更不是滋味了,孩子們哭了許久,飯都沒好好吃,沒滋沒味的,半點都不習慣。

  晚上熄燈睡覺,那是翻來覆去睡不著,“也不知道現在到那兒了,能習慣不?”江舒瑤歎氣,養了那麽多年的孩子一離開,是真體會到什麽叫為人父母心情。

  孩子臨走前是收拾了一包又一包的行囊,說了一堆又一堆的話,總覺得什麽都缺,哪裏都不懂事,還是小孩子需要人教著照顧著上心著。

  郝援朝把她攬在懷裏安撫,“還在火車上呢,都有熟人照顧,擔心啥?前幾年還跑去大串聯過呢,有經驗。”

  “那不一樣。”那個時候知道離開的時間短,就當作夏令營冬令營了,現在那是真的離家去打拚,戶口都遷走了,還不知道啥時候回來呢,能一樣嗎?

  “沒什麽不一樣的,大不了咱勤快往他們那兒通信寄東西,害怕吃不飽穿不暖啊。”

  絮絮叨叨又是說了大半宿,最後才睡著了。

  睡著後還做了噩夢,一下子夢到鐵柱去上戰場了,一下子夢到樹根被人拐走了,又夢到在鐵柱在部隊受排擠了,樹根在下鄉幹活累倒了,場景一個個地跳躍,真的是睡也睡不安穩。

  第二天醒來眼底一片青黑,精神不濟的模樣一眼就看得出來,但家裏其他人也沒好哪裏去,誰也不嫌棄誰。

  隻是養兒方知父母恩,推己及人,江舒瑤吃完早餐後就給北城江家父母那兒打電話寄東西去,他們也是為人父母啊,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