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程參謀家屬隨軍
作者:為我撩人      更新:2022-05-09 16:19      字數:2351
  050.

  小嬰兒的輔食具體吃哪些江舒瑤也不知道, 周小花嫂子直接說喝米湯喝粥都成, 具體怎麽喂養其實也不知道, 糙有糙養法。

  不過江舒瑤到底是有上輩子記憶, 還是去衛生所谘詢了基本的內容, 軍區的衛生所在部隊擴建之後也跟擴建, 現在就像個小型點的醫院, 器械可能沒城裏那麽齊全,但是醫生都是不錯的,有真材實料的, 其中周醫生對嬰兒兒童這方麵了解的就比較多,都盡心盡責告訴了江舒瑤。

  於是江舒瑤回去後便開始給兩小隻做輔食了,米油, 米糊, 水果泥,蔬菜泥, 蛋羹等等, 由少到多, 暫且不要更換太勤快, 奶粉還是繼續喝。

  兩小隻對輔食的接受能力很高, 尤其是萍萍, 吃完了屬於她的那點兒份量後還會‘啊啊’地繼續要,三餐大家上飯桌時也不肯安安分分躺在嬰兒車裏了,就像扒拉大人的碗筷。

  為此, 江舒瑤讓郝援朝刨兩個小木碗來小勺子來, 等兩小隻再長大點就讓他們自個兒吃。

  自從郝援朝開始使用竹子編竹筐,菜籃子之類的東西後,江舒瑤便覺得這種取自自然自己做的手工品挺好的,陸陸續續又弄來了刨子這類的工具,做不了專業手藝人的活,但是時不時做個簡單的小東西,諸如淺底盤子,木碗什麽都可以,既省錢又低調,自己做的東西就是費個手工活,在眾人看來相當於免費的,也就不會覺得不會過日子花錢如流水了。

  此外,江舒瑤還打算給兩小隻做些小玩具,他們是越來越活潑好動了,到這時候頗有些見風長的感覺,能吃輔食了,翻身的次數,笑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喜歡別人陪著玩喜歡被人帶出去外麵看風景,跟之前吃完就睡的模樣差太多了。

  為了吸引走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自己玩,江舒瑤不得不開動腦筋,給做了許多布娃娃。

  布是用上次買的碎布頭,本來碎布頭拿來納布鞋是不錯的,不過江舒瑤不會做鞋子,周小花嫂子教著她做了一次之後她就果斷放棄,納鞋底實在不是她能幹的活,感覺比下地還辛苦呢(可不是呢翻地澆糞水這糙活累活郝援朝都幹了,剩給她幹的都是比較輕省的),於是這碎布頭就剩著了,她拿來做了許多巴掌大的小玩偶,裏麵用洗幹淨曬幹的艾草填充,布玩偶就立體起來了。

  把這些小鴨子小雞崽小老虎等等的布玩偶用線綁住,做成可拆取的那種掛在嬰兒床或者嬰兒車上,讓他們躺著玩。

  布玩偶的體積小,填充物幹艾草也是重量小的,不怕布玩偶弄傷孩子,艾草還能驅蚊蟲,這樣的玩具安全又環保,正適合對世界越發好奇的兩小隻,一玩一小時都不膩的。

  如此一來,兩小隻活潑好動時期是暫且糊弄過去了,等他們會說話會坐會爬會站會走,那就要花更多心思去陪伴著了。

  而國慶過後不久,住在江舒瑤隔壁,程參謀的妻子也終於來隨軍了。

  程參謀的妻子是北方來的,留著短頭發,身材高大目測有一米七,皮膚是常年勞作那種黝黑,是很常見的北方農村婦女,同為農村婦女但是來自南方的周小花嫂子站在她麵前就顯得矮小多了。

  不過程嫂子眼睛很大鼻梁也很挺,多少看得出豆蔻年華時也是漂亮姑娘,她是帶著娃,大包小包過來的。

  六個孩子,三男三女,較大的兩個男娃十五六歲,中間的三個女孩子年紀最大十三,另外兩個分別是十一和九歲,剩下的男娃六歲,和樹根一般大小。但這並不是程參謀全部的孩子,還有一個留在老家的閨女早已嫁人今年生了娃,中間也流產或夭折過一兩個孩子,在程參謀一家身上充分體現了這個年代多子多福的思想。

  而帶來的包裹除了穿的,剩下基本都是吃的,程嫂子很有囤糧意識,這次也是秋收分了糧之後他們才過來的,不然一家子就靠程參謀一人她並不是很放心,農村戶口是沒辦法給供應糧的,不帶吃的過來她很是擔心一家要餓肚子,所以千裏迢迢每個孩子都要扛著不少糧食來,這是這大半年來他們一家地裏勞作工分所得,留了一部分給家裏老人做奉養,此外便是準備吃到明年的。

  程嫂子是被三年困難時期鬧怕了,要不是老家的爹娘(程參謀他爹娘)說夫妻常年兩地分居不是好事,娃兒們(主要是前頭兩個娃)都長大了,留在農村隻能做地裏刨食的,還是要跟他們爹在一塊才有出路,不然程嫂子是不會下定決心把娃都帶來軍區的。

  她也重男輕女,也考慮過把男娃帶走女娃留在老家,但是最終還是沒忍心,都是她生的,再怎麽樣也是不舍得,索性都帶去,把吃的帶多點,能帶多少是多少,一家子整整齊齊的,總不會再餓死,隻有餓不死,在部隊就比鄉下老家有出路。

  他們到的那天江舒瑤剛好在給學生上課,上完課回來發現隔壁程參謀家很是熱鬧,跟平時一個人住大不一樣,院子裏掛了不少被子衣服什麽的,很有生活氣息,一看就知道家裏女主人來了。

  江舒瑤經過看了兩眼沒在院子裏看見人,想了想,還是先回去把萍萍安安從周小花嫂子那兒帶回來再看看拿點什麽過去算是跟鄰居打招呼。

  她心裏祈禱這個嫂子好相處些千萬別是極品,若是兩邊鄰居嫂子都不好相處那她真的覺得這運氣沒誰了。

  好在等她推著兩小隻回來開門的時候程嫂子站在她家院子圍牆那兒,挺熱情地跟她打招呼,具體說了什麽江舒瑤沒懂,因為程嫂子說的是方言,她隻能從她露出牙齒的笑臉和遞過來的一小簸箕幹核桃猜出程嫂子是個熱情的鄰居,最起碼第一印象江舒瑤是覺得程嫂子比趙月如好多了。

  因此江舒瑤笑著用普通話說了幾句,表示自己聽不懂方言。

  程嫂子愣了下但還是繼續把簸箕遞給她,明顯就是給鄰居的‘見麵禮’了,華國是信奉禮多人不怪的國家。

  於是江舒瑤接下把幹核桃倒進自家簸箕裏後又撿了四個梨來回禮,算是初步完成了鄰居的見麵‘儀式’。

  然後江舒瑤不知道的是,因為這四個梨程嫂子就把她當作更友好的鄰居,在此之前她也給趙月如和附近其他鄰居送過禮,但是回禮很少,江舒瑤回的禮在她看來算是最好的了。

  但事實的真相卻是江舒瑤覺得程嫂子給的核桃又大又香,家裏剛好隻買了梨子,所以就給了這個作為回禮。

  不得不說是美好的誤會。

  但程嫂子一行人的到來,還是給江舒瑤,或許說整個軍區的不少孩子帶來了麻煩,甚至讓江舒瑤恨不得抱著兩小隻住到外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