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拍照(修)
作者:為我撩人      更新:2022-05-09 16:19      字數:4202
  039.

  既然準備走樸實風了, 江舒瑤也就沒打算立刻把照相機的事情透露出去了, 其實也不是相機多貴重, 能買得起相機的也是有不少人的, 尤其是二手的相機, 便宜的十多塊錢就能買到一個, 就是看對照相機有沒有興趣, 舍不舍得花這個錢而已。

  江舒瑤在買洗照片要用的材料時那些賣給她的人也不是多意外,很是鎮定,就可以看得出除了照相館, 私底下也是有不少人會買了相機自己拍照洗照片的,國產相機的數量也不少,所以買國產相機, 政治上不會有什麽可被人攻訐的地方。

  隻是她剛布置完房子, 又買了縫紉機,再買了新相機, 說出去怕是有人會懷疑她哪來那麽多錢, 惹來調查就不太好了, 還是低調一點, 如果真被發現了到時候再說這是二手的, 廢品站找來自己修好的唄, 就是不能說是新相機,百貨商店相機的價格可是一問就知道。

  而且她想差了一點,買了照相機不比買縫紉機, 縫紉機不少軍嫂還是有的, 也就不稀罕,除了幾個親近點的基本不會來圍觀,但是照相機對不少軍嫂來說就是稀罕貨了,縫紉機拿來縫縫補補還能舍得花錢買,照相機就差不多純粹是奢飾品,用不用都沒太大所謂,一般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會照兩次相,讓他們花一百多塊錢去買個照相機,當不得吃當不得喝,基本不可能。

  這樣一來,照相機便成了罕見之物,引起圍觀是肯定的,到時候可不管跟你熟不熟,七拐八繞大家都是軍嫂看兩眼又怎麽樣?不給看是小氣,看了會不會進一步要求幫忙拍照?135的膠卷隻能拍出36張底片。她才買了兩卷,軍嫂那麽多,拍下去沒完沒了了,就跟當初壓水井一樣,得不著好隻會給自己惹一身腥,她還是不給自己找麻煩吧,周小花嫂子也暫且別讓她知道了,等今年過了明年再說吧,新的一年買一樣大件,還沒那麽顯眼。

  不過說是不準備說,但是家裏用還是要的。

  昨天下午江舒瑤已經對著說明書琢磨出怎麽使用了,並且她攝影技術是能出版辦攝影展水平的,隻要知道各部分的功能,那是立馬能上手,所以中午給大家夥都說了要把照相機的事情保密(尤其是樹根這個小的)之後,江舒瑤就把院門關上做出往日午睡的假象,讓他們坐在客廳沙發上,她來給大家拍‘全家福’。

  全家福當然是大家都要拍在裏麵了,尤其是她打算寄給江家的,她不入鏡哪有意思,所以她得啟動自拍功能,而這個功能也是讓江舒瑤覺得買了這個牌子不虧的原因之一。

  六十年代國產相機能有自拍功能,真的不辣雞了,剩下的技術能補償缺點,拍出來的照樣能好看。

  雖然沒有三腳架,水泥地麵也沒多平穩,不過江舒瑤以前在森林雪山都不靠三腳架拍過照片,在屋內平地裏再怎樣都不會太難,又不是真的新手菜鳥,事先讓郝援朝他們坐好留個空位給她之後,她便到凳子這邊擺弄照相機,找到了合適的角度不動,設置自拍,然後快速走到給她留的位置,抱過鐵柱手裏的安安,“看鏡頭笑一下。”

  說完自己便露出了笑容。

  一張全家福很快拍完,江舒瑤下意識走過去想看看拍出來的效果,卻忘記了這不是數碼相機,隻有等洗出來後才知道拍的怎麽樣,隻好作罷。

  不過雖然看不到,江舒瑤拍照的癮卻被勾了起來,拿起相機又開始給他們拍單人照,兄弟合照,萍萍安安也要拍,現在他們的身子骨已經能支撐豎著抱起來,到床上椅子上嬰兒車上不斷地給他們拍,最後一卷膠卷一下子就給她用完了,江舒瑤才意猶未盡放下相機。

  樹根這個時候早困了去睡覺,鐵柱也撐不住去睡了,他們都被江舒瑤養成午休的習慣,玩了一會兒後都直打哈欠,江舒瑤便讓他們去睡了,順帶趁他們睡著拍了幾張睡顏照,長大後給他們看看。

  不過讓江舒瑤疑惑的是鐵柱和樹根好像對照相機興趣都不大,難道是中午太困了沒心情玩新鮮玩意?但這打擊不了江舒瑤的熱情,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鐵柱就很喜歡在百貨商店給他買的十孔口琴,昨天下午買回來自己就在那兒吹,看江舒瑤和郝援朝不忙了還會湊上去讓他們教,是玩得挺高興的。

  而樹根雖然也有點興趣但是更大的興趣明顯在於吃的,昨天買回來的糖果糕點他都喜歡得很,江舒瑤怕他吃多了蛀牙每樣就切了一點兒,他在那兒慢慢吧唧吧唧,小臉都是享受。

  所以既然他們對照相機不太感興趣江舒瑤也不在意,興致衝衝準備去調藥水布置暗房洗照片。

  暗房是布置在原先打算放置東西的雜物間裏,挪一下東西調點位置出來,再拉上窗簾,一個簡易的暗房就準備好了。

  當然她也可以去別墅空間的暗房洗照片,那裏更加寬敞齊全,不過為了不過分依賴空間江舒瑤還是想在家裏布置的這個用的,沒準以後哪個孩子喜歡想學不至於手忙腳亂,多用用就習慣了。

  不過放大儀暫時還沒買到,江舒瑤就把以前用舊的那個從空間裏拿出來,簡單擺弄之後便當作是從廢品回收站拿回來自己修好的,這個東西並不貴,其實布置整個暗房都不算貴,重要的是技術,技術不過關,弄出來的照片各種問題都有。

  江舒瑤沒這個煩惱,時代變了但步驟不變,她以前不僅在網上找了各種教程來,自己也是實驗過很多次的,技術早就成熟,藥水配置水溫把控都很精準,保證衝洗出來的跟照相館沒什麽兩樣,她還學過上色功能,那時候就是個興趣,喜歡的東西都喜歡摸透不然不罷休,不過現在也沒買上色所需的材料,她還是不給照片上色了,黑白照片也很有味道,以後翻出來都覺得有時間的質感在裏麵。

  中午拍照花的時間不短,她還沒來得及把膠卷拿去放大,郝援朝就得去上班了,鐵柱跟樹根中午拍照耽擱晚了,估計還要睡個半小時的,所以她還是暫時先不去暗房衝洗照片,先看好萍萍安安兩小隻,免得醒過來沒人在又鬧了。

  下午天氣熱,江舒瑤看著外頭的大太陽不想出門,也不放鐵柱跟樹根出去,免得曬得中暑,等他們醒了便教他們識字念書。

  因為在家郝援朝跟江舒瑤都說普通話,現在鐵柱和樹根兩人的普通話也學的七七八八,進步飛快,日常交流沒問題了,也不用擔心上課聽不懂了,李主任說教學要用普通話,不然天南地北這麽多方言,用哪個都不合適。

  但是對於鐵柱和樹根開學去念幾年級這個問題江舒瑤表示有點愁,部隊學校還沒有幼兒園,不過有學前班,所謂學前班跟後世幼兒園大班沒什麽太大區別,就是不夠歲數或者老師覺得還不足以跟上一年級教學的學生去念的,鐵柱跟樹根雖然早先沒啟蒙過但是智商還是正常的,又有她事先教導了一些內容,念學前班可能性不大。

  七歲是一年級入學年紀,但這並不是刻板不能變通的,就像原身當初五歲便能去念一年級,後麵還能跳級,隻要老師覺得你跟得上,又不會搗亂課堂秩序(比如上著課就想要上廁所),父母跟老師說一說聊一聊是可以去一年級的。

  可擺在江舒瑤麵前的是,鐵柱九歲樹根六歲,兩個人之前都沒有上過學。原身念書那一屆還是五二三學製,現在是五三三(小學五年初中高中三年),如果鐵柱跟樹根一樣從一年級念起的話鐵柱年紀又有點大,她有點擔心會被人嘲笑,畢竟他弟弟樹根六歲也念一年級,但是要是幫他補習讓他跳級,不管是念二年級還是三年級,那都會趕上知青下鄉高潮。

  江舒瑤對知青下鄉的事不算太了解,但是她是上過曆史課讀過曆史書的,記得‘老三屆’這個詞。所謂的老三屆便是指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一九六八年三屆學生,無論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全部前往農村去。也就是說,在一九六八年,這一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學生,隻要不是能快速找到工作或者當兵的,不管你幾歲,都要去。

  那是大規模把知青放到農村的時候,往後便有轉圜餘地,能夠再讀兩年,沒工作的話再去。

  但如果鐵柱要跳級念書的話,是絕對躲不過六八年知青下鄉那個浪潮的,隻有按部就班,從一年級開始念書,才能躲過六八年的浪潮,不至於十三四歲的年紀去下鄉。

  江舒瑤是舍不得孩子再去下鄉的,後世曆史告訴她知青沒那麽好當,尤其他年紀還那麽小,下鄉勞作怎麽養得活自己?萬一遇到人品不好的生產隊長和村支書怎麽辦?萬一被同寢室的人陷害怎麽辦?萬一感冒發燒了來不及去看醫生病……

  所以,江舒瑤想了想還是讓鐵柱按部就班學習吧,也不是說趕上那浪潮時找不到工作或者當不了兵,隻是年紀實在是太小了,當兵工作都不合適,下鄉更不合適,她寧願鐵柱被人笑話幾次年齡大卻跟弟弟念同一年級,也不寧願他小小年紀去下鄉。

  做下這個決定江舒瑤心裏輕鬆了兩分,也沒跟鐵柱說的太明白,畢竟未來沒發生的事情不好說,就對他道,“學習還是按照係統來,我們一年級一年級地往上學,先把基礎打結實了成嗎?”

  鐵柱有些猶豫,“二嬸,我能從一年級開始念起不去念學前班嗎?”他都聽栓子說了學前班是小孩子念的,他都九歲了,再去小孩子堆裏玩其實是會不好意思的。至於從二年級或者三年級念起跳級,這個鐵柱倒是沒想過,畢竟他之前沒念過書,村裏像他那樣大把人在,有些十歲才念一年級呢,所以鐵柱沒覺得九歲年一年級有什麽奇怪的。

  江舒瑤一聽才發覺自己又想左了,她還以為是上輩子,三歲進幼兒園,五六歲念小學,九歲才開始讀書的基本都沒有(畢竟上輩子那個時候是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基礎教育已經很普及了),而現在是六十年代,九歲剛開始念書還不算晚,真是,平白讓她糾結了很久。

  臉上笑容越發舒心了,“行,到時候從一年級念起。樹根呢,你想跟驢蛋一起念學前班還是跟大哥一起念一年級?”

  好朋友和大哥,樹根毫不猶豫選了大哥,嘴還甜,“大哥好,跟大哥一起!”

  把鐵柱高興得也笑彎了嘴。

  驢蛋…驢蛋知道後怕是得哭,說好一起上學前班呢???

  可惜這個時候樹根沒跟驢蛋心有靈犀,決定跟大哥一起上一年級後就挺樂嗬地在一旁念江舒瑤教的字。

  江舒瑤確定兄弟倆上學的年級後,也覺得又放下一樁事,一年級一年級往上念也好,到時候初三念完不說學得多好要考中專高考,最起碼不用立刻被趕去下鄉,能在家多長幾年。

  當父母的,還真是操心不夠。

  因著這個感概,江舒瑤在寫給江家的家信時又單獨拿出兩頁寫給江父江母,仔細說了自己結婚以來的狀況,做了那個夢之後,她現在已經能夠很坦然地把江家父母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了,又有原主記憶,信紙裏字裏行間都是溫情。

  末了,她還讓鐵柱樹根也各自寫兩句話,不會寫的用拚音或者她寫在紙上後讓他們抄下來,感情都是慢慢培養的,不培養再多的情分都會被消磨。

  寫完後第二天又把自己放大衝洗的照片挑了幾張裝進信封裏,全家福,她和郝援朝的合照,四個孩子的合照,都洗的跟照相館拍出來的一樣好看。

  尤其是那張全家福,拍的挺好,她和郝援朝都是坐在椅子上,鐵柱跟樹根站在兩人中間,都沒擋到,其中樹根笑得牙齒都露出來,小眼睛眯眯看著很喜慶,而鐵柱要拘謹些,笑不露齒,但還是看得出挺高興的。

  大家都穿著江舒瑤做的衣服,看著就像一家人。

  江家父母看到這些照片後,多少應該能安心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