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你就這麽高興?(月票250加更)
作者:鯨藍舊事      更新:2022-05-09 15:56      字數:2075
  劉父這輩子老實,被劉美芝她媽欺壓慣了,老婆要搜刮家裏貼補娘家他管不住,兒子隻聽兒媳婦的話他也管不了,女兒女婿不和家裏來往的話,其實也挺好的。

  家裏婁靖平其實已經聽婁竣林說了發現劉美芝老舅筆記本的事,當時婁靖平就驚出了一身汗。

  他心裏清楚,在沒當兵之前,他最發愁的就是家裏的生計,操心婁燕妮的嫁妝和雙胞胎的學費,如果那時候劉美芝的老舅找來,他有十成十會被騙去煤礦。

  這事婁竣林一直沒有跟家裏其他人說,隻跟婁靖平仔細說了個清楚,他有點怕他哥心裏還惦記著美芝姐,雖然婁竣林心裏清楚,劉美芝老舅的事,跟劉美芝沒有半點關係。

  “這事我知道就行了,就別跟其他人說了。”這事知道的人不多,婁靖平也沒打算宣揚出去,好不容易事情平息了下來,劉美芝老舅也坐牢去了,就沒必要再牽扯到其他人的生活了。

  至於劉美芝,婁靖平心裏早就放下了,他現在心都在部隊,所以暫時不考慮個人大事。

  婁靖平的探親假並不長,出了初六就歸了隊,雖然還沒有開學,但婁燕妮帶著孩子,和雙胞胎也踏上了返校的旅程。

  做枇杷果醬的事,婁燕妮已經跟婁大姐談過了,每年也就那麽一段時間可以做,做完就沒了,不過多少是個收入,婁大姐自然是願意做的。

  婁燕妮把做果醬要注意的地方,都細細地跟婁大姐說了,這做果醬本來就不難,重要的是細心和幹淨,這兩點婁大姐都不缺,就算開始做得不大好,多做幾次也就熟練了。

  雙胞胎還是把人送到南京,等到楊姨從北京過來後,雙胞胎才回學校去。

  婁燕秋休學的事情,婁燕妮沒同意,但是她要考電影學院她也沒反對,業餘時間自習,能考過就去念,考不過就歇了心思好好念書。

  這個結果已經比婁燕秋想的要好很多,要知道在家裏說這事的時候,婁大姐和婁靖平都不是太同意,婁大姐是堅決不同意,婁靖平則是讓婁燕秋自己想清楚,然後聽她二姐的。

  不過婁燕妮一直沒有給她答案,婁燕秋心裏都在想,要不要就這麽算了,畢竟不是沒有機會擺在她麵前過,隻是她實力不濟,或許她天生就沒有這個命呢?

  結果她二姐還是最疼她,婁燕秋樂得抱著婁燕妮在月台上連親了兩口,還轉了兩個圈,嚇了婁燕妮一大跳,也惹來周圍一陣矚目。

  不過他們三個一看就是親姐妹,倒是沒有人說什麽,而且明顯那小姑娘是高興才那樣子的,反正隻要不是男女同誌傷風敗俗,就沒人說什麽。

  “你就這麽高興?”婁燕妮嗔了她一眼,知不知道她做這個決定做了多大的煎熬,婁燕秋年紀還小,隻想做她喜歡做的事,但她當姐姐的,想慣著她又怕害了她。

  不過也多虧了先前在火車上遇到了江春梅母子,回到南京後,雖然還沒開學,但婁燕妮特意去學校打聽了一下,確認江海潮確實是學校的同學後,才給遠在北京的江春梅打了電話。

  那天在火車上,婁燕秋帶著聽話睡在上鋪,沒有看到江春梅的工作室,上麵的工作單位寫的是電影學院,婁燕妮當時就存了打聽的念頭,隻是不敢確認而已。

  知道電影學院是正規大學,畢業出來也管分配後,婁燕妮才放了心,雖然江春梅說不是每個畢業生都能上舞台,可能分到劇院做幕後或者別的工作,但婁燕妮最大的顧慮已經沒了,便爽快地同意了。

  婁燕秋點頭,笑眼明媚,“嗯,特別高興!”

  “不能荒廢學業知道嗎?”婁燕妮故意沉了臉,婁燕秋也不怕,臉上還是笑,小姑娘長得好看,笑起來格外動人,不少人的目光從剛剛停在這邊起,就沒怎麽挪開。

  婁燕妮也拿她沒辦法,隻讓婁竣林平時多盯著她一些,婁竣林自然應了。

  上了火車,婁燕秋心裏的喜悅才漸漸淡下去,這一分別,又是好幾個月不能見,暑假她可能要留在京城備考,可能一年都見不到麵。

  送走了雙胞胎,婁燕妮心裏也空落落的,想到家裏等著她的小哥倆,才打起精神趕快回家,路上見到有賣栗子糕的,特意給小哥倆買了兩塊。

  火車到了京城,下車韓卓就在站台上等著了,“燕秋,竣林,這兒這兒。”

  跟著韓卓來的同學看到婁燕秋後,撞了撞韓卓的肩膀,韓卓得意一笑,快步走上前去接過婁燕秋手裏的行李,“嫂子讓我來接你們的,這一路硬座過來累了吧。”

  “不累。”婁燕秋笑容明朗,幹什麽都是勁,熬兩天的硬座火車又算什麽。

  婁竣林是拿婁燕秋沒辦法了,悄悄跟韓卓說了原因後,韓卓緊了緊拳頭,燕秋這麽優秀,他還得更努力才行。

  送走雙胞胎後,南郵這邊也開了學,婁燕妮又開始恢複了學校家裏兩頭跑的生活,辣椒肉醬的生意暫時沒法做,得等辣椒上市才行。

  又一年過去,政策明顯比起去年又鬆動了許多,大城市的改變比小縣城的明顯要大,婁燕妮租住的房子附近,荒廢了十多年的自由市場重新組建起來,很快就慢慢熱鬧起來。

  再想買什麽東西,不必往供銷社或者鄉下跑了,現在有郊區的農民擔著家裏的出產來賣,品種多品質還好。

  街上買吃食的攤子也多了起來,街麵的鋪子大多還是去年那些,但明顯比起早先要熱鬧了很多。

  原先街道上那些手工從業的剃頭匠,裁縫師傅這些順應時代發展,公私合營了十多年,雖然店麵還是自己開著,不過收入大頭歸了公家,他們拿著微博的工資幹活。

  從去年起政策鬆動後,經營權鋪麵這些都陸陸續續還了回來,收入也不需要再上繳公家,隻需要按時稅後,對於經營大家顯然要積極了許多,不再像從前懶洋洋的,幹啥都提不起精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