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七章
作者:姀錫      更新:2022-05-09 15:33      字數:2935
  秦玉樓扭頭給身後的知湫使了個眼色, 少頃, 知湫匆匆離去。

  不多時, 隻見八角涼亭不遠處設了一座用欄柵圍起的高台, 用簾子遮擋, 透過朦朧的莎簾, 依稀可瞧見裏頭坐著一名妙齡女子。

  琴聲便是從裏頭傳出來的。

  這邊賓客方落座, 那頭琴聲恰好停奏。

  兩個丫鬟上前去將簾子拉開,隻見一名十四五歲的花容月貌的姑娘施施然起身,上前兩步, 朝著底下不遠處的賓客遙遙行了個禮。

  姿勢優美,落落大方,相貌清豔秀美, 實屬難得佳人, 令人不由眼前一亮。

  眾人紛紛開口稱讚。

  原來此人便是戚家三房唯一的大小姐戚芸是也。

  坐在裘氏一桌的秦玉樓的大嬸宣氏見狀,不住細看。

  末了隻連連讚道:“嘖嘖, 你們家這芸姐兒真真是彈得一手好琴, 我還以為是哪位大師彈奏的了, 瞧瞧這相貌品行, 仙女堆裏走出來的似的, 當真是個出挑的,將來也不知便宜了哪個”

  宣氏次子尚未婚配, 宣氏自然心動,隻這戚家唯一的嫡女他們秦家尚且有這個自知之明, 可委實不敢高攀。

  但瞧著這般可心的姑娘, 也委實打從心眼裏誇讚著。

  自家女兒如此得臉,裘氏自然喜不自勝,且在座的這些夫人媳婦,哪個又是等閑家族裏出來的。

  且這姑娘相貌品行再好,也得有人賞識才是正理。

  怪道今兒個一大早,女兒便被侄媳婦給匆匆借用去了,一直未見人影,原來竟是有此用意。

  裘氏深知秦玉樓的用心,不由心下感激,遠遠地隻朝著秦玉樓微笑頷了頷首,麵帶親近。

  秦玉樓隻衝裘氏調皮的眨了眨眼。

  二人相視一笑。

  身旁的尹氏見到那戚家大小姐,心下不由一動,可是見秦玉樓這個末流小官家的女兒竟如此得臉,心中又隱隱有些不得勁兒,隻捏著帕子垂眼琢磨。

  眾人紛紛舉筷吃宴,以為所有的花樣都到這裏了,卻不想,戚芸退下後,簾子複又被遮掩住了。

  再一次打開時,卻見高台左側擺放了一張四方桌,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先生隻手將扇子利落散開,執扇彎腰給眾人行禮問好後。

  末了,隻又砸吧砸吧嘴巴,清了清嗓子,將所有人的視線悉數吸引了過來,方瀟灑的搖了搖手指的扇,直接開門見山悠然開講道:“話說,那振國大將軍身長九尺,腰闊十圍,生得黑熊一般的粗肉,躲一跺腳,地麵且得震三震,可是,卻鮮少有人知道就是這樣一個猙獰莽漢卻娶了一房嬌滴滴的妻兒”

  此人緩緩道來,眾人這才驚覺,原來這竟是一位說書先生,此時說道正是前朝振國大將軍生前的風流韻事。

  前朝振國大將軍一生彪悍輝煌,有專人將他的傳奇一生編成了幾支戲曲,以至於他的威名便是到了現如今依然廣為流傳,不過關於大將軍大抵皆是些沙場正戲,老一輩的父兄愛聽,她們這些年輕的夫人小姐卻並不愛。

  像此番,還是頭一回聽到關於那大將軍如此這般妙趣橫生的八卦趣聞,還是以說書的方式,眾人覺得新鮮又有趣。

  最要緊的便是,隨著那位先生緩緩開口,娓娓道來,隻覺得那聲音婉轉細膩,如高山流水般悅耳動聽,眾人這般漸漸回過神來,竟是位女先生?

  雖是女子,但見她時而抖了抖眉,時而作勢摸了摸唇上的短須,時而攤手,時而無奈搖頭晃腦,那神態、舉止詼諧有趣,比之男子卻也不遑多讓,直叫人瞧得目瞪口呆,又新鮮有趣。

  再加之這故事波濤起伏,妙趣橫生,一個個是聽得聚精會神、如癡如醉。

  又加上宴席上的菜肴稀罕爽口,一時,各個險些是拍桌驚歎、讚不絕口。

  秦玉樓瞧著眾人的神色,微微勾唇,其中怕是要以淩薇最會享受了,但凡旁人到了逗樂時刻,是紛紛止住了用宴,掩嘴忍笑,唯有這淩薇可一邊用宴一邊聽故事,兩不耽誤,非但不耽誤,似十分得心應手,期間還有空擋招呼丫鬟們為那剛得的小兔兒喂食物,秦玉樓瞧得直忍俊不禁。

  一直到那女先生將故事說完,宴席上的菜肴撤換了幾遭,女先生退下後,換成同一班子的伶人開始咿咿呀呀的唱起曲兒來,眾人才紛紛晃過神來。

  蔣氏頭一個讚道:“這地兒好,景好,食好,那女先生說的書更是絕無僅有的好,哎喲喂,我還是頭一遭瞧見女先生說書,誰說咱們女子不如男,今兒個這一班女子班底倒是讓我開眼了,我說秦家妹妹,你這班子請的好,這打哪兒請的?”

  秦玉樓隻淺淺笑著,還未來得及回話,卻見身側的小王氏心下一動,扭頭拉著秦玉樓的手忍不住道著:“好妹妹,最近咱們府上正在尋一個戲好的戲班子,奈何這整個京城的戲園子都請過了,委實挑不出啥新鮮的,今兒個我瞧著這位女先生說的挺好,妹妹可否與我說說這是哪個班底,可否排練些適合壽辰的大場麵些的花樣?”

  小王氏話音將落,便瞧見這宴席上眾人似微微一愣。

  眾所周知,再有兩月便是皇後娘娘的生辰,依著往年的規矩,皇後母家楊家少不了出些點子給皇後娘娘賀壽,此番小王氏如此發問,倒令人意味深長。

  秦玉樓倒是並未顯示任何異樣,隻神色如常笑吟吟道著:“不過這麽一門寒酸的花樣,我還生怕諸位笑話了,倒沒想到竟入了各位姐妹們的眼,倒著實是受寵若驚了”

  說著,秦玉樓便將這個戲班子的情況一一說道給了眾人聽。

  其實,這說書在元陵一帶十分盛行,女先生說書也絕非特立獨行,因著秦玉樓覺得新鮮有趣,秦家辦宴時,也曾宴請過,這個戲班子恰好是打元陵來的,初到京城,說書、唱戲、奏曲樣樣精通,今兒個是小場麵,便按小的來操辦,若是大場麵,亦是可往大的來操辦。

  因著以往與秦家有過淵源,方來京城時,便給戚家送了信,人家戲好,戚家又需好戲兒,這便有了今兒個這一出。

  小王氏聽了,心下感激,可真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一旁的尹氏見了,伸手用帕子擦了擦嘴,似有些猶豫,隻輕輕地咳了聲,忍不住朝秦玉樓瞧了一眼,似頗有些不自在似的,道著:“咳,我瞧著今個兒的菜色還算味美特別,下個月我外祖父生辰,恰逢他老人家曾在元陵就任過十來年,想來定也會滿意的”

  一旁的蔣氏聞言忍不住接茬,陰陽怪氣損道:“求人幫忙就該有個求人幫忙的態度,不知道的,還以為誰求誰呢”

  “你”

  尹氏聞言微噎,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臉上燒得厲害。

  秦玉樓趕緊扯了下蔣氏的袖子,衝尹氏微微笑著:“這有何難的,回頭便將宴席的單子給送到侯府去,便是這食材渠道,廚子等也皆是現成的,何時何地作何吩咐,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麽?再說,董老可是我爹最為敬佩的人,能為他老人家的生辰出點力,可不是我的榮幸?”

  尹氏見秦玉樓這話說的實在又敞亮,臉色總算漸漸好轉了,末了,還低聲衝她道了聲謝。

  卻說,不久後,先是楊家、董家,旁人覺得新鮮,便也漸漸地開始仿照,這說書與這等山野宴便在京城開始日漸盛行,據說,皇後生辰時還問了一遭,小王氏如實秉著,乃是建國侯府戚家小秦氏幫忙支的招,皇後娘娘聞言隻有些意外,問了句:可是戚侍衛的夫人?

  至此,秦玉樓漸漸地在京城便有了些許名頭。

  當然,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卻說,那日用完宴後,園子裏請了一台戲,年長的留下聽戲,年輕的幾位則由秦玉樓領著到戚家府中逛了逛。

  因戚家在整個京城算是最為低調及神秘的,眾人不免好奇,此番一來,未免過足了一陣眼癮。

  老夫人跟前的翠柳將下人們打探的情形一一稟告給了老夫人,老夫人聞言,半晌,隻忍不住

  挑了挑眉問著:“振國將軍的八卦趣事?”

  翠柳如實稱是。

  老夫人嘴角微抽,前朝的振國將軍可不正是他們這座宅子的前任主人麽?

  在人家家裏討論人家的風流韻事,是不怕人家陰魂不散麽?

  不過,老夫人心中似乎也忍不住有些好奇

  見身旁翠柳好奇的瞧著她,老夫人這才正襟危坐著,收回了眼中略微探究、好奇的目光,微微 抿起了嘴,一派威嚴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