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章
作者:姀錫      更新:2022-05-09 15:32      字數:3250
  約莫行了兩個多時辰, 總算是快到了。

  開福寺建在京城郊外有名的普陀山上, 寺廟坐落在半山腰上, 南北朝向, 乃是京城有名的香火聖地, 每日前來供奉之人絡繹不絕。

  這日乃是初一, 又馬上臨近佳節, 是以這日前來參拜之人格外偏多,馬車行到山腳下時便又堵了起來,尤其是到了入口處, 幾戶車馬仿佛纏繞到了一塊兒,這才將入口堵住了,瞧著那行事作派, 俱是些車馬華麗的大戶人家。

  好在戚家有先見之明, 遠遠地便減了速,隻將馬車停放在了一側的大槐樹下, 待前頭道路通暢了, 這才緩緩前行。

  因從山下前往半山腰乃屬山路, 馬車尚且無法通行, 因此所有人到了山腳下, 得紛紛棄用馬車,改走環繞山間小道或者山前陡峭的千級台階前行, 所謂心城則靈,傳聞一階一階踏過廟前這千級台階者, 往往更得佛祖青睞, 所求之願也更能快速的靈驗。

  是以,大部分人自然樂意選擇一階一階親自攀岩而上。

  戚家是特意過來祈福還願的,自然是棄了山道。

  唯有老夫人到了古稀年歲,著實經不起折騰,便依著從前的規矩,從山腳使了銀錢賃了一登山小轎,由兩名轎夫抬著緩緩上去。

  秦玉樓一行皆乃女眷,這寺廟人多口雜,魚目混珠,下馬車時,所有人全副武裝,除了裘氏,秦玉樓與小伍氏及戚家尚未及笄的大小姐戚芸各個麵上圍著麵紗。

  戚芸包裹的更為嚴實,頭上還帶了個圍帽,隻從頭到腳都包得嚴嚴實實的。

  隨即,裏頭貼身丫鬟侍奉身側,外頭婆子左右跟隨,前頭,後頭有侍衛嚴加看守,方圓百丈內壓根進不了身。

  但凡大戶人家講究些的,大抵皆是這幅做派,壓根不用擔心被人瞧見了去。

  秦玉樓見狀,倒是微微有些詫異,倒沒想到這京城禮數竟如此嚴苛,她們秦家原先在元陵時,言行做派皆算作講究的呢,但卻萬萬沒有到達如此地步,許是江南民風到底要開放些罷。

  不過這嚴苛也有嚴苛的好處,一路上皆恪守本分,難得清靜許多。

  又許是,各個累得氣喘籲籲,壓根沒得旁的多餘心思去顧忌其它了罷。

  途中設有涼亭,可稍作歇息,走到半道上時,瞧見前頭一行人剛歇息完,方起身離去。

  戚家便也在此處涼亭裏歇了歇腳。

  登至山腰上的開福寺時,向來犯懶不愛動的秦玉樓已是渾身酸軟,雙腿打顫,好不容易歇了這幾日身子已經漸好了,經過這麽一遭,秦玉樓隻忽而一陣欲哭無淚,簡直與被丈夫碾壓摧殘有得一比。

  然見裘氏幾個雖也有些氣喘,但神色還算平靜,許是每月一遭,大抵也已適應了,秦玉樓又不好表現得過於柔弱不堪,麵上還得強顏歡笑,直道著:“不打緊不打緊,我原先在元陵時也時常如此,早已習慣了”

  身側芳苓芳菲聞言麵上微抽。

  寺廟主殿上方鐫刻有“開福古寺”四個古字,兩側偏門上方分別鐫刻“回頭”、“是岸”四字。

  寺廟內共設有佛殿三、四進,到底是京城的名寺,宏大軒麗,裏頭東廂設有客用廂房、齋堂、庫房、方丈居室及各弟子居所、西廂則為說法堂、禪堂等,寺廟入口處靠近山崖陡峭處設有一座鍾樓,鍾樓聲響起,震響整個山間,山腳下方圓幾裏都能聽到。

  那頭翠柳已早早的在佛殿外候著呢,待秦玉樓幾個在寺廟外的大香爐前先燒了香燭,這才忙不迭走過來朝著她們一行人福了福身子道:“老夫人在裏頭捐了香火,這會兒正在裏頭等著呢”

  秦玉樓一行這才揭了臉上的麵紗,隨著裘氏一道進了佛殿。

  恰逢她們這一行人正要進去,而裏頭一行人由著個小沙僧領著正要出來。

  “樓樓妹妹”

  秦玉樓方一抬腳,便忽而聽到由身後傳來一道略微熟悉的聲音,那聲音似略有幾分焦急與激動。

  秦玉樓先是一愣,見前頭裘氏一行人停住了步子紛紛扭頭瞧去,秦玉樓心裏頭頓時直砰砰亂跳了起來。

  半晌,略略回頭,果不其然,便對上了一張熟悉的臉。

  許久未見的顏邵霆此刻正立在殿外,一臉微愣的瞧著這邊。

  對方麵上明顯透著欣喜,不過似很快反應過來,此舉在這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明顯於禮不合,且秦玉樓一行皆乃是女眷,委實不便多瞧,歡喜之餘臉上很快微愣住,這兩種情緒同一時間呈現在同一張臉上,隻一時顯得有些扭曲怪異。

  而秦玉樓在短暫的驚顫過後,見裘氏往她這邊瞧了過來時,便已極快的恢複過來了,目光隻極快的在顏邵霆麵上掠過,隨即,視線忙朝他身後瞧了瞧,一時愣住。

  少頃,又忽而靈光乍現,忙扭頭往佛殿裏瞧去,果不其然,正由小沙僧領著出來的那一行人不正是顏家一家子又是哪個?

  而仔細打量著這一行裝扮,赫然發覺,原來此行人便是方才一直走在戚家前頭的那一路人馬。

  隻因始終隔著一段距離,且各個遮掩得嚴嚴實實的,又加上一路勞累,倒一時沒有辨認出來。

  原來這會兒顏家燒了香火,拜會完正要出來,顏邵霆乃是外男,不便進去參觀,再加上近來一直神色消沉,無心四處遊覽,便一直候在殿外守著。

  恰逢方才秦玉樓一行人取了麵紗正要進,而顏家出,就是這麽巧,這便撞了個滿懷。

  秦玉樓萬萬沒有料到與故人相遇竟會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縱使心裏頭有一千道一萬道惱恨,此刻也根本無暇顧忌其他,隻忙不迭一臉驚訝的與對麵顏家一行人招呼見禮。

  走在前頭的顏夫人隻微微蹙著眉看了候在殿外的顏邵霆一眼,倒也極快的反應過來,忙上前拉住秦玉樓的手一臉親熱道:“好孩子,前幾日錦丫頭還提起你了,我也私底下念叨過好幾回了,上月與你母親通信還在念叨來著,沒有到這菩薩果然靈驗,這還沒出殿門了,這麽快便瞧見了”

  說著,隻拉著秦玉樓的手直問東問西,一臉關懷備至。

  顏夫人打小便一直對秦玉樓疼愛有佳,錯開顏邵霆與秦玉樓親事這一事不提,她待秦玉樓真的是沒話說,且瞧著眼中的欣喜是發自內心油然而生的。

  秦玉樓隻將秦家得子的消息告之,顏夫人聞言登時大感意外,忙不迭念叨了幾聲“菩薩顯靈”。

  兩人寒暄了一陣,秦玉樓這才與裘氏一行道:“顏伯母乃是家母世交好友,打小看著我長大的,今年年初方隨著顏伯伯一道調派京城,我原也想著正要抽空去拜訪呢,卻不想今兒個這麽巧,在這裏撞上了”

  又對顏夫人介紹了裘氏一行。

  說著,又將顏秦兩家聯姻之事略微透露了一二,徹底打消了裘氏等人的顧慮。

  因著此刻堵在了佛殿門外,不便久談,顏夫人得知老夫人也一道來了,隻說待會兒前去拜會老夫人一番,至此,兩行人匆匆拜別。

  臨行前,隻忽而聽到前頭有丫鬟特前來稟告,因離得近,秦玉樓斷斷續續聽到了幾個字,諸如“蔡家也到了”之類的。

  顏家一行人匆匆離去。

  至始至終,秦玉樓再也未曾回頭。

  隻腦海中忽而有短暫的出神,方才匆匆瞥了一眼,曾經那個英武不凡的天子驕子,此刻神色竟難得有少許消沉鬱氣。

  雖今生不能成為夫妻,但秦玉樓打從心底裏盼著他能夠一世安好,不是丈夫,卻始終還是曾經的兄長。

  經過了這麽個小小的插曲後,誤了些許時辰,方才進入。

  四個圓形高柱撐著佛殿,顯得巍峨軒麗得緊,裏頭香客不少,隻見各個虔誠參拜,人多但殿裏卻一陣寂靜無聲。

  一眼便瞧見佛殿一側,老夫人正經由寺廟住持親自招待,二人似相當熟稔,正在寒暄說話,裘氏領著秦玉樓等人走了過去,二人方止住。

  住持法號歸虛,似乎與戚家一行人皆較為熟稔,雙方寒暄招呼過後,老夫人忽而指著秦玉樓對主持道:“此乃孫媳”

  又對秦玉樓道:“快來見過住持”

  秦玉樓頓時受寵若驚,忙雙手合十與住持見禮。

  歸虛眉毛胡子雪白,清瘦如枯骨,臉上的皮肉已然發皺,那雙眼猛地一瞧十分銳利,但再一瞧,卻又覺得分明十分溫和清澈,年紀應當非常老了,但奇怪的是,竟一時瞧不出具體年紀。

  歸虛起先隻略略看了秦玉樓一眼,似乎有些驚訝,又細細打量著她的麵相,適才捋了捋長須對老夫人略略點頭,又對著秦玉樓笑著道:“阿彌陀佛,施主實屬福慧雙修的好麵相,定是個有福之人。”

  老夫人聞言,倒是略顯意外的瞧了她一眼。

  裘氏,小伍氏紛紛麵露詫異。

  秦玉樓亦是詫異連連,隻覺得這話竟與剛出生時在陵隱寺得到的解說是一模一樣的,秦老爺時常在秦玉樓跟前念叨著,秦玉樓早已耳熟能詳了。

  正在此刻,隻忽而聽到歸虛又徑自道:“這樣的麵相,老衲曾在十多年瞧見過一回,施主可是元陵人士?”

  秦玉樓一愣,歸虛見狀,便又高深莫測的提點了一句道:“水滿則溢,福滿則損,若是挺過了命中劫難,方能一世繁榮”

  多年以後,秦玉樓才後知後覺發覺,她命中的劫難原來並不是關於自己的,而是關於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