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作者:姀錫      更新:2022-05-09 15:32      字數:3458
  卻說在此之前。

  那日秦玉樓派人還給顏邵霆的玉佩, 又被顏邵霆重新給退還回了。

  顏邵霆傳話說, 權當讓她留個紀念, 這許是他送給她的最後一件東西了。

  秦玉樓拿著玉佩瞧了很久, 最終隻吩咐芳苓將東西鎖進庫房了。

  顏邵霆護送顏明錦進京成親。

  他與她從此,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又說, 自袁氏得了這樣一樁喜事兒後,日日被拘在屋子裏好生休養著,日子一久, 袁氏那不耐煩的性子便有些坐不住了,秦玉樓隻得日日過去陪著她。

  那日,從袁氏處回時, 恰好在玉樓東院外碰到了剛好從老夫人的茗安院回來的秦玉卿。

  兩人的院子緊挨在一處, 卻好似極少碰到過,也極少竄過門。

  兩姐妹並不親近。

  明明是親姐妹, 卻遠不如兩位堂妹來的親昵自在。

  明明小時候一塊兒長大, 一塊兒玩耍, 那個時候還很小, 兩姐妹似乎極好, 記憶中甚至夜裏還時常擠在一張床上,沒想到現如今竟落得一時相顧無言的境地。

  前些日子, 因著秦老爺與袁氏大動幹戈,府中一時鬧得沸沸揚揚, 具體何時, 府中的下人們或許知道的並不全,但他們這些個事中人定也能知曉個十之八九。

  旁人傳得滿城風雨,秦玉樓與秦玉卿二人卻全然未作理會,除了那日給袁氏請安時遠遠地打了個照麵,今兒個還是頭一回碰麵。

  原以為兩人並無多話,卻不想此時那秦玉卿忽而停住了步子,落在了秦玉樓不遠處,忽而對她道著:“無論是戚家或薛家,都與我無關,我都不感興趣,我也並不願過繼到母親名下”

  秦玉卿語氣一如既往淡淡的,叫人聽不出任何情緒。

  秦玉樓聽了她的話有些詫異,隨即,倒是挑了挑眉道著:“哦?如此,那便最好不過了”

  秦玉卿見她如此說來,仿佛有些意外。

  隻抿著嘴,看了她一眼,隨即徑自回了自個的院子。

  秦玉樓立在原地忽而輕輕的歎了口氣。

  隻覺得人長大了,生活中總會摻雜許多有的沒的。

  譬如,秦玉卿話裏話外的意思可能是近來聽了府中的傳言,在向她解釋並沒有想要搶她的親事,又可能則是在遷怒,無端將這些糟心的事兒牽連到了她自個的身上。

  到底如何,卻是不好分辨。

  人心變得複雜了,真假難辨,人與人一旦走遠了,對錯難分。

  然而每個人始終都會慢慢的會長大,甚至慢慢的走遠。

  卻說在戚家來提親之前,秦家本已做好了準備。

  但當對方人來之後,仍是勉不了被驚了一陣。

  隻因這秦家與那福建巡撫提督陸家、及顏家三家坐在一塊兒共同商議、相看著親事,怎麽瞧,都怎麽覺得怪異、及微微的尷尬。

  曾有一段時日,袁氏差點便將對方兩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給一一問候了一遍,若非因著那陸家突如其來的介入,若非因著顏家的言而無信、背信棄義,怕是她們家樓兒的終身大事早早便有了最好的去處。

  哪裏還需得像現如今這般尷尬的坐在這裏,為著將來那樁她原本就不甚滿意的親事鬥智鬥勇。

  卻說自打陸夫人及顏老夫人一行人進了屋看座後,袁氏隻皺著眉不斷往後瞧著。

  陸夫人仿佛知曉袁氏的意圖,隻見目光閃了閃,隨即笑著對其道:“按理說這提親前,修兒都得事先入府給長輩們拜訪一二才是正理,隻因他剛出了孝,恰逢又趕上了府中的老祖宗重病,他乃是侯府長子長孫,如何都得隨在老人家跟前敬孝,一時便有些脫不開身,但又憂心與親家這邊的親事兒,隻有托付我這個做姨母的來替他們戚家走一遭了,這不,我這還是頭一回來提親,隻不知這元陵的禮數與京城或者我們福建那的是否有異,唯恐失了禮數,便唯有將顏老夫人給請來做保了”

  這才知道原來這陸夫人與那侯府還存著這樣一層關係。

  陸夫人這番話可謂是麵麵俱到。

  這婚事自古長輩們做主,按理說這相看媳婦、提親、下聘皆須得由父母親自操辦,但由於雙方路途遙遠,由雙方長輩或者有些頭臉的宗婦代為相看亦未嚐不可。

  且這位陸夫人身份尊貴,別說在秦家,便是在京城侯門相府出麵作保,亦是有這個臉麵的,是以,此番,由陸夫人出麵,對於秦家這樣的家世來說,已是天大的臉麵了。

  且這陸夫人還將顏老夫人請來,方方麵麵顧忌到了,可謂是給足了臉麵。

  尤是秦家許是早早便猜測到了,但此刻這袁氏未曾瞧見那戚修的到來,到底是有些不快的。

  雖有婚約在身,雖已算作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但未曾親眼瞧見女婿模樣,是人是鬼都尚且不知,如何敢輕易將女兒嫁過去。

  袁氏心下微沉,沉吟半晌,正要以秦玉樓親事已快要定下之由,欲將秦玉卿推出去時,卻不想那陸夫人倒是快一步直接開門見山的提出此番代戚家前來是要求娶秦家長女秦玉樓的。

  袁氏不由與秦老夫人對視了一眼,眼中紛紛有些詫異。

  陸夫人捏著帕子笑著道著:“其實,我之前便瞧見過你們家大姑娘一回,那滿身芳華氣度令人記憶猶新,實不相瞞,我對你們家大姑娘打從心底裏喜歡”

  袁氏聽了微微詫異,隻垂眼沉吟片刻,忽而眯著眼看著陸夫人直言不諱道著:“承蒙夫人厚愛,既夫人如此坦率,那有一事我便也直言不諱了,其實因父親過世早,這麽些年來咱們秦家與侯府素無往來,之前並不知咱們家與侯府早早定下了這門親,而大丫頭也已經到了說親的年紀,是以先前家裏已經為其說了一門親事,恐怕大丫頭無法嫁去侯府了。不過好在咱們秦家女兒眾多,且養女兒曆來用心,不是我自誇,便說咱們府這二丫頭便是個才情並茂的,無論性情、相貌絲毫不必大丫頭差——”

  說著,袁氏隻笑著看向首座的顏老夫人笑顏道:“老夫人最是清楚不過了,咱們這二丫頭還是這元陵四美之一呢,老夫人,您說是吧——”

  顏老夫人聞言微微詫異,許是沒有料到這袁氏竟然會替那秦玉樓推了侯府這樣好的一門親事,想到那秦玉樓,顏老夫人眼中一片複雜,隻她此番是那陸夫人特意請來求親的,不便過多幹涉。

  半晌,隻笑眯眯中規中矩道著:“你們秦家的女兒自然都是好的,樓兒與卿兒更是咱們這元陵城中一等一的好,哎,隻可惜咱們顏家沒得這福分”

  顏老夫人此時說的倒是真心話,她是真的疼愛那秦玉樓。

  此番,仍未免覺得有些可惜。

  袁氏聞言便衝著陸夫人欣然笑著:“這二丫頭曆來不比大丫頭差,現如今也正好到了說親的年紀呢”

  袁氏賣力舉薦秦玉卿。

  然那陸夫人聞言,麵上一陣遲疑,看了看袁氏,又看了看老夫人,沉吟片刻,這才一臉為難道著:“秦家二姑娘芳名,其實我素來便有耳聞,毋庸置疑,定是一等一的好,隻實不相瞞,我那侄兒乃是侯門長子長孫,而他們戚家曆來禮教嚴苛,嫡庶分明,他們祖訓嚴苛,規定長子長孫非嫡不娶,長女非嫡不嫁,是以這——”

  陸夫人說到這裏話語一陣遲疑,似有些為難之意,不過那話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非嫡不娶!

  袁氏與秦老夫人麵麵相覷。

  許是料到對方會婉拒,卻不想竟這般直接。

  如此,倒是不好在多說什麽了。

  甚至原本到了嗓子裏的那句“過繼”之說,也給生生咽了進去。

  陸夫人說罷,目光在袁氏與秦老夫人麵上輕輕略過,頓了頓,又與旁邊顏老夫人對視了一眼,適才略微笑笑道:“其實,大姑娘現如今正在說親這事兒,其實我也略知一二,正因如此,這才這般匆匆趕來,生怕這麽好的侄媳婦被旁人給搶了去呢,所幸,據說現如今雖已相看卻未曾定下,我倒是趕上了”

  陸夫人這般說著,見袁氏與秦老夫人一時無話,陸夫人心中反倒是點了點頭。

  若是因著對方門第高便上趕著高攀的,陸夫人反倒是不喜,也唯有如袁氏這般,實則是在真心為著女兒考慮。

  無非是不清楚對方的底細,不敢輕易將女兒嫁過去罷了。

  都是做母親的,陸夫人如何不知。

  這般想來,陸夫人隻直直看向袁氏,雙眼滿是真誠坦率,隻一臉認真的道著:“其實戚家乃是開國功勳,禮教雖嚴,規矩雖多,許多人隻怕女兒嫁過去會受苦,卻不知嚴苛也有嚴苛的好處,譬如,戚家祖訓,男子三十無子方能納妾,男子四十無子且犯七出者方能休妻,戚家規矩嚴苛並非隻針對女子,乃是所有人一視同仁,從自身約束起——”

  陸夫人說完,便見袁氏雙目微閃。

  陸夫人便又輕輕歎了口氣,似頗有些無奈道:“其實,我有一女,未滿十四,若非年紀過小,若非修兒早已有婚約在身,我定是要將女兒嫁去他們戚家的,其實也並非全然因著他們戚家家教家風緣故,最主要的還會修兒那孩子是個可托付終身之人,他姨父更是對其讚賞有加,疼愛他勝過自個的兒子呢——”

  陸夫人意有所指的道著。

  袁氏見這陸夫人雖出生高貴,但一身裝扮尤為簡單,正所謂美人在骨不在皮,裝束雖簡,但通身的氣度卻無須任何裝飾,雖簡卻奢。

  又見她一顰一笑間,雍容華貴,嘴角始終帶著端莊優雅的微笑。

  與袁氏說話時,尤為認真的看著她的眼,那雙眼真誠坦率,令人不由信服。

  袁氏聽到這裏未免心下一動。

  不由與老夫人對視了一眼。

  卻說陸夫人一行人走後,袁氏隻吩咐知椿去將秦玉樓請來。

  此刻袁氏隻覺得渾身止不住疲憊,卻又覺得心中有根繃得緊緊的弦,正一點一點的拉平了。

  見到秦玉樓的第一句話,袁氏隻幽幽道著:“樓兒,娘對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