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禁宮刺客
作者:酒對花      更新:2022-05-09 15:20      字數:4256
  聶氏姐弟師承韓恕。

  他們本該由父親教導,但是父親走得早,所以便由韓恕——他們父親的老友——承擔師職,教授暗殺之道。

  在成年之前,兩人都不知道韓恕真正的身份。

  直到姐弟倆雙雙出師,韓恕才跟他們說明。

  後來,他們一人上山當樵夫,一人青樓賣笑,韓恕也不曾多問,隻說:“既然學了本事就要用。用在何處,則由你們自己決定。”

  二人對這位師父都很尊敬。

  “姐,你應該告訴城主的,那是咱倆師父!”

  聶蕪歌聽了弟弟的指責,頓時拉下臉道:“你瘋了嗎?師父是禁宮刺客,皇帝近衛,若是讓別人知道他與我們有關係,他肯定死定了!”

  “但是也不能瞞著城主啊,她待我們這麽好……”

  聶蕪歌擺手:“你放心吧,城主的心比比幹多了千八百竅,說是千瘡百孔也不為過,她肯定能理解。方才你我說話猶猶豫豫,她不也沒多問嗎?”

  聶無戈一回想,確實如此。

  “哎……希望她別跟師父對上,不然我倆就難辦了。”

  此時,被二人記掛著的小枝,正在學堂裏聽李冕講課。

  她想找李冕問問舊事,但是到學堂一看,發現他沒閑著,便隻能在旁等候。

  作為一城之主,她必須樹立起“尊重賢才”的形象。

  “好了,今日就同大家講到這兒。”李冕見她來了,趕緊結束課程。

  底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今日不對詩嗎?”

  “是呀,先生,還沒對詩呢!”

  “若我奪魁,先生能否親手寫一首《織綃》賜給我?”

  往日,課後都是要對詩的。

  優勝者可以從李冕這兒拿一首親筆詩。

  他好說歹說也是“詩聖”,若百年後作古,墨寶可就價值連城了。

  小枝微微頷首,表示自己不急。

  李冕隻能出題。

  他略一思索,低吟道:“暮逐東流水,前水複後水。”

  底下的學生抓耳撓腮。

  小枝也不懂,這是什麽意思?

  傍晚跟著水流往東跑,看見後浪拍前浪?

  不過,小枝也是個懂文學的人,知道不能按字麵意思理解。

  “水”、“河”、“川”之類的意象,在詩中通常指飛逝的時光,回不去的盛景。下一句,應該明點朝代興亡了吧。

  很快有學生接道:“朝赴西涼城,白沙滾黑沙!”

  小枝“噗嗤”一笑。

  “白沙滾黑沙”也太勉強了……

  又有人道:“你這對得不好,看我的!旦逢西沉月,上弦轉下弦。”

  小枝覺得“上弦下弦”也差點意思,接不上李冕“前水複後水”那種,“滾滾洪流、無可挽回”的意境。

  這麽一看,他出的詩題看似簡單,其實特別難對。

  “城主呢?”待學生們都答了一輪,李冕突然問小枝。

  小枝愣了,她也要對?

  李冕將詩題重新說一遍:“暮逐東流水,前水複後水。”

  小枝秒接:“夜踩西瓜皮,左腿絆右腿。”

  ……

  還押上韻了,這是最可怕的。

  “咳……”李冕表情勉強,“城主優勝,今天的親筆詩就給她吧。”

  底下學生都炸開了鍋。

  “先生你也太世故了,怎麽能因為她是城主就給她放水?”

  “這是放水?泄洪還差不多。”

  等學生們議論紛紛地散去,李冕才提筆給小枝寫字。

  “剛才那句詩你是怎麽對的?”小枝好奇地問他。

  “其實這是舊詩,不過修道者可能不清楚。”李冕無奈道,“後一句是……古今相續流,新人非舊人。”

  小枝乍聽感覺也不怎麽押韻嘛。

  但細想又覺得,還是隻有他自己對的,才接得上前一句的意境。

  “你在寫這個嗎?”小枝探頭看宣紙。

  李冕寫的不是剛才對的詩,而是另外一首。

  “空聞紫金經。白首愁相誤。撫己忽自笑。沉吟為誰故……”

  小枝沒再看下去。

  “問你件事。”她戳戳李冕。

  “嗯?”

  “你記得韓恕嗎?”

  李冕搖頭:“你說說他長什麽樣子,我說不定記得。”

  “禁宮中人,陰柔俊俏,沒有蓄須,聲音尖細。年紀可能挺大的,但是抹了妝,看不出來。”

  李冕皺著眉:“哦,你是說韓大人。”

  小枝點頭。

  “其實我也不太了解……”李冕為難道。

  他年輕時意氣風發,為人豪爽大方,各路人士都願意結交,也由此認識了不少高官貴胄。但這些人大多是酒肉朋友,在他得勢時慕名而來,並不值得交心。

  李冕努力回憶:“韓大人……是先帝身邊的人,深得他信任。我複活後還聽說,當年先帝過世,便是由他傳召奉明帝繼位的。”

  小枝心下一跳。

  韓恕、李冕、奉明帝,

  這三個人都見過城主無懷。

  小枝差不多能腦補出當年的事情了。

  無懷先誘騙奉明帝立約,再殺李冕盜聖力,這都不能確保奉明帝成為“聖王”。於是她又引誘先帝身邊的人,偽造遺詔,讓奉明帝繼位。

  “好了。”李冕邊答邊寫,終於大功告成,“給你。”

  小枝隻低歎道:“詩聖大人,你要專心啊。”

  李冕緊張不已,不確定她是何意。

  小枝禮數周全地拜別,到底是沒接他的詩。

  *

  回鎮北關,城中也在過清明節。

  年輕將領們將一塊青團掰成好幾塊吃,沾點糖水,津津有味。

  小枝想起來,自己不久前還得了一盆,看來是特別為神山貴客留的。這地界太北了,也確實找不到什麽吃,搓幾個青團不容易。

  她浪費糧食是不對的。

  她又出城一趟,帶回來好多艾草。士兵們紛紛圍上來,教她怎麽做青團。

  “簡單得很!取這些青艾的汁液,和上糯米粉,一蒸就完事了。”

  “還有芝麻餡,桂花糖餡的,以前我娘老是給我做這個。”

  “少挑挑揀揀,大人能給你們摘艾草,已經是不容易了。待會兒沾點糖水吃就是。”

  小枝看著蒸籠裏冒出的白霧,也沒用道術催熱。

  她靜聽凡人軍士們說話,一晃眼又回到四年前,駐守鎮南關的日子。

  那會兒,凡人軍士鮮有與修道者親近的。每次他們吃飯,小枝都是默默在旁看著。

  “不嚐一個嗎?”有人問她。

  小枝搖頭:“辟穀。”

  士兵直歎氣:“你們也怪辛苦的,跟妖魔拚死拚活就算了,連點好吃的都沾不得。”

  “不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活再長又有什麽意思呢?”

  小枝想了想,道:“現在還挺有意思的,等什麽時候沒意思了再說吧。”

  將士們直搖頭。

  他們縱情吃喝,還齊聲給小枝唱歌,把附近所有野貓都驚跑了。

  小枝跟著他們唱,還從懷裏掏出個長命鎖,說話聲淹沒在打鬧聲中。

  “看見這個沒?是我以前守鎮南關的時候,一個小士卒送的!當時死了好多人,就我帶的那隊沒死!”

  她那時候,其實覺得自己特別厲害。

  好像……是練氣還是築基來著?

  感覺比現在還厲害。

  “不過後來,還是都死了。”

  小枝漸漸停了唱跳的步子。

  她這才記起,那次守城,隻有她和赭衣幸存。

  這場戰亂中死的人太多,她都快要麻木了。

  “想早些結束戰亂……”小枝收起長命鎖,席地而坐,麵前火光搖曳,夜風微寒。

  謝迢的願望,她也在試著理解。

  她心想:五座神山,五位侍劍人,這時候應該都在祭拜先祖,聆聽教誨吧。

  確實如她所料。

  眼下,五位侍劍人都在祭祖。

  中鎮蜀山,曆來就是神山之首。蜀山的侍劍人,大多平靜沉穩,靜流深湧。

  謝迢喚魂回來後,他們也沒說客套話。隻是同他交流戰況,分析對策,還講了講小枝。

  “她背後……該是有哪位聖人庇佑的。”

  謝迢歎道:“祭劍勢在必行,看她造化吧。”

  “閻獄道大權當削,如今卻邪使悉數歸於他們掌控,實在不妥。”

  這是謝迢沒考慮的事情。

  現在卻邪使和閻獄道作用太大了,削他們就相當於自斷臂膀。

  他沉聲答道:“我會想想怎麽辦的。”

  侍劍人們又說起往事前塵,傳下不少秘術、典籍,希望能讓蜀山如虎添翼。

  夜半,蜀山祭祖波瀾不驚地結束。

  *

  南鎮方諸,靠著北海,溝通海族。方諸的侍劍人,重情重義,心懷羈絆。

  沈風玄同他們聊起近年方諸變化,說南鎮被孤立,現在已經邊緣化了。

  “也確實是做得不夠好。”

  沈風玄無言以對。

  “神山本是平等,但中鎮侍劍人曆來強些,所以都以中鎮為尊。”

  “你若有不滿,努力修行便是。等什麽時候超過中鎮了,你自然就是中心。”

  沈風玄被長輩們訓斥一頓,徹底沒了脾氣。

  *

  東鎮蓬萊,行蹤飄渺地浮於海中,統率異族。蓬萊侍劍人,大多出身高貴,魄力極大。

  此花姬祭祖時,特別跟龍王多聊了兩句。

  “我以前跟初亭老是吵架,你呢?你覺得他如何?”

  此花姬搖頭,說:“太矮了,沒什麽印象。”

  龍王“哈哈”大笑:“好好好!你不僅承我位置,還跟我一樣,跟初亭不對頭。甚好啊,甚好!”

  此花姬含笑,靜靜聽她說起以前互相挖苦的趣事。

  *

  西鎮昆侖,終年冰雪覆蓋。這裏的侍劍人,大多學識淵博,天賦異稟,心性堅毅。

  拂月見先師時,對方還問了句:“我徒孫怎麽一個沒來?”

  “桓陵還不夠格,昭華陪聖王陛下祭祖去了,來不了。”

  “剩下那個呢?”

  拂月不作聲了。

  對方輕笑,壓低了聲音道:“謝迢一直攔你,你跟他辯也沒用。得想個辦法,拉他下水。還有一年……隻有這樣才能盡興啊。”

  *

  北鎮不周,是天柱所在,救世之地。這裏的侍劍人,溫厚慈和,兵不血刃。

  初亭跟他們一個都談不來。

  他硬著頭皮聽了大半夜絮叨,好不容易要解脫了,結果還有人問。

  “不周近日如何?”

  “可有傷著?可有累著?可是心情低鬱,輾轉反側?”

  “哎……這等亂世,也不知它如何能熬得過。”

  初亭花了好大力氣解釋:“不周沒傷著,沒累著,心情也沒有不好!”

  它老人家,壓根就沒醒啊!

  *

  清明深夜,鎮北關。

  小枝在火堆邊打著瞌睡,腦袋一點一點的。

  忽然,她坐墊下傳來些微的震動。

  她猛然驚醒,俯身趴下,一邊用定無觀遠望,一邊細細聆聽。

  大地之上,一片死寂。

  大地之下,有窸窸窣窣的聲音。

  “起來,都起來!妖魔過來了!”她把周圍所有將士都弄醒,又叫來神山長老,讓他們發出信號聯絡初亭。

  “哪裏!?妖魔在哪裏?”

  士兵們紛紛攀上城樓,點燃烽火。神山長老們,則使出一個燈柱似的法寶,將麵前的開闊平地照亮。上麵空無一物,根本沒有妖軍的影子。

  但是,沒有人會質疑小枝的判斷。

  她是代替解子真,全權負責鎮南關的人。

  “莫非……”長老麵色一變,目光下移,看見了地麵。

  平靜的荒野,草被風吹低,露出幾塊石丘。很快有細小的石子,從丘上滾落。荒草之上,彌漫著不同尋常的濃霧。

  “在地下,有妖蟻挖過來了!”小枝大聲道。

  長老立即結陣,沿著城牆,劃了一整圈紅色禁製。再用道術挖開一條溝壑,以真火、熔岩填充,形成戰壕。

  人族將領們沒有退去。

  他們取了結陣用的材料,分派給各個士兵,然後列兵布陣,在整個城中建起大陣。他們每一個人的意誌、力量,都通過陣法會聚在一起,形成不可思議的堅牆大盾。

  幾乎是半柱香不到,所有布置都已經妥當。

  “小心,好像要出來了。”小枝緊皺著眉。

  蟻群“嗖”得一聲衝出地麵,上麵站著的人渾身發光,將妖氣逼退。

  小枝拔劍橫掃,一大片死去的蟻群簌簌落下,城中就跟下螞蟻雨似的,血腥又可怕。

  她遠望別處,總感覺有些不對。

  “怎麽隻有蟻群出來了?”

  妖蟻順著城牆邊緣的禁製,愣是啃穿了一圈。這一圈中,閃爍著不少大型妖物的身影。

  長老安慰道:“沒事,它們進不來的……”

  “不好!”小枝麵色驟變,“它們不是要進來,而是要越過這座城,突襲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