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試探接觸7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3      字數:2447
  還用得著說麽,這意味著這兩個裝甲營一路都不需要打什麽硬仗——甚至,以他們的行進速度,順著路一路朝前開就可以了。

  “這兩個裝甲營真正的戰鬥任務,其實隻有圍殲敵司令部,以及之後前往堵塞牛首山缺口的攻堅戰——說是攻堅,估計也就是遇到幾個守備兵而已,這樣的任務,以這兩個營展示出來的戰鬥力,完全能夠承受。”

  “在完成修補第一道防線的任務之後,我們就把這支裝甲部隊部署在這裏……”說著話,白崇禧把手指向青龍山淳化鎮中間稍微靠後的位置,“作為預備隊,隨時填補前方出現的窟窿;而我們在南京城中的部隊,全部出擊……”

  “不留預備隊嗎?”劉將軍插口問道。

  “不留!不需要留。”白崇禧斬釘截鐵地答道,“必要的話,甚至需要從其他方向抽調部隊投入這個戰場。我們要爭取用盡可能短的時間來殲滅”

  劉將軍點點頭,白崇禧這是混戰計。盡可能地打亂戰場,以弱化日軍的組織優勢,發揮我軍的數量優勢,既然是要靠數量取勝,當然要盡可能投入更大數量的部隊。

  順帶一提,這一招劉將軍並不陌生,以後在朝鮮戰場上被廣泛使用。誌願軍在進攻時,經常是依靠近身白刃肉搏來回避美軍的火力地獄——這其實也是用混戰來弱化乃至消除美帝的組織優勢。

  不過最有名的混戰,當然還是林彪大戰廖耀湘(輸入拚音,居然出來“尿要翔”,是我太汙了嗎?)。當時參謀人員向林彪反映說:“敵人的建製亂了,我們的建製也亂了,各部無法指揮。”林彪很淡定:“亂了怕什麽?我們給他來個以亂製亂,縱隊不要去找師,師也不要去找團,大家都去找廖耀湘,哪裏槍聲密集就往哪裏打!”

  “隻是這樣也隻能聚殲包圍圈內的日軍,不知道白將軍所謂全殲敵軍要從何說起?”劉將軍又問道。

  “這個取決於圍殲日軍的計劃進展是否順利。”白崇禧信心滿滿:“如果能夠在一到兩天之內基本殲滅圈內日軍,而我軍的建製沒有太過散亂,依然保存比較完整的戰鬥力的話,那麽我們就可以把這些部隊組織起來,沿著之前的裝甲兵打出來的通道,插向敵軍後方,把整個戰場徹底攪亂,再打一次大混戰;如果圍殲行動不那麽順利,讓外線日軍重新恢複了較為完整的防禦體係,那麽這些部隊就必須重新恢複之前的態勢。然後我們把這個過程重複一遍。”

  “重複一遍?”所有的人——無論是國府幾位大員,還是董老,又或者是劉老將軍和小楊——都為這個想法感到吃驚: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你小諸葛不會不明白吧。

  “我不覺得日軍還會再上當,將軍你重複使用這個戰術,想要做什麽呢?”劉將軍皺眉問道。

  “他們上當最好,不上當也無所謂,無論他們怎麽想,怎麽做,他們根本的劣勢是無法沒有改變的。”

  “根本劣勢,你是說……”何應欽若有所悟。

  “指揮距離。”白崇禧解釋道:“在無線電出現之前,因為通訊手段的限製,一個統帥能夠指揮的距離控製在10公裏左右,超過這個距離,就會指揮不靈。南京地區的戰場範圍縱橫都在30公裏以上,這麽大範圍的戰鬥,鬆井石根沒有了無線電,根本玩不轉。更不用說我們掌握著空降力量,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他們最想不到的柔軟後方,比如彈藥庫,炮兵集群,糧食集散地,醫院……等等目標,甚至,可以直接扔到他的指揮部所在。”

  “具體到這裏,麵對我們故技重施,故意放開的口袋。日軍的行動大約就是原地防守或者轉向側麵。如果他們原地駐守,那麽,在他們接到上級的命令之前,這一支部隊將不足為慮,我們可以很從容地把這些方向的兵力調動到其它更需要的方向。我們可以把這些兵力集中到某一個方向,形成該方向上的絕對兵力優勢——比如我們可以把棲霞山、淳化鎮兩個方向的守軍都集中到青龍山方向,這樣青龍山的守備兵力就充裕得多,可以從側邊直插青龍山日軍的後方。總之,日軍兩三個方向上的兵力被閑置,相當於我們的壓力減輕一半,以敵我雙方在南京的戰鬥力對比,我們麵對全部日軍或許力有不逮,但隻麵對一半的日軍,而且還是短時間內得不到統一指揮的日軍,還是很從容的。”

  “如果他們轉向側麵攻擊,比如從棲霞鎮轉向青龍山,又該怎麽辦?”何應欽又問道,“這是很有可能的。日軍求戰心理旺盛,他們聽到側邊有槍炮聲,沒有理由袖手旁觀。”

  “如果真有這麽旺盛的求戰意誌,那麽可以用某些高價值目標——比如一支假的重炮部隊,或者輜重車什麽的,把這些部隊吸引到第二道方線下,重複之前我說的步驟。就算他們不受誘惑,我們也可以構築側邊防線,頂住他們,”白崇禧渾不在意,“我們把其他方向的兵力集中過來了,這裏不缺兵力。我們還可以集中師旅一級的炮兵對這些陣地提供火力掩護,隻要這種火力展現過一次,日軍就不會在解決我們的炮兵之前發動新的攻擊——要壓製炮兵,最好還是靠炮兵,但是要展開炮戰,同樣需要他們的指揮部下令。”

  國府的炮兵當然不是日軍炮兵的對手,不過如果是用來欺負步兵,還是很有效的。

  “他們隻要能頂住一天,我們就可以從二道防線,抽調兵力迅速出擊,搶占他們放棄的陣地。這同樣能讓該部日軍陷入被夾擊的境地,”白崇禧沉吟了一下,“隻不過,這裏距離前線太近了,他們隨時能轉向突圍,恐怕我們很難聚殲這一部分敵軍,最多給他們造成一定傷害。”

  “一句話,沒有了無線電遠程指揮,可以說,我們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

  白崇禧的策略說實話並不算高明,由於缺乏現代軍事知識,還有一些難免的比較低級的錯誤,比如直接在敵方指揮部頭頂空投部隊這樣的說法(人車一體空投,這是毛子的絕招,目前連美帝都做不到,中國目前也還做不到。所以直接朝敵人頭頂扔戰車,不啻於資敵,2020的中國恐怕也不會發展這樣的能力——希望pla打我的臉^-^)。這種先摧敵首腦,破壞敵方通訊指揮的戰術,在古代叫做擒賊擒王,在現代叫做斬首戰術。不同之處在於在古代實行這種戰術需要一定的機緣,比如織田信長的桶狹間之戰;在現代,則是靠著電子幹擾,空投,空軍突襲,小部隊潛入等手段,有意識地,係統地實行這種戰術。

  不過,他在第一次看到無線電幹擾,無線電定位技術的時候,就能想到如何去應用,而且是配合著國軍現在的戰術體係來使用,這就很難得了。可以說,不愧於他在曆史上的赫赫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