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馬列國際的鄉巴佬29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2      字數:1962
  (好了,這個名不符實的標題到此為止。

  下一個名不符實的標題後天出來——並不等於明天不更新,不過明天就算更新,也會是一篇奇文)

  從這小子問出這個問題就可以看出來,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老話誠不我欺。魏總你雖然聰明,到底還是年輕啊。

  對某件事情某個人表示看法,這是能隨便亂說的嗎?你以為這是白發漁樵江渚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拜托,我們可是黨員,說了話就得要負責任。

  如果是公事也就罷了,算是私下交流意見,偏偏這是主席的私人感情生活……萬一你那天說漏了嘴,傳到了主席耳朵裏(特別是聽雲經理說,你這小子還是個容易激動的性子,熱血一上頭就不管不顧什麽都敢說)……你魏同誌身份特殊,當然不用怕;我們可是還要在黨內混的……

  (在黨內高層中說到心無城府,恐怕就要數彭老總了——所以經常放炮,還被人當槍使)

  既然不好回答,那麽就把球踢回去了。和幾個同誌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徐老不答反問:“那魏總你是怎麽看的呢?”

  “我?”魏承恭不疑有他。一下子在床上仰躺下去,抬頭看著天花板,想了一會兒,這才遲疑著道,“我覺得吧,賀大姐是個很傳統的人——也難怪,畢竟生長在那個年代那種地方,不傳統倒是奇怪了。對了,對了,後來賀大姐對主席的種種做法,特別是與女同誌交流看不慣,未嚐不是這種傳統觀念在作怪……咦?這麽說起來,主席他們兩口子之間的矛盾,豈不是成了新舊道德觀念的衝突?”

  (私以為,主席兩口子之間的矛盾,其實就是觀念衝突,兩人的道德觀對不上。相遇之前,賀大姐作為一個女土匪,估計最多就是跑過縣城,看過幾份進步報紙,有了一些不成體係的進步思想·片·段;相比之下,主席可是長沙,漢口,南京,北京……各個大城市到處亂跑的,而且所接觸的人群也都是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可謂是見多識廣。

  不同的經曆形成了兩人不同的道德觀,擁抱親吻什麽的,對於主席來說無所謂;對於賀大姐來說,就是巨大的衝擊。

  在井岡山的時候這個矛盾沒有爆發,是因為巨大的生存壓力——黨外的軍事壓力和黨內的路線壓力;等到抗戰爆發,延安雖然也麵臨著巨大的軍事壓力,畢竟國共合作了,相比井岡山時代還是要好得多了。而且這時候主席已經確立了黨內領導地位,內部壓力基本消除……內外條件都相對好了,矛盾自然也就跟著爆發了)

  徐老等幾個人互相看了看,魏承恭這個推論聽起來還是比較靠譜的。

  “果然三觀對不上不能做朋友嗎?”魏承恭先是來了這麽莫名其妙的一句,接下來才又喃喃道:“既然是觀念衝突,如果兩邊的觀念不能改變的話,想要生活在一起就隻能是相互理解,然後一方遷就另一方了。”

  想了一會兒,眉頭皺起:“主席的觀念大約是不會改變的,且不說他的觀念更為接近現代觀念,他如果改變了,還是主席麽?既然如此,想要改變觀念就隻能是指望賀大姐了。”

  又想了一會兒,搖搖頭:“這恐怕也不容易,從長征和蘇聯的經曆就可以看出來,賀大姐是個特別剛強,特別有主見的女性,這樣的人觀念很難改變。”

  “那就隻能是一方遷就另一方了,最好是互相遷就,”魏承恭喃喃道,說到這裏愣了一會兒,忽然又猛省過來,“等一下哦,大多數的夫妻不都是這樣子麽?互相遷就,互相照顧,互相支持,走完人生……為什麽主席他們反而做不到呢?”

  ————

  “那麽你覺得,那兩個人應該是誰遷就誰呢?”雲經理順口問道。

  “應該是……”魏承恭想了想,有些不敢確定地說道:“主席遷就大姐吧。”

  雲經理微微一愣:“為什麽呢?你剛才不是也說,主席的觀念應該更接近現代觀念麽?”

  “所以才應該他遷就大姐啊。”魏承恭回答得理所當然,“就好像一個聰明人和一個笨蛋共事,按理說應該照著聰明人的辦法工作,對吧?”

  “當然。既然他聰明,想出來辦法肯定也更好。”

  “但是很不幸,那個笨蛋無法理解聰明人的主意,偏偏他還是個很固執的人,他認為自己的法子才是更好的。這時候你覺得聰明人應該怎麽辦?”

  “……”

  “聰明人無法說服笨蛋,而一直這樣僵持下去工作又耽誤了,為了能做好工作,他不得不遷就那個笨蛋,用比較笨的法子來做工作。”

  (注:以上是地效曾經的工作經曆,當時真是鬱悶得要死。偏是當時公司人手不足,根本調派不開)

  “……所以在工作中才會需要有上下級,而且要求下級即使不理解,也要服從並完成上級的想法。”雲經理想了好一會兒,才給出總結,不過不等別人說什麽,自己又自管續道,“當然,新社會講求男女平等,雙方無所謂主從,那就隻能是主席這個較為先進的遷就大姐這個較為落後的了。”

  魏承恭點點頭——不過立刻又辯白:“我可不是說賀大姐笨,隻是打個比方,你可別拿著到處亂說啊。”

  雲經理一頭的黑線:居然被你囑咐別亂說話?我還真是被小看了呢,魏總你還是先管好自己再說吧。

  “好吧,不說這個了,這一個下午,已經耽擱了多少時間了?我覺得,我們還是把精力放在下一次輸送的準備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