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拯救5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4726
  除了多出來無縫鋼管的要求之外,這一次的要求跟上一次並沒有多少不同。魏承恭看了一會兒,確認無誤後,收了起來,“那麽,我要走了。”

  “小魏同誌,你這次回去,不妨留意一下,”總理卻又過來叮囑道,“我們根據地能夠提供的商品,哪些在你們那邊比較值錢,你知會一聲,我們好提前準備。”

  “值錢的東西?”魏承恭笑笑,“根據地能大量提供的最值錢的東西,大約就是主席總理你們這些人的書法真跡了——我要是能開一家中共馬列黨早期領導人書法作品專賣店,分分鍾成為中國首富。”

  一幫子領導人都笑起來——唯一沒笑的就是林帥,不過看樣子他不是不想笑,而是麵癱,笑不出來。

  主席笑道:“真要是這麽值錢啊,好辦,我一星期寫上三五十付,權當練字了。恩來,玉階兄,你們說呢?”

  “嗯,沒問題。”總理和總司令都表態,“就怕我們的字難登大雅之堂。”

  “千萬別!”魏承恭急道:“真要是開那麽一家店,那邊的國安機構估計會分分鍾找上我,然後我就得被中科院拉去切片兒了——拋開這些肯定會帶來麻煩的東西,再要值錢的,就得數文物古董了。你們上次給我的銀元,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當成古董賣出來的,好家夥,其中一枚什麽“開國冤大頭”就賣了十萬多。二十幾克白銀居然比一斤黃金還值錢,而且這還是我急於脫手換錢,賣得賤了,要不然還得多。”

  “古董是吧?”總理點點頭,“尅農,這事交給你了。”

  “沒事,要找些古董還是很容易的,查抄那些地主老財可是搜刮了不少這些東西。”李尅農近前來:“小魏,你盡管放心好了,等你下一次來,我們會為你準備足夠的資金的。”

  ————

  一周後,魏承恭準時來到了政保局的院子裏。

  包括最高三人組在內的十多個領導都在,把魏承恭帶來的一盞便攜式台燈調節成微光,正圍坐著討論些什麽

  “這次給我們帶了啥子好東西過來?”

  看到魏承恭帶著淩亂的一堆東西過來。(為了節省運量,魏承恭攜帶的物品基本都會拆除包裝。像藥品之類的東西,他還要把小包裝改成大包裝,所以看起來就比較亂。)幾個人都迎了上來,朱老總一馬當先,像個小孩子一樣,搓著手,看著地上亂七八糟的一堆東西。

  “總司令,你們這也太……”魏承恭苦笑不得。

  “我們這些人沒見過世麵,而我們紅軍也窮得太久了,所以看到這些好家夥就忍不住——小魏你要笑就笑吧。”朱老總倒是一點都不覺得丟麵子。

  “那倒不是……”魏承恭急忙道:“我是說,你們白天的工作都很忙,對吧?怎麽大半夜的還過來這邊——這個架勢一看就知道是專門迎接我。”

  “哦,不要緊,我們幾個下午都好好休息了一下的。眼下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盡快地吸收你從未來帶來的好東西,形成戰鬥力。”總理笑道:“而且,到底是近兩千斤的東西(1929年,民國政府為了跟國際接軌,規定一斤等於500克;到此時不過過去五年而已,再加上以民國政府悲催的行政能力,大家還是習慣於舊製一斤約等於600克,所以一噸物資不到2000斤——實際上,直到今天,灣灣地區的一斤依然是600克。換言之,國民政府頒布的法令,被政敵很好地執行了,而它自己轄下,反而執行不好^-^),你需要幾個人幫你搬遠,我們這些人就是搬運工。”

  “總理,這怎麽好……”魏承恭一聽就傻了,讓主席總理幾個人來當搬運工:“為什麽不叫戰士們來幫忙呢?”

  “要保密嘛……沒關係沒關係,一個人不過百多斤東西,跑兩三回就好。我們都是苦出身,這點兒活兒不算什麽。”總司令說著話,挽起袖子,把一個大家夥抱了起來,掂了掂:“瞧,還不到20斤嘛,這是什麽好東西啊?”

  “手提式x光機……”

  “這是x光機?”總司令嚇了一跳,“這麽輕,這麽小,帶著行軍一點問題都沒有啊,大不了弄一匹馬,或者一個班的戰士輪流背著就好,這可是太方便了。”

  “這樣吧,我們趁著搬東西的功夫把這些都分一下類,小魏你來負責指揮。”主席也挽起了袖子,招呼戰友們:“都來啊,先把醫藥用品搬走。”

  x光機,配套的顯示器,呼吸機,小型製氧機,還有手術器械,各種藥物……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式兩份……這一堆東西聽起來不少,但實際上總重量還不到三百公斤。

  接下來是之前說的望遠鏡,地圖……

  “抱歉啊,大比例的軍用地形圖也是買不到的……我帶了這種地圖過來,你們看看能不能用?我估計用處不大。”

  說著話,他拿出一台平板電腦。

  “這是我請人下載的江西省瑞金縣的1比5萬的電子地圖,如果你們覺得合用,我就請人繼續下——不過要完成這個工作,恐怕得請很多人幫忙,而且紙張的用量太大,所以我改用電子版了。

  “這個……”論及軍事技術素養,伏龍芝畢業的劉帥算是紅軍中頭把手,而且身為總參謀長的他現在也正巧就在這裏。他把地圖展開看了一下,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卻又皺起眉頭:“這是航拍圖,地標倒是非常清晰,不過幅麵太小了,這樣的幅麵上無法指揮團級以上作戰;而想要把航拍圖畫成地圖,對於現在的紅軍參謀人員來說,難度恐怕有些高。”

  總理正好路過,輕輕拉了劉帥一下,劉帥立刻醒悟過來:“沒事,總比完全沒有要好,而且是好得多。”

  魏承恭不是傻蛋,稍微看看總理和劉帥的神情動作,立刻就明白了:這是在寬自己的心。

  “總理,劉帥,如果你們覺得這個地圖不能用,我再想辦法就是了。”

  “小魏,這些是啥子東西?”總司令又拿起一個東西,看了一下,納悶道:“看起來像是望遠鏡,不過從這裏看出去啥子都看不到。這東西你買弄多做啥子?”

  魏承恭也不多說話,走過去附身拿起一個一樣的東西,給總司令示意了怎麽啟動,怎麽使用之後,直接把東西塞到了總司令手裏。

  “這是……”總司令拿著這個望遠鏡四麵看了一下,興奮起來了:“伯承,恩來,還有老毛,你們都來看看,這裏有個好寶貝。”

  聽總司令一說,這一幫子日後的國家領導人們就像是看到新奇玩具的小孩子一樣圍了過來。

  “微光紅外兩用夜視鏡,有了這東西,夜晚就是我們最好的戰友。”魏承恭得意地介紹道,“這是給即將成立的特種部隊準備的東西,其它的東西還有……”

  說著話,跑過去把東西都撿了出來,一邊撿一邊介紹:“野戰登山靴,這個不用多介紹了……野外生存急救包,包紮傷口用的,所以還要培養戰士們的救護知識……軍用野戰口糧——這個還真是軍用的,吃幾塊就飽了,這些量可以保證一個人三天的需要……淨水片,用一片能夠淨化三十公斤左右的水,足夠一個連灌滿他們的水壺……防刺服,我真沒想到能買到這東西,穿上這個……”

  說著話,魏承恭拿起一件防刺服放到自己大腿上,亮出一把刀子……

  “別……”大家聽了他的解說,又看了他的舉動,當他亮出刀子的那一刻就知道他想要幹什麽,急忙勸阻。

  已經晚了,魏承恭狠狠一刀向自己腿上紮去。

  “哎喲!”

  刀子沒有紮透衣服。不過被紮了這麽一刀子,肯定會很痛的。這家夥也是顯擺得有些興奮,才一下子幹這麽沒腦子的事兒。

  “傷著沒有,要不要叫醫生過來看看?”大家都圍過來,總理開口問道。

  “沒事沒事。”魏承恭擺擺手,右手拿刀子,左手拿開防刺服,給大家示意了一下,“怎麽樣?”

  光線昏暗,看不出來防刺服有沒有被紮穿,不過刀子和衣服上都沒有血跡還是能看出來的。大家拿刀子的拿刀子(檢查刀子夠不夠鋒利),拿衣服的拿衣服,一個個嘖嘖稱奇。

  刀子當然沒有問題——不客氣地說,這把刀可以算是整個根據地裏最好的刀——衣服上也隻是有個淺淺的痕跡,剩下的問題,就是魏承恭用了多大勁兒了。

  “伯承,尅農,你們來幫幫忙。”總司令說著,把衣服往兩人一丟,“把這個衣服牽開。”

  劉帥和李尅農兩人互相看了看,依言把一件防刺服牽開來。然後總司令拿起刀子,狠狠一刀紮了下去。

  衣服被頂成了傘形,不過並沒有紮穿。

  “好家夥,這就是傳說中的防彈衣吧,要穿上這個這個跟敵人拚刺刀,想輸都難啊。”總司令拿起防刺服,翻來覆去地看,愛不釋手,“這要是全軍每人裝備一件……”

  “那我就隻能提我們的對手感到悲哀囉。”主席上來,哈哈笑著,拍拍總司令肩頭。

  “總司令,這個可不是防彈衣——估計能防一點手榴彈破片,但是槍彈是絕對擋不住的。”魏承恭忍不住道:“也就是白刃戰的時候能發揮一點作用了。”

  “你還想要怎麽樣啊,這就很好了。”總司令失笑,拿在手裏掂了一下,“有兩三斤的格式,小魏你一次隻能帶七八百件,想要全軍都換裝,就要跑一百多次——看來隻能是少量裝備一些部隊了。”

  ————

  “這些個好東西,嘖嘖嘖……”總司令拿起這個,又看看那個,一樣樣都愛不釋手,“我們紅軍窮歸窮,但是看這個格式,是要組建打造全中國最精銳的一支部隊了。穿上這個鞋,帶上這個幹糧,配上這個啥子夜視鏡,穿上這身防刺衣……這回啥子飛奪瀘定橋之類的,還叫事情嗎?”

  “這還不夠……不過限於運輸噸位,有一些東西我隻能下次再帶了。比如鋼盔,軍刀,工兵鏟,無人機什麽的。”魏承恭還不忘顯擺,“這次時間不夠了,我沒來得及帶合適的資料,等我下次帶一些我們那個時代的一些特種部隊資料過來,總司令你們就知道,所謂特種部隊,到底是怎麽樣的變態了。”

  “糾正小魏你一個錯誤。”總理一邊把玩著手裏防刺服,一邊說道:“我們的特種部隊不是‘即將成立’,而是‘已經成立’。隻是……我們組建的是一支營級部隊,大約三百五十人,都是從全軍精選出來的,槍法好,投彈準,力量大,拚刺技術好,政治過硬,人也機靈的好小夥。”

  “三百多人啊……”魏承恭沉吟了一下,很快就算出來:“沒事,我再跑兩三趟,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全部武裝起來。”

  大批量的東西拿完了,接下來就是一些少量的“樣品”了。

  “先來看看這個。”

  說著話,魏承恭拿出一個疊起來的,仿佛雨布一樣的東西。總司令拿過來,掂了掂,感覺有些分量。

  魏承恭也不多話,解開上麵的捆綁帶,拉了開來,大家發現,這是一個很長很寬的東西,有兩米多三米長,寬也有一米五的樣子。

  “這是行軍毯嗎?”總理奇怪道:“這個……不是很重要吧?”

  魏承恭還是不多說話,在雨布上翻找了一會兒,找到一個地方,抬頭看向眾人,臉上笑嘻嘻地:“哪位來幫幫忙?”

  “我來。”瞿秋白大約是當老師習慣了,一邊說話,一邊還舉手。說著話走上前來,問道:“要做什麽?”

  魏承恭指指手裏的氣嘴,笑道:“朝裏麵吹氣。”說罷,又開始翻找另外的氣嘴。片刻後,張聞天,陳雲也加入了吹氣的行列。片刻後,“雨布”就充氣成了一隻小船模樣。“嘭”的一下子拍在地上。

  “橡皮船,重七公斤,一次可以乘三到四人,我跑兩趟能送來大約三百條,如果在安順場的時候有這東西,一次就能輸送大約一千人,一天就能輸送兩萬多人,按紅軍有八萬的規模,那差不多也就是三到四天就能全部渡河。讓常凱申以為能夠靠大江大河阻擋我們的想法見鬼去吧。”魏承恭腦袋有點兒暈(吹氣吹的),不過還是堅持跟大家解說,說著說著,缺氧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一副場景:正在某處指揮的常凱申以為把某條號稱天險的江河上所有的民船都收走了,以為可以靠此把紅軍聚殲在河邊,結果幾天之後,他接到報告:紅匪已經渡過某某河,正向某處開進。

  不知道,他是不是又要罵手下無能,又要感歎紅匪長了翅膀——想想都覺得有趣。

  “這東西好,可以多要點兒,”主席孩子氣發作,坐到橡皮船裏,仔細檢查了一下,非常滿意,“很結實,不錯,我本來還以為這是膠皮,不過看來是我孤陋寡聞囉——有了這東西,這一路上的江河就沒那麽麻煩了。”

  “不隻是可以用來過河。”總司令也跟著爬到船裏。主席隻是坐著,他幹脆躺了下來:“就像恩來說的,這個東西也可以當雨布用,地下潮氣再重,都不怕了——地下的潮氣重,還能比河頭邊的重嗎?”

  “嗯,好東西。”總理也點頭,看向魏承恭:“你說這個是多重?”

  “這個是七公斤的,我一次可以帶大約一百五十條,兩次就是三百條。”魏承恭很高興,自己“擅自做主”買來的東西有用,解釋道:“如果我們還是像原來那樣在十月份才動身的話,應該能保證充足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