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聞發布會7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2333
  “曹小姐能說得具體一點嗎?”光是這些數據比較有些幹巴巴的,不夠直觀具體,所以魏爭光代表大家不依不饒地“求幹貨”——其實這也是組織上的意思,看到未來中國那一係列讓讓人瞠目結舌的工業品產量,無疑能大大地提升組織本身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時也能振奮人心士氣,最大的好處則是在於,能極大地提升tg在國內的社會地位。

  “這讓我從何說起呢?”曹小姐有些為難地說道,“畢竟我也不是學工業的……”

  拿不出幹貨,這讓大家有些失望,並且對曹小姐的話有些質疑起來。

  “……其他的東西我記得不是很清楚,因為看的時候沒往心裏去,但是鋼鐵產量我還依稀記得。2020年我國的粗鋼產量是5.5億——萬萬噸(結構調整,產量有所下降,另外,民國時候習慣把億說成萬萬),這之前在2014年的時候,我們曾經創下8.2萬萬噸的最高年產量。”

  “這不可能!”德國參讚謔地一下子站了起來,“曹小姐,你知道你說的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麽嗎?別的不說,你知不知道這意味著多少煤炭消耗?就算你們能煉出這麽多鋼,你們怎麽用掉它?要知道就算是打世界大戰,都用不了這麽多鋼鐵(眼下二戰還沒有全麵爆發,所以所謂的世界大戰就是指一戰,一戰打了五年,五年時間全世界的鋼鐵產量全部加到一起,也不到剛才曹小姐爆出的數量的一半)——曹小姐你確定你說的是萬萬噸而不是萬噸?或者你說的是礦石而不是粗鋼?你……”

  他本來想說得更刻薄一點,比如“曹小姐你知不知道一噸是多少?”之類的(大煉鋼鐵的時候出過的實事,某個生產大隊的人搞不清楚一噸是多少,以為一噸就是一石,結果那個大隊當年的糧食產量,鋼鐵產量就飛上天了),不過看看小曹正在操作的那些古怪的機器,知機地沒有自取其辱。轉口道:“你為什麽會記得鋼鐵產量,其它水泥,煤炭,發電量等等也很重要的數據就記不得?最後,鋼鐵這麽重要的東西你們居然會減產,這也讓人無法相信。”

  言下之意你是在唬人。

  這種場合講究“有問必答”,就算有什麽不方便透露的也要回答一個“無可奉告”,德國參讚這一連串問題砸出來,曹小姐要回答就必須先把問題都先理清楚——這花了一點時間。

  理清楚這些問題之後,曹小姐開始侃侃而談:“第一個問題:實話說我還真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我隻知道處在我們那個時代我從來不缺鋼鐵製品使用。第二個問題:參讚先生你擔心的煤炭消耗:首先,我們的煤炭產量足夠,其次,我們噸鋼煤耗差不多隻有半噸左右。第三個問題,當全世界的人口增加到70億的時候,要消耗這些鋼鐵相信問題就不是很大了。第四個問題,我相信我的吐字歸音很清楚,如果參讚先生還是聽不清楚,我可以用德語或者英語把剛才的數量重複一遍。第五個問題,雖然我是學電子工程的,對於重工業不是很了解,但是粗鋼,鋼材,礦石之間的區別我還能分得清,不勞參讚先生來再教育。第六個問題,之所以記得這個數字,是因為我們那時候流傳著一個跟鋼鐵產量有關的笑話,所以我印象很深刻。至於您剛才列舉的水泥,煤炭,發電量,乃至汽車,飛機,發動機,家用電器,電話之類的東西,我記不清產量,但相信都是世界第一。最後,鋼鐵之所以會減產,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說到這裏曹小姐頭偏了一下,露出很可愛的笑容:“因為夠用了。”

  夠用了,好霸氣的回答,眼下各國都在積極戰備,鋼鐵這玩意兒怎麽都覺得不夠用(即使是美國,二戰的時候金屬製品也不是很夠用,就連奧斯卡的小金人都曾用石膏代替——省銅省到這個份兒上,鋼鐵可想而知)——就算和平時候的建設,都覺得不夠用,這丫頭居然輕描淡寫地說“夠用了”。

  德國參讚搖搖頭,顯然是不相信曹小姐的話。

  總理看看小曹,心中暗笑:這小丫頭看上去可愛,卻也是牙尖嘴利啊。眼看氣氛有些怪異,總理向曹小姐道:“小曹,你剛才說因為一個笑話而對鋼鐵產量記憶深刻,能跟大家說一說嗎?”

  總理的要求當然不能不答應,而且在場的人們顯然也對這個問題感到有興趣,都看向小曹。

  “2015年的時候,印度總理莫迪放出豪言,要讓印度鋼鐵產量超過中國的兩倍,當時我很好奇,就去查了一下兩國的鋼鐵產量對比。”說到這裏,小曹笑了一下,“結果是印度當年鋼產量8千萬噸,而中國的鋼鐵產量是7萬萬噸。”

  說著話,小曹想起在現代時空印度的種種奇葩表現(最近的一次是,因為中國的自產航母而一再修改設計的印度“自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因為買不到合適配套的鍋爐而傷透腦筋)就忍不住笑起來。

  不過笑了兩聲後,卻尷尬地發現,會場裏隻有自己一個人在笑。

  大家實在是不知道這有什麽好笑的,一個能年產8000萬噸鋼鐵的國家,提出一個遠期的發展規劃,這有什麽好笑的?

  “曹小姐,未來的鋼鐵生產技術是有什麽大的突破嗎?為什麽連印度這樣的‘地方’(此時的印度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都能年產8000萬噸鋼鐵?”美國商務代表馬卡爾問道。

  小曹正想回答,不經意間卻看到總理在對自己使眼色,當即明白過來。當即道:“很抱歉,我不是學重工業的,這方麵的問題我不是很清楚。”

  馬卡爾還待再說什麽,卻見總理站起身來:“各位,眼看已經到了中午了(看閱兵式花了太多時間),我看我們的新聞發布會還是下午再繼續吧。”

  外交使節們互相看了看,都沒說什麽——這裏的事情太過震撼,已經不是他們這些小小的參讚武官能夠處理的了,他們需要緊急回去大使館,請各自國家的在華最高外交人員前來處理。

  而在場的中國人就不滿意了,好不容易才從一片頹廢氣氛中聽到一些抗戰的好消息,大家都希望能夠知道的更多一些。於是一些記者鼓噪起來。

  總理當然是不會讓大家失望的,“這樣吧,我們的新聞發布會在下午2點繼續舉行,從現在開始有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這中間我們在這裏給大家播放一套記錄片,這是未來的人們對於我們時下正在進行的戰爭的反思和總結,大家願意的話,可以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