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鼓笛和鳴
作者:包子      更新:2022-05-09 14:56      字數:2229
  唐宋對修為傑說,讓他好好看著虞人美,他和我要去找玉笛。

  “我怎麽看著啊?”修為傑一臉懵,有些害怕。

  “別讓她亂跑。”唐宋凶巴巴地說,“你平時哄女人的功夫都去哪兒了?”

  “送花送禮物送鑽石……”修為傑為難地說,“可是這兒,什麽也沒有。”

  “你平時就是這麽哄女人的?怪不得……”

  修為傑不滿意地追問:“怪不得什麽啊,唐宋!你可別詆毀我。”

  唐宋不耐煩地說:“修為傑,說到女人的事情上,你就來勁了。叫你好好看著虞人美,這是我們的任務!”

  “知道了。”修為傑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似的。

  楊蕾和蝴蝶紛紛說,叫我們放心去找玉笛,還有她們呢。

  村莊一片寂靜,再也沒有一個人影。

  隻有陰冷的風,在上空反複的回蕩,我抬頭看天,天空中沒有七星圖案,七星陣徹底破了。

  少年郎去哪兒了?

  我想起唐老大,他會不會暗中幫忙,把牧笛少年給藏起來了?

  正尋思著,我發現了一個細節。

  地上出現了一串深深的腳印。

  腳印伸向一片密林裏,這腳印是新鮮的,剛剛踩上去的,顯得有些倉皇,但是腳印之間,距離很大,隻有道行深厚的人,才能像這樣“飛”跑。

  密林深處,黑黝黝的,深不見底。

  “這是那個少年郎留下來的腳印。”我興奮地說,“跟上去!”

  “追!”唐宋說道,“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跑了。”

  “咚……”

  大鼓沉悶的聲音響起來了。

  接著又是一聲。

  一聲沉,一聲輕。

  修為傑沒事敲什麽鼓?唐宋抱怨著。

  緊接著,鼓點密集,聽起來非常有節奏感,不是修為傑敲出來的風格。

  “發生了什麽?”唐宋警覺起來,“這鼓點聲,是誰在敲?”

  一陣悠揚的歌聲隨風而來,是一個女子的聲音。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

  這是虞人美在唱歌!

  她的歌喉雖然不那麽圓潤,但是唱得實在淒婉,讓我和唐宋忍不住的駐足。

  這個敗落的村子,四處都流淌著悲傷。

  那歌,那鼓聲,恰如其分的配合著,讓人欲罷不能。

  “嗚……”

  忽地,一聲牧笛響起來了!

  牧笛聲就是從密林裏響起來的。

  就那麽一聲,讓我判斷出了它的方位。

  我們趕緊循聲而去,另一邊,虞人美的歌聲不停歇,鼓聲附和著,在我們行進的途中,牧笛又響了一聲。

  唐宋說,這是玉笛忍不住對大鼓的回應嗎?

  不然的話,少年郎藏起來都來不及,不會暴露自己。

  “可惜了一對有情人。”唐宋感慨。

  “小心!”我提醒唐宋,一把將他推開。

  說時遲那時快,從天而降一張大網,要不是我眼疾手快,唐宋就被網住了。

  緊接著,密林裏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機關、陷阱,橫掃而來的木棍、土炮,讓我們應接不暇。

  這些都是老獵人的手法,老族長自稱是魯班傳人,這些機關,是他的拿手好戲。

  我們一麵小心躲避,一麵繼續往裏包抄。

  可是密林越來越嚴實,樹木就跟有人性一樣,它們發生瞬移,合著滿地的藤蘿,編織得密密麻麻,形成一堵堵的牆,連一絲縫隙都不留。

  我撫摸著貔貅吊墜,心說小白,你這個時候都不出來幫我一把?你個吃貨,你吃飽了就睡了?

  意念一起,小白飛騰而出,一道金光閃耀,密林被活生生撕裂開!

  大樹、藤蘿、荊棘,刹那間分崩離析,化成灰燼。

  白光活生生給我們劈開一條路,我們一路暢通無阻。

  “那是什麽?”唐宋驚訝的聲音響起。

  在我們的前端,出現了一個土地廟。

  就是農村經常出現的那種小小的土地廟,正中央放置著一尊神像,一看,就是老族長的樣子。

  “你還藏得住嗎?”我冷笑著說道,“快現身出來,不然,我砸了你的神像。”

  話音剛落,貔貅發出長嘯,繞著土地廟一圈,白光滾滾之中,少年郎出現了。

  此刻他已然沒有了之前的神采,他被貔貅圍困著,完全被金光罩住,無法動彈。

  那一張白淨的臉上,終於出現了倉皇的神色。

  那氣定神閑的樣子,不複存在。

  “跑啊,你怎麽不跑了?”唐宋斜著眼說,“小破孩兒一個,怎麽逃得過我們的五指山。”

  “玉笛呢?”我看向他,他全身上下,沒有玉笛。

  “被我毀了。”他冷冷地說,“你們永遠也拿不到玉笛。”

  鬼才信,玉笛剛才還在響。

  貔貅一副等不及的樣子,想要吃掉他,對貔貅來說,修煉了這麽多年的靈物就在它的麵前,它怎麽能放棄這一頓美餐?

  “小白,你個吃貨,你別性急。”我嗬斥道,“他還沒交出我們的東西。”

  小白纏繞著牧笛少年,生怕到手的鴨子飛了。

  “玉笛在哪兒?”唐宋威脅道,“不然的話……”

  “交出玉笛,我還能活嗎?”牧笛少年聲音沙啞地問道,“你們能放過我?”

  唐宋看向我,征求我的意見。

  他能不能活?這可是與我們任務無關的事情。

  可他要是活下去,怎麽活?

  對我們有沒有影響?

  把他帶出去,還是留在這裏?

  這是個問題。

  唐宋口快,說隻要交出玉笛,他就能活。

  “當真?”少年郎臉上出現了期待的神色,他不想死,一個想要修成長生不老術,到達仙界的人,當然不想死。

  死了,就等於永遠沒有了機會。

  活著出去,一切可以從頭開始。

  唐宋說:“君子一言。”

  他倆就這麽敲定了,我錯愕了,這個少年郎帶出去,怎麽處理?

  他是個修煉之人,也是個禍害。

  我知道唐宋是急於求成,想要馬上拿到玉笛,對我們來說,時間不多了。

  “到村口去。到了那裏,我把玉笛給你們,你們帶我出去,我們各走各的。”少年郎說,“不然,我寧死不從。”

  剛答應他不死,他又說各走各的?這是過分的要求。

  唐宋滿口答應,說當然各走各的,誰稀罕跟他一路,誰願意帶著他?

  我對唐宋說不行,唐宋給我遞眼色,他好像胸有成竹似的,但是我清楚,唐宋手裏沒有可以對付少年郎的辦法。

  他可能是想事後毀約。

  “好,到村口去。”唐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