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六脈神劍破頑敵(1)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4      字數:4262
  “霹靂1號,發射”

  耳機裏傳來“滴滴滴”的急促信號脈衝音,林飛虎條件反射似的同步發出語音命令。

  0.2秒,威龍戰機的人工智能係統接收到林飛虎的命令,0.3秒,智能係統的權限身份識別模塊核實了命令發出人所擁有的權限,並與武器安全分係統的狀態數據完成“雙輪”核對。

  0.5秒,全係統檢查完畢,導彈發射“火線”被接通。

  0.8秒,林飛虎視野正前方聚焦於無窮遠處的頭盔顯示器出現了一道紅色圓環,幾乎同時,頭盔空間中近乎空曠的聲場裏傳來人工智能係統稍微帶著點急促的聲音。

  “霹靂1號,發射,J1二十五秒”

  林飛虎連續深吸兩口氣,供氧係統裏帶著點涼意的純氧讓他精神為之一振。

  視野中的那道紅色圓環籠罩在表示目標的三角形圖標上,兩個數字在右側邊緣視線清晰處不斷倒計時減少。

  這就是“J1”,並不是導彈的追蹤命中時間,而是裝備在霹靂15上的主動製導雷達開機,精確鎖定這架東瀛F35J的倒計時。

  一旦主動雷達順利完成開機程序,最多0.01秒,霹靂15就進入了“不可逃逸區”,也就是說,在主動製導頭完成目標捕獲,鎖定之後,敵機就是再進行機動擺脫,也是無濟於事的。

  林飛虎耳膜裏傳來一陣沉悶地低吼,仿佛有無數麵戰鼓一齊在耳邊敲響。

  “老虎,確認發射”

  僚機“歪嘴鱷魚”嚴肅而微帶俏皮的口音響起,這是標準發射程序,兩架戰機相互確認導彈發射成功,武器離開載機。

  “規避機動”

  林飛虎回答了一聲,右手握住駕駛杆,不斷施加力量,左手流暢地推動油門閥。

  頃刻之間,兩架威龍戰機相互拉開距離,疏開高度差,以防躲藏在暗處的敵機突然發起反擊。

  “21秒,20秒,19秒,18秒”

  頭盔裏不斷傳來人工智能係統的語音提示倒計時,視野裏的紅色圓環也在不斷收縮,跳動的數字在接近製導頭開機的那一刻。

  林飛虎咬緊牙關,全身肌肉保持緊繃。這也是空戰的標準流程之一,飛行員必須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情緒環境和身體準備狀態,因為一旦進攻失敗,下一刻,自己就可能成為敵人槍口下的獵物。

  這就是戰場,沒有常勝軍,也沒有常敗者,狹路相逢,唯有勇敢者才能生存下去!

  還有最後3秒鍾,林飛虎繼續保持警戒,心跳也隨著每一次呼吸而跳動。

  紅色圓環開抖動,當製導頭開機完成鎖定的時候,紅色就會轉換為白色,倒計時也會變成命中倒計時。

  到了那時候,敵人基本就沒有逃生的可能了。

  還有兩秒,這架F35J看起來就要死無葬身之處。

  就在林飛虎準備轉移進攻目標的時候,視野裏的紅色圓環卻沒有按照期待中的那樣轉變成白色死亡套索,倒計時也停止在“1“上。

  “糟糕,敵機擺脫了“

  作為精英飛行員,林飛虎當然知道這一切意味著什麽,那枚已經在幾十千米之外的霹靂15雖然完成了製導頭開機程序,卻在進入“不可逃逸區“瞬間丟失了目標,沒有把死亡套索拉到敵人脖子上。

  原來,駕駛這架F35J的不是別人,正是青森飛行戰隊的部隊長,號稱“新帝國零戰精英”的小林宏。這位王牌飛行員是最早接觸F35,並首發駕駛東瀛國產型F35J的種子飛行教員之一。

  殲20戰機為了保持絕對隱身,進行了嚴格的戰場電磁管製措施。F35J的目標方位數據和距離參數,都來自盤旋在不同空域的“神雕無人機”機翼L波段雷達探測,以及林豹殲16電子壓製戰機的電磁探測及定位。

  霹靂15采取了“靜默”發射程序,導彈根據戰機從數據鏈獲得的綜合數據,經過電腦處理,生成了製導參數。

  導彈最初的路程就靠著這些初始參數生產的飛行路徑,當接近不可逃逸區的時候,戰機必須進行一次精確校正,這就需要威龍戰機雷達短暫開機,然後經由數據鏈進行參數更新。

  這架F35J就是在這短暫的雷達開機掃描時段內,遍布機身四周的警戒天線陣列讀取了一個跳動的雷達掃描脈衝。

  小林宏不愧是王牌精英,一閃而過的威龍戰機雷達脈衝僅僅跳動了兩下,隨即淹沒在周圍電磁背景噪音中。

  他立刻感受到了危險,因為失去己方雷達和防空係統空情保障,小林宏本就萬分警惕,所以當雷達信號脈衝到來的時候,這位東瀛王牌精英飛行員立即在大腦裏拉響警報。

  不過,他沒有立刻進行機動躲避。要是那樣的話,威龍戰機強大的主動掃描電子陣列雷達會立刻識破,並增強波束功率,牢牢套住他。

  相反,小林宏保持不動,隻是緊張地注視著周圍空域,將紅外多波段掃描傳感器陣列的更新速率調整到最快。

  當霹靂15導引頭開始進行切換鎖定的時候,小林宏抓緊時間,操作戰機來了個“防禦滾轉”,這讓F35戰機速度陡然下降。

  緊接著,F35J加速俯衝,並開啟了電子AN239電子戰係統,戰機立刻被這層電磁外套緊緊保護住。

  霹靂15的引導頭開啟後立即陷入迷茫之中,導彈又多花了兩秒鍾,才“燒穿”了這層看不見的電磁外套。

  此刻,F35J在小林宏的駕駛下又昂起機頭,以陡峭的角度加速爬升。

  霹靂15發動機早已經關機,保存下的機動能量經不住如此快速消耗,導引頭偏轉角度,徑直消失在漆黑天幕之中。

  “糟糕,啞巴了”

  僚機鱷魚的聲音聽起來充滿了往昔,就如同體育彩票中了所有數字,隻是到了最後一位,出現了個位差別。

  “鎖定,鎖定,4秒,4秒”

  就在林飛虎也感覺失望的時候,人工智能卻發出新的提示。同時白色圓環也出現在頭盔顯示器視野正中,一個菱形目標被牢牢套住。

  “是F16V,台軍戰機”

  林飛虎輕呼一聲,倒計時差不多立刻走到了0.

  左手方向,一道閃光撕破了濃厚雲層,形成一道“之”字形光幕。

  “命中,命中”

  威龍戰機人工智能仿佛也高興了起來。霹靂15導彈失去了對F35J的精確鎖定,導引頭稍加調整,立刻抓住另一個信號。

  經過短暫的敵我識別,導彈呼嘯著俯衝下去,徑直在這架台軍F16V戰機背部來了個中心開花。

  “老虎,保持節奏,別放鬆”

  一擊不中,林飛虎並沒有因為意外取得台軍戰果而放鬆下來。差不多同時,頭盔裏傳來父親林豹的聲音。

  戰場態勢顯示屏中,僚機鱷魚已經拉開了彼此距離。他們準備相互配合,互相保護。

  “老虎,我會看著你後背的,放心吧,盡管放心進攻”

  僚機鱷魚笑了笑,聲音聽起來永遠充滿了歡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陽光。

  “紅劍01,放新蜜罐”

  林飛虎透過數據鏈加密語音頻道直接與林豹建立通話信道。

  “稍等”

  後座的電子戰軍官主動回答。雖然是高空,周圍發動機的噪音穿透機艙玻璃不時發出“嗡嗡”的轟鳴聲,但經過背景噪音過濾之後,雙方的聲音聽起來近在咫尺,很是清晰,隻是稍微帶著點“嘶嘶”的喘息聲,這是呼吸氧氣造成的。

  片刻之後,仍然在空中遊弋的那架圓柱形飛行有源幹擾信標重新激活,隻是這次,信號頻率和特征經過重新變化,甚至在空中的幾何方位坐標也發生了變換。

  這樣一來,F35J的電子戰係統會將信號當做新發現目標,而不是原來的。

  大家都在等待,都在暗自較量,期待著東瀛戰機開啟雷達,被殲16戰機強大的電子戰天線接收,然後借助長基線幹涉儀完成定位,從而發起新一輪導彈進攻。

  “紅外信號,紅外信號”

  林飛虎正在思考下一步行動,人工智能係統的警告提示音忽然響起,聽起來有些刺耳。

  “發動機,發動機羽煙”

  人工智能係統換了一副更加急迫的口吻,威龍戰機的紅外和紫外多光譜傳感器探測到有發動機煙霧,並且處於武器威脅範圍之內。

  “敵發射,敵發射”

  終於,智能係統判定,這是敵人AIM-120E的一次突然進攻。

  F35完善的傳感器和精密電腦推測出剛才發射導彈的林飛虎戰機方位,小林宏來不及反複探測核實,也不敢冒然機動搜索,隻能賭運氣似的射出這枚導彈。

  “該死,敵機方位模糊”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擔任空情警戒任務的“神雕”無人機突然失去小林宏座機穩定航跡,相應地,林飛虎也失去了敵機蹤影。

  “不能上當,不能上當”

  林飛虎在心裏不斷提醒自己。這時候開啟自己雷達,雖然有很大概率重新發現敵機蹤跡,但電磁信號泄露,F35J戰機很可能通過被動電磁探測反向鎖定林飛虎。這時候,敵機再使用數據鏈修正導彈航向,下一秒,獵物就從F35J變成了殲20。

  高手較量,稍一疏忽,生死兩重天!

  “威脅迫近,威脅迫近”

  人工智能的聲音越來越急促,同時,視野裏,一道紅色曲線正劃破天際,從高處投射下來,直逼林飛虎座機。

  林飛虎沒有被危險嚇得手忙腳亂,他一邊深呼吸積蓄能量,一邊為即將到來的高負載機動準備體力。

  當頭盔顯示中光學反射鍍膜中的那道紅色威脅曲線開始進入俯衝狀態的時候,林飛虎猛推油門閥,兩台WS15C引擎發出巨大聲響和劇烈震動。

  林飛虎全身肌肉緊繃,他右手用力下壓駕駛杆,戰機立刻向左邊來了一連串“滾轉”,還沒等威龍穩定下來,他又用力踩下左側方向舵,巨大的威龍戰機立刻被白色霧氣團團包裹住,空氣渦流在戰機氣動麵的每一處鉚釘附近聚集,遠遠看過去,戰機如同罩上了一件厚重盔甲。

  “定向波束攻擊,定向波束攻擊”

  人工智能係統的提示混合在氣流和發動機噪音之間,如同一個小孩子不斷打斷大人之間的談話,聽起來,讓人心煩意亂。

  威龍戰機的雷達不但可以探測,以可以在計算機指揮下形成一道道功率強大的微波波束,聚焦在目標上。

  這時候,波束以每秒三十萬千米的速度前進,看不見的電磁能量如同一把無形利劍,狠狠地刺穿了AIM120導彈複合材料製作的製導設備艙,刺入了芯片和一層層電路板深處。

  這就是電磁波的較量,以能量對能量,以無形之劍破有形之敵身。這是科學時代的神器,是當之無愧的中華“六脈神劍”。

  林飛虎戰機向上攀升,然後是一個又快又急的小半徑轉彎。

  AIM120E頓時失去目標,導彈猶豫了半秒鍾,終於一頭紮向波濤起伏的蒼莽大海。

  林飛虎視野開始縮小,周圍被黑暗籠罩。這是因為持續的高負載機動,血流無法有效進入大腦,形成了“黑視”效應。

  “呼呼呼”

  林飛虎在喘氣,座艙裏的警報不時傳來急促警告。

  “9.5G,9.5G”

  這已經是機身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負載了,林飛虎把頭緊緊靠在彈射座椅的椅靠上,否則,9.5倍的重量,足以壓垮他的頸椎骨。

  突然,一個黑影出現在右側視野邊緣,

  不是別人,正是小林宏駕駛的東瀛F35J。

  林飛虎用力拉起操作杆,世界仿佛在不斷高速旋轉,白色煙雲變得五顏六色起來,他的視覺神經因為長時間大負載,已經處於崩潰邊緣。

  “來吧,來吧,來”

  林飛虎咬緊牙關,直到黑色身影被套進白色圓環裏。他的頭抵著座椅,視線保持不動,機頭拚命向上拉起,以F35形成了一個完美夾角。

  “霹靂2號,發射”

  因為高負載,林飛虎的聲音幹澀而嘶啞。

  左側邊彈艙的門悄然開,掛架伸出,一枚霹靂10E格鬥導彈引弓待發。

  隨著林飛虎口令發出,導彈火光一閃,高度靈活的霹靂10E猶如拉滿了弓弦的狼牙羽箭,流星也似的,直刺F3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