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天懲行動(12)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4      字數:3716
  林豹的僚機“紅劍02”陷入危險困境,淪為獵人弓箭下的目標不是沒來由的,這一切都來源於大約半分鍾前的一次錯誤判斷。

  按照“天懲”行動的戰術部署,結合殲16電子壓製戰機的技術特點,“黑板擦”小分隊在這次空中奇襲戰裏主要扮演兩個角色:

  第一,利用安裝在機頭的,功率強大的主動電掃描數字陣列相控陣雷達,使用時而升高,時而俯衝的“跳水”機動,不間斷獲取周圍空情和地麵台軍調動部屬,並通過數據鏈傳輸回總部,再由整個作戰體係協調調度網將信息傳輸給保持絕對電磁靜默的殲20和戰場周圍的輔助單位。

  必要的時候,一旦主數據鏈出現中斷等重大故障,“黑板擦”小隊還可以憑借雷達天線本身的“低輻射”天線,利用定向電子波束,再結合短程激光通信,直接與“黑死神”小隊保持聯絡。

  這個任務,也就是所謂的“信息節點”。

  大約從十多年前開始,我軍就就高度重視體係化戰場建設,不管是空軍的林豹,還是位居高層的歐陽司令員,以及最高統帥本人,都意識到未來與強大敵人之間很可能爆發海空衝突作戰。

  這種海空聯合戰役絕不是簡單的武器之間單打獨鬥,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術手段,從包括五維電磁空間在內的領域,發起的一場聯合化,體係化決鬥。

  可以說,不管是殲16電子壓製戰機,還是殲20威龍A,以及一係列看不到的高精尖技術,都是為這個“體係決鬥”所設計,所部屬的。

  除了信息節點之外,林豹和其他戰友最關鍵的任務就是防空壓製。所謂防空壓製又分為兩層,其一是利用網絡節點信息入侵,迷惑台軍“強網”指揮係統,製造出虛假的雷達空情,從而壓縮一個個圓形防空圈作用半徑,製造出安全飛行通道。

  另一個,即是在發現“軟欺騙”力度不夠大,出現可能威脅威龍A飛行安全的台軍防空陣地的時候,使用包括反輻射導彈在內的武器,進行“硬殺傷”作業。

  這也就是傳統的“防空壓製作戰”。

  三十秒鍾之前,林豹戰機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個從來沒有被標注過的紅色三角形符號,三角形之外在不斷出現一圈圈水波紋,這表示對方是一處具有高度威脅特征的防空導彈陣地,並且正在使用火控雷達,嚐試掃描,進而鎖定“黑死神”們。

  “威脅目標,威脅目標”

  “愛國者三,愛國者三”

  很快,殲16電子壓製戰機的人工智能係統開始發出警告聲,雖然之前沒有被發現,但16號戰機所攜帶的電子壓製與偵查吊艙可不是吃素的,這些高度智能化的綜合係統立刻接收到敵方陣地天線電磁輻射,電腦幾乎是立即從數據庫裏提取出電磁特征,並判斷為愛國者三防空導彈陣地。

  “紅劍02,反輻射壓製攻擊”

  僚機反應很快,後座的電子戰和武器係統操作員立刻行動,他的手指點擊屏幕,牢牢鎖定住對方電磁信號特征最明顯的部分。

  半秒鍾不到,顯示屏出現了一具雷達天線,這正是愛國者係統核心,MPQ65火控雷達車。

  林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冒出來,但他不能阻止僚機進攻,因為防空戰的較量往往就取決於短短數秒鍾,一旦敵人鎖定,完成發射,黑死神就會有大麻煩。

  那樣的話,就是“黑板擦”小隊的重大失職了。

  一道閃光在林豹眼前出現,隨後明亮的火點一閃而過,迅捷無比地消失在夜空深處。

  這是僚機在發射掛裝在機腹中線兩個掛架上的“鷹擊92B”反輻射壓製導彈。

  與它的前輩鷹擊91導彈相比,92B體積大幅度縮小,引導頭卻變得更加敏捷,芯片使用了著名的“寒武紀“技術,從而賦予導彈更為強大的人工智能屬性。

  “敵探測,敵探測“

  不料,發射剛剛過去一秒半,16號戰機的人工智能係統再度發出警報,一個新的信號輻射又冒了出來,但隨即消失不見。

  “敵發射,敵發射“

  哪知道,隨著新警告圖標的消失,更進一步的警告隨即拉響了。

  兩枚愛國者3導彈,正高速衝著紅劍02飛來。

  “紅劍02,保持航線“

  幾乎是立刻,林豹就知道發生了什麽,他和戰友都上當了,第一次出現的信號輻射必然是敵人安置的有源信號誘餌,俗稱“蜜糖罐“,其作用就是迷惑空中進攻戰機,讓其發射導彈。

  隨後,導彈發射特征被地麵多光譜係統準確探測定位,這時候,正確的火控雷達才閃電開機,並且立刻牢牢鎖定剛才的獵人,並發射導彈還以顏色。

  頃刻之間,獵人和獵物角色轉換,攻守易位。

  事後很久,林豹才遇見了這位愛國者三導彈陣地的指揮官,美利堅人大衛德爾。

  原來,“才女士“根據新的防衛條約,從美利堅采購了一批新的愛國者係統,並部署到了本島。

  與原本的台軍係統不同,這批導彈由公開身份為“雷錫昂公司”技術服務工程師的美利堅人大衛直接負責指揮,操作的則是東瀛軍人,並沒有直接融入台軍體係。

  大衛作戰經驗很豐富,本人也長期在國防部先進武器發展局工作,深知中國目前也發展了強大的“賽博網絡”攻擊作戰能力。

  他沒有把陣地與台軍“強網”直接連接,獲取的信息數據要通過他本人研發的一個被稱為“那瓦霍”的網絡防火牆係統過濾。

  正因為如此,他的這個陣地沒有被“黑板擦”小隊直接攻陷。

  同時,因為威龍A戰機在台海省會上空的飛行,在短暫時間窗口內暴漏了自身雷達反射麵較大的部分,從而被這部最新的愛國者3截獲。

  但是,大衛德爾並不魯莽,他猜測,防空壓製戰機肯定也在周圍飛行,監視。

  果然,很快利用電子偵察設備定位到了異常幹擾源,大衛立刻判斷來自中國殲16電子壓製戰機天線輻射波。

  隨後,他使用了有源幹擾,進一步引誘黑豹擦小隊進行攻擊,然後如同眼鏡王蛇般閃電轉身,咬出最致命的一口。

  “保持航線,不要采取戰術動作”

  林豹立刻來了個高負載轉彎,將自己座機的九點鍾方向最準來襲愛國者3導彈。

  夜空中,兩個光點拖著尾焰畫出一道S形曲線。看起來,導彈沒有直接飛向紅劍02,還是不斷曲折飛行。

  這才是最可怕的!

  美利堅人研製的愛國者3采用了與俄國S400等導彈不同的技術,它的戰鬥部不依賴大量炸藥形成殺傷破片鏈條,而是進行高能量直接撞擊。

  為此,導彈上的芯片會不斷計算最佳命中點,這曲折的航線就是軟件經過計算之後,采取的最優路徑。

  理論上,沒有飛機可以躲避愛國者三的淩空一擊。

  “碰撞,碰撞,六秒鍾,六秒鍾”

  紅劍02的人工智能發出的最後警告,這時候,他其實做不了什麽事情了,無論是機動躲避還是拋灑誘餌,都無法改變結局。

  愛國者3具有側向矢量引擎推進技術,飛機本身的機動性無法戰勝導彈本體。

  “噪聲幹擾,壓製功率全開”

  突然,林豹的聲音再次出現,同時伴隨著一陣“嘶嘶”的靜電噪音。

  紅劍02也打開了幹擾機,安置在機翼尖部的紡錘形幹擾機,用最大功率,向著來襲導彈釋放噪聲幹擾信號。

  這就是林豹的策略。愛國者三最後六秒會打開主動雷達引導頭,更精確的進行碰撞攻擊。

  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始終麵向導彈,在這個最薄弱的轉換時刻,開啟戰機的壓製幹擾機,用大量白噪聲淹沒導彈引導頭探測信號,從而讓其失去方向感。

  一架飛機隻能覆蓋180度,兩架戰機處於不同航路,就能完美淹沒愛國者三導彈。

  這才是勇敢者的遊戲,絕不虛言!

  “豹子,給他點厲害瞧瞧”

  後座的電子戰和武器軍官說話了,那兩枚愛國者從他們的座艙上方飛過去,一直衝向剛剛從雲層裏露麵的圓月。

  是時候反擊了!

  “坐好”

  林豹一聲低呼,他向下壓動駕駛杆,殲16戰機流星霹靂般高速俯衝,沿著周圍不斷起伏的山脊線飛去。

  他知道,敵人的陣地就布置在某處山坳裏,他要把他挖出來。

  群山的陰影不斷投射在林豹老將軍眼前的寬視角平視顯示器上,熒光把他的臉也映照成碧綠色。

  “轉彎”

  突然,戰機猛地一個側滑,然後來了個幹淨淋漓的“破S彎”。不等山脊的陰影線條投射到座艙另一邊,林豹全力推動油門閥,機頭立刻高高昂起,戰機瞬間飛升了上百米。

  “敵照射,敵照射”

  終於,愛國者3的製導雷達把一束束電磁波籠罩在林豹機身上。

  “鎖定了?”

  他透過機內通信係統問。

  “鎖定了”

  後座戰友回答

  立刻,有關電磁坐標數據,通過數據鏈發送出去,被遠在山脊線另一邊的“黑死神”小隊接收。

  林豹開始表演機動,他這麽做是拖延時間,讓敵人的鎖定耗費更多步驟,更多精力。

  “雷霆02準備,坐標點已標注”

  林飛虎聽到座機人工智能係統發出的提示,他無需低頭,有關數據和地圖同步映射到頭盔顯示器光學鍍膜層上,投射到他視網膜中間。

  “武器保險解除,發射”

  林飛虎也改用語音指令,戰機電腦立即做出了反應。

  他幾乎沒有任何察覺,一枚500公斤重的雷霆2複合製導防區外炸彈從彈藥艙掛架上輕快地脫離,墜入黑沉沉的夜幕裏。

  “敵鎖定,敵鎖定”

  終於,愛國者3完成了最後鎖定步驟,即將發射新的一批導彈。

  “紅劍02,照射”

  林豹剛才大過載機動裏恢複過來,他的聲音裏還透著股嘶啞。

  另一邊,紅劍02僚機正在山崖之間高速低飛,他突然一個接近90度轉彎,衝入一片山坳之中。

  數公裏外,愛國者三的主陣地包裹在一麵偽裝網裏。

  紅外激光由紅劍02機頭的紅外激光搜索裝置裏發出,正筆直地照射在陣地一側的主控製車上。

  有人從控製車裏竄出來,跌跌撞撞地衝向山坳另一邊的出口。

  來不及了,來不及。

  林飛虎投擲的那枚雷霆2已經感受到紅劍02所發射的紅外激光光斑信號,炸彈最後來了個機動調整,直衝而下。

  一陣火光,然後是震動,愛國者3控製車在爆炸中化為一片煙雲。

  這就是體係作戰的威力,炸彈可以來自任何一個方向,讓敵人無從防備,隻有等死一條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