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暴雨之後(1)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47      字數:2074
  距離綠胡子在緬北叢林城鎮中被擊斃已經過去了整整15天,這段時間裏,雖然國際“行業“同仁之間流傳著各種關於行動的小道消息,但沒有一件是準確,可靠的。

  美國人通過自己的衛星和無線電監聽係統,最早得知叢林裏曾經發生了可怕的交火,但他們傾向認為那是另一夥軍閥對莫奈溫的襲擊,不過是地盤之爭。

  英國人從透過那些對女王陛下仍然心懷忠誠的遺老遺少那裏,打聽到是鄰近大國發起的禁毒特種作戰,至少仰光政府收到的消息是這樣的。

  隻有“摩薩德”和“欣貝特”送到耶路撒冷北部郊外,那座內閣總理在葡萄園中簡樸私宅裏的報告,是基本準確的,從也門,伊拉克和約旦河西岸難民營中那些突然增多的手機通話,和街道上四處亂竄的信使,以及密布的線人,以色列人判斷一定是極端組織內部,很可能是某個地位極高的大頭目,出現了什麽意外,但至於是那個具體組織或個人,他們無從精確得知,隻能列出一串寫滿字跡的猜測名單,名單最後一個,被認為可能性最少的,就是最殘忍,最狡猾,公認的恐怖幽靈,阿布賽義夫,綽號綠胡子。

  謎底的揭開,是一場由亞洲合作組織新聞官員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那個胖胖的哈薩克斯坦人用帶有輕微口音的英語宣讀了一份聲明,明確承認成員國的軍事和情報力量獲得了反恐怖戰爭的重達勝利,擊斃了作惡多端的綠胡子,阿布賽義夫。

  他還特別強調,力量的天平已經傾斜,因為正義的力量擁有了新的利劍和銳利的雙眼。

  “他不應該這麽說,底牌揭開的太多了”

  “寒鳥”坐在民國曆史研究會的小餐廳裏,一邊吃午飯,一邊對電視中的新聞發表評論

  “嗬嗬,老韓,你太敏感了,時代已經發生了改變,我們不能總生活在陰影裏”

  坐在桌子對麵的情報分析師,高級研究員於馨星說,她不停往嘴裏灌著咖啡,以支撐疲勞的大腦。

  “年輕人,有些東西,一旦暴露就會帶來一係列麻煩”

  韓奇夫說完就緘口不語了,所有的人都覺得這個古怪的老樓實在有些掃興。

  地處石城市中心,靠近明湖公園的民國曆史研究會這幾天更加幽靜,小院子裏隻有守門的老人悠閑自得地坐在值班室中,邊看報紙,邊收聽廣播裏的評書演義,陽光透過厚厚的銀杏樹葉,把點點光斑播撒,映照在奶黃色小樓攀滿爬牆虎的外牆壁上,一陣秋風吹來,鳥兒歡快地鳴叫著,混合著院子外小商小販的叫賣聲,構成一副平淡而獨特的市井畫麵。

  “空屋”小組的成員獲得了一段難得的假期,出了情報分析師於馨星,孤身一人,父母親人都遠在千裏之外,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緬北叢林帶回來的各種戰地情報裏,她每天工作到深夜,吃睡都在地下室中的“清潔工作間“裏,從這裏的計算機終端,可以遠程登錄到”公司“的超級計算中心,並調用符合自身權限的計算資源,查詢數據庫檔案,甚至可以通過視頻會議係統,求得專業實驗室中的技術專家,以及更多分析師的幫助。

  應該說,張靜怡是個合格而盡責的戰地情報官,從他帶回來的物品中有大量的藥品說明書,其中既有治療關節炎的“類克“,又有對抗憂鬱症的”米氮平“,還有好幾份強效安眠藥的詳細使用說明,這些東西從側麵說明了綠胡子在死前疾病纏身,還長時間在潮濕環境中居住,並且遭受憂鬱症的折磨,從而,就不難理解這個人的殘忍,嗜殺,並可以推斷出這幾年中,他大概的生活環境。

  當然,所有被動用的資源,僅僅隻是資源,包括那些參與“產品原材料“提取的技術專家和研究員,他們的工作在最大程度上被分散,呈現出高度的”碎片化“,就像一條繁忙的汽車生產線,每個人都精於自己的崗位工作,卻並不了解整車的結構和性能。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作為中協調員的於馨星也不了解全部的結構,不管得到的結果如何出人意料,她隻能把這些加工好的產品送到討論會上,最後由像“寒鳥“這樣的行動專家去證實,去打探。

  老頭韓奇夫這幾天消失的無影無蹤,他對崔勇和管理勤務的人說,自己要去休假,請不要隨意打擾,實在緊急,可以動用“特殊通信渠道“,因此,沒人確切知道他去了哪裏,崔勇不知道,也沒有多問,盡管他是項目小組的”經理“,但他更把老頭當作自己的前輩,必須尊敬”寒鳥“。

  同時,崔勇也清楚地明白,對於這個狡猾的老頭來說,他不想告訴你自己的去處,就一定不會讓你發覺,做不到這點,他就不是“寒鳥“了。

  如果說老年人的動向無法捉摸,那麽,小組最年輕的成員,曆經緬北血戰的張靜怡,她就好似一池澄清的潭水。這段時間,這個姑娘都待在靠近太湖的一個療養中心內,此處湖光山色,天高雲淡,是個平複創傷的好地方。

  不過,她待在療養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協助從已經逐漸康複的孩子嘴裏,得到一些可以利用的信息,從而了解東突厥斯坦伊斯凡國在北非分支活動的情況,特別是這些人與當地部族的交流,融合,這些東西至關重要,它們能夠揭示恐怖極端組織的人力資源,招兵買馬的渠道等不為人知的細節。

  張靜怡和兩個孩子相處得很愉快,根據醫生建議,她換上色彩明快的變裝,戴著卡通帽,每天帶她們去公園,看電影,比賽跑步,逗弄廣場上停留的白鴿,孩子們對這個大姐姐非常依戀,也非常信任。

  張靜怡沒有想到,自己與孩子們玩耍的時候,一支相機鏡頭,也在對準她們,一雙銳利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視著她們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