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當代“花木蘭”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46      字數:2381
  在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靜怡和9個參訓的同伴乘上一條國家海洋局的執法船,離開小島,繼續向南,當太陽出現在天際線上的時刻,又一座島嶼出現在他們的眼前,更大,植物更茂密,地形更複雜,甚至還有幾座陡峭的熱帶山峰。

  這裏是Y前進基地,民用和普通軍用地圖上根本沒有提及,高保密度軍用特種海圖上也自由一個簡單的字母代號。

  更加艱苦,也更加專業的“上船訓練”拉開了帷幕。

  這個階段沒有淘汰名額,也沒有通過計劃,所有學員必須適者生存,沒有姑息,沒有仁慈。

  此段訓練課程有個代號,“4N”,對應4個沒有。

  “4N”的第一課是舟艇訓練,首先是4個隊員一組,他們共乘一艘軍用橡皮船,在風高浪急的時候出海,首先劃離海岸,到達2海裏之外的折返點,再從折返點回到海岸。

  返回之後,所有的人都筋疲力盡,渾身的肌肉像火燒一樣難受。

  接下來,他們要享受“日光浴”,就是在滾熱的沙灘上,在遍地碎石上不停地打滾,直到渾身上下找不到一厘米完好的皮膚。

  張靜怡第一次哭了,她已經接近崩潰的懸崖邊,也許無法再挺下去。

  說來奇怪,這是張靜怡第一次落淚,也是最後一次,她堅持住了,渡過了自己的生理和心裏極限。

  “上船”訓練的第三周,學員們開始接觸輕武器和戰術訓練,他們學習所有我軍及外軍製式輕武器的原理,分解組合,維護保養,一個外表異常強壯的教官,開始給學員們上戰場格鬥課,那是一種講求實效,和傳統武術絕然不同的東西,又快,又準,又狠,沒有什麽劍招,刀術,棍棒,長槍,相反,強調格鬥人利用身邊可以找到的任何東西,匕首,石頭,鐵鏈等,最大程度造成物理損傷。

  一堂訓練課下來,張靜怡全身上下到處青腫,教官沒有因為她是女孩,而降低要求,反而出於固有的歧視,更加凶狠,嚴苛,希望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丫頭止步於最後的階段。

  從第六周起,教官們給這些身心疲憊的人稍稍放鬆了一點,整個7天,學員們都在進行“趣味障礙”課程。

  “現在給你們這群沒用的東西放鬆放鬆,你們要玩一玩孩子的遊戲,嗬嗬,孩子都能玩的遊戲,隻有軟蛋才會退出”

  教官的課前講話一如既往的殘酷,充滿挖苦。

  “趣味障礙”的的確確很有趣,隊員們要跳上一段長30米的雙杠,依靠臂肌的力量移動,到達邊緣的時候,要全力擺動身體,跳躍到落差足有2米的狹窄高台上,還沒有來得及舒緩肌肉,又要從高台爬上一堵8米的木牆,再從牆上爬上懸掛在半空中的繩索,借助繩索跳到水泥遊泳池裏,然後以自由泳,仰泳和蛙泳三種姿勢遊完1000米,當還有最後幾絲力量的隊員爬上終點的時候,教官們又把他們扔進一個滿是爬蟲和毒蛇的淺坑,並且隻能匍匐前進,不能奔跑,最後堅持下來的幾名隊員要迎接最後的洗禮,一桶冰水的澆灌。

  張靜怡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完成的,她的肌肉在完成雙杠行走的時候就已經像著火那樣難受,爬上繩索的時候,她已經喪失所有的痛感了,最後匍匐前進的時候,她其實並沒有覺得那些毒蛇可怕,人類對痛苦的承受已經超越極限,就生理學來說,她此時應該已經休克了,重度休克。

  這個父母的掌上明珠超越了所有科學指標,站直了身體,完成最後的洗禮。

  教官們鼓掌了,送給幸存的隊員,一共60人參加集訓,當“上船階段”完成,還剩下4個人。

  張靜怡是成績最好的。

  “上船階段”訓練結束後,幸存隊員稍稍休息了幾天,就乘飛機返回大陸,在陸軍學院裏,在真正的課堂中上了3個月的戰術理論課,並進行了車輛,裝甲武器的操作學習。在這個階段,來自全國各單位,為“雨燕”突擊隊招募,培訓,通過三階段基礎學習的60名隊員匯合在一處,開始進行“戰術,武器與爆破“課程的學習。

  90多個辛苦,充滿挑戰的日夜之後,通過考核的50名隊員在第一場大雪飄落的時候抵達了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中的寒帶營地,張靜怡從小生長在上海,除了首都附近,她從來沒有到過更北的地方。

  現在,她和隊友們穿著白色的雪地偽裝服,踩著雪橇,在白山黑水間穿行,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環境裏,在不準生火的荒野中,學習如何挖掘簡易地窖保暖,如何利用雪水和有限的食物維持生存,如何在密林裏不依靠指北針和地圖,找尋道路。

  春天再次降臨了,42個渾身傷痕,身心疲憊的年輕人穿越沙漠,進入帕米爾高原。

  那些萬年不化的冰川中,雪山上,冰河裏,暗溝之間,隊員們互相合作,依靠登山裝備與合理的行軍路線,征服了座座雄鷹難以飛躍的冰峰,有幾次,因為高陽反應對大腦及肺部的影響,張靜怡差點沒有握住冰鎬,栽進山澗裏,多虧了兄弟們的幫助,及時伸手援助,她才活著通過考試。

  5月份的時候,35名隊員來到南海艦隊的某個潛艇基地,跟隨核潛艇遠航,在指定的X島礁附近,他們趁著夜色,挨個進入魚雷發射管,當潛艇在200米深度穩定之後,海底滲透考核就開始了。

  張靜怡是第二個出艇的,她要依靠普通的呼吸器出水,並遊到島礁的指定位置。

  這個環節的關鍵是出水的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每上升幾米就要吐出一點肺部空氣,節奏是關鍵。

  一旦出水過快,她就會毫無疑問地患上減壓病,或者說是漁夫病,潛水病,這種全身性疾病的後遺症可以讓人終身痛苦。

  這個上海姑娘完成得很出色,她是耗時最短,連一次地雷也沒有觸發。

  另一艘船載著合格的30名學員回到陸地,所有的教官在碼頭迎接凱旋的戰友,教官組長請他們在著名的餐廳吃飯,並特地和張靜怡進行了以下對話

  “祝賀你,但是我真誠地奉勸你不要加入作戰行動小隊,你可以留下來當教官“

  “為什麽?“張靜怡平靜地問

  “為了你有機會過正常女人的生活,一旦開始戰鬥行動,你可能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謝謝,但我還是希望能夠嚐試一下 “

  教官組長搖搖頭,眼睛裏露出溫柔的目光

  “不,那不是嚐試,是在玩命,不是你殺人,就是你被殺,唯一的祝福,我能送給你,姑娘,盡量活的長一點”

  “我會的”

  張靜怡笑了

  直升機落地了,張靜怡看著對麵塔穆克那張讓她厭惡的臉龐,不禁感到幸運

  “哦,我又活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