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殿前驚夢
作者:普小通      更新:2020-03-30 04:56      字數:3217
  長安是大唐中心,皇城是長安中心,太極宮就在長安的中軸線上,整個皇宮大內分左中右三部分,太極宮就是位於中間的宮殿群。從朱雀大街一路經過承天門、嘉德門、太極門就是太極殿,千叟宴就設在太極殿前的廣場之上。

  此時此地方岩很是激動,因為他就站在大唐最核心的位置,可以遠遠望見太極殿前的太上皇陛下。不過今天他是來找楊黛的,於是站在李綱身邊不住的東張西望。人沒看到卻等來了老頭的一聲訓斥:“哼,站好了!沒個大唐邊軍的樣子嗎?”

  方岩立刻站得跟標槍一般筆挺。方岩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什麽武狀元或者國子監助教,他就是大唐邊軍,無論何時隻要一提邊軍二字他就會立刻緊張嚴肅起來。

  老頭兒撇了方岩一眼,滿臉得意之色。之前方岩找他的時候很坦白,把跟楊黛的事情全都說了,老頭兒很痛快的答應幫忙。他年青時方正剛直,如今年紀大了反倒隨和輕鬆起來,對這種君子好逑的事情自然是一百個支持。

  這千叟宴隻是號稱,實際上到場的老者加上隨行晚輩也不足千人。不過這已然是非常可觀了,天下世族大家的家主耆老幾乎全部到場,可以說都是天下最有權力的人物,便是太上皇李淵也不敢怠慢。

  “是不是很奇怪這些老家夥憑什麽坐在這裏?”看著這些輕易見不到的大佬們,李綱老頭兒打開了話匣子,“我且問你個問題,家和國哪個更厲害?”

  “當然是國了。”方岩不知道老頭為什麽突然問這麽愚蠢的問題,一個家族再強大也不過是一家一姓而已,怎麽能與整個天下相提並論?

  “非也非也,自漢末到如今,家比國厲害。且不說‘王與馬共天下’,王家與司馬家動輒廢立皇帝。單說蘭陵蕭氏便建立了齊梁兩朝,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文臣武將不計其數。”老頭兒捋著胡須搖頭晃腦,“由漢末至今,一國一朝的興亡交替不過數十年而已,但士族門閥卻能超過千百年屹立不倒。現在你再看,家和國哪個厲害?”

  蘭陵蕭氏,不就是蕭皇後的家族嗎?原來她的家族曾如此輝煌,方岩不由得不感慨。

  “太上皇於大業十三年起兵反隋,隻用了一年就建立了大唐,其實不過是隴西李氏打敗了華陰楊氏而已。”李綱的神色突然嚴肅了起來,掃視太極殿前的所有老者,“如今天下有五個士族門閥最為顯赫,李、崔、盧、鄭、王。可是你怎麽能知道,今日此地的這些士族裏不會再跳出來一個王淵、劉淵、崔淵,過幾年滅了大唐?士族不除,天下難安!”

  此刻李綱眼中的光芒令方岩不寒而栗,他不明白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者為什麽會讓他感到恐懼,隱隱覺得李綱的話不對,卻又想不明白為什麽。他茫然的掃視眾人,突然發現了一些衣著寒酸、麵有菜色的老者,於是不解的問道,“他們這些窮人呢?難道他們也能威脅大唐?”

  “你仔細看清楚這些人,他們不需要你可憐,也不值得你可憐。”

  李綱不提醒方岩倒還不曾注意,這些老者雖寒酸,眉宇神色間卻盡是傲然之色,麵對周圍顯赫的大族家長也絲毫不假顏色。

  “別看他們如今寒酸,當年可是富可敵國、權傾朝野,可惜坐視百姓饑寒、外族入侵,全然無動於衷,才至有今日。隻知有家,不知有國,說的就是他們這些人。”

  就在李綱老頭長篇大論的時候,方岩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王祖德。至少從眼神和舉止來看,此刻駕馭這幅軀殼的確實是王祖德,仔細看來好像他的相貌身形似乎又有了一些變化,依稀能看出幾分鬱觀瀾的影子。

  方岩當然不會知道山洞中發生的事情,更不知道長安黑道老大鬱觀瀾已經不存在了。

  這時宴席中間發生了一幕小插曲。權勢熏天的太原王家族長王承嗣居然站起身來,走到鄰桌的一位寒酸老者麵前舉杯相邀。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老者居然冷哼一聲仰麵朝天,不理不睬!要知道李淵在太原起兵造反時得到了太原王家的鼎力相助,因此王家在大唐一直是橫著走路的,能主動上前敬酒已經難得了,竟被一個寒酸老者當場拂了麵子。

  一旁的王祖德勃然大怒,惡棍脾氣直衝腦門,當場就要發作,寒酸老者身後閃出一人擋住了王祖德,謝江臨,“還請王世兄稍安勿躁,太極殿不比太原街頭,你這淨街太歲還需收斂些許。”

  隔得並不算遠,正好聽得清楚,方岩不禁搖頭苦笑,論起嘲諷謝江臨還真沒怕過誰。

  “江臨不得無禮!”那寒酸老者在一旁嗬斥道:“你雖未中武舉,卻也是名門之後,不可學那些乍富小民,一朝得勢便不顧臉麵。若是惹惱了人家,將你製成人俑又待如何?”

  人俑案鬧得滿城風雨,別人怎會不知道?謝昭說話時聲音很大,周圍眾人聽聞之下哄笑起來,鬧得王承嗣無地自容,那王祖德更是暴跳如雷,幾乎按耐不住要上前動手。

  謝家爺孫倆的嘴還真不饒人,看來這老子天下第一的臭脾氣原來是謝家真傳!方岩苦忍笑意、心中卻在納悶,謝小九不是與家族不睦嗎,怎麽突然搖身一變成了族長眼前的紅人,還陪著出席千叟宴?

  “那寒酸老頭就是陳郡謝氏的族長謝昭。”饒有興致的看著這一幕,李綱心情不錯,“天下士族也有高低之分。所謂王謝袁蕭,琅琊王氏第一,陳郡謝氏第二,蕭家雖顯貴無比,也不過是敬陪末座,如今謝氏雖敗落了,也是天下一等的名門。相比之下太原王氏隻能算是下等門第,所以王承嗣要去敬酒。”

  太原王家在謝家眼裏不過就是個暴發戶,又因為人俑案鬧得聲名狼藉,於是乎熱臉貼了個冷屁股。若是當年的謝家說不定還給王家留三分薄麵,此時家境敗落心中不平,說話行事自然偏激了一些,當場就撅了過去。

  看著眼前境況,方岩腦海裏不知怎麽的就冒出了一句詩,不覺吟誦起來: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聽了這詩李綱眼前一亮,然後又搖了搖頭,“詩是好詩,可是當不得真,謝氏哪怕如今淪落為街頭小販,也是上等士族,是不會與尋常百姓通婚的。”注1

  那邊的王祖德和謝江臨如同鬥雞一般相對而立,當著天下各位家主的麵,陳郡謝氏和太原王氏的臉可堅決不能丟!可是又能怎樣,難道禦前動武不成?

  騎虎難下之時,隻聽有人高聲通傳,皇帝陛下駕到。王承嗣冷哼一聲,趕緊借著台階走回了自己席位。怒火攻心的王祖德瞬息間臉色大變,完全是燃骨仙的神情!好在隨即恢複了正常,定了定神悻悻走回王承嗣身後。

  王祖德瞬間的表情變化方岩看的一清二楚,他很不對勁,他體內靈魂明顯已經不受控製!就在王祖德變臉的同一時刻太極殿前的法陣變得活躍起來,牢牢壓製住了燃骨仙的意識。

  千叟宴正式開始,在場眾人在皇帝陛下的帶領下為太上皇賀壽,儀式自然是莊重熱烈。然後各歸其位,酒宴正式開始。唐人性情奔放,不像後世那般禮法森嚴,太上皇和皇帝都有喝到興起坦胸而舞的時候,至於文臣武將就更是過分,喝多了大打出手也屢見不鮮,所以在這千叟宴上眾人也不拘束,隻管開懷暢飲。

  所謂酒過三巡說的就是大唐按巡飲酒的習慣,酒宴之上並非共同舉杯,而是一人飲盡再飲一人,眾人都飲完一杯稱為一巡,巡間往往有賦詩、酒令、歌舞等等助興。不過今日這等助興的玩意都沒有,葉念初才是今日的重頭戲。

  數巡酒後眾人都有了幾分酒意,氣氛也熱烈了起來,連高台上的皇帝與太上皇也笑聲不斷。席間隻有方岩心不在焉,沒有在皇帝身邊發現楊黛的蹤跡,很是失望。不過他卻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以他的目力可以輕鬆看清全場情況,可就是看不清皇帝和太上皇的身邊。元初冥想清楚的告訴他,太極殿法陣不僅壓製燃骨仙,也在壓製所有人!

  轉念一想這也是應有之義,天下修行者無數,若是有人暴起行刺又當如何?這法陣自然是防護大內禁中之用。

  雲板錚錚,四下頓時一靜,一位宮裝麗人飄然而至,正是葉念初。她隻是緩緩前行,那風姿便讓所有人呼吸都停止了,這漫天的月色都似化在了身上。走到場中時她突然回眸看了一眼,所有人心便頭雀躍,她在看我,她在看我!

  雲裳無風輕舞,朱唇輕啟: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這是第一折,驚夢。

  注1:飛入尋常百姓家是劉禹錫的詩句,他雖是中唐詩人,但書中借的詩顯然是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