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蟄伏布局算天下(二十二)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更新:2021-01-13 20:16      字數:2237
  待著些安民司的尊老們都離開了之後,王生才從裏麵走出來。

  不過此時他的表情實在是不算好看。

  “看來若是沒有今天去敲打他們,這些人還真的沒將本侯到弘農郡放在眼裏,世家勢力越發膨脹,這一點,卻是不得不防的。”

  潘嶽見到王生出來,連忙對他行了一禮,這話也是緩緩的說出來了。

  “弘農郡主公畢竟已經有多時未來了。而這些人可以說是弘農郡的土皇帝,不讓他們見見血,他們肯定是不知道害怕的。”

  王生輕輕點頭。

  “至於今日的血見得夠不夠...恐怕便也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若是還覺得不夠,王生不介意讓弘農郡多出一點血。

  “那在弘農郡,我等還需要做什麽事情?”

  張韜看向王生,心中有些迷糊。

  “接收土地,準備開春屯田之事了。”

  到了弘農郡,王生原本就是來避避風頭的。

  而且,在外麵,也好操作不少。

  “另外,去找幾個懂木工的木匠鐵匠過來,這開春耕種,勢必需要農具的。”

  “打造農具的事情,交給我等了。”

  王生輕輕搖頭。

  “若是尋常的農具,當然就不需要我來操心,但我要打造的農具,可不是那些尋常農具,而是更加好用的農具。”

  更好的農具?

  張韜愣了一下,潘嶽聽到王生居然對農具還有研究,這奉承之語也是信手捏來了。

  “主公對農具居然有如此研究,實在是讓屬下欽佩,屬下對那些農具也是有些研究,不知道主公之所言,是何等農具?”

  王生笑了笑,說道:“曲轅犁。”

  曲轅犁?

  潘嶽愣了一下。

  “這直轅犁我倒是有聽說過,但是這個曲轅犁,卻是不曾聽說。”

  “沒有聽說也實屬正常,因為這個名字是我給他取的。”

  “啊這...”

  潘嶽想了一下,說道:“那不知道主公這個曲轅犁,與直轅犁有什麽區別?”

  犁是由一種原始雙刃三角形石器發展起來的,被稱作“石犁”。

  夏,商、西周,是我國農業技術的初步發展時期,生產工具和耕作栽培等方麵有了較大的進步和創造,出現了青銅農具。

  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的出現,反映了我國農具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

  漢代,產生了犁壁漢代的犁是直轅犁,有雙轅和單轅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特別適合在平原地區使用,能保證田地犁得平直,比較容易駕馭,效率也較高。

  魏晉南北朝時期,農業生產已經全麵進入牛拉犁耕的階段,以耕—耙—耱為體係的精耕細作技術越來越成熟,直轅犁結構已經相當完善,應用更加廣泛。

  然而要到曲轅犁的出現,還得是在隋唐之後。

  王生現在講曲轅犁搞出來,可以說是提前了百數年的時間。

  “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潘嶽見到王生言之鑿鑿的模樣,心中詫異。

  他心想,廣元侯對文賦清談擅長便也就是了,對軍略政事熟悉也很正常,但是對於這種農具若是再有建樹的話,要他們這些人如何過活?

  “主公,可否細說一下,這曲轅犁如何節省人力,又如何有其他的優點?”

  人比人,氣死人...

  潘嶽年輕的時候,也可以說是一個大才子,現在被王生壓的喘不過氣起來,讓他都有點覺得自己是不是假的天才了。

  對於潘嶽心中的想法,王生心中倒也有些了解。

  反正他到弘農此處屯田,這曲轅犁肯定是要搞出來的。

  與潘嶽說說,對宣揚曲轅犁也是有好處的。

  王生想了一下,便介紹起這個曲轅犁來了。

  “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我們現在用的犁,與漢代的犁其實是沒有多少區別的,是故這些缺點,我們也是有的。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回旋。

  其次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將曲轅犁的犁評、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機地結合使用,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並能使調節耕地深淺規範化,便於精耕細作。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

  王生不斷的比劃著,後者臉上才露出將信將疑之色。

  “唉~現在說這些,你們也不一定全信,等我讓匠人將這些曲轅犁做好了,你們心中便不會有疑問了。”

  事實勝於雄辯。

  現在說再多的事情,也是白說。

  而潘嶽聽完王生的話,心裏知曉王生說的那個農具,十有**是真的了。

  廣元侯...

  當真是全才啊!

  拿自己跟廣元侯比...

  潘嶽總覺得是自己太垃圾了。

  王生現在當然不會在意潘嶽的想法,即便是他心中依舊是猜到一些了。

  “弘農郡的事情,即便是再重要,但與天下的事情比起來,還是不重要的,豫州那邊,得看戰局如何展開了。齊王與淮南王....還有新野王之流,若是齊王勝了,他便要提前謀劃了,若是淮南王勝了...那他的這些謀劃,便要掩藏起來了。”

  雖局勢而動。

  隻有天下亂起來,王生才能起來,太平盛世,是沒有王生發揮的空間的。

  在弘農待了十日之後,王生便朝著其他郡過去了。

  屯田...

  可不止在弘農一地啊!

  如此...

  不知不覺之間,春天便已經來了。

  的天下的風雲,隨著河水的解凍,天氣的回暖,便得更加激烈起來了。

  就譬如豫州。

  一場大戰,是在所難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