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弘農楊氏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更新:2020-03-02 08:22      字數:2273
  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

  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置,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陝西渭河下遊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遊、丹江流域。

  弘農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四世三公“。

  楊震子楊奉後代世居高官。

  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顯赫。

  隋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越國公楊素及子楊玄感等。

  唐朝的“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楊妃、武則天之母、唐玄宗楊皇後等。弘農楊氏,文的有楊修、楊炯、楊凝式、楊時、楊萬裏、楊大異。

  弘農楊氏,算是中國排的上號的世家大族了。

  到了後世,楊姓,仍然是中國的大姓。

  在元康八年,弘農楊氏卻和河東衛氏一般,默默的舔舐著自己身上的創傷。

  一切的原因,便是因為弘農楊氏當代執牛耳者三楊了。

  所謂之三楊,指的是皇家外戚的楊駿與弟楊珧、楊濟三人。

  他們輔佐西晉開國君主武帝司馬炎,分掌軍國大權,勢傾天下,時人有“三楊“之稱。“三楊“的得勢,得力於其兄楊炳和武元皇後楊豔及武悼皇後楊芷兩叔伯姐妹。

  楊駿字文長,武悼皇後之父,為華陰望族,世代皆貴顯,昆仲均在朝任高官。

  年少時以王官為高陸令、驍騎、鎮軍二府司馬。

  後以武悼皇後之父超居重位,自鎮軍將軍遷車騎將軍,封臨晉侯。

  武帝自太康以後,天下無事,不複留心萬機,惟耽酒色,軍國大事都付與“三楊“辦理。

  可見,在西晉開國的前30年內,“三楊“是具有巨大治國功績的。

  至晉武帝病重時,悼後奏以其父楊駿輔政,兩天後武帝崩駕。

  楊駿遂當寄托之重,居太極殿。武帝梓宮將殯,六宮出辭,而駿不下殿,以武賁百人自衛。不謙恭之處,從此開始。

  後西晉惠帝司馬衷即位,因有先帝托孤,楊駿遂總攬朝政,遍樹親黨,為惠帝所猜忌,為群臣所憤恨。

  加之惠帝之妻賈後很痛恨楊駿及武悼皇後,賈後所想要做的事,都為楊駿所阻而不順暢,於是有陰謀殺駿之心。

  元熙元年,賈後密旨謀害了楊駿及其親黨,並夷滅三族,株連數千人。

  因為楊駿的緣故,楊珧最後以與朋黨相合,構成犯罪,被賈後斬之。

  三楊最後一個在楊俊楊珧落難之後,也被賈南風除去。

  權傾一時的三楊,最後全部被除,三楊一族,也被移去三族,現在弘農楊氏雖然還在,但已經是不同房的了。

  此時駐守潼關的軍事,正是弘農楊氏上穀房後輩楊希。

  三楊雖去,然而世家高門之所以稱作是高門,便是因為世家高門的關係網,以及自身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一個大族,有不同的支脈。

  分化下去,可以有不同的世家。

  一如琅琊王氏,東海王氏,太原王氏...

  其實追溯起來,都是同宗的。

  潼關,漫漫人海開始衝擊城門了。

  好在潼關城池高聳,即便是這些異族人的雲梯,也是夠不太著。

  火油,一桶一桶的往下傾倒。

  箭矢飛射,帶著火光,點燃了城牆上的火油。

  轟的一聲,將整個潼關化為白晝。

  火焰搖曳著光芒,城下的胡人嘶吼出聲帶著焦糊味,帶著肉香味,充斥而起。

  呼嚕嚕

  齊萬年後方突然鳴金收兵大量的胡人士卒向後退去。

  潼關城牆之上,楊希臉上並沒有自得之色,眉頭反而是緊皺起來了。

  “許傑!”

  楊希嘶吼一聲,城牆之後,一身暗灰的副將許傑快步走到楊希身前。

  “人派出去了沒有?”

  許傑輕輕點頭。

  “人是派出去的,但是,一來一回之下,少說也得兩三個時辰。”

  而且,兩三個時辰是快的估計了。

  慢一點的話,五六個時辰,乃至一天都是有可能的。

  “清點一下,看傷亡如何。”

  齊萬年軍的雲梯雖然是搭不上來,但是在人山人海的胡人衝擊而上,隨後而來的弓箭手,卻是給城牆上的士卒以致命的打擊。

  他們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在他們的弓箭手到了射程之後,火力完全被壓製下去了。

  現在這些胡人退去,是因為有火油的原因。

  但是等到火油燒完之後,恐怕就是再一輪激烈的進攻了。

  許傑前去統計傷亡,楊希則是倚在城牆口,看著遠處正在整理隊形的齊萬年軍。

  那原本散亂的火把的光芒,如今也是整齊起來了。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火光,楊希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頂得住。

  過了一會兒,去清點人數的許傑也是回到楊希身前。

  隻是看見許傑臉上的表情,楊希便知道情況已經是不容樂觀了。

  “如何?傷亡了多少?”

  許傑原本英俊的臉龐,在此刻看起來有些黑沉。

  黑鍋一般的臉上,與此時的暗黑時分非常契合。

  “五百多士卒,都有些傷,其中,有一百多人徹底起不來了。”

  徹底起不來的意思,當然就是已經死了。

  三千人的守軍,僅僅是在一輪的進攻之下,便有五百的傷損。

  方才...

  不過才過了一刻鍾而已。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油沒有了,滾木沒有了,以及多年無戰的原因,潼關裏麵剩下的箭矢數量也有限。

  誰知道這梁山的異族人,怎麽就突然到潼關來了。

  換做是其他地方,他早就跑路了。

  可惜,他身後就是家人。

  便是知曉潼關很難守得住,但是楊希知道自己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便是死。

  也要死在這潼關裏麵。

  背後,絕對不能有傷口。

  “諸位吃好喝好,這胡人人多勢眾,但是他感到潼關來,周遭的駐軍想必很快就會得到消息的。諸位再堅持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後,必有援軍到達。”

  一個時辰...

  是不會有援軍來的。

  但是士氣不能沒有了。

  若是士氣沒了,這潼關別說是守了,恐怕這些士卒頃刻間就跑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