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徙戎論(上)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更新:2020-03-02 08:21      字數:2882
  江統笑的原因很簡單,在對戎狄上麵的研究,他可謂是在場研究得最透徹的一個。

  他完全有資格這麽說。

  對北方戎狄的研究,江統說實話已經研究了五六年了,寫的書也成了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完成它也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現今歐陽建居然用戎狄之策這樣的實物國策來與王生比試,江統在不屑之餘,心中還是存著一些好奇的。

  莫非,這歐陽建真有高論?

  如若不然,他如何敢如此囂張的提出戎狄之策?

  融匯百家之長,吸收他們精華的部分,去其糟泊,這是江統擅長做的事情。

  江統的徙戎論,本來就是吸納前人優秀觀點,再加上他自己觀點而成的時論。

  戎狄問題,並不隻是西晉一朝的問題。

  自漢以來,少數民族因政策、天災、戰爭等原因屢次內遷,同時也引發了一些民族矛盾。

  如泰始六年鮮卑族禿發樹機能叛亂、元康四年匈奴族郝散起義和元康六年氐羌齊萬年起義等。

  由此原因,一些官員士人紛紛提出將少數民族遷的觀點,如鄧艾、傅玄、郭欽等。

  到晉武帝平吳前後,戎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了。

  說實話,這個鍋曹操是要背大半鍋的,曆代之中,曹操內遷的戎狄入關是最多的。

  戎狄多了,自然問題也就多了。

  為解決這些問題,西晉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平定這些戎狄羌氐的叛亂。

  於是,江統的徙戎論應運而生。

  可惜的是

  當朝皇帝是晉惠帝,一個白癡皇帝,加之此時賈南風專心擅權,之後的司馬倫更是一個草包,徙戎論便這般被擱淺下去了。

  若是西晉用了這個徙戎論,說不定五胡亂華也不會出現了。

  當然,曆史充滿著意外,有時卻是一點意外都沒有。

  王生跪坐期間,他前世是學習魏晉南北朝曆史的。

  南北朝曆史,你便不能拋開這些戎狄。

  五胡十六國,這些少數民族的政權更迭,在這段曆史中,漢人確實出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但此時中華大地的主角,其實大半都是這些異族人。

  戎狄之策,王生心中自有論調。

  這個時候,王生便發現穿越者的好處了。

  這些人此時摸索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東西,曆史已經給了它們最公正的評價了。

  見著王生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歐陽建不知不覺也有些心虛起來了。

  但是很快,這些心虛的念頭馬上便被他拋出去了。

  他為什麽要心虛?

  此子不過及冠,他有什麽好怕?

  即便是文賦超絕,清談過人,難不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諸葛孔明起隴中,這洛陽可不是隆中,你王生也不是武侯。

  諸葛孔明這般人物,千年隻有一個,你王生也能與他一般?

  這樣想了之後,歐陽建心裏果然鎮定了不少。

  這些日子,歐陽建發動他的關係,東拚西湊,終於出了一篇洋洋灑灑三千言的徙戎論。

  咳咳。

  歐陽建清了清嗓子,臉上的笑容充滿自信,連帶著他的寬衣袖都飄飛起來了。

  “眾人皆知,如今關中羌氐之亂,齊萬年為首,齊萬年為何而亂,諸位可知?”

  歐陽建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抬頭望向場間的二十多人。

  原本低著頭的眾人,注意力不由得也被歐陽建吸引了過來。

  左思依舊是低著頭,好似是因為自己長得太不好看了,多年養成的自卑習慣。

  但是此時他的目光卻是緊緊的咬住了歐陽建。

  如今天下災難頻生,天災,其中的,便是關中戎狄。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這個時代有高考的話,對待這些戎狄,解決這些戎狄,絕對是一個熱點問題。

  陸機纖長細手輕輕的敲打食塌,臉上則是饒有興趣的看著歐陽建。

  便是方才故意無所事事的郭彰,此時也將頭轉過來了。

  這下子,歐陽建便是在聚光燈中了,舞台的最中心。

  歐陽建俊美的臉上的笑容逐漸狂邪起來了。

  “那些下賤戎狄,無非是本性狷狂罷了,是故年年平定,年年複而叛亂,周而複始,永無止境。”

  石崇在緊要時候,終於給歐陽建做托了。

  “舅父所言極是。”

  歐陽建挑釁一般的望向王生,說道“夫夷蠻戎狄,謂之四夷,九服之製,地在要荒。《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以其言語不通,贄幣不同,法俗詭異,種類乖殊;或居絕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嶇川穀阻險之地,與中國壤斷土隔,不相侵涉,賦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歐陽建清了清喉嚨,繼續說道“禹平九土,而西戎即敘。其性氣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為甚。弱則畏服,強則侵叛。”

  “雖有賢聖之世,大德之君,鹹未能以通化率導,而以恩德柔懷也。”

  “當其強也,以殷之高宗而憊於鬼方,有周文王而患昆夷、獫狁,高祖困於白登,孝文軍於霸上。及其弱也,周公來九譯之貢,中宗納單於之朝,以元成之微,而猶四夷賓服。”

  “此其已然之效也。故匈奴求守邊塞,而侯應陳其不可,單於屈膝未央,望之議以不臣為寇賊強暴,而兵甲不加遠征,期令境內獲安,疆埸不侵而已。”

  “及至周室失統,諸侯專征,以大兼小,轉相殘滅,封疆不固,而利害異心。戎狄乘間,得入中國。或招誘安撫,以為己用。故申、繒之禍,顛覆宗周。”

  “襄公要秦,遽興薑戎。當春秋時,義渠、大荔居秦、晉之域,陸渾、陰戎處伊、洛之間,鄋瞞之屬害及濟東,侵入齊、宋故仲尼稱管仲之力,嘉左衽之功。”

  “逮至春秋之末,戰國方盛,楚吞蠻氏,晉翦陸渾,趙武胡服,開榆中之地,秦雄鹹陽,滅義渠之等”

  “始皇之並天下也,南兼百越,北走匈奴,五嶺長城,戎卒億計當時中國無複四夷也。”

  “魏武皇帝令將軍夏侯妙才討叛氏阿貴、千萬等,後因拔棄漢中,遂徙武都之種於秦川,欲以弱寇強國,扞禦蜀虜。此蓋權宜之計,一時之勢,非所以為萬世之利也。今者當之,已受其弊矣。”

  長篇大論而下,從有史記載以來,直接說到了當代。

  論起文賦才學,加之義理通暢,歐陽建這篇徙戎論算是上品了。

  咳咳。

  歐陽建清了清喉嚨,最後再說道

  “如此戎狄,卻占我諸夏之地,擾我漢人清淨,我之論調,便是遷徙戎狄,將關中之地還於漢人。”

  “好!”

  石崇重重的拍掌,點頭,讚歎道:

  “堅石此賦,非常人能成。”

  便是很是挑剔苛刻的陸機,此時也覺得歐陽建的這篇徙戎論很是中肯,基本上是將戎狄的曆史講的明明白白了。

  不足之處便是這篇文賦有些不完整

  總感覺缺了些什麽東西。

  潘嶽眼神閃爍,心中像是長舒了一口氣一般。

  原本他以為還要他下場的,如今看來,卻是不用了。

  這個歐陽堅石,到底還是有些本事的。

  金穀宴眾人,無不是驚歎歐陽建的文賦才華,除了一個人。

  這個人便是江統。

  江統臉上不僅沒有驚歎與歐陽建的文賦才華,反而是十分憤怒。

  站在江統側畔,王導都能明顯感應出江統的異常。

  在王導眼中是,似江統這般的謙謙君子,可從未如此憤怒過。

  王導心中疑惑,他可不知江統為何憤怒。

  他隻是依稀感應到,在歐陽建說完徙戎論之後,江統便開始憤怒起來了。

  而如今他的憤怒,是到了姐姐了。

  王導不知道的原因,此時隻有江統一人知曉。

  這個原因不複雜,也並非是江統來了親戚。

  這個原因很簡單。

  因為那徙戎論

  是他的!!!

  參加了個活動,更新晚了,抱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