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遼國大將軍
作者:淺溪裳      更新:2020-03-30 00:06      字數:2169
  吳道銘看著鳳知洛發呆,以為他在想什麽朝廷大事不敢打攪。

  怎知鳳知洛現在腦海裏想的卻是白沫沫,想著她家中的鎮國玉璽究竟放在何處,還有那個莫柳笙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物,為何到現在都沒能查到莫柳笙的下落。

  “莫柳笙可有什麽消息?”

  吳道銘等了許久,這才等到了他的詢問,急忙說道,“屬下一接到殿下的吩咐,立馬派人去找這個叫做莫柳笙的人,不過說來也是奇怪了,屬下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人馬去找,可就是沒有什麽消息,這人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似的。”

  人還沒死,又怎麽可能會人間蒸發了。

  隻是他們不知道,莫柳笙早就已經喬裝打扮前往幸德居與白沫沫相見,而他們還在焦急的尋找著,以為找到了莫柳笙就可以找到有關鎮國玉璽的線索。

  鳳知洛斜靠在榻上,舒舒服服的伸了一個懶腰,“沒找到那就接著找就是他上天入地了,也給本王把他給揪出來,此人或許與鎮國玉璽有關係。”

  “是!屬下一定盡心盡力為殿下找到此人!”吳道銘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道,“殿下,屬下想起了當年的一些事,是關於這個莫柳笙的。殿下可還記得當年絞殺前朝餘孽的時候,在青峰山上遇到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

  白發蒼蒼的老者?

  鳳知洛一聽在腦海裏尋找著他口中的這人,萬沒想到當年的那個老者與他在八卦村山上見到的那個老者有幾分相似,隻是時間過去了太久,一時半會兒也沒能想起來。

  “當年咱們將青峰山圍得水泄不通,就是一隻鳥獸也飛不出來,可是這個老者居然能夠在咱們的眼皮子底下逃出生天。”吳道銘歪著腦袋說道,“當年有人說前朝太子身邊有一個足智多謀的術士,此人不知到底多大年紀卻有一頭銀白色的頭發,據說此人便是莫柳笙。”

  找了這麽久,也沒能找到莫柳笙。

  怎知莫柳笙就曾經出現在鳳知洛的眼前,而他卻不知道那人便是莫柳笙。

  鳳知洛百思不得其解,若是那人就是莫柳笙為何當初白沫沫並不曾認出來,難道白沫沫是在誆騙他?然而鳳知仔細回憶起當時白沫沫與那人的交流,白沫沫似乎並不知道那人就是莫柳笙。

  “莫柳笙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為何白沫沫言語卻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

  吳道銘一怔,不曾想鳳知洛居然會這麽好聲好氣的跟自己說話。

  這是要變了天了!

  鳳知洛見他目瞪口呆,斜睨了他一眼,嗔怒道,“本王問你話!”

  “是這樣的。這個莫柳笙據說是與當年的太子一般大年紀,可是那時候的他便是一頭白發,也有人見過他是一頭青絲,具體這人到底是長什麽模樣,屬下也說不上來。”

  難不成此人還會返老還童?

  按理說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了,莫柳笙即便是活在這世上也該是四五十歲年紀,隻是沒有人見過他的真實麵目,一切都隻是憑空猜測。

  鳳知洛緊接著說道,“明天你做好準備,沒事就不要來府上。”

  “是!”

  吳道銘瞄了他一眼,見他並沒有要說話的意思,這才告退。

  “莫柳笙,有意思!”

  鳳知洛自言自語,自顧自的倒了一杯酒一飲而盡。

  一夜無事。

  日次辰時。

  街道早已熱鬧了起來,人來人往車水如龍。人們無不在討論著今日到京都城的遼國使臣,街頭巷尾都是議論聲。

  見過處於鳳朝北方,風俗習慣與鳳朝人有異,但也是同根同種隻是早在幾百年前遼國便與更北方的其他國家往來密切,與中原朝廷往來甚少。鳳朝建立至今並不曾有過遼國使臣入京都覲見皇帝的先例,如今遼國使臣來了,多少引起了轟動。

  “你們聽說了嗎?皇上這是要跟遼國簽訂盟約,這樣一來遼國與柔然國那都是咱們國家的同盟國,兩國也就不會再有什麽戰爭發生,天下太平啊。”

  “說的倒是容易,可誰又說的清楚是不是就是這個理兒。”

  “怎麽著,難不成還會有戰事不成?這些年朝廷南征北戰,征兵無數我這兩個兒子都死在了戰場上,這要是再有戰爭我這唯一的兒子,說什麽也不去了。”

  “聽說啊,皇上的義子李勇擔任了神兵營的統帥,五天就把神兵營的五萬將士給搞垮了。”

  “……”

  幾個中原人打扮的男子豎起耳朵聽著旁邊桌的人在議論,無心吃著美味佳肴,隻是時不時的打量著說話的人。

  其中一人看上去不過是三十歲左右的年紀,渾身散發著一股王者霸氣,身上穿的是錦羅綢緞,腰間佩戴著一把短劍,麵容姣好如婦人一般美,卻是膀大腰圓威風凜凜,一手撐著桌麵,一手端起茶水一雙好看的眸子將周圍的人都看在眼裏。

  突然這人給旁邊的同伴遞了一個眼色,同伴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桌麵上,跟隨著這人離開了。

  “大將軍,您看看這些人一個個貪生怕死,咱們用得著跟他們簽訂什麽友好盟約嗎?要我說直接開打,誰贏了聽誰的的!”

  “就是,咱們大老遠的來,就為了一張破紙值得嗎?”

  為首那人正是遼國驃騎大將軍,宋開景,此人能征善戰有勇有謀,年紀輕輕便已經是大將軍,此次擔任遼國使臣前來京都城與朝廷商討友好盟約之事。

  殊不知,此人早在昨夜就已經抵達京都城。

  這時。

  遼國使臣車架穿過大街,一行一百人左右,吹吹打打很是熱鬧,後邊跟隨著幾輛馬車上麵堆滿了箱子羊皮等物。眼前的這些人除了服裝與中原人不一樣之外,相貌並無不同。

  隻見這些人穿著羊皮衣,腰間一律佩戴著彎刀,膀大腰圓五大三粗與中原人體型有異。

  宋開景穿過觀看的人群,悠哉悠哉的在大街上行走著,似乎並沒有因為眼前的場景有什麽異常。

  驛站正是遼國使臣下榻處,上百使臣隨行將士正在門前下馬搬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