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
作者:淺溪裳      更新:2020-03-30 00:05      字數:2149
  臨城突發事件,讓皇帝始料不及。

  吳道銘睨了一眼慕淵,直聲道“微臣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如洪鍾,好像是故意而為之。

  皇帝何嚐不知道他是故意,可臨城與廣城的事需要靠著他去處理。

  原以為能夠給吳道銘換個位置,進而分解他的大權,沒想到如今皇帝還要靠著他去解決臨城擾亂之後遺留問題。

  “慕相,朕問你這臨城究竟是怎麽一回事,臨城整整一萬將士,全軍覆沒了?”皇帝不可思議,一遍又一遍的看著奏本,“這件事為何來的這般突然……”

  早不發生晚不發生,偏偏在吳道銘入宮之後這才突然爆發出來。

  慕淵低著頭眼神躲閃,嘴角微微上揚隨即消逝,擔憂道,“皇上考慮的極是,老臣在接到臨城奏本之後便派人了解了其中緣由,臨城守將不服從吳大人的製約,還說什麽皇上要讓他當什麽廣城守將,出言謾罵吳大人而後與廣城守軍發生了衝突。好在吳大人及時止損,這才沒釀成大禍。”

  字裏行間皆是對吳道銘的讚揚和掩飾,將一切罪責加在一個死人的頭上。

  前段時間,臨城守將上了奏本說明臨城匪患橫生的問題,皇帝臨了還讓他好生解決事後會讓他當上廣城將軍,替代吳道銘的位置。

  廣城這一塊大肥肉,早就讓人垂涎三尺。

  皇帝的承諾無疑滋長了臨城守將的囂張氣焰,以為吳道銘也不是什麽厲害的角色根本不放在眼裏。

  至於其中是否隱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也隻有臨城守將那一個已然魂歸九淵的死人才知曉。朝廷上早有人將真實情況隱瞞了下來,以至於皇帝都不知道其中內情。

  皇帝在聽到慕淵的控告,臉上有些掛不住,“除了吳道銘我朝文武百官難道就找不到第二個可以解決臨城之事的官員了?”

  慕淵回道,“微臣以為威遠大將軍李勇可以勝任,隻是李勇現在掌管神兵營,不宜出京。臨城雖然已經大致解決了匪患問題,但其中還不乏有一些歹人逃匿,臨城百姓苦不堪言就等著皇上降恩派一個有能力的官員前去安撫。”

  李勇是皇帝義子,已然掌管神兵營,皇帝如何舍得將李勇調離。

  “慕相,你覺得這個吳道銘是否忠於朝廷?”

  不信任臣子,疑心重。

  滿朝文武之中,皇帝能夠相信的人怕是沒有幾個。

  哪怕是慕淵這個三朝元老,當了十幾二十年宰相的老臣子,皇帝也是將信將疑。

  慕淵在心裏揣摩皇帝的心思,一字一句皆入心入肺,嗬嗬一笑道,“知臣者莫過於皇上,老臣隻知道吳大人在任多年,沒有過一點閃失。其人在廣城不論是軍政還是民政一律管的極好,也是我朝二十四府中最讓人省心的一個。”

  廣城侯吳道銘政績斐然,這也是皇帝當著滿朝文武給出的評價。

  此次吳道銘入京正是因為皇帝要下旨獎賞表彰,而剛一入京皇帝便將他找來吃了一頓便飯,套路他想給他挪個窩。不曾想在此時發生了這麽大的事,讓皇帝猝不及防。

  皇帝擺了擺手,揉了揉皺起的眉心,“你先下去吧,這件事朕要好生考慮一番,將臨城的事壓下來暫時不要讓滿朝文武知曉,朕明日早朝於正殿當著百官的麵宣布聖旨,在此之前不要透露半點風聲,以免朝野因著臨城的事惶惶不安。”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慕淵退出宮外,回頭看了一眼眼中露著詭異的笑,負手而去。

  話說李勇前來東宮覲見太子,在東宮門外徘徊不定等的焦急。

  宮內就是沒有太子鈞旨,讓他煩躁不安。

  “我說你們怎麽還不去稟報,本官要覲見太子殿下!”李勇咆哮著,吃人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著門上的侍衛,盛氣淩人的樣子,“本官乃是皇上義子是太子殿下義兄,你們這些人不知好歹敢不去稟報殿下,想吃本官一拳不成!”

  說著揚起手,向眾人展示他那沙包大的拳頭。

  正當他要教訓東宮侍衛之時,一個太監邁著小碎步急促趕到他的麵前,向他問禮。

  “太子殿下有令請侯爺入宮,侯爺請隨奴才來。”

  李勇見太監畢恭畢敬的樣子,氣一下子便消了許多甩了甩衣袖,直挺挺著胸膛大步流星進了東宮大門,環視一周不停的頓首稱讚。

  東宮就是氣派,比他的侯府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隻可惜他隻是皇帝的義子,並不是真正的皇子,被封為功德侯也是皇帝特旨。他常年在外極少入宮,每一次來東宮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李勇看著大廳裏裝潢華麗,暗自驚歎想著回去也要置辦置辦裝潢裝潢自己的侯府。

  不多時。

  鳳權信步走來大老遠的便拱手滿臉堆笑道,“讓功德侯久等了,本宮也是瑣事繁雜這些奴才也是功德侯來了也不立即稟報實在是過分,苦了功德侯在外等候,本宮這廂有禮了。”

  “殿下這是說的哪裏話,都是一家人不用搞得這麽生分嘛。”李勇笑嗬嗬的看著他,以為他是對自己尊敬,突然想到了什麽連忙跪了下來,喊聲說道,“微臣功德侯威遠大將軍李勇叩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也隻有他敢當著太子的麵自稱家人,即便是鳳梓等皇子也不敢這般無禮。

  鳳權親自將他攙扶起來,上下打量著他,“功德侯遠道而來辛苦了,你剛才有句話說得好,都是一家人這些虛禮就免了。你是父皇義子便是本宮之義兄,與本宮雖然不是親生但勝過親生啊。來來來,坐下說話。”

  他的尊敬和客氣讓李勇自以為已經與太子打成了一片,並沒有什麽其他的心思。

  絲毫不知君臣有別,一直以義兄自稱。

  李勇坐在了椅子上挨著椅背,有些散漫,笑道,“微臣這些年在外頭一直想著殿下,時常給殿下送一些新鮮玩意兒不知道殿下收到了沒有?”

  都是一些當地特產,還有一些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