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東征14 破陣(上)
作者:王命急宣      更新:2022-04-21 01:39      字數:1882
  眼看著山門外密密麻麻的雲舟和修士軍陣向後退去,負手站在兩儀陣基內的柳江山寧鬆了一口氣。

  “山主,如您所料,他們確實停手了,看來敵人的實力也是有限!”

  操控陣法的築基弟子欣喜稟報,柳江寧心頭雖然舒緩,眉毛卻仍凝結一處,冷聲道:“不可大意。”

  這兩儀陣基殿位居清靈山南峰頂部,是整個山門少數幾個核心禁地,此時內裏二十多位操控陣法的弟子皆和柳江寧一樣,一個個揮去汗珠,身子一鬆,姿態沒了正形。

  要知道,先前的幾個時辰,但凡有哪一個人脫力出事,整個大陣頃刻就會被破,可謂生死存亡一手間,靈石靈脈靈力不知耗了多少。

  站在柳江寧身後的,除了負責清靈山武備堂事宜的柳南通,還有這山上智計和資曆皆是極品的荀玉。

  一個正如驕陽耀眼高升,一個垂垂老矣,暮氣沉沉,僅有那偶爾閃爍的深邃目光和專供的玉椅透漏出他不尋常的身份。

  “還以為他們有多大的能耐,原來也不過是借著天象雷霆耍耍威風。”柳南通譏笑一聲,一為自家同門漲士氣,二也的確是覺得沒什麽好怕。

  正當此間舒緩時刻,山外洪亮蒼老之音傳遍清靈山內,這兩儀殿中聽的更是真真切切:

  “柳道兄,甲子歲月匆匆而過,當年你家與仙居門、靈犀派等眾奪我赤龍山門,可曾想過今朝之事?”

  那蒼老之音不急不緩,所有清靈山弟子都聽出來,這正是直對山主柳江寧開口呢。

  兩儀殿內,荀玉疑惑問詢:“山主,這是?”

  柳江寧沉默三息,回應一聲:“赤龍門苟存的賊人,陶方隱!”

  荀玉驚詫睜目:“此人果真成了氣候,當年修為與我一般無二,此時竟然結了金丹?”

  “哼哼,何止是金丹,其修為已達金丹後期,一身火係手段隔著陣法都能感受到熠熠灼目,至今時,怕我去鬥他都不一定能占得上風。

  隻怪我當年愛才心切,破山之時敬他有骨氣,談和容他慢慢歸順,哪成想當年善念今日得來惡果,真是懊悔不已。”

  柳江寧咬牙冷語,直歎自己當年瞎眼蒙了心。

  山外陶方隱繼續開口:“今日我赤龍門攜數萬精銳圍合,旨在奪回失地,恢複舊庭,先前那一番震蕩權當活動筋骨,當下你可敢出山與貧道鬥上一鬥,若能勝我,十日內我派退出福州,若勝不得,便是你技不如人,命該絕,此地亦該歸還我派!”

  這是陽謀,如果不出去應戰,清靈山上萬修士大半心裏會對他這個山主有想法,且陶方隱把柳家傾站清靈山的真相公之於眾,此時年輕一輩弟子定然都在琢磨思索,心生疑惑和好奇。

  柳江寧靜默三息:“這事,你怎麽看?”

  雖然他沒點名問誰,但殿裏任何人都知道,此時有資格回應柳山主的,隻有荀玉老師兄。

  荀玉捋須歎氣,“不得不去,卻又明顯有其餘謀算,圈套極其高明。”

  一旁的柳南通問:“荀老,你怎麽知道是圈套,說不定外麵那姓陶的真是想與山主一決高下呢?”

  荀玉哈哈沙啞笑了一聲:“戰爭何曾會是兒戲,那陶方隱若無必勝把握或是其他手段,哪敢站出來直出陽謀。

  以我的看法,他必是留了後手,山主一旦出去必然中了他的圈套,不論鬥得過鬥不過,山門隻會被攻打的更猛烈!”

  柳江寧也正是有這種猶豫:“依你看,我該如何應對?”

  荀玉慢悠悠站起身子,盯著元光鏡內的銀發老者看了良久,稟道:“山主,此事不可不派人出去,也不可派庸人出去,更不能您親自出去。”

  柳江寧頗有不解:“不可不派,不可盡派,亦不能我去,你之意是?”

  荀玉隻給了一句:“戰平,守山。”

  柳江寧三思過後,頷首點頭:“好!”

  而後朝殿外平靜說了一聲:“鹹豐,你去會會他,不必發死力,戰致天黑就回返!”

  殿外黑影一閃消逝,此間人都知道那是山裏第二位神秘的金丹修士。

  待那黑影離開,荀玉忽而像是想到了什麽:“山主,之後洞開陣門切記留意,這偌大山門全靠化生大陣支撐,一旦敵人尋得破綻,整個清靈山弟子或許都會陪葬。”

  柳江寧明晰於心,又吩咐身旁:“南通,你去增派人手防守南山門。”

  “是!”柳南通領命而去。

  兩儀陣僅剩下了荀玉和柳江寧深聊,荀玉怎麽想都覺得這背後牽涉生死存亡。

  ******

  陶方隱負手捋須,浮空站在清靈山外,身後是自家軍隊,陽謀已出,就看柳江寧怎麽應對。

  “你這賊子也配讓我動手?當年在柳某手下不過一條無門路的狗,偶爾得了機緣造化不知珍惜,今日盡然猖獗到當眾露相,且讓我家師弟與你做過一場!”

  兩方金丹老祖對斥罵,嘴上不能服了軟,畢竟各自小將的心氣和鬥意需要靠這個提升。

  陶方隱是何許人,哪裏會被這種言語惹怒,隻靜靜聽罷,笑著直盯清靈山護山大陣,他在等待一個契機,不僅僅是鍾紫言需要,他也需要將出來的那人翻手滅殺,好教對方認清現實。

  柳江寧那番言語沒過五息,清靈山護山大陣洞開一條一人高的靈道,正在此時,赤龍號上早已經等待多時的鍾紫言凝眉卷袖,裹著四人直衝護山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