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唐太宗的讚許,要有誌向啊
作者:黑桃十叁      更新:2022-04-12 14:14      字數:2129
  太極殿,今年四月,唐太宗已經搬到這裏處理政事,以及進行朝會。

  偏殿的書房內,唐太宗正在忙碌著。

  宦官輕著腳步走進來,等了好一會兒,待唐太宗忙完一陣暫時休息時才開口:“陛下,您讓奴婢查的事情已經清楚了。”

  唐太宗微微一愣,一時間沒想起來是什麽事情,他整天要忙,要想的事情太多了:“什麽事?”

  宦官回道:“就是孫家孫昊作坊以及他在城外災民中招收工人的事情。”

  “哦。”

  唐太宗想起來了,“說說看什麽情況。”

  聽聽其他不太重要的事情,轉換下心情也是不錯的,他此刻樂意聽聽。

  宦官說道:“孫昊在三石村,以及其他附近的幾個村都買了地建造了不少作坊,用於製作筆墨紙硯,玻璃製品等等,需要不少的工人幫助製作,村裏人隻能農閑時給他做工,所以他就想從災民中招收人……”

  大概的說了說情況。

  唐太宗沉思片刻,問道:“就是製作他那百寶屋販賣的那些物件吧,想法挺多的。

  他招收過去的災民如何安置的,有沒有到官府報備?”

  要是違法做事,唐太宗不會饒了張昊的。

  宦官回道:“都與官府報備了,並承諾負責安置招收來的所有工人極其家人,不用官府分配耕地,也不用官府救濟,全有孫家作坊負責到底。

  孫昊事先已經在作坊附近建造了不少房屋,用來提供給工人極其家人暫住。

  招來的人,無論男女,隻要有足夠的勞力符合大唐律法都會安排工作,工錢每日現結的,比一般的作坊工錢要高出兩倍左右,一個人的工錢足夠養活四五個人。

  除此之外,作坊準備建私塾,讓作坊工人家的孩子免費去上學,生了病作坊會補助一部分費用……可以說待遇十分優厚。”

  宦官都懷疑張昊能不能把本錢賺回來。

  唐太宗這一回思考了好一會兒,然後笑著說:“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此子心有仁善,不錯。隻要是雙方自願,又合乎律法,就讓他繼續做吧,這也能救濟一部分無家,無地的百姓,是善舉,好事。

  這樣,以後安排人悄悄觀察,定期給朕匯報一下,此外讓官府盡量給於方便,對於這種仁善,為國為民的商賈朝廷應該支持一下。

  當然,前提是不能違背律法!”

  唐太宗這是興致來了,想看看張昊以後還能鬧出什麽花樣出來。

  “是。”

  宦官領命退下,心裏沒想到唐太宗對張昊評價如此高,還要繼續關注,更是暗中給於一些支持。

  不知道這一切的張昊,還在長安城外督促救濟災民。

  “六弟,你小子真是夠大方啊,這半年多來賺的一大半錢都被你這麽用來救濟災民了。”

  諸葛亮偶爾有時間回來幫忙,施粥已經持續近一個月了。

  張昊笑了笑說道:“錢,賺了就是用來花,我花不完,遇到這種事就拿出來用,不關他人怎麽想,反正我是問心無愧,樂在其中。”

  諸葛亮點頭,“人生一輩子,最難的就是問心無愧,很好,記住今日的話,不要改變。”

  他還真擔心哪一天張昊變成了一個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商賈,眼中隻有錢。

  目前看,張昊喜歡賺錢,但並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他心中有抱負,需要錢來實現的抱負。

  這很好,諸葛亮完全鼓勵,支持。

  他們六兄弟因為曆史聊天群聚在一起,目前關係不錯,不希望將來反目為仇。

  “二哥,你也在啊!”

  李白和崇禎下班後趕來幫忙,沒想到諸葛亮也在。

  “下午我沒課,就過來幫幫忙。”

  諸葛亮說道:“你們呢,要繼續做個悠閑的官吏嗎?有沒有想過去地方試一試?”

  李白和崇禎兩人目前都是閑職,“朝九晚五”,悠閑得很。

  隻是有些浪費光陰,浪費才能,應該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才是。

  崇禎說道:“再等等吧,等打完東突厥,我準備向兵部走,火器也該貢獻出來了,希望有了火器,將來大唐就不用和親,納貢了。”

  他懂得更好的火藥配方,知道許多火器的製作方法,可以去兵部兵器製造局。

  張昊讚同:“想法不錯,到時候嶽飛歸來肯定已經是一名將領,讓他推薦你去兵部,有火器在,升官是肯定的,將來或許能做個兵部尚書,你們官職越大,我的膽子才夠大,能有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他們這六個人做事將就謀略,布局規劃,這個策略不錯,大家都讚同。

  李白開口道:“我倒是想去地方做官,就是怕做不好,怕不適應官場那一套。”

  張昊出主意道:“先試試,不行就讓二哥去給你做軍師,大唐將就從地方提拔官員,隻要出了政績就可能得到提拔,同時也能實現你前世沒實現的抱負。”

  李白心動的看著諸葛亮,要是有諸葛亮幫忙,那多安心啊。

  諸葛亮無奈:“若是真到哪一步,我會全力相助。”

  “哈哈!”張昊笑道:“我們六兄弟其利斷金,不在大唐混得風生水起都對不起再活了一世!”

  李白眉開眼笑,“沒錯!將來我還想做宰相呢,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啊,哈哈,說笑了,我可沒做宰相的才能!”

  張昊說道:“不想做宰相的官員不是好官員,三哥,五哥你們要有一樣的誌向,不是還有我們幫忙嗎?”

  崇禎目光炯炯,脫口而出:“是啊,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更何況我們還有諸葛亮呢,哈哈!”

  諸葛亮,李白,張昊聞言都笑了起來。

  傍晚時,他們把救濟的事情交給孫家的其他人,然後一起返回三石村。

  逗逗白起的兒子,然後與白起一起,五人吃著燒烤喝著酒聊著天,談天說地,也說到了嶽飛,順便在曆史聊天群內問候了一下。

  嶽飛隨大軍進展順利,與東突厥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戰爭,都勝利了,士氣高昂。

  “李靖打仗還是很厲害的!”

  “不過上了年紀了,快六十了!”

  “嶽飛加油,以後你就接李靖的班了!要有誌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