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賢妃被貶
作者:胭脂雨      更新:2022-04-07 18:51      字數:2082
  第576章 賢妃被貶

  趙牧野甚至不敢想象,若不是當初有阿瑤和長公主擔憂雪災,著急忙慌的強行將他從寒山寺提前叫了回來。

  若不是後來除夕夜宴上,木易南察覺到了那名舞女的異樣,陰差陽錯引來了阿瑤的橫插一杠。

  若不是……

  現如今的他,乃至現如今的南國朝堂,會是什麽樣子。

  趙牧野在那一刻,心裏有多慶幸,對陸雲瑤就有多感激。甚至深深地覺得,陸雲瑤必定是他的福星。

  趙牧野能想到的事情,盛安帝作為一代帝王,自然一下就抓到了。

  他甚至比趙牧野想的更深。

  畢竟,他確實不止太子一個兒子。但同樣的,即便太子犯了大錯,他下麵的幾個兒子當中,他首選的繼任者中的人選,也不會有趙牧康。

  可偏偏,不管是老二還是老三,全都老老實實的,一副一門心思就想當個賢王,能夠輔助太子大哥將南國治理好,就足夠他們歡天喜地的模樣。

  唯獨實力不足,卻又好高騖遠的老四,偏偏是個野心勃勃的。

  若不是不管太子還是老二老三,甚至下麵那群還隻知道跑著玩鬧的小皇子們,看上去都是個好的,盛安帝差一點兒都要懷疑是自己和幾位太傅們的教導有問題了。

  發現太子一臉擔憂的望著自己,盛安帝冷哼了一聲。“怎麽,可是朕說的有什麽不對?”

  “兒臣不敢,兒臣隻是覺得,此事本不是父皇的錯,是四弟識人不清,被奸/人引誘,才會犯下此等大錯。還請父皇定要嚴懲那等居然敢蠱惑皇子,圖謀不軌的……”

  “他還需要別人蠱惑?他不蠱惑別人就不錯了!”盛安帝嗤笑。

  “夠了,你也不用給那糟心玩意兒的臉上貼金了。那是個什麽東西,朕心裏有數!若不是他自己心術不正,怎麽那些人不去蠱惑別人,偏生就選中了他?那些人圖什麽?圖他腦子夠傻,還是圖他性子夠貪?”

  趙牧野的頭垂的很低。

  雖然他現如今對趙牧康,若說還有什麽兄弟情,那簡直就是個笑話。但有些話,盛安帝能說,他身為太子,身為長兄,卻不方便接話。

  好在盛安帝也沒有逼趙牧野表態的意思。

  亦或者說,趙牧野或者一般人的話,並不足以影響到盛安帝,甚至不足以幫他下定一些決定。

  所以,半日之後,長公主被盛安帝召進了宮中。

  看著麵前難得表現出幾分頹喪之意的帝王,長公主依稀仿佛,似乎又看到了昔年那個剛剛登上帝位,雄心壯誌卻又帶著點兒迷惘不安,唯恐自己決策失誤,對不起治下子民的少年。

  當年麵對群狼環伺,內憂外患,他們姐弟一路闖到現在,曆經了多少辛酸,大概隻有他們彼此才最清楚。

  可現如今,眼看著弟弟早已站穩了腳跟,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和帝王威儀。

  甚至是他們細心培養起來的太子,也如同他們預期中的那樣優秀,明日可期。

  長公主本以為,這輩子都再不會在弟弟身上,看到這般情緒的存在。

  但想到她來之前聽聞的那些消息,長公主最終隻能深深歎息。兒女都是債,皇家的兒子尤甚。

  “兒孫自有兒孫福,龍生九子尚且子子不同,你總不能寄希望於每一個皇子,都如同咱們太子一樣優秀。

  你已經給了他們最好的一切。不管是太傅們的教導,還是你作為父皇的引導,都已經盡到了你們能給的最好。

  且孩子們各自有各自的母親,也各自有各自的路要走。

  孩子們逐漸大了,難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對是錯,既然選擇了這樣做,那麽就該他們自己承擔選擇後果。

  難不成這些過錯還要推到你與太傅們的頭上?”

  盛安帝從理性上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心裏,卻仍然沒有辦法渾不在意。

  或者說,盛安帝心中積壓的,最大的糾結,並非已經讓他徹底失望的趙牧康,而是另有心結。

  趙牧康之事,隻是表象。

  長公主本已不太理朝堂之事。

  她本便是征戰沙場的女將軍,對於朝堂中之事隻是一知半解,且雖然盛安帝對她這個長姐極為倚重,但不管是長公主還是元老將軍,都是極為懂得分寸之人。

  雖說他們膝下隻有一女,但陸雲聞現如今掌握著江北大軍,陸雲達未來也定然是要進入朝堂的。

  為了下一輩孩子們的未來,也是為了這個曆經千瘡百孔,好不容易才逐漸恢複生機的國家,很多事情,他們夫婦早就已經有了決定。

  但她到底是一個極為睿智的老人,又對自己的阿弟足夠了解。

  在勸慰了幾句之後,長公主敏銳的察覺到了盛安帝心中,分明是另有心結。

  然而盛安帝不願說,即便是長公主,也無可奈何。

  “阿弟,無需在自己身上找錯誤,你乃是咱們南國的皇帝,是整個南國的陛下。

  你肩負著的,是整個南國無數子民的命運,而並非某一個人,亦或者某幾個人。

  不要為了明知道不值得的人,不必要的情緒,做一些明知道不對的事情。否則的話,你讓那些好孩子們情何以堪?”

  長公主意有所指。

  盛安帝沉著臉,隻是一言不發。

  但他知道,阿姐這是在警告他,不要因為自己的那點兒無法訴之於口的情緒,那點兒對皇權的眷戀和對太子的忌憚,在儲君的事情上犯糊塗,更不要因為對賢妃母子的情分,犯下大錯。

  可他身為帝王,從當年的戰戰兢兢,一步步走到現如今,早已習慣了獨斷專權,金口玉言。長公主的話,當真還能說到自己弟弟的心裏麽?

  沒有人知道。

  甚至除了這對姐弟之外,沒有人知道這一日,他們到底都說了一些什麽。

  隻知道長公主這一日在宮中待到很晚,直到深夜,才悄然離開。

  而第二日,盛安帝便下旨,廢除了賢妃之位,將其貶為劉才人,即日起遷入玉漱宮後殿,無召不得出。

  從賢妃到才人,還是一個連封號都直接剝奪了的才人,當然沒有資格再做一宮之主。

  但偏偏,盛安帝將她遷入的,不是別處,還是玉漱宮,這個中緣由就有些令人玩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