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作者:司淺淺      更新:2022-04-04 21:22      字數:1841
  王媽沒聽明白這意思,問道:“沈知青,什麽是……媽寶男?”

    “媽寶男的意思就是狗蛋子那樣的,隻聽他老娘的,一點都不關心自己媳婦。”

    “哦哦,這個意思啊,那他就是個媽寶男了。”

    沈檸氣道:“媳婦是跟自己過一輩子的,又不是小孩了,還什麽都聽爹媽的,這像話嗎?自己沒自己的想法嗎?”

    王媽歎著氣,“唉,家家都不容易,家家都有家家事,咱們是外人,也管不了太多。”

    沈檸點點頭。

    她就是知道這點,所以才更生氣。

    “這種男人,就該離了!”沈檸說道。

    王媽卻說,“離?這哪有那麽容易啊?不說麗芳兩個孩子,她要不在這裏,回娘家更不用活了,估計她娘家那些人,直接給一根繩,讓她吊死算了,吃藥都浪費農藥呢。”

    沈檸一聽,卻無法再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這個時代的女人,很多因為沒有更好的勞動力,去爭取自己的價值,導致很多都被困在了那一房一瓦一方天地,活的不像自己。

    甚至很多時候,是女人逼迫成女人成為這樣的。

    受過新時代教育的沈檸,無法苟同這樣的想法,卻也知道,想要改變不是那麽容易的。

    回到家裏後,她又繼續的采草藥。

    不過,她也不局限於隻采摘張麗芳需要的草藥,還有其他好的,有用的,都留下來,不管是自己用,還是做其他用處。

    顧月每天就跟著嫂子上山下山。

    村裏的人都說,沈檸這沒了男人,也不會去大隊報道,每天上工的,也能掙點吃的呀。

    這一天天的,就這麽遊手好閑,不是去山裏就是去河裏。

    “她這樣下去,顧峰留下的那點錢,能頂用嗎?”有人好奇道。

    有人直接嘲諷道:“她怕什麽,她能耐大著呢,就算沒錢了,她這樣子,沒準還能找到幾個冤大頭呢。”

    男人出去混,是個結婚女人都知道的事情,很多人家的男人,都會因為某些原因勾搭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

    有些人明麵上不說,有些人是完全不知道這些事情,就這麽稀裏糊塗過著。

    像沈檸這樣的寡婦,是男人們都想染指的對象。

    沈檸要是想,自然有的是男人撲過來。到時候,她自然就有錢了。

    說這話的人是妒忌沈檸之外,也是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因為他們看過大部分寡婦,要想維持一個家,還是會找一個男人,但是會偷偷的。

    不過也有人說起了最近沈檸被王媽叫去給張麗芳看病的事情。

    “麗芳那身體出問題的事情,你們都知道吧?”

    周圍一圈女人連忙點頭。

    他們自然知道啊!

    同一個村子的,又是一個大隊上的,平時都一起幹活,現在好久沒見她了,說身體出問題了。

    大家也都關心過她,但是又不是什麽醫生大夫,什麽忙也幫不上。

    而且隨著對方身體狀況變差,加上屋子裏頭味兒大,大家都不樂意去了。

    “我聽說沈檸現在給她治病呢。”那人帶著驚訝的說著。

    “她會治病?”

    “對啊,上一次她那縫紉機不就說是救了人有錢老太太,人家家裏直接給她買了台縫紉機呢,會治病的。”

    沈檸縫紉機的事情,經過英子王媽等人的宣傳,大家自然也是都有所耳聞。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不相信沈檸有這本事。

    雖然沒怎麽接觸沈檸,可沈檸來這村子當知青的時候,真的一問三不知,什麽都不會,沒看出半點能耐來。

    一直在反駁的人繼續說道:“她要會治病,這母豬都會上樹咯,這麗芳的病,可自己也去看了不少赤腳醫生,也去衛生所看過了,自己也吃藥,都沒見好呢。”

    有人也應和道:“就是啊,就這樣的情況,那沈檸能治?可別亂讓人吃東西,吃壞身體了。”

    有人不相信,有人持懷疑的態度,也有人從王媽那聽到各種關於張麗芳的事情,願意相信沈檸有能耐。

    不過這村子都這樣,總有唱反調的,也有誰都不得罪的。

    沈檸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反正每天去山裏采藥。

    期間因為夏季的緣故,還采摘了不少菌菇等東西。

    因為需要的藥草量太大,沈檸是越采越深,這天,直接跑到了更深的山裏頭,隻因為前一天,沈檸發現裏頭有不少寶貝。

    深山藏寶貝,自然也藏危險。

    所以當天沈檸不讓顧月跟著自己,自己一個人前行,帶上全套裝備。

    顧月一開始還不願意,沈檸讓她在家裏幫忙幹活,才打發了她。

    而她則自己一個人背著背簍往山裏去。

    知道深山野獸會多,所以沈檸帶了長鐮刀,也帶了叉子,還有一把小刀在籃子裏放著。

    她做著萬無一失的準備,就怕遇到危險無法自救。

    不過即便如此,上山的時候,沈檸多少也有點緊張的。

    第98章

    深山采藥

    這一次,沈檸是往更深的山裏走去。

    她對現在這個時代的山裏一無所知。不過,總體比自己原來的小時候的山裏,近點的山要更光禿一些。

    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附近山頭,基本不會有太茂密的樹木。